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以美食为主题论文

2023-03-09 01: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以美食为主题论文

写作思路: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上的饮食文化进行追溯描述,从古至今的饮食的传承与发展等等,比如“以和为美”与中国食文化,“意境美与中国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其内容来说非常广泛,包括烹饪基础理论、烹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风俗、名厨名菜名楼以及“食文学”等。

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因为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审美意境和优雅的和谐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撰文诵咏美食。

陆游的《鹧鸪天》、苏轼的《老饕赋》、《猪肉颂》、《黄洲食诗帖》等。名画《朝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当时唐代餐宴的盛景。画像砖《进食图》生动地描写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这些是中华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

“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古人认为,好吃就为美。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字的构成上“美”字也是“大”字与“羊”字的结合体。

从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其表现形式是直觉化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征。

“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国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近诗万古硬,咀嚼苦难嘬,又是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六一诗话》),苏轼:“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是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是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审美的观念。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而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国菜很注重调味适度,宴席也讲究不同口味,不同菜肴与食器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浓有淡,有甜有咸,色泽上对比变化,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丰富多彩。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才能称之为美食。

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思想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的优美意境,来满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

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辰寿延等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等,用来祈求幸福,平安。

民间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高档餐厅的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把白菇摆在青菜上叫“金钱满地”。

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关于美食的论文 1200字

论潮汕美食中的潮人精神 作者: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资料来源:陈友义 李昌欣 潮汕美食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清、淡、巧、雅”的突出特征而饮誉海内外。潮汕美食是潮汕人民创造的文化产物,是潮汕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必然熔铸着潮人精神。 一、饮食与人类文化精神 (一)饮食文化的产生。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造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饮食风俗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饮食高度凝聚了人类文化精神。 总之,饮食熔铸着人类的文化精神。而美食作为饮食的最高境界,更是深刻地熔铸着人类的文化精神。 二、潮汕美食深刻地熔铸着潮人精神 潮汕美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潮汕地域特色,饮誉海内外。潮菜色香味俱全,不仅烹饪艺术精湛,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潮汕美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深刻地熔铸着浓郁的潮人精神。 (一)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的精神。 1、制作技术十分精细。 潮州菜的烹调方法多样,常用的有炖、焖、炸、炊(蒸)、炒、泡、煎、扣、清、淋、灼、烧等几十种。刀工、配料、配菜;火候都讲究一丝不苟;刀工有数十种运刀技法,配菜讲究性味、色彩、形状、荤素配合;调料种类数以百计,区别不同菜肴下锅,另有多种“味碟”为上蘸料,火候有猛、旺、中、慢、小之分,因料而异。食物经过精制而上了档次,味道完美,粗贱的也变成佳肴。 2、制作工序十分讲究。 技术精细、工序讲究是潮汕美食的突出特征,潮州食事因此赢得“工夫食”之美称。而这正是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精神的充分体现。 潮汕美食之所以熔铸着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的精神,主要原因是: 其一,鲜明精细特色的潮汕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二,追求清静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三)开拓创新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精神。 (五)“和合”的精神。 潮汕美食深刻地熔铸着精益求精、刻苦耐劳、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和合的潮人精神,这是潮汕人民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以美食为话题的作文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那么什么样的话题作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以美食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不甩,我的最爱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波士顿龙虾,便宜的有煎饼果子,但是在我心中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34个省份,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如:北京的北京烤鸭、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广东的肠粉等等。俗话说的好:“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更有味。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也不同,品尝更多的美食,让身体更健康。

众人皆知,人的舌头上存在着能够分辨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味觉,因此,有许多人都追求着更加美味的食物,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而我比较偏爱于甜的一类,最是喜爱“糖不甩”了。“糖不甩”来自广东,物如其名,美食的第一个字是“糖”,那就需要大量的细砂糖将其熬制成粘稠的糖浆,制作更是需要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极其耗费时间。

糖不甩的用料也是十分讲究的,需要用到100g糯米粉、50g红糖、适量花生碎、适量清水和3片姜。准备好材料后,把温水慢慢加入糯米粉中,将其揉成光滑面团,往里面加入几滴油,等候10分钟。10分钟后,将其取出,揉成一颗颗大小相同的球形然后,把花生米碾碎,备用。往锅中注入冷水,大火烧开,放入丸子,煮至浮起后,捞起放入凉水中冷却,备用。锅内,倒入少许清水放入红糖,熬至粘稠,放入丸子、花生碎翻炒。1分钟后,盛起摆盘,撒着花生碎,一道色香味全的糖不甩就完成。

看着香气扑鼻的糖不甩,我和弟弟早已欣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尝一口,哗……那甜腻的酱汁便在嘴中一圏一圏地扩散开来,和花生碎变成了最和洽的拍挡,再来尝一尝丸子,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如同洁白的.云彩一般软糯可口,令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了。哦,真不愧是我最喜爱的甜品啊!

