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貌学论文题目

2023-03-08 17: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地貌学论文题目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
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
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
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
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
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
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
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
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
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
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
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
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
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
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
资料来源:

高中地理小论文

  地理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英文中地理一词则来源于希腊文hê gê(意为“地球”)和graphein(意为“写”)。

  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

  * 地球表面: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陆地-海洋

  山脉-大陆架-气候-植被

  人类生活:乡村-集镇-城市-人种

  国家 -- 世界政区 -- 各国首都 -- 洲 -- 地区 -- 州 -- 省 -- 自治区 -- 特别行政区 -- 联盟 -- 市 -- 县 -- 自治县 -- 旗 -- 郡 -- 城市 -- 城镇 -- 村落 -- 地名 paz

  学科分支

  地理学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在西欧,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即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即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下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前苏联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然后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西方学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他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

  * 综合性
  o 综合自然地理学
  o 古地理学
  * 部门性
  o 地貌学
  o 气候学
  o 水文地理学
  o 土壤地理学
  o 生物地理学
  + 植物地理学
  + 动物地理学
  o 化学地理学
  o 医学地理学
  o 冰川学
  o 冻土学
  o 物候学
  o 火山学
  o 地震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更注重地理学中社会科学的成分,从非物理的层面来考察整个地球的行为模式,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及格广义的分支:

  * 社会文化地理学
  o 人种地理学
  o 人口地理学
  o 聚落地理学
  o 社会地理学
  o 文化地理学
  o 宗教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o 农业地理学
  o 工业地理学
  o 商业地理学
  o 交通运输地理学
  o 旅游地理学
  * 政治地理学
  o 军事地理学
  * 城市地理学

  其他分支学科

  * 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方志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其中地图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实察方法,可合称为地理技术方法学门。

与世界地理相关的小论文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科学两大分支学科体系之一。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经人类作用后发生了变化的环境。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按研究对象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亦即狭义的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阐明其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特征 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化,包括古地理学、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生物地理群落学(生态系统)等领域以及景观学、土地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以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被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专门自然地理学则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总体为对象,如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沼泽学、湖泊学、海洋地理学以及极地和高山研究等。“自然地理”这一术语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到1765年,康德(I. Kant)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自然地理学,指出自然地理学是“自然的概括”。洪堡注意自然现象的地域结合,用比较地理学方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佩歇尔(O.Peschel)主张地理学应该寻求地球各部分相似的自然面貌和特点,找出它们发生学上的联系,从而把自然地理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洪堡以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迅速。许多地理学家以区域差异为核心,进行自然区划及不同区域的地理考察研究;从“人地关系”出发,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并开展专题研究,着重探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不利条件的控制。至20世纪30年代后,地理研究工作有离心分散的趋势,跨越分支的综合研究进展较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里哥里也夫(A. A. Grigoryev)和布迪科(M. I. Budyko)建立了以热量、水分平衡为基础的自然地带周期律理论,综合研究的倾向逐渐增强。50年代起竺可桢等在中国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自然区划工作,自然地理学和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发展较快。由于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各类实验室和定位、半定位试验站的建立,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促进了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渗透,加强了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遥感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数学模拟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和再现的革新以及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为地理环境结构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提供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工具和手段。70年代初,乔莱(R.J. Chorley)和肯尼迪(B. A. Kennedy)最早运用系统科学观点,从系统结构、物能流通、系统平衡与调控等方面对自然地理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体综合。随后,索恰瓦(V. Sochava)提出“地理系统学说”,试图从系统角度来构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并强调从生态系统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面临着土地、粮食、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是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要加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中人对自然界的作用及其反馈过程。重要的综合性课题包括: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农业生产潜力与区域承载力;土地—人口系统;环境监测、影响评价及演变预报;自然区划与区域开发整治;全球性环境演变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