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钢筋试验检测论文

2023-03-09 02: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钢筋试验检测论文

看到这个问题想了半天,发现想的东西都写出来得有上千字了,那论文你直接抄了,为了你好,自己查资料慢慢熬吧
给你几个提示:
1.钢筋拉伸可以提高钢筋的某些强度,减少受拉时的钢筋变形度,材料力学上有个曲线图的,那个图很有用
2.可以省钢筋,钢筋的拉伸规范有允许拉伸值,拉长了自然就省了,如果超拉……还是别了
3.拉伸试验一个是检测钢筋强度,还可以检测延展性,还可以确定钢筋的可拉伸范围,还可以检测钢筋质量(有时候钢筋质量不好的时候会出现脱皮,裂纹等现象)

跪求一篇施工论文关于钢筋工程的?

浅谈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论文
【摘 要】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钢筋工程施工过程的配料、加工、绑扎、安装等工序质量控制,以确保钢筋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筋工程 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钢筋施工是保证钢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途
-
    【摘 要】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钢筋工程施工过程的配料、加工、绑扎、安装等工序质量控制,以确保钢筋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筋工程 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钢筋施工是保证钢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途径。钢筋工程的施工包括配料、加工、绑扎、安装等实施过程,在建筑施工中,要确保钢筋工程质量,必须加强以下方面的质量控制。
  
  一、钢筋的检验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受力材料,钢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或加工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每捆(盘)钢筋均应标牌,标牌上应有厂标,钢号,炉罐(批)号,尺寸等标记。进场钢筋应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要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钢筋的保管
  
  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严格按批次规格、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存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钢筋应尽量堆放在仓库式料棚内,现场条件不具备时,要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钢筋下面要加垫木,离地距离不宜小于200㎜,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堆放场地周围要挖排水沟,以利排水。钢筋成品要按照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按编号挂牌排列,牌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形式、尺寸等,不能将几项工程的钢筋混放在一起,以便提取和查找。
  
  三、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主要包括调直、切断和弯曲成型,其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1.为防止钢筋调直过程过度损伤钢筋表面,钢筋穿过调直机压辊之后,要控制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为2-3㎜。调直时可以根据调直模的磨损情况及钢筋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以保证钢筋调直的质量;2.钢筋切断时为确保切断尺寸准确,要拧紧定尺卡板的紧固螺丝,调整钢筋切断机的固定刀片和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3.钢筋弯曲成型时,要确保成型的尺寸准确,质量控制措施是加强钢筋配料及下料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预先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调整值。为了确保下料画线准确,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画线程序,对形状比较复杂或大批量弯曲的钢筋,要通过试弯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
  
  四、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钢筋连接是指钢筋接头的连接,其方法有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钢筋绑扎连接中,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要符合设计文件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有套筒挤压接头、钢筋锥螺纹接头、钢筋直螺纹接头等,必须满足相应接头的连接技术规程。 五、钢筋绑扎和安装的质量控制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控制
  绑扎钢筋骨架时,要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要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对尺寸不准的骨架,可将导致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
  2.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骨架要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定位卡,其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来确定。骨架内钢筋与钢筋之间的间距为25㎜时,宜用25㎜的钢筋控制,其长度同骨架宽度。所用垫块与25㎜的钢筋头之间的距离宜为1米,不超过2米。对于双向双层板钢筋,为确保钢筋位置准确,要垫铁马凳,间距1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现保护层尺寸不准确,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钢筋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的控制
  配料时要仔细了解钢材原材料长度,根据设计要求,要组织钢筋班组学习相关规范,选择合理搭配方案。当梁、柱、墙钢筋的接头较多时,配料加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预先画施工操作图,注明各编号钢筋的搭配顺序,并根据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要求正确决定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现场绑扎时,事先进行详细交底,以免放错位置。若发现接头位置或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重新制订设置方案;已绑扎好的,要拆除钢筋骨架,重新确定配置绑扎方案再进行绑扎。如果个别钢筋的接头位置有误,可将其抽出,返工重做。
  4.弯起钢筋放置方向的控制
  为防止出现弯起钢筋放置方向及弯起点的位置不正确,事先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检查与监督,确保工序质量必要时在钢筋骨架上挂提示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
  5.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的质量控制
  负弯矩钢筋按设计图纸定位,绑扎要牢固,适当放置钢筋支撑,将其与下部钢筋连接,形成整体,浇注混凝土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人员踩压。对已被压倒变形的负弯矩钢筋,浇注混凝土前要及时调整复位加固,不能修整的钢筋要重新制作安装。
  6.梁中构造钢筋的控制
  当梁高大于700㎜时,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设置一根不小于10㎜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连接。箍筋被钢筋骨架的自重或施工荷载压弯时,要将压弯箍筋的钢筋骨架临时支上,补充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六、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方法的控制
  
  钢筋工程质量检查的目的是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隐患。要按照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和质量标准,采取直观检查、实测检查、仪器测试等方法,结合工程质量的“三检制”,使质量检查工作贯穿于钢筋施工全过程。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按规定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以便查验。其主要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检查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是否符合规定;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要检查钢筋骨架或网片是否牢固,有无变形、松脱和开焊等。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人事教育司.钢筋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汤振华.钢筋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材料论文2000字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材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往往取决于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材料论文2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技术

1、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检验项目

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并服从《省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

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 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C35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按GB18173.1―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应按批检验其物理性能,例如断裂拉伸强度、胶断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

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遇到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后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又如送检钢筋焊接试件时,有的是用工地的废钢筋头作为模拟试件或者取样方法不正确;再如钢筋气压焊焊件按标准应送检6根,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而有的只送检3根试件,这样即使3根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仍无法判定该批试件是否合格。

3、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检测、见证取样相结合的办法,检测和试验相结合,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的质量保证体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现总结几种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试验方法。

3.1 钢筋的检测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mm2~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2)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 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3)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1)闪光对焊: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mm~350mm)。

(2)电阻点焊: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电弧焊与电渣压力焊:在现场安装条件下都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2 水泥、砂石的检测

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往建筑工程在对这些产品检验时,只是检验产品的强度和一些与强度有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而如今对砂、石和水泥甚至包括回填上都要进行放射性的检测。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砂石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mm~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同时,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验试验。

3.3 砼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

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0C±10C。又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进行拉伸试验时要求室温控制在23℃±2℃。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飞速,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作为构建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好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在施工之前,一定要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中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安全。

>>>下页带来更多的建筑材料论文2000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