“啊哈哈哈哈”“美食节开始啦”“大家快来看喽,看我做的美食”这是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我们班在举行美食节呢。

我们把各科任老师都邀请过来,家长们摆上丰盛的美食:有鸡排、有鸡腿、有薯片、有水果、有鸡翅,有披萨,还有饮料,各式各样……

同学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都在那边大吃大喝,有的同学手里捧着一瓶酸奶西米露,有的同学津津有味地啃着鸡爪,还有的同学手里拿着一瓶饮料,配着烧烤在那边吃着,而我呢,我到办公室邀请老师过来吃班里的美食。

李老师一边尝着美食,一边不停夸赞家长的手艺,她看到我妈妈和我做的作品惊讶不已,我们用水果做了道“果燃香”烧烤园,她好奇地问道:“这谁做的啊”?我连忙说:“是我妈妈做的,我妈妈做的很有创意吧!”听了李老师的赞美,我心里乐开花。

我吃了寿司鸡腿,鸡翅都是美味极了。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都来观看我们班的美食,个个馋得口水直流。他们都说是4年4班的美食节,举办得太有意义了,他们好羡慕都想举办……

这个六一很开心。美食节的美味多么丰富呀,我爱美食节,希望以后经常举办美食节。

我最喜爱的美味是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小笼包。

小笼包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滳。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包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蒸笼里。它们晶莹剔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的肉和汤汁。在它们的顶端,有着几十个皱褶均匀地分布着,当中还有几个小而深的旋儿,好似带着一顶菊花帽。精致极了!令人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

小笼包不仅精致小巧,还十分鲜美。

“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吃小笼包时,应小心翼翼地夹一个,以防外皮弄破,再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随后,就在小笼包上咬一个小口子。先当人工电风扇,把烫的汁水吹一吹。然后“嘘!”地一下吸进嘴里,啊!真是太鲜美了!接着再吃皮和肉。皮很有弹性,嚼劲十足,而肉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真是皮薄肉嫩、汁水饱满、鲜美可口啊!

记得有一次,我去吃小笼包,一进店,那股独特的香气便钻进了我的鼻子中,把我的食欲一下子吊了起来,爸爸点了一大份小笼包!没多久就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爸爸连忙说:“别着急,慢点吃……”可他话音刚落,我就咬了一大口,结果那滚烫的汁水一下子全涌进了我的嘴里,烫得我舌头发麻,从凳子上跃起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于是,我吸取教训,按步骤,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块皮,吹凉,再细细品味它的鲜美。最后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那味道令我回味无穷。从此,我还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别名“爆浆果”。

小笼包如此鲜美,它的做法自然也十分讲究,有着一定的技术含量。听店里的点心师介绍,首先把做好的肉丸子放在皮上,包起来时留一个小口子,接着放在蒸笼里蒸,半熟之后再把汤汁倒进小口子里,最后把它封好。而且皮要越薄越好吃,这样蒸熟就可以享用了。

小巧玲珑,皮薄肉嫩,满嘴留香,它我最爱的美食——小笼包!

今天,老师叫我们回去做一道美食,我心想暗暗想:没吃过猪肉,没看过猪跑吗?一回到家,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让我大显身手,做个炒肉丝吧!”妈妈点头同意。

心动就行动!我接过妈妈手中的肉,从柜子里拿出盆子,然后我打开袋子往盆里倒,只听“哧溜”一声,红彤彤的肉就像顽皮的娃娃,从袋子中滑倒了盆里。接下来我把刚烧开的水倒在了肉上,肉的表面立刻换了一件白色的大衣,我又打开水龙头,“哗哗哗”给肉洗个干净澡。

开始准备素材!我把肉放在粘板上,拿起刀“咔嚓咔嚓”横切切,竖切切,一阵乱切,这时肉就像喝酒的大汉动来动去。“不行,你这样切出的是肉块,要用左手按着,右手要顺着细心切。”妈妈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大声指导者。我就拿起刀,按照妈妈说的来做,果然醉酒大汉秒变乖巧小鲜肉了,又切了一些辣椒丝。

