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学术论文也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按写作目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们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
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研究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的工具性知识,同时也是各类选拔性考试必考的一个大知识点。因为它能够灵活多变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最佳知识,因此这一部分知识倍受广大师生的睛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若不弄清下列三个问题,则很容易引起知识上的混乱,一个是压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及其等效操作是什么?一个是对勒沙特列原理的理解:是“减弱”还是“抵消”?一个是要弄清题给条件:是等容还是变容?
一、压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是:必须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通常所说的“加压”等效于缩小容嚣的体积,“减压”等效于扩大容器的体积。
例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3 2SO2+O2 — Q 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若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怎样移动?
不少同学遇到这一问题,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这是很片面的,由PV= nRT,可知P = nRT / V,增大体系压强的途径至少有5种情况,而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1)等温压缩容积,平衡向左移。
(2)等温等容充入SO2或O2,平衡向左移。
(3)温等容充入SO3,平衡向右移。
(4)等容升温,平衡向右移动。
(5)等温等容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如He气、N2气,因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平衡不移动
因此,要注意区别“体系压强增大”与“加压”这两种说法的不同含义。否则,做题时将无所适从。
二、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抵消”这种改变,更不会“超越”这种改变。
最直接的例子是课本(人教版95年10月第二版)中[实验1---5],即:对2NO2 N2O4 平衡体系,压缩体积,气体颜色先变深又变浅,但比原平衡状态深。(压缩的瞬间,NO2-和N2O4的浓度都增大,V正 、V逆 都增大,但V正 增大的倍数更大,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果NO2的浓度与压缩的瞬间相比又减小,但不能减少到原来的浓度,重新达到平衡时,还比原平衡状态的浓度大。)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气态平衡体系而言,等温压缩体积,不管平衡怎样移动,再次平衡时,体系内各气体的浓度都比原平衡的大;等温扩大容积,不管平衡怎样移动,再次平衡时,体系内各气体的浓度都比原平衡体系的小。
例2、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 NO+2HNO3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
(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 (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的2倍。
分析:设充入a mol O2,则发生2NO+O2 = 2NO2,常温下,该反应几乎不可逆,所以,反应掉2a mol NO,使平衡向右移动,但移动的结果不能再生成2a mol NO 。
(答案是A C。)
又如:例3、反应2A(气) 2B(气)+ C(气)—Q ,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B] 减小,应采用的措施是 ( )
(A)升温 (B)增大反应器的体积 (C)增大[A] (D)降温
( 答案是B D )
三、做有关化学平衡的习题时,要首先明确反应器的容积是定容还是变容。若不能确定,则应讨论。在设计习题时一定要给足反应条件。因为对气态平衡体系而言,“定容”还是“变容”,所得的结果往往是大相迳庭的。
例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进行如下反应 2SO2+O2 2SO3 ,平衡时充入O2气,问SO2、O2、SO3的浓度以及正逆反应速率怎样变化?平衡怎样移动?若充入He气呢?
分析:该题即属于条件不明确的习题。因为密闭容器只表明容器内的气体与外界不能交换,没有表明容积可变与否。现在,一些广为流传的资料中有不少这类条件不明确的习题,有的题目虽不错,但所给答案却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造成了知识上的混乱,打消了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的信心。现对该题分析如下:
(1) 若等温等容,在充入O2的瞬间,[O2]增大,[SO2]、 [SO3]不变,所以V正 增大、V逆 不变,使平衡向右移动,[O2]、[SO2]要减少,[SO3]要增大;重新达到平衡时,[SO2]减少,[O2]、[SO3]都比原来大。若充入He气,因[O2]、[SO2]、[SO3]浓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平衡不移动。
