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即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及中华本源文化
一、伏羲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传为伏羲生日。这一天,天水市民众自发集会到
祭奠“人宗爷”(按:天水人习惯将伏羲称为“人宗爷”),乞求幸福安详,新年好运气。
除了民间祭祀,天水还在每年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
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
,教民熟食;制
,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1、伏羲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的本身也是历史性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先祖的认定,是从远古的传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渐确立起来的。“
”为中华民族的
,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
已逐步确立。“
”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农、黄帝之前的中华民族的
。
关于太昊伏羲的文字记载至迟在
即已出现,《左传》、《管子》、《周易》、《庄子》、
、《列子》、《战国策》、《国语》、《世本》、《
》、《山海经》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太昊伏羲的表述。《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
作,……
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段话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伏羲功业和始祖地位,影响甚大。
在正史中,司马迁《史记》从五帝之首的黄帝记起,未为伏羲立传,但他在《
》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到了东汉
的《汉书》,则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世系从黄帝推至伏羲,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汉书·律历志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诸语,认为“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并以太昊伏羲为历史源头,确定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这就是说,在古帝王系统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继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次为女娲、
。梁代肖绮《〈拾遗记〉序》中说:“文起羲、炎”。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至唐开元间,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2、伏羲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方面的贡献
现代学者在解释“民族”的意义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种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在讨论民族始祖的确认过程时,要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所载甚多,这些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
首先,从民族文化的形成上来说,传说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周易》、《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论衡·齐世》:“故夫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智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八卦以治之。”描述了伏羲时代的社会状况。《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伏羲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另外,传说伏羲确立了
;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造琴瑟,作音乐等。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文明和文化初创时的贡献。
与中华民族另外两个重要始祖
和黄帝相比,
是农业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黄帝是农业文明进化时期的代表,主要是华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统一的象征。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渔猎文明时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是文明初始的象征。
其次,从民族血缘的凝聚上说,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
之本,而民始不渎。”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各个部族相互通婚混血,从而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这是伏羲在民族血缘方面的伟大贡献。
太昊伏羲氏还赋予了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蛇是伏羲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面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二、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精典;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精典。中华文化其根是伏羲文化,博大包容,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因此,伏羲文化可谓中华文化的精典,可谓中华文明的精典。
如果说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化,那么,人类文明则是文化的精典。“文化”者,“文”而“化之”,只用“文”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才能创造人类文明。利用武力,不论其多么强大,都不能创造世界文明,只能破坏世界文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华各民族
的基石。
什么是中华文化?其实,中华文化就是伏羲文化。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伏羲文化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框架,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同时,伏羲文化也是远古文明的一个缩影。
伏羲在六千多年前,所创造成的王业可谓昊昊然皇皇然矣!这些王业是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是古文化是古文明?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文化只包括精神一个方面。而伏羲的王业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如创网罟、始六畜等,其精神方面的如始建都、龙图腾、画八封、制嫁娶、正姓氏、创书契、始熟食、创音乐、创炙针等。现在,我们看来,上所列述的十一条,不论表面是属于物质的创造,还是属于精神方面的创造,都是属于大文化,属于广义的文化。伏羲的发明,在人类的野蛮时代,上述不论哪一项,都是了不起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大事件,都牵涉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伏羲画八卦,揭示了天道“
”的大宇宙科学观,这不仅是当代科学的“高科技”,龙的子孙后人,六千年来把其视为“无字天书”,今天仍旧不失“高科技”之称呼。其确切的定义,是中华远古文化,还是中华远古文明?
关于文明与文明时代的概念与区分,美国人L。H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文明时代”。他根据人类“生存技术”的进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文明时代属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直至现代。分为古文明阶段与现代文明阶段。
的标准有城市、贸易、简单的机械出现、古代艺术、科学、国家、军队、基督教等。
伏羲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
的“百王先”、“三皇之首”、“上上圣人”,“都”于
,1984年发掘出了羲皇故都
,方广百亩。被誉为近代地下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地下古城址。“城市”出现了吧!伏羲创网罟,执伏牺牲养成六畜,开创人类的畜牧时代,结束了茹毛饮血,开始吃熟食,也是一项人类的重大文明吧!伏羲制嫁娶,结束了群婚、乱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对偶婚,正姓氏,别血缘,提高了人类的自身质量,又是一项关系人类的重大发明吧!不论许慎的《说文解字》,还是其它关于考证中国文字的典藉,皆说八卦的八个符号,是中国方块字的“祖先”。中华原始文字出现了吧!特别是伏羲画了八卦,伏羲在六千年前竟创画了今天仍旧视为科学的“高科技”八卦,在伏羲时代竟出现了“高科技”?