开始炒肉了!我先打开煤气灶,只听“咯哒”一声,蓝色的火苗就欢快地舔着锅底,等锅里的水蒸发掉后,我就开始放油,“哧哧”开始冒泡了,等油一热,就把肉倒下锅,油“嗞嗞”飞溅出锅,炉烟袅袅,吓得我后退了几步,等油不再乱飞,我才向上迎战。“炒得要均匀,快翻!”妈妈急得大喊,于是我左炒一下,右炒一下,前炒一下,后炒一下,生怕炒得不均匀。等肉片炒到八分熟时,“青椒倒入!”妈妈的催促,让我手忙脚乱,抓起辣椒丝一股脑撒入锅中。炒了几分钟,我放一点水、盐、糖,过了一会儿,菜烧好了,再放点味精,拌了一下。我尝了一口,不咸不淡,而且非常香。呵,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青椒肉丝新鲜出炉了!

妈妈尝了之后,顿时像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夸我做的一级棒,我却精疲力竭:哎,吃菜容易做菜难,我们要珍惜家长做菜的劳动成果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又到来了,亲朋好友欢天喜地团聚在一起,共度新春佳节。此时此刻,怎可少了美食的陪伴与点缀呢?

这不,它隆重“登场”了!只见它一身金黄色的外衣,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圆滚滚的身材,胖乎乎的,显得那么可爱。最让人难以抗拒的是,那扑鼻而来的阵阵香味,真是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它,就是我妈妈家乡的美味小吃——肉丸子。这种肉丸子非常亲切友好,可以和各种菜搭配烹饪,可谓“百搭”,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美食。

丸子的品种那可是多种多样。我最爱吃的,莫过于妈妈做的正宗的秘制肉丸子。独此一家,别无他家。这么好吃的肉丸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先把洗净的鲜肉和香菇剁细,拌上调味料和葱、姜、蒜,淋上一勺秘制酱料(这可是关键所在,天机不可泄露哦),然后在盆中反复揉捏,让鲜肉和香菇更加入味、鲜美。接着,只见妈妈右手熟练地抓上一把肉,轻轻握住,一捏一挤,圆滚滚的肉丸子便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圆孔里挤了出来,再用左手拿起小勺子一刮,放在锅沿边一敲,肉丸子便刚好从勺子上滑入烧开的油锅中,并不见半点油溅出来。整个过程配合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这样的娴熟技艺,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力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出锅啦!只见肉丸子个个饱满金黄,如同用黄金铸造出来的一般,别提有多可爱了。这些“小可爱们”不仅样貌好看,味道更是超级棒呢!

“快,趁热吃味道最好!”妈妈一边忙碌一边招呼我们。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送入口中,感觉肉质松软Q弹,外脆里嫩,刚咬上一口,汤汁便急不可耐地喷涌了出来,口腔中满满的都是,赶紧吸上一口,别提有多鲜美了,肉和香菇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全部包裹在这浓浓的汤汁中,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妈妈做的肉丸子,既是一道菜,也是我对新年的定义,对幸福的定义。吃上一口,再来一口,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肉丸子,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是不值一提的小吃,但在我的心里,却是每次回苏北不可或缺的新年美食,也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以美食为话题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以美食为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不甩,我的最爱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波士顿龙虾,便宜的有煎饼果子,但是在我心中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34个省份,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如:北京的北京烤鸭、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广东的肠粉等等。俗话说的好:“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更有味。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也不同,品尝更多的美食,让身体更健康。

众人皆知,人的舌头上存在着能够分辨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味觉,因此,有许多人都追求着更加美味的食物,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而我比较偏爱于甜的一类,最是喜爱“糖不甩”了。“糖不甩”来自广东,物如其名,美食的第一个字是“糖”,那就需要大量的细砂糖将其熬制成粘稠的糖浆,制作更是需要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极其耗费时间。

糖不甩的用料也是十分讲究的,需要用到100g糯米粉、50g红糖、适量花生碎、适量清水和3片姜。准备好材料后,把温水慢慢加入糯米粉中,将其揉成光滑面团,往里面加入几滴油,等候10分钟。10分钟后,将其取出,揉成一颗颗大小相同的球形然后,把花生米碾碎,备用。往锅中注入冷水,大火烧开,放入丸子,煮至浮起后,捞起放入凉水中冷却,备用。锅内,倒入少许清水放入红糖,熬至粘稠,放入丸子、花生碎翻炒。1分钟后,盛起摆盘,撒着花生碎,一道色香味全的糖不甩就完成。

看着香气扑鼻的糖不甩,我和弟弟早已欣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尝一口,哗……那甜腻的酱汁便在嘴中一圏一圏地扩散开来,和花生碎变成了最和洽的拍挡,再来尝一尝丸子,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如同洁白的云彩一般软糯可口,令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了。哦,真不愧是我最喜爱的甜品啊!