(2)若等温等压充入O2,则容积必然增大。[SO2]、[SO3]都在瞬间同等程度地减,[O2]却增大,所以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达到平衡时,[SO2] 、[SO3]都比原来小,[O2]比原平衡状态时大。充入He气,容积扩大 ,相当于等温扩大容积,在充入He气的瞬间,V正 、V逆都减小,但V正减小的倍数大,所以平衡向左移动,重新达到的平衡时,[SO2]、[SO3]、[O2]均减小。
例5。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 mol N2 、6mol H2 发生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为 a%,N2的转化率为m, 方法指导
解等效平衡的题,有一种基本的解题方法——极限转换法。由于等效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不论反应时如何投料,都可以考虑成只加入反应物的“等效”情况。所以在解题时,可以将所加的物质“一边倒”为起始物质时,只要满足其浓度与开始时起始物质时的浓度相同或成比例,即为等效平衡。但是,要区分“浓度相同”或“浓度成比例”的情况,必须事先判断等效平衡的类型。有了等效平衡类型和条件的判断,就可以采用这种“一边倒”的极限转换法列关系式了。下面我们看一看这种极限转换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例1】在1L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NH3 N2 + 3H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
A. 3mol H2和1mol N2
B. 2mol NH3和1mol N2
C. 2mol N2和3mol H2
D. 0.1mol NH3,0.95mol N2和2.85mol H2
【解析】这是一个“等效平衡”题。首先判断等效平衡的类型为等温等容下的等效平衡,平衡等效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投料相当”。投料相当如何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当中呢?我们可以采用“一边倒”的极限法。凡能与起始时反应物2molNH3相同的,都可以得到N2的百分含量也为a%,即为等效平衡。根据方程式2NH3 N2 + 3H2分析:
A. 将3molH2和1molN2完全转化为NH3,生成NH32mol与起始时反应物2mol
NH3相同;
B. 2molNH3和1molN2,比起始时2molNH3多了1molN2;
C. 将3molH2和2molN2转化为NH3时生成NH32mol,同时余1mol N2,比起始时2molNH3多了1molN2;
D. 将0.95molN2和2.85molH2完全转化为NH3时生成NH3 1.9mol,再加上加入的0.1mol NH3,共为2mol NH3,与起始时2mol NH3相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
通过以上的例题分析,可以归纳出“等效平衡”题的解答步骤是:(1)判断题目是否属于“等效平衡”问题;(2)判断等效平衡类型及条件;(3)将已知反应物、生成物中的所有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按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全部换算成反应物或生成物;(4)根据题设条件建立等效平衡关系式;(5)解关系式得出答案。
三. 好题精解
知道了“等效平衡”题的常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大家处理起类似的问题来就会更有信心了。但是,想要把等效平衡问题融会贯通,还需要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中体会“等效平衡”解题中“极限”的思想。下面提供一道综合性的“等效平衡”题,希望对大家深化对“等效平衡”的认识有所帮助。 【例2】150oC时,向如图所示的容器(密封的隔板可自由滑动,整个过程中保持隔板上部压强不变)中充入4LN2和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催化剂体积忽略不计),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平衡后容器体积变为3.4L,容器内气体对相同条件氢气的相对密度为5。
(1)反应前混合气体中V(N2):V(H2)= ;反应达平衡后V(NH3)= ;该反应中N2的转化率为 。
(2)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0.2mol的NH3,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恢复到150oC)
充入NH3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将 ;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重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将 5(填“>0”、“<0”或“=0”);
【解析】
(1)从题干内容发现,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温度和压强相等,前后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又由于终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所以不难算出反应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5,再利用十字交叉很易算出V(N2):V(H2)=1:3;由此便不难求出反应达平衡后的V(N2)、V(H2)、V(NH3)分别为0.7L、2.1L、0.6L,转化率(N2)=0.3/1=30%。
(2)在第一次平衡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2=10)中再加入0.2mol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无疑会增大。但是在达到第二次平衡过程中,是在上次平衡位置上向合成氨反应的逆方向移动,所以该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将逐步减小。而达到第二次平衡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密度仍将等于5。这是因为这两次平衡是属于等温等压下的等效平衡。