在两千多年前,晚于
司马迁《史记》125年的
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世历千古,人更三圣”。三圣者伏羲、周文王与孔子也。在汉武帝“
”之后,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和统治基础。OL]q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个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般地说,中华文化是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实际上,这“三家”是“一家”,三元归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教归易”。相传,伏羲在六千多年前画了八卦。八卦是天道大宇宙观的集中体现,是《易经》的理论纲领,古来被子称为“群经之首”。可以这样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理论纲领。
在《史记。孔子列传》说:孔子“读易苇编三绝”。这位儒家创始人在他的学说中,无不充满《易经》理论思想的灿烂光华。《易经》博大精深,其蕴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包含了天道、地道与人道。《易经》最高境界是“中和”。这里所说的所谓“中”,在阴阳思想里,它既不阴,也不是阳,这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形而上的无形的东西,才叫“中”;而“和”则是表现出来形而下的有形的东西,才叫“和”。这个最高境界里,正如《老子》开篇所说:“道可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其道有其道,无其名有其名,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安乐的世界,祥和的世界。可见“中”的境界之崇高了。
孔子“读易苇编三绝”,终于悟出了《易经》蕴藏的宇宙大道,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
的最高思想理想境界——“
”。
全部内容基本上可以用就是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忠恕”,而“忠恕”的表现形式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说:“爱人。”孔子这种“爱人”的思想依据是什么呢?孔子在《中庸》里这样回答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郭店楚墓书简.五行》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唐虞之道》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语丛》说:“爱,仁也。”“爱生于性。”
这几典都说明儒家的“爱人”不止是爱“亲亲”,不止是爱自已的亲人,而是“推已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这个德行是人的最高境界呀,做到并不容易啊!孔子又提出了他的“
”作为“仁”准则,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要把“仁”推广到天下社会,这就是孔子的“克已复礼曰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是在“克已复礼”基础上的“复礼”,才叫着“仁”。“仁”基于“爱”,“爱生于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礼”是规范人的行为外在的礼仪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平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于此同时,孔子又要求人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制度,只有这样才符合“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出已,而由人乎?”具体说,这就要求人们要报本返始,敬天祭祖,爱自已的父母,重孝思,重师道;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推已及人,爱天下所有的人,有爱心,爱人人。因此说,“礼”是“仁”的前提,没有“礼”就没有“仁”可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礼崩乐坏”,那么天下必然要大乱,人世间就不会和谐,就要发生战争,就要相互倾轧,就一定要失去和平。社会就永远没有安宁了,人世间就发生灾难。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了,人世间就会永远充满“仁”,就会永远充满“爱”,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了。
孔子要求人人要有“仁”的思想基础,人人要向往“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孔子这里把《易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运用到人类社会了。这就孔夫子的高明,圣人之所在。八卦的“中和理论”运用到人类社会,把儒家学说思想推向了人类思想境界的顶峰。`S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第一位大圣人,那么,孟子则是第二位大圣人。孟子《告子上》这样说道:“知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如果说孔夫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一位大圣人,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二位大圣人,那么,朱熹则儒家学说的第三位大圣人。
朱熹在《朱子文集》中这样说道: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天心”本乎“人心”,“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一致的、统一的。所以,《中庸》这样说道:“诚者,天之道;诚者,人之道。”这就是儒家学就的“
理论”。天诚则和,人诚则安,道诚则尚。
,道出了人类和平的真谛。
儒家学说这位创始人孔老夫子把《易经》融会贯通了,他了发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惊人的一致性,他发现了社会科学源本于自然科学吧!“天机”戮破了,他发现人社会原来是宇宙大世界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宇宙大世界的“苍海之一栗”。古今中外任何大圣人,他们提出的不管是什么学说,他们都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了什么,只是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发现就了不得了!孔夫子这个伟大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
的,竟在中华文化中
两千五百多年!
