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服装杂志参考文献

2023-03-08 11: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服装杂志参考文献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麻烦您能给我有关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有关的一些参考文献吗?我要写毕业论文用得,谢谢了

因出差回答晚了,前面答过

[1]姜宇冰,司国红,孟祥玉.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 黑龙江纺织,2002,(1).
[2]黄志青,吴红.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21世纪服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 纺织科技进展,2005,(2).
[3]徐仂.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装饰,2007,(12).
[4]赵锦.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
[5]张吉升.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山东纺织经济,2007,(6).
[6]秦芳. 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7]杨梅,郭凤芝. 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教学初探[J]. 科技信息,2008,(26).
[8]胡宝琴.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出路[J]. 管理观察,2008,(13).
[9]潘向荣. 浅谈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J]. 职业技术,2005,(7).
[10]张岸芬. 不同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山东纺织科技,1999,(4).
[11]欧阳静.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2).
[12]张晓丹. 数字化时代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研究[J]. 科技信息,2010,(31).
[13]江明洁,王安霞. 浅析服装设计中服装材料的运用、发展及趋势[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
[14]杨俊.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2010.

写服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要体现服装吗

服装毕业论⽂的参考⽂献

  [1]冯利,刘晓刚,顾雯。基于评价主体视⾓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J]. 纺织学报,2019,(03):126-130.

  [2]闻婧。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J]. 西安⽂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9,(02):37-40.

  [3]程浩南。⼼电监测技术在监测与健康护理服装设计中的应⽤[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01):22-26.

  [4]邓鸿滢。拼接设计在环保⽜仔服装中的应⽤[D].东华⼤学,2019.

  [5]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J]. 染整技术,2019,(02):80-81+87.

第 1 页
  [6]陈依卓宁。服装设计作品的着作权司法保护探析[J]. 电⼦知识产权,2019,(Z1):113-120.

  [7]于芳。多穿型服装的构件与交互设计[J]. 丝绸,2019,(11):51-56.

  [8]袁博。浅析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J]. ⼤众⽂艺,2019,(14):114.

  [9]李传⽂。论服装设计形式美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法则[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98-103.

  [10]王智沛。⽔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 江苏纺织,2019,(07):55-57.

  [11]李丹,夏帆。 “⼀⾐多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丝绸,2019,(01):50-54.

  [12]武英敏。丹东婴幼⼉服装适⽤性调查分析与服装设计[J]. 针织⼯业,2019,(01):61-65.

第 2 页
  [13]吕⼩雪。⽹络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 吉林⼯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1):42-43.

  [14]张婷。基于“艺术染整”理论研究我国服装设计的差别化[J]. 染整技术,2019,(01):51-53.

  [15]⾼凌燕。数码印花纺织⾯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染整技术,2019,(01):76-77+80.

  [16]⽩碧波。浅谈“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与表现[J]. ⼤众⽂艺,2019,(01):97.

  [17]刘琳。库存纱线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

  [18]王思齐。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

第 3 页
  [19]卢⽟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

  [20]景婷婷。清末民初⼥⼦坎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

  [21]李依蔓。服装设计虚拟搭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科技⼤学,2019.

  [22]冯蕾。褶皱与定位印花的结合在套系服装设计中的应⽤[D].东华⼤学,2019.

  [23]陈溪。陶瓷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

  [24]王卫静,李颜肖。中国剪纸艺术的美学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J]. 丝绸,2019,(05):50-54.

  [25]陈沐⾬。服装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研究[D].武汉纺织⼤学,2019.