我相信我每天的生活都陶醉在美食当中,因为我有一位比“一级大厨”还高一等的美食家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个将近四十的人,因我从小就特别爱吃,妈妈为满足我的口福,就用心研究烹饪技巧,一有空就捧起烹饪方面的书来看,一道菜,一道羹,细细琢磨,动手制作,多年下来,练出了一手的好厨艺。妈妈做的饭菜,酸甜辣咸宜,色香味俱佳,即便是再好的厨师也难以复制,再挑剔的美食家也找不出瑕疵。

春天是个迷人的季节,妈妈的美食也是迷人的,各种各样的野菜琳琅满目:面条菜、荠菜、苦菜……他们被制成一个个玲珑剔透的饺子,放在口中轻轻一咬,饺子里的汁液就漾满了整个嘴,偶尔还会随着嘴角慢慢流下来,那种美美的感觉总是让我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随着一盘盘可口的凉菜上桌,我知道,夏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凉菜使原本属于酷夏的炎热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反而有了秋一般的清爽。猪耳拌黄瓜、凉拌三丝、醋溜藕片,即使再普通的原料,妈妈也总是能让它们勾起我的食欲,直吃得肠肥肚满,嗝气连连,爸爸总是在一旁笑我没出息,说我是“竖着进来,横着出去”,连走道都歪歪斜斜了。我就是在这样对美味的满足和陶醉中一天天增高、长大了。

当家里的桂花酱都吃完的时候,已是金黄色的深秋了,鸭子成了这时候我家餐桌上常有的美食。虽然不是美式正宗填满梅子的烤鸭,但这细皮嫩肉的鸭子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烧烤、清蒸、盐腌,各有各的美味,不过,我最喜欢吃也是妈妈最喜欢做的就是烧烤脆皮鸭了,抹上调料,洒上脆皮粉,往烤炉上一架,等不了半小时,一道风味烤鸭就这么出炉了。看着外皮呈黄金一般色泽、外酥里嫩的烤鸭摆在面前,早已垂涎三尺的我顾不得吃相是否雅观,来个大快朵颐,虎咽狼吞。

大地银装素裹的冬季,羊肉汤算得上是既能取暖又好吃的美食了。诱人的羊汤在锅里上下翻滚,咕噜咕噜冒着气泡。眼巴巴地等着羊汤从锅里被一碗一碗盛出来,撒上些胡椒粉,不等它凉下来,就一扫而净,身体里便全是通脉活血的暖和气弥漫着。

我爱妈妈的美食,我更爱我的家,每每陶醉于妈妈所做的美食,我对家的依恋就更加深刻而强烈。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么他的人生都是乏味无趣的,他的躯体也只是一副空壳罢了。

每个人的心房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或作家,或护士亦或是主持人。我又怎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呢?如果你问我,我一定会大声的自豪地对你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位美食家,还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美食家!”

我萌生当美食家这个念头是在我十岁那年。那天我闲来没事干就开电视看了,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蔡澜先生主持的节目《蔡澜食尚》。起初我只是随便看看,后来越入迷,甚至可以说是无法自拔了。我经常看着看着就会不自觉的模仿起美食家,然后吃饭时也是,的餐桌上的菜肴评头论足,结果就会招来家长的一顿臭骂。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多,我想当美食家的念头也更加强烈了。我总会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当一位美食家,还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美食家!

平时没事时,我总要美滋滋的幻想一下:我如果当上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美食家,我一定要先去北京,去吃那声名赫赫的北京烤鸭,而且一定要在长城上吃;然后再去比利时,去那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品尝那丝滑般的巧克力;我还要去泰国品味那入口即化的,香味浓郁的榴莲酥;再去日本吃那儿肉质鲜美的长脚蟹和雪花牛肉。

是啊,成为一位美食家那该有多好啊!在大饭店吃饭不仅不用付钱,他们还很高兴,甚至会给你钱!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声誉,给人推荐既好吃又实惠的佳肴,还可以周游各国,还能提高自己国家的知名度呢!美食家这个行业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啊!