在二十一世纪西方最受崇拜的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
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极近乎完成了由
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两个平等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可惜这位西方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是天人二分,从根本上与宇宙大道背道而驰而驰了!因他是单纯的研究一点,而忽视了另一点,人的一只手长在人身上,另一只手也长在人身上,只研究左手,而忽视了右手,忘记了人本身,怎能全面研究人呢?只研究一个,不研究相关的一个,怎么能全面呢?这样的理论简直如工程兵开凿山洞一样,只有钻出了他打的山洞后,他才豁然开朗,才知道洞口外的
。话说到这里,我们并无否定西方文化价值的想法。
中华文化则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是“天人合一理论”,也就是就研究天道,不能不研究人道;而研究人道,不能孤立地研究人道,必须要研究天道,这样才有本有未,叫做全面。人离不开天,离开了天,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宇宙,那就偏面了,必然会发生谬误。很简单的普通道理,人离开了天,没有天赐的一口气,何谈人之存在?那就要一命呜呼了。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天。”这说明天与人的关系,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只能顺天,不能逆天,因此人类社会,不论研究自然也好,研究人类社会也也,只能光大天道,必须要立足于宇宙大世界观。
朱熹在《
》中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此话说得绝妙极了,表面上说的是人离不天,天离不开人,实质上说的是“天是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天中有人,人中有天。”
天是什么?一般的说,大家看到的是苍天。具体的说是宇宙。在中国典藉《尚书。虞书》中有“皇天上帝”记载,在《诗经。大雅》中有“皇矣上帝”的说法。中国古来称天为“上帝”,俗称“爷”,又称“老天爷”。这位不仅是地球上的“老爷子”,而且是整个宇宙的“老爷子”。地球在他的宇宙大家族中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小孙儿”。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沧海之一栗”。地球在太阳系中,又是太阳系中“沧海之一栗”。这位“老爷子”的“上帝”,能一统整个没有时空的大宇宙,而且又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各星有各星的轨道,不论有生命的,不论没生命的,不论大的,不论小的,各式各样的,都相安和平。对于地球,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人来到了地球上,有喝的水,有吃的植物,植物土中生,而且又是那样的神秘,随四时有序的生长枯稿生长循规蹈矩有序,让像一个无形的金色锁链,让人类享受不尽,生生不息。人也是那样的神秘,生死亡没,也同样的生生不息。所以,《易经。易大传》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载万物。”“君子自强不息”为什么自强不息?这位“君子”仅仅是指人吗?上帝为什么在大地上“厚载万物”?天有生命吗?有理性吗?有目的吗?为什么有“天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的“天道”是怎么产生的?耐人思索啊!
《论语.泰伯》中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生人,天有性。所以,人称天为“上帝”或者“老天爷”。爷有什么基因,孙子应当有什么基因。人虽然说有性,这个“人性”,因为来自于天的因子,就是“天性”俗语说“你这个人天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个。如果说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孔子在《中庸》中曾经这样说道:“天命之谓性。”孔夫子说的是人性是有天赋予的,即是人性是先天固有的。
在《郭店楚简》中有这样一句话,“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里的“命”是指天之命,命是由天而降的,命是由天决定的。这正像草长草枯一样,全是天生天杀。人也是如此。
认为天是外,对于人有一种超越力量,同时,又是一种支配于人的一种支柱力量。这个力量是庞大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不仅是力理,而且,又有规律。所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说:“存其心,养成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正因为此,孔子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孔夫子所说的“天命”,其实,是天道,即宇宙大道,即宇宙规律。人到了五十岁,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生需符合社会规律,才无往而不顺。若不符合,就难于生存了。而社会规律来源于何处?什么样的社会规律是正确的?原来社会规律来源于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就是宇宙规律,或者说源自宇宙规律。社会规律必须符合宇宙规律,人类必须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人类就要受到惩罚,人类社会就会不太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学说的高明了。
王夫之在《正蒙注》中对儒家学说的“天人合一理论”的诠释非常高明。他这样说道:
“抑考君主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所以明夫子之生也,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精粹为性。乃以为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序,而不可违。”
这里,王夫之把儒家学“天人合一理论”中的天道与人道、天与人的关系,解释得维妙维肖:“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乃是“阴阳变化自然之道”,“人道”离不开“天道”,人离不开天。
儒家学术的基本理论“天人合一理论”源自《易经》。伏羲一画开天,开物成雾画八卦,一卦之三爻,上爻是天,初爻是地,中爻是人。这就是说,天在上,地在下,人在
。同时,也说明天生人,地养人,
方成世界。没有人不成世界,没有天也就没有人。