从两道例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解等效平衡的题,关键在理解概念,判断等效平衡的类型和条件。只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思路正确,就能采用极限转化法列出计算式。
目录方法1:使用不同的引用方式1、如何引用片段。2、如何引用全句。3、如何引用大段。4、如何间接引用。方法2:引用句式1、何时用句号和逗号。2、何时用感叹号和问号。3、如何使用省略号。4、如何使用方括号。5、如何用冒号和分号。6、正确复制引用的内容。方法3:不同格式1、使用MLA格式。2、使用APA格式。3、使用芝加哥(Chicago)格式。方法4:成功引用1、谨慎选择想要引用的文章。2、避免概述。3、用引文强调一个特定的术语。4、引用重要证据。5、理智使用引文。6、把引文书目信息放在文章最后。研究论文需要引证、需要通过他人的作品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如果引用一小段原文,会使文章更有力度。要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并避免抄袭嫌疑,选择有用的文献和恰当的引用非常重要。
方法1:使用不同的引用方式
1、如何引用片段。片段引用是从一段文字中直接截取的部分词组。只是由一些单词组成,不会指明原作者是谁,也不会指明出处。这些片段必须是完整句子的一部分,而不能独立成句。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包含片段的内容。例如:随着Rembrandt的技术的成熟,他开始创作一些“浪漫而有深度”的风景画(Wallace ,96)。
用一个短句包含片段的内容:Rembrandt的风景画是“浪漫而有深度”的(Wallace ,96)。
2、如何引用全句。顾名思义,全句引用就是引用少于4行的全句内容。尽管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不能作为论文中独立的段落,必须包含其他的语句或词语。一句话中引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在课程之外的时间,Rembrandt开始改变关注一些不同的主题,但是像Wallace说的,“Rembrandt作为雕刻家的天赋是在小心翼翼处理细节时所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感觉”(142)。
用一个词语引出要引用的完整的句子。例:正如Wallace所说,“Rembrandt作为雕刻家的天赋是在小心翼翼处理细节时所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感觉”(142)。
3、如何引用大段。大段引用是从原文中引用几个句子,在你的文章中超过4行。鉴于这会占用大量篇幅,所以大段引用应尽量少,最多2个完整的句子。引用大段的时候,需要和你自己的内容之间空出一行,还需要把引文向右缩进一个字符。用冒号开始大段引用。例:依据Wallace的沿用:(空出一行,把引用的全段缩进)
大段引用不需要引号。你已经在前面表明作者是谁或者被引用的文章是哪一篇了。但是,在引文的最后仍然需要插入文献出处。
如果大段引用是在段落中间,引文结束后不需要另起一段,只要从下一行顶头开始写(不需要缩进)。
4、如何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将原句做出轻微的调整后引用。如果引用的要求特别高或者已经引用太多的时候可以用间接引用。注意至少改变一半的内容避免出现抄袭。改变句子里面单词的内容,可以从词典中找同义词代替。
只用你完全理解内容的时候才可以改写,否则,放在你的文章里可能是不恰当的。
书写的时候,不要看原文,在脑海里记住原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
方法2:引用句式
1、何时用句号和逗号。引文的后面可能得句号或者逗号, 如果引用时没用标明出处(比如你的整片文章的引用都是来自同一本书),逗号和句号需要在引号里面。如果你已经标注了来源,逗号或句号需要在引号的外面。
2、何时用感叹号和问号。如果引用原句里面有感叹号或问号,引用的时候要保留在引号的里面。如果是你在提问或者强调引用的重要性,需要放在引号的外面。如果是对引用的话提问,问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有问号,例:Alice说“但是我将会去哪里呢?”(24)
对引文提问,例:经过这么多争论,文学学者还会赞成“Alice如梦般的冒险”吗?(39)
对引文里面问题的提问,例:在故事结尾,人们不约而同的会问“但是我将会去哪里呢?”(24)。
3、如何使用省略号。当你引用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句子,或者从一句话的中间开始引用,可能需要用到省略号。表示句子的部分不在引用范围之内,用“??”来省略前面或后面不引用的部分。省略号也可以用在句子中间,省去一些没必要引用的句子节省篇幅。例如:正如人们所说,“这本书是??有启发性的,能改变人生的”如果全部引用则应该是:正如人们所说,“这本书在最近读起来不仅是相当愉快,而且是有启发性,能改变人生的。”
省略号只能是引用之前或之后单独使用,而不能同时使用。如果仅仅引用句子中间的一部分,那就属于部分或片段引用。
4、如何使用方括号。省略号是省去一些话,与之相反,方括号是为了加入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而你认为重要或必要的内容。 你可以在括号里写一些词语,通常是人名或引文的地址,帮读者理解内容。例:就像学者们所述,“Rembrandt给她[Henrickje,他的夫人]画的肖像画既逼真由深情”(Wallace ,49)。
5、如何用冒号和分号。如果你需要在引文结束后时候分号或冒号,或者所引用的文章结尾本身有冒号或分号,在引号的外面使用标点符号。
6、正确复制引用的内容。如果你是直接引用,必须逐字逐句引用。哪怕有明显的拼写或语法错误。 如果你发现错误的地方,可以在错误的地方后面标[sic](使用括号和斜体)。这个符号表示你意识到是原文的错误,而不是你犯得错误。例:正如Dormer所述,“他的工作现在此[sic]刚开始的时候更有价值”
方法3:不同格式
1、使用MLA格式。使用MLA格式,引文信息需要包括作者姓名和文章所在的页码。你可以在参考文献中一起写出来,也可以一个在文中提出,另一个在参考文献中标明。例:我们因此可以确定“Rembrandt献身于基督教绘画开始了他知名度的下降”(Wallace,112)。