关于服装公司的论文(2000字以上)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及成因分析 摘要 通过对一场场国际时装秀的分析,阐述当前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以及产生这些趋势的原因。运动系列、环保系列和高科技面料的运用是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服装舒适、健康、防水透气、免烫、防污等需求的一种穿着体现。 关键词:服装设计 运动系列 环保系列 高科技面料 宏观趋势 分析 虽然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空间正逐渐被其各种衍生物所占据。于是,在科技与自我之间,我们也在寻求新的平衡: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对无拘无束人生的向往、对自然清晰的认识与再认识、对科技客观的评价与把握、对精神空间的深层探寻、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反思......一场场国际时装秀都强烈地给我们这些信息。消费者、生产者、乃至民族和国家都十分关注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 那么当今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到底有哪些呢?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是设计师必须把握的重要趋势。它体现了设计师对社会的深层定位,其包括三大趋势:运动系列、环保系列和高科技面料的运用。 一、运动系列 现在不论是T台还是大街,时尚的运动风扑面而来:窄小的茄克、轻薄的裙子、流线型的轻便女鞋加上高科技的材料和舒适的剪裁,拉链、连帽设计、尼龙搭扣、T恤、热裤...... 其实,这并非一夜之间的改变,时装与运动装的“感情”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蒸汽机车和商用飞机使人们感到空间在不断变小、好莱坞的影剧院和纽约的摩天大厦、汽车和家用电器、各种传播媒介和每天塞满家庭信箱的各种推销目录将人们推向一种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生活。女人们纷纷走出家庭从事各种工作和体育、娱乐活动。敏感的设计师们很快抓抓住了这一社会变化。“时装女王”夏奈尔在女装设计制作中首先引入了针织概念,设计出朴素而时髦的机能性很强的管子状女装(将在此之前只用与于男式内衣的针织面料做成男式女套装,无领对襟羊毛衫套等),虽然她的锐意创新招来非议纷纷,但却同时发出了一个革命的信号:柔软、轻巧、不皱、针织令行动自由,让身体毫无羁绊地移动。它使人感觉自由舒适又毫不影响优美风度。同时夏奈尔还创作出长及腿肚的长裤、平绒茄克和大框架墨镜等一系列运动型作品,被誉为“运动型之母”。夏奈尔虽然“只有一种样式”(夏奈尔自称),但她的样式却有惊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是一种与现代生活非常合拍的,结构简练、合理、实用性很强的20世纪的代表作。 历史上运动时装成功范例府拾皆是:八十年代,极富运动精神又不缺乏女性味的索尼娅·里奇尔那舒适的海绵慢跑鞋是妇女们的青睐之物;她们还爱穿马里捷和费朗索瓦·吉尔搏设计的牛仔衣;还有十裁不衰的鳄鱼翻领运动衫;雷佩托设计的轻便舞鞋,混色的阿迪达斯迷你茄克和飘马的塑料运动包...... 近几季的运动系列服装更是愈演愈烈,在颜色和面料上,金属系列与明亮色(鲜黄、粉玫瑰色、橙色、草绿色、靛蓝色等,虽不是整体使用,但却有一种标志、一种在路上起信号的作用)的搭配,面料采用半透明尼龙、浆棉府绸、丝质雪纺、网状面料、翻新牛仔布、皮革、仿毛皮等;在外型上采用无袖短上衣、T恤、包型臂饰、无袖背心(两种面料叠用)、皮上衣、短裤、五分裤、运动配饰等,值得一提的是腰间背包,包型臂饰,展示出青年人希望两手空空,无任何负担,渴望自由的思想;在服装细节处理上,拉链与系带结合使用、衣兜处凸型滚边、暗扣新用途——尼龙搭扣、金属小扣、拉链代替钮扣、同质材料与其它材料综合使用,鞋子使人想起那种专门保护脚的鞋子——流线的造型从侧面看象一辆法拉利赛车,等等。现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年轻人或是长者,都穿上了球鞋和轻巧的茄克,运动装消除了年龄、性别和阶层的差异,难怪一位时装史学家说:“运动装是一个全球化世界的标志性产物,过去的价值观失去了它的合理性,而人类尚未发明出新的玩意儿取而代之,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前途难卜的千年。面对疑惑,有两种态度。聪明的人踩着篮球鞋、套上拉链衫轻松自在地冲向未来,其余的人则蜷缩在自己狭小的壳中。” 横亘于两个世纪交汇处的运动装选择了我们,紧张工作下的新千年的我们能拒绝她吗? 二、环保系列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设计倾向。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们掀起了一股“生态学热”的风潮,不断推出环保系列服装,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这股热潮有増无减。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以自己的生态环境换来了这种发展:黑烟、废水、废气、酸雨、温室效应、原油污染、病牛病等,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于是各国人民都开始自发地反省和制止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国际性的环境保护组织成立了。