早于孔子的中国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的“无为理论”。“自然”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天指的是宇宙,地自然厚载万物,这像一个金色的锁链道出了宇宙生生不息图。“无为理论”是什么?“无为”指的是自然规律,或者说指的是宇宙规律。老子琢透了宇宙大道,同时,他也琢磨透了人类社会。他提示人类,要遵循这么一条规律:人应当效发地,地应当效发天,天应当效发“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规律,即宇宙规律。自然无为,法道自然,太和万物,这就是老子理论的全内容。道家理论的其本其根是天道。老子的理论基础之源,同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理论”,不谋而合,同源自《易经》的核心理论八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姓氏的博大内涵。我们说伏羲正姓氏,是正天道,正天性,正宇宙生生不息之大道。
同时,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敬天祭祖”的博大内涵,天为什么可敬?天有“性”,人之本也。为什么要祭祖?人之源也。人知本源,方才能生生不息。
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灿烂丰彩。在六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太昊伏羲画出了八卦,八卦揭示了自然大道,揭示了宇宙大道,结束了千古
,使人类开始了“以卦治天下”,也就是以数治天下,也就是以“中和理论”治天下。自伏羲第一代起,历十五代而至炎帝
,牛羊等享、工具公有,人人平等,人人相爱,千余年没有战争,这是一“天苍苍,地茫茫,低头风吹见牛羊”的太平远古畜牧世界。
伏羲画八卦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传说时代了不起的大事件,它使人类古文明暴发了一次大的“革命”。作为人类的古文明,太昊伏羲始“正姓氏”,是人类古文明的一个重大方面。“正姓氏”的“别血缘”,其实质提示人类要返本报祖,正本正祖,遵循天道,即遵循宇宙规律。人们天天呼唤你,警示你的姓氏,呼唤你的姓氏,要你不忘八卦的最高境界中与和,不忘生生不息,要相安和平,保持一个康宁的世界。
天、祖、人三者合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伏羲首先是人,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人类把宇宙视为上帝,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上帝创造了人。同时,把祖先视为人世间的上帝。把天俗称呼为“天爷”,把伏羲称为“人祖爷”。
摘 要:为能找到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彝族文化的亲缘关系,本文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用古彝文对刻划陶文进行比较,解读出大地湾彩绘陶文、陶器图案与彝文化具有同源性,提出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并认为这些刻划陶文或许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有力地证实了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
关键词: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刻划陶文;解读;关系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这遭到西方学者和国内一些学者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文明社会标准的“文字”条件不足,他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距今仅有3600多年的历史,与5000年文明史还相差1400年,这与文明构成要素“文字”的时间长度是不对称的。由于考古发现大地湾、西安半坡、甘肃马家窑、陕西临潼、青海乐都、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威宁中水等遗址的刻划陶文,引起了考古学、文字学、民族学、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关注,众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破译这些神秘的刻划陶文,想找到这些刻划陶文就是文字的答案,但最终也未找到打开这道神秘之门的钥匙,只是肯定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初创文字的观点。本文从大地湾刻划陶文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陶文,大地湾遗址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提出这些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的结论,且认为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古籍文献记载中伏羲“造书契”的再现,从而得到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同源异流文化,这对探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地湾刻划陶文或许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
根据大地湾博物馆陈列图片资料及马振栋老师的介绍,结合张津梁主编的《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宋进喜著的《大地湾文化概说》,周宜兴著的《中华文明8000年》和周子博 周宜兴合著的《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等著作,笔者认为,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是重叠的,这与周宜兴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2017年6月,贵州省彝学研究代表团在甘肃天水参加“中华伏羲、女娲龙根文化精英论坛暨新中国第一部易学教材编撰工作会议”时考察了大地湾遗址,王子国、王继超两位彝学泰斗现场用古彝文解读了大地湾博物馆36个刻划陶文,直接破解了被学术界称为天书的刻划陶文是文字的事实。2019年6月22日,笔者在大地湾博物馆看到彩绘陶片实物上的陶文,其结构、形态与古彝文没有差别,馆内陈列的彩陶图案与考察组随行人员身着服饰图案元素基本相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地湾彩陶图案符号与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文化元素符号具有相同性、相似性。笔者认为把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彩绘陶器、炭化种子、兽骨骨骼等与彝族文化、伏羲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或许能得出这些刻划陶文是不是最早的文字,彩绘陶器是不是中国最早的彩陶,炭化种子是不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兽骨骨骼是不是原始畜牧业兴起等问题的答案。