例:有人说,“另一个导致Rembrandt知名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他献身于基督教绘画艺术”(Wallace,112),但不是每个人都同意此说法。
例:有人说,“另一个导致Rembrandt知名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他献身于基督教绘画艺术”(112)
2、使用APA格式。与MLA格式稍有不同,APA格式要求文章内标明作者的姓和原文发表的年份。这必须一起在括号中出现,或者你可以在文章中写出作者的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标明年份。例:正如Billy的性格被描述的那样,我们知道“Billy并不是一个天主教堂,尽管他生活的屋子墙上一直挂着一副十字架”(Vonnegut, 1969)
例:Vonnegut明确地陈述一个事实,他说“Billy并不是一个天主教堂,尽管他生活的屋子墙上一直挂着一副十字架”(1969)。
例:因为知道“Billy并不是一个天主教堂,尽管他生活的屋子墙上一直挂着一副十字架”(Vonnegut, 1969),我们开始理解他的哲学观点。
3、使用芝加哥(Chicago)格式。芝加哥格式要求在文章底部作脚注,而不要求在文中标注。引用的时候,在引号的外面加上脚注数字。在页面底部写出对应的参考文献。
方法4:成功引用
1、谨慎选择想要引用的文章。学术论文中过多引用会被认为草率的,因为过多依赖别人形成自己的观点。 书写的时候不可急躁,需要从大量的研究结果中筛选最适合的支持你论点的文献。
2、避免概述。 如果你决定引用,应该是因为你对其中特殊的语句或信息由特别的见解。引文不应该作为文章的填充物,跟着一大堆你自己的总结或改写的内容。确保你在引用的时候,不是在单纯的用不同的句式把原话说一遍。
3、用引文强调一个特定的术语。在学术性论文里,很多特定的措辞或术语是经验性所得。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释或重命名,你可以用引文。尽量使用改写或间接引用来避免你的文章看起来不走心。
4、引用重要证据。从论证性或研究性文章中引用非常有用,因为你可以为你的论点提供直接的证据。如果别人有更好的理由支持你的论点,你引用后会使文章更有吸引力。引用后一定要再思考一下是否合适,而不是仅仅把它塞到自己的文章里去。
5、理智使用引文。尽管引文很多时候有用,一些引用不当的反而会制造更多困惑。使用之前确保引文和上下文都是衔接的。尽管文章中得引用文献,让读者知道你在用引文论证你描述的什么观点也是很重要的。
6、把引文书目信息放在文章最后。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适用于列出所用文中曾引用的文献的完整信息的。
小提示查找文献的时候列出要引用的文献列表,标记出最想要的以便后面引用。
相反的观点也要引用才能直接提出质疑,引用出来再指出它的缺陷才更有说服力。否则,他们会认为你曲解他们的意思,用他们的话说话才能直接反击。
多注意被多次引用的文献,往往能提示你去原文中找到最想要的部分。
写引文的时候要仔细,不用引号很容易忘掉哪一部分是直接引用的,确保最初的使用引用的完全是原文,如果需要以后可以再作修改。
警告别成为偷懒的抄袭者。不幸的是,学术抄袭很常见,而且后果很严重。你可能本来根本没打算去抄袭,但是如果你写出别人的东西却没有表达出来你是在引用,可能有意无意地成为抄袭了(毕竟,仅仅依靠文献笔记却不靠自己的研究,这样很懒惰,而且使用他人的成果不标明引用更是显得没有组织能力。)每一处引文都要标明引用,最好写下那些出处,然后列成参考文献,这比改写原文要好。而且要是你改动的并不多,最后修缮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不自觉地改成了原文的样子。所以最好直接引用原文,标明出处,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语言,就直接引用。
不要让文章大部分都是引用的内容。 如果你已经探讨了论点的正反两方面,最后你要形成自己有说服力的观点。改写、整合和综述,最后用自己的话表述,一方面使你自己清楚你正研究的内容,也会让文章读起来更有趣。 让人读起来也会耳目一新,太多的引用反而让人觉得头疼。
一篇文献不要引用太多。做研究的时候很容易偏爱某一本书,特别是不太容易找到某方面的书籍,或者某个作者恰好和你意见一致。尽量限制引用同一作者的内容,特别是如果你的大多论证要依靠该作者的研究。引用一些能够与之相补充或与之相对的文献,并提供自己的分析。
1、哲学方法论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主义方法论;以事实为出发点,从历史中实践中总结经验;遵循比较研究方法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论为史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定位理论的基本思路。
2、原则方法论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证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基于研究的需要;坚持思辩研究、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统一。
3、学科方法论
教育、管理、组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视角;社会与经济学视角;从制度层面切入的视角;跨学科研究视角;领域与学科立体交叉的多学科方法论;根据设计研究路径与方法,注重多种路径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从历史的视角;从价值学、心理学、复杂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多学科、多元的研究视角;从价值论的角度,采用高等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系统论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论;多学科、多元的研究视角;模型分析方法论;多学科方法论;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和个案分析的的实证研究范式;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取向;院校研究视角;现象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