虽然美食家这个行业很好,但没有付诸行动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朝目标奋斗。首先必定是好好学习,让自己知识渊博起来,为美食家这条路做铺垫;然后便是提高自己口才交际这方面的能力;其次便是要多看一些关于餐饮烹饪这方面的书籍,视频;最重要的就是多了解一些各国的习俗,学习各国的礼仪。

我坚信:理想是一座灯塔,照亮我这艘船前行的航程;理想是一场雨,滋润我这株幼苗。“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我有信心冲破各个难关,去追求我的理想,实现我的理想,为祖国争光!

大家好!我今年十岁了,我属猪。因此,我的习性也和猪有点相似,那就是吃、吃、吃,我很爱吃,所以妈妈有时候也会亲昵地叫我“小肥猪、猪妞妞”。

我有一张红扑扑的苹果脸,一双水汪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我的皮肤白白的,很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弯弯的像月牙,我会给别人讲笑话,逗大家开心,我挺喜欢运动,喜欢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奔跑,我还喜欢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当然,我的爱好就是吃,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吃遍全世界的美食。每次,我到一个新地方,总是先和妈妈去找那个地方的美食。和妈妈去超市,我也要跑到零食区去看一看美食,偶尔妈妈也会给我买好吃的,像五彩缤纷的马卡龙、香香甜甜的一点点奶茶,脆脆的小老板海苔……我还是个“奶宝”,我特别喜欢喝奶,酸奶、鲜奶、奶酪我都特别喜欢吃。每天喝一杯牛奶,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所以妈妈有时候也叫我“奶宝”。我也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像椰子、百香果、榴莲、车厘子等等。椰子壳硬硬的,想要吃它,一定要下很多功夫;百香果泡茶喝了,当然用吸管吸也不错;榴莲刺尖尖的,像个小炸弹,味道闻起来臭臭的,但里面的肉很好吃;车厘子红红的,甜甜的,汁水也很多。

说到我的吃货本色啊,有很多趣事,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玩累了,一回到家想先睡一会儿再起床吃晚饭,临睡前,我还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呆会儿吃晚饭别忘了叫我!”可是我实在太累了,到第二天早晨上才醒。我一醒来就着急地问:“妈妈,我的晚餐呢?”妈妈笑着说:“现在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你还要吃昨天的晚餐吗?”我着急着说:“要、要、要,我现在肚子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我要补充能量,所以我先吃晚餐,再吃早餐。”结果,我真的一连吃了两顿饭。

哈哈!你能猜出我是谁吗我是谢成希。我真是个小吃!

我最喜爱的美味是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小笼包。

小笼包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滳。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包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蒸笼里。它们晶莹剔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的肉和汤汁。在它们的顶端,有着几十个皱褶均匀地分布着,当中还有几个小而深的旋儿,好似带着一顶菊花帽。精致极了!令人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

小笼包不仅精致小巧,还十分鲜美。

“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吃小笼包时,应小心翼翼地夹一个,以防外皮弄破,再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随后,就在小笼包上咬一个小口子。先当人工电风扇,把烫的汁水吹一吹。然后“嘘!”地一下吸进嘴里,啊!真是太鲜美了!接着再吃皮和肉。皮很有弹性,嚼劲十足,而肉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真是皮薄肉嫩、汁水饱满、鲜美可口啊!

记得有一次,我去吃小笼包,一进店,那股独特的香气便钻进了我的.鼻子中,把我的食欲一下子吊了起来,爸爸点了一大份小笼包!没多久就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爸爸连忙说:“别着急,慢点吃……”可他话音刚落,我就咬了一大口,结果那滚烫的汁水一下子全涌进了我的嘴里,烫得我舌头发麻,从凳子上跃起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于是,我吸取教训,按步骤,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块皮,吹凉,再细细品味它的鲜美。最后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那味道令我回味无穷。从此,我还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别名“爆浆果”。

小笼包如此鲜美,它的做法自然也十分讲究,有着一定的技术含量。听店里的点心师介绍,首先把做好的肉丸子放在皮上,包起来时留一个小口子,接着放在蒸笼里蒸,半熟之后再把汤汁倒进小口子里,最后把它封好。而且皮要越薄越好吃,这样蒸熟就可以享用了。

小巧玲珑,皮薄肉嫩,满嘴留香,它我最爱的美食——小笼包!