时装向来就是社会事象的睛雨表,“生态学热”这一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国际时装设计在这一趋势中的主要特点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和新的节俭意识。 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海滩色、泥土色、森林色、天空色、冰川色以及非洲原始民族的自然色彩是设计师的主要用色。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在面料上选用一些未经人工处理的本白色原棉、麻、生丝等天然纤维织物,加上粗糙的手感;在造型上采用不加垫肩的自然肩线,追求无拘束的舒适性、原始民族服饰中一些自然随意的造型特点以及“内衣外化”、“薄、透、露”等手法大量使用;同时伴随生态保护意识出现的是人们对资源的珍视,开始重“质”而不是重“量”,追求以最低的素材发挥最大的效益,强调节约和废物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的“破烂式”令世人瞠目,现在许多设计师的作品也出现了类似的设计倾向:故意露着毛边或流苏装饰,或不拆衣服的缝捺线,或有意暴露衣服的内部结构。甚至粗糙的大针脚也成为一种绕有趣味的装饰。在2000年12月份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在日本设计师古川云雪先生的时装秀中始终给我们贯穿一个理念,那就是环保:手绘的鹦鹉图案、针织面料上印的昆虫图案都出现在时装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更重要的是这些面料大都是由环保厚材料做成的,就是用饮料瓶碾碎后纺成的,他说:“我热爱自然中的色彩和图案,太阳的火红、鲜花的艳丽及各种生物的形象、都是我灵感的源泉。这次时装秀的主要目的是要向人们提倡一种环保的意识,环保理念深入到我的服装中,热爱自然就要保护它。这些环保面料设计成的时装,既是人类一种智慧的展现,对大自然也是贡献,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对皮肤也有一些好处。” 这些现象,无不说明一个事实,环保这一主题在时装界方兴未艾,从某种角度看,它将引发一场人类服饰文明的深层革命。 三、高科技面料的运用 高速发展的科技使我们的很多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同时也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制造了不少麻烦,我们面临着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阳光中过度紫外线的辐射;电脑、微波炉等家电以及手机的电磁波的辐射等,这些辐射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抗此类辐射的新型面料,同时随着我们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我们其他的诸如舒适、保健、防水透气、免烫、防油污等需求也要得到满足,现在,高科技已能使我们的这些种种需求变为现实。例如,用微细旦长丝制织的高密度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功能,解决了以前防水织物闷热不透气的缺点;“棉+莱卡”的内衣解决了以前纯棉洗涤后变型、缩水、走样的问题;“舒丝莱卡”这种高科技材料做成的内衣在强化塑身承托效果之余,更让女性感受到贴身的舒适与自由,打破了有关内衣“修形与舒适”不可兼得的观念;还有冬暧夏凉的面料、反射红外线的面料、消臭面料、防蚊虫叮咬面料、智能播放音乐面料、随环境温度或光线变化而出现变色的面料等等。这些高科技功能性面料不胜枚举。千变万化的面料为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服装与高科技面料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是以面料材质为构思创造的源泉,通过面料发挥与众不同特色,表达时装设计师的创意与灵感,传达服装最本质的美。现在高科技功能性面料正在走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系列,环保系列,高科技面料的运用这三大宏观趋势并不是单独存在、绝无联系的,一方面,所有技术性的发明和新面料首先运用到运动服装,如前面所提到的冬暖夏凉的面料首先运用在登山服,消臭面料运用到足球服、反射红外线的面料运用到长跑服等。再如古川云雪先生的环保系列时装面料本身就是高科技面料;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人类自身不断变化的需求心理的作用,总是希望有新功能的新面料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就促使新面料不断地被开发和被国际时装设计师们所运用。可以说运动系列、环保系列这两者与高科技材料的运用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一体。 参考文献 [1] 李当岐《服装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97~299 1998年7月第一版 [2] 《世界时装之苑》杂志 1999年第8期 上海译文出版社、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 64~66 [3] 《服装时报》 2000年12月29日第9版——时装周专版 [4] 《中国服饰报》 2000年11月17日 ——————————————————————————————————————————————— 引自

