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迥异、充分的展现出回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以及纯真、质朴、热爱运动、劳动的民族情感。
著名回族舞蹈介绍
1、踏脚舞
少数民族回族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回族同胞所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乡间文化。截止2020年1月,全国只有泾源县园子村流传着少数民族回族踏脚舞。
2、汤瓶舞
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舞蹈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得此名。
汤瓶,通常和回族女性联系在一起。汤瓶有着高挑的身姿,小小的嘴儿,不洁之物不易进入,既卫生又方便,展示着回族人热爱劳动、喜欢洁净的民俗习惯。
3、八大光棍
新疆回族舞蹈形式,多由八名中青年男子(其中四人扮女)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构图简练,节奏明快,情感质朴、坦露,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尕妹子送哥
,以爱情为题材的回族民间歌舞,歌舞由一男一女(男扮女装)表演,由女角主跳。男角的动作简练,主要是给女角伴唱,并根据唱词内容做即兴表演,与观众交流。这种表演形式在新疆回族舞蹈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5、八字大开头
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因该舞上场、退场均迈八字步,又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始表演,故得此名。
回族舞蹈的动作特点是在于上身的摇、点、拧的律动性要好,跟着节奏;脚上要有踩、跳、踏的动律。回族的音乐也多为小调音乐,2/4、4/4的节拍容易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回族舞蹈以民间原生态的动作为主,体现的是回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精神面貌。
回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回族舞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舞者很注重头部的运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摇、点、摆”的动律效果,其中“摇头”是指舞者摆正自己的头部,以自己的颈椎为轴线,前后左右摇摆自己的头部,头部运动的方式不同还可以分为侧摇头、碎摆头等,或是欢快,或是灵动。
屈伸动律的下肢表现出明显的“屈”与“伸”的动律特征,既形成了柔、颤的审美效果,也构成了其他动作技巧与物质形态的动律支点,是回族舞蹈又一极具特色的动律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有全脚、跑脚、跟脚、跪脚之类的丰富步法。
而回族舞蹈脚部所呈现的最突出的方式就是“踩、跳、踏”,成为回族舞蹈所表现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个性化风格特征,其中还衍生出“踩点点”和“踢踏舞”,此类舞蹈主要依靠快速交换脚。
舞蹈论文选题选择:
下面提供一些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仅供参考。
1、云南音乐舞蹈图像视觉化的民族音乐形态和结构特征;
2、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功能探;
3、舞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以新世纪我国高校舞蹈创作为例;
4、试论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5、浅谈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
6、关于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7、广场舞蹈对女性文化的影响研究;
8、中国唐代舞蹈的发展对当代中国舞蹈的影响;
9、普通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运动损伤原因调查与分析;
10、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
11、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2、游旅景区土家族摆手舞蹈表演项目的开发与体验;
1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4、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形体舞蹈教学;
15、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初探;
16、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17、新媒体视域下舞蹈艺术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
18、浅谈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现状及发展对策;
19、谈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
20、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与教学;
21、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2、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3、论本土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传承发展;
24、浅析民族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25、回族舞蹈动态如何融入数字媒体艺术。
回族的民间舞蹈包括礼仪舞蹈和游戏舞蹈。礼仪舞蹈有宴席舞和念舞。凡是在宴席场合表演的歌舞,称为宴席舞,这种舞蹈形式构成了回族舞蹈的主体.念舞即为葬礼中的舞蹈,残存于西北伊斯兰教的某些门宦中,即“念经时摇头,食毕则耍拳舞手”,葬之“以足踏坟”。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动态,还未形成具有规模的舞蹈祭奠形式。游戏舞蹈也包括两类,一类是近似回拳的体育游戏,也叫“踏脚”.最初称“弹腿”,实际是一种武术,是回族人民外出做生意,赶麦场,预防被袭的防身之术。同时也用以冬季农闲娱乐。参加者老少皆有,可以起到联络情感的作用。另一类是“坐舞”。它是以坐的形式进行的舞蹈。一般是顺圈而坐,轮番以双人对舞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以所唱之“酒曲令”来伴舞。主要特点是模拟性强,动作干脆、细腻。
回族舞蹈不仅感人,而且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实性,使回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精神面貌得以体现。舞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符合回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因而也得到了全国回族人民的承认。
回族舞蹈产生与发展有着历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种—西域乐舞陆续传入中原。魏晋六朝时,吕光占据凉州得《龟兹乐》。北周突厥族皇后阿史那氏曾带来一批中亚乐舞艺人献于中原。至北朝时西域乐舞较多地传入中原,到隋唐两代则广为传布。《新唐书·回鹊传》内载:“昭武九姓国与回鹊同来。往来京师至千人。”在与中原文化交流中,他们传授了大量的西域乐舞,使中原乐舞受到很大影响。由于中亚各国在唐以后大多改信了伊斯兰教,并成为中国回族先民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这些国家传入中原的民族舞蹈,就不能不成为回族民族舞蹈的源头之一。
据《中国回族简史》介绍:从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交通的打开,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人及中亚各国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和唐宋时期由海道进入中国沿海地区(今广州、泉州、杭州、福建等地)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一道,成为了回族较早的先民。此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还记载了有关西域的乐舞,如《胡腾舞》、《胡旋女》、《剑舞》、《拓技舞》等,在中国颇有影响,很为唐朝人所喜爱。
元代,是回族的主要形成期,元代有专门的回回乐舞机构,由回回人掌管,这说明回族艺术受到元代的重视,可见回族对元代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元末明清之际,回族艺术便开始受到歧视而衰落。而清代的禁律更严。广大回族人民为了寻求生存,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与汉族兄弟及其他民族兄弟混居,顽强地生长在祖国的土地上。在文化上代之而起的就是民间武术与花儿曲调的形成和发展。 回族在与众多民族的杂居中,为了促进自己的进步,自元代以后大量吸收了汉族的文化,使自己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俗和汉族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像民间“社火”、传说、歌谣等很大一部分都融合了汉族文化。比如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回族聚集地区的“花儿”等就是典型实例。一些词意纯朴、曲调高亢辽阔的民间歌曲,相当部分是由传统歌舞演变而来的,如“漫花儿”。回族人民往往用“花儿”来倾诉内心的世界,更多用以表达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花儿”也就逐渐成为回族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形式。
解放后,青海省舞蹈工作者根据“花儿”和青海“八大棍”融合的韵律,创造出了轰动全国舞坛的《花儿与少年》,为回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发展回族舞蹈作出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