史书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东治陈(春秋、战国时因秦人在陈地建有粮仓,后世称陈醋地为陈仓,今陕西宝鸡),最后袭“陈”于河南淮阳。[0]《尚书·序》曰:“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说明了伏羲所“造书契”一直引领着先民们进入文明时代。根据伏羲文化研究相关文献表明,一是伏羲大概生活在7000—8000年左右,这与大地湾考古一期测定时限7800—7300年基本相符;二是伏羲生活地域与大地湾考古发现地域相同。这说明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地域上位于同一区域,时间上处于同一时期,两者在空间上、时间上具有双双的重叠性。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伏羲“造书契”就在大地湾呢?不然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究竟在什么地方?所造的“书契”又是什么样子?显然,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彩绘陶文极有可能就是当年伏羲“造书契”的再现,只是研究者们把这些彩绘陶文看作是初始文字,用甲骨文去无法解读后认定为初始文字,更没有把这些彩绘陶文与伏羲“造书契”联系起来思考,也忽略从民族学的视野去寻求答案,导致研究者们尚不知道如何破译这些有字的“天书”。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西南地区彝族一直使用的古彝文字,不但解读了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同样能解读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刻划陶文,这说明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马名驹认为:“原始语言文字,如出土的陶器图案符号、岩画符号等,是先民们最早的原始文字,伏羲造书契,就是指伏羲时代的原始文字;美术图案及饰品文化,在伏羲时代出土的彩陶器物上发现了大量的美术图案,鱼纹、三角平行纹、半圆纹、鱼鸟花纹、蛙纹、连续旋纹等图案,示意着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1]笔者认为,伏羲“造书契”绝不是说伏羲创造了文字,而是伏羲把已经使用了很久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收集、整理、提升的过程,他对文字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肯定的是,大地湾考古发现刻划陶文已经是成熟的刻划文字,在伏羲“造书契”之前,刻划文字至少历经了3000—4000年的发展历程。关于文字产生万年以上的发展源头信息,可以从彝族文献当中找到一些答案,本文在此不作赘述。如果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上、时间上的重叠性成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地湾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刻划陶文就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
二、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刻划陶文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看到有研究者把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完整地、系统地比较解读,除彝文化研究者用古彝文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外,也未看到其它现有文字对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比较。早在80年代,彝学专家们就用古彝文对这些刻划陶文进行过解读,如中国社科院冯时先生用古彝文破译了山东丁公村出土的陶符,湖南省株洲工学院刘志一先生考证了从湖南彭头山遗址出土的“饰符图片,认为这个古彝文距今已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加上其初创时期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于是他大胆立论:“古彝文是世界文字始祖”,这一结论比大地湾刻划陶文要早2000年左右。王子尧(已故)在《古夷人史迹遗物与三星堆始源文化理论研究》一文中说:“在彝族世居的云南呈贡金宝山彝区距今12000年—10000年前的古人遗址,也出土了三个陶符,用彝文破译为“么夺织”,是彝族古代对竹崇拜社会的遗物。”[2]也就是说,金宝山出土的12000年—10000年前的刻划彝文不但记录历法,还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据悉,这三个陶符经考古专家测定有10000—12000年的历史,比具有9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还早3000年,比大地湾彩绘陶文早4000年。
我国历史学家、文字学家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古文字之辩证发展》中说:“这些刻划符号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杆或族徽之类”。在谈到西安半坡刻划符号时说:“彩陶上的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说就是中国文字(汉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中国秘书史》第一章说:“最早的文字产生于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中提出:“半坡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3]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文字。”[4]但是,这些刻划陶文还是无法用“甲骨文”解读。
笔者撰写了几篇拙文《试析彝文字产生的源头》《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特别是《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一文,引起各界不同的反响,得到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彬先生的重视,并通过微信将文章转发给《天水晚报》总编辑王若冰先生,认为此文对中国文字源流进行比较研究,很有新意,对大地湾文化研究也很有价值,推荐该文在《天水晚报》用四个整版进行全文登载。