服装设计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可以列举文献名,一一进行阐述,然后进行对比,写优缺点,共同点,特点,历史性,作用。
最后进行总结概括,要写出自己的想法。
我举一些文献给你作参考。对有兴趣的,你可以百度对应搜下,看看简介详细内容,相信对您有所帮助。

    服装设计学(一)基础理论
《人体包装艺术》,中国纺织出版社,朱利安 罗宾逊(英),胡月等译,2001年
《人穿衣与衣穿人》,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袁仄,2001年 
《生活的艺术》, 北方文艺出版社, 林语堂 ,1987年10月
《文明与野蛮》, 三联书店, 罗伯特 路威(美),1984年2月
《文化与环境》, 东方出版社, 欧 奥尔特曼 马 切默斯(美),1991年12月
《艺术的起源》, 商务印书馆,格罗塞(德),1984年10月第2版
《从遮羞板到漆齿文化》, 云南教育出版社,向翔 龚友德,1991年1月
《美国人——建国历程》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丹尼尔 布尔斯廷(美),1997年3月
《美国人——开拓历程》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丹尼尔 布尔斯廷(美),1997年3月
《美国人——民主历程》, 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丹尼尔 布尔斯廷(美),97年3月
《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王受之,1995年12月
《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阿尔温 托夫勒(美), 1983年4月
《未来的冲击》三联书店,阿尔温 托夫勒(美), 1999年10月
《面对托夫勒——未来学家眼中的未来新世界》三联书店,温世仁(台湾),01年12月
《大趋势——影响我们未来生活的十大趋势》中国科学出版社,约翰 奈斯比特(美),1984年2月
《大学之道》 文汇出版社, 杨东平主编,2003年8月
《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 江西人民出版社,赖纳 特茨拉夫(德)主编01年9月
《人生十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钱穆 ,2004年5月
服装设计学(二)设计要素
《风格的特征》三联书店,罗伯特 杜歇(法),2003年
《时装》三联书店,安德鲁 塔克,塔米辛 金斯伟尔(英),2002年
《酷天下:对一种流行的生活态度的剖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迪克 庞坦,大卫 罗宾
《人体与服装》中国纺织出版社;[日]中泽愈著; 2001年9月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欧内斯廷 科博,维特罗纳 罗尔夫,比阿特丽斯 泽林,李.格罗斯著;2000年
《服装造型学技术篇》中屋 典子、三吉满智子(日)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年6月
《织物学》普莱斯(美),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4月
《英国经典服装板型》威尼弗雷 奥尔德里奇(英国)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4月
《永远的经典—优雅的本色》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胡月,2001年
《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袁仄等,2000年6月
《色彩 服装与美》中国轻工出版社,王蕴强 马玖成 ,1996年
《设计的理念》中国纺织出版社,陈芳,2005年7月
《服饰民俗学》中国纺织出版社,华梅,2004年11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中国纺织出版社,凯瑟琳 麦凯维 詹莱茵 玛斯罗 郭平建 武力宏 况灿 译 ,2004年12月
《服装色彩学》中国纺织出版社,黄元庆,2004年1月
《服装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京生 ,1999年5月
《色彩构成—造型设计基础(修订版)》轻工业出版社,张玉祥,2004年7月
《纺织品设计手册》(英国)中国纺织出版社, 杰奎 威尔逊2004年5月
《服装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朱松文 2001年2月
《现代服装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周璐英 吕逸华 2000年6月
《打破思维的界限——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中国纺织出版社,赵明东2005年6月
《西方染织纹样史》中国纺织出版社,(日)城 一夫 著 孙基亮 译 ,2003年1月
《新中国丝绸史记》中国纺织出版社,王庄穆,2004年2月
《化学纤维概论》(第二版)中国纺织出版社,肖长发,2005年07月

服装设计学(三)品牌与产品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翻译出版社,安吉拉 默克罗比(英) 2001年1月
《社会营销——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华夏出版社,菲利普 科特勒(美)03年1月
《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珍妮佛 克雷克(美)00年3月
《解读服装》 纺织工业出版社,卢里(美) ,2000年1月
《性别与服装——现代服装的演变》东方出版社,霍兰德(美),2000年6月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商务印书馆,保罗 福塞尔(美)1984年10月
《垮掉的一代》 湖南出版社,李斯 ,1996年10月
《从嬉皮到雅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詹姆士 克利夫(美),1999年3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