今天终于有机会让妈妈带我去吃菜煎饼了。

到了店门口,只见“陈记菜煎饼”的招牌分外引人注目。还没走进去,菜煎饼特有的香味已经钻进我的鼻子。走进店里,客人们可真不少呢,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空座。客人们多数是在吃煎饼,那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让我更加迫不及待想要一饱口福。

菜煎饼店铺不算大。做煎饼的食材盒子整齐地排放着,里面盛放着各种蔬菜。收银台就在离煎锅不远的位置。靠近最里边的地方,三个煎锅整齐地排列着。其中有两个煎锅上的煎饼正在加工,散发着热气,伴随着特有的“滋滋”声,煎饼的香味逐渐弥漫开来。

我和妈妈拿起选菜的盘子开始挑选自己煎饼的配料:金针菇、生菜、木耳,这是妈妈的最爱;韭菜、海带、土豆丝,我也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装满了盘子,我把盘子递给做饼的阿姨。阿姨接过我的菜,倒进一个大碗里,然后开始加佐料:食用油、食盐、鸡精……再把这些配料搅拌均匀。阿姨接着就拿了一张饼放在煎锅上,再打一个鸡蛋均匀地摊在上面,又把搅拌好的配料倒在饼上,再接着又拿了一张饼盖在配料菜上,最后锅盖盖上去等饼煎好了就可以了。

煎饼终于做好了!只见阿姨一刀下去,把卷好的筒状煎饼切成两段。阿姨把煎饼递给我。我的食欲已经无法控制了,赶忙伸出手就想抓着煎饼吃。手刚碰到饼,烫得我赶忙缩回来,再一看,手都被烫红了。阿姨笑着对我说:“饼刚煎好,会有点烫,吃的时候要小心。”于是,我耐着性子等,煎饼终于可以吃了。

我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看着自己咬过的煎饼,哈哈,绿色的菜叶,黄色的土豆丝,银色的鸡蛋白,青黑色的海带丝,真是色色俱全。我细细地咀嚼着:又脆又香,又腻又滑。我一大口赶着一大口地吃着,已经狼吞虎咽了。妈妈不住地提醒我:“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我一边点头应承,一边不住地夸奖说:“真是太好吃了!陈记菜煎饼果然名不虚传!”

走出“陈记菜煎饼”店,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我心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陈记煎饼果然是一道舌尖上的美食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饮食文化最为见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足够的重视,而仔细探究起来,中国菜更有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特色。

可口的食物被称为美食,但美食并不单单是指食物本身的味道之美和色泽油亮的品相,还有此情此景下用心品味、柴火慢慢烹煮过程中食材的变化融合以及文化的积淀。古人对吃是很讲究的,单说以孔府菜为主的鲁菜,讲究的就是一、二百年的老酒,老汤。吃饭犹如品茶,皆有一套相当讲究的礼仪,这赋予食物本身极大的尊重,也会使食物变得更美好适口为人们所享用,同时也体现了食用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正所谓形神兼美者,美食也。

在现实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享用着这一切,却渐渐失去了以往对食物的敬畏。同样的食物也吃不出同样的味道了。

刚入春时,大地上的各种生命迅速复苏,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尤其见那野菜生长最为迅速,不几天只几场毛毛小雨,便让其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妈妈是个念旧的人,带我去远郊的田地里挖野菜,找寻童年的记忆,采来野菜后,将它们带回家,喜悦的心情,爱戴的眼神,像与它们交谈一般,轻轻抚过每一片叶片,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褒一锅野菜汤,清香四溢,我盛了一勺,夹着绿叶的白色汤汁有种莫名的诱惑,一口下肚,穿肠而过的汤汁让胃得到一丝慰籍,这看似粗陋的菜肴远远胜过平时的大鱼大肉,味道决不输大饭店里琳琅满目的美食,芳香在口中释放,这自然的馈赠,竟有如此大的诱惑力,我细细品尝着,多么美妙的滋味呀!妈妈也尝了一口,却疑惑地说:“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是啊!少了点什么呢?少了当时的心境啊!生活变好了,谁还会把曾经的救命粮做宝呢?这种食物的美味,是要用心去品味的呀!

舌尖上的美食,就是站在人舌尖上俯瞰人类的精灵,你待它入心,它便给你养料,你怠慢它,它则寡淡无味,只需静下心来品味,它便释放出丰富的滋味,一切灵气都弹跳在你的味蕾间,成为真正的舌尖上的美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