为能直观、简洁地向读者展示古彝文解读各地刻划陶文,笔者将古彝文解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符号图片进行展示,旨在说明古彝文的发展至少与最久远的刻划文字是同源文字,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也证明了中国古老方块字即彝汉文字是同宗同源的文化体系,只是这个源头还在更久远的年代。
(一)古彝文释读大地湾刻划陶文
上述图1—1至1—8是古彝文解读大地湾刻划陶文,2—1至2—5释读西安半坡刻划陶文,3—1至3—6释读马家窑陶文,4—1至4—5释读马厂刻划陶文。通过比较解读,在大地湾、西安半坡刻划陶文比较中,两地至少有13个刻划陶文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两地刻划陶文之间具有同源性、传承性,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再往后比较研究中发现,西半坡刻划陶文中有3个传承发展到马家“图片图片图片”刻划陶文中,在马家窑与马厂刻划陶文中,至少有10个刻划陶文相同。
特别是刻划陶文“图片”,在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四地都出现,这表明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存在传承发展的轨迹。为什么这些刻划陶文会在不同的地点出现呢?这说明了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迁移发展而发展,从而使同源文化在不同空间和时间里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具有同根性、同源性。
为进一步证实刻划文字、古彝文之间的关系,笔者从考古遗址、遗址距今年代、遗址刻划陶文比较等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如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形成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的文字发展传承轨迹,从而得出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刻划陶文是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延续发展结论。此外,这些刻划陶文还与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刻划陶文有着紧密的传承发展痕迹。让人难于理解的是,一直在西南彝区使用的古彝文却破解了被学界称为难解的“天书”,解答了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
图片
图5—1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比较
三、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轨迹
笔者研究发现,大地湾一期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江西清江吴城出土的刻划陶文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彝文中“图片”读作“SƐ33 、tɑ21”,有两个义项,即树(从偏旁);一(单)。该符号根据各地考古发现测定时间为,大地湾“7800—7300年”,西安半坡“7000—6000年”,浙江良诸“5800—44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4000—3400年”,江西清江吴城“3800年”;五地刻划陶文时间相差依次为“800年、2000年、3800年、4000年”,这说明刻划陶文“图片”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出现,说明了人类迁移发展把文化基因带到不同区域传承,故五地方的刻划陶文才形成延续发展的轨迹。
图片
图6—1刻划陶文外延发展轨迹
大地湾“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相互之间时间相差“800年、1800年、2000年、3400年、3800年”,且这五个地方出现的刻划陶文,在彝文里写作“图片”,读作“SƐ33”,意为“木、神(五行木)”,图7—2是大地湾二期彩绘陶文与彝文比较解读的图片。
图片
图7—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
图片
图7—2 大地湾二期彩陶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
图8—2中“图片”陶文,是大地湾彩绘陶器、彩陶残片上不同方向的相同陶文,该陶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同时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古彝文中,这个彝文字图片读作“ʣɿ33 、dƲ21、 dƲ21”,其意为“畜,钱财;(产)生、孔、癸(天干数);翅膀等”。根据考古发现,四地相互间时间跨度为“1000年、1200年、3000年”。
图片
图8—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外延轨迹
图片
图8—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
再如西安半坡考古发现的“图片”刻划陶文作字例,该陶文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江西清江吴城都有,其形态为“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同样,在甲骨文、古彝文中也有这个文字,甲骨文中图片释为“又”;在古彝文中与“图片”相近的有四个,可读作“zu21、tʂo13、 go21、gu21”,其意为“由(来);转;回、归;处所等。这说明了“甲骨文”、“古彝文”与上述六地刻划陶文是同一文化体系,一脉相承,他们在文化上具有同源性、同一性。
图片
图9—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
图10—2是大地湾考古出土彩绘陶器上的刻划陶文,特别是大地湾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等地方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从未间断,该字符在考古遗址刻划陶文中的发现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这个刻划陶文“图片”在甲骨文和古彝文中同样存在,在甲骨文中“图片”释为“甲、十”,在彝文中“图片”可读作“sэ21、kƐ55 、kЩ21 ”,其意为“鱼鳞壳;贵;交配、生育魂等。”
图片
图10—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
图片
图10—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
四、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
为更多地挖掘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彩绘陶文信息,笔者从36个大地湾刻划陶文列表中,选取部分字符进行分析推测,探索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的更多文化信息。曾有人问我,能否解读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或是词语之意,其产生的意义重大深远,但因获得的刻划陶文样本都是单个的彩陶残片和一些不算完善的考古信息,很难从单个的刻划陶文中解答出完整的句义,更何况尚未找到完整的彩陶上刻有连贯的刻划陶文,这肯定是难上加难。就从解读甲骨文来看,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从发现的15万片甲骨上整理出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经过100多年的解读,到目前为止,甲骨文也只解读出1500个左右单字,所以才有了“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的破解文明密码的“攻坚战”,试想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下面是笔者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结合考古资料,尝试从刻划陶文中解读出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对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的分析推测
一是从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分析“图片”的文化内涵。上图1-1是大地湾彩绘陶文总表,表中第31个陶文来源于下图6—1陶片样本F709:p15,这个彩绘陶文图片,在彝文中有三个字形与之相近,即图片、图片、图片,彝语依次读作mƲ21、bⅰ13 、bu33,其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根据伏羲文化研究表明,伏羲氏是一位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由渔猎畜牧向农耕文明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的创世英雄。伏羲时代虽然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但人们还普遍存在对母性的崇拜。根据彝文献记载,彝族同样也从漫长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父为阳,母为阴,故彩陶残片上的陶文“图片”与古彝文“图片”对应,其义可选择“母、阴、大”之义。
图片
图11—1 大地湾出土彩陶刻划陶文
如果将“图片”与图1—1中第12个符号“图片”结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成的意思。古彝文中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图片”相近的有三个字符。一是“图片”与大地湾“图片”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za13 ,意为“下、降 ”;二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ndo13,意为“居住”;三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 ʈɿ55,义为解,放。笔者认为,大地湾遗址中的“图片”选取“下、降”之意最为恰当。因为在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文献中,常常出现“图片”与“图片”在一起结合出现“图片图片”,在彝语翻译中直译为“母降”,意译为“阴降”。另在古籍文献中也常看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意为“阴阳升降”或“阳升阴降”。
二是从大地湾考古发现动物骨骼分析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正如所述“图片”在彝文中有相近字三个“图片”“图片”“图片”,分别读作mƲ21 、bⅰ13 、pi33,释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之义。再结合大地湾一期发掘出土的灰坑、房址、墓葬中发现的猪、狗、鹿、羊和其他动物骨骼分析,三个形近的古彝文中“图片”读作bⅰ13 ,意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这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猪、狗、鹿、羊的骨骼来分析是吻合的。
通过分析推测,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义为“母、阴、大”之义,另一个根据大地湾考古动物骨骼考古分析推测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至于选择那个结果更为恰当,这需要更多学者结合大地湾8000年前的地理环境及生活轨迹进行判断探索,选择出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文字内涵。
图片
图11—2 大地湾博物馆家畜训养图片
(二)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
图1—1中第4个陶文,是第一期A类彩绘符号H3114“图片”,如下图12—1为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片图片,根据大地湾遗址中植物木炭的出土分析,表明当时大地湾以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其植物树种以冷杉、榆树、榛木、白蜡树、铁木、槲栎(青冈)、花楸、槭木(枫)等,分别属于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其中亚热带树种有槲栎和铁木两种。结合这些遗址中的植物木炭分析,“图片”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植物树种,而在古彝文中,“图片”、“图片”“图片”与“图片”在结构上相似或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Po33 ,纬(线)之意;图片读作Po33,义为钻、捅;“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结合大地湾遗址植物木炭考古分析,“图片”彩绘陶文所表达的意思应是下图12-2植物树种中的第一种冷杉,笔者认为他就是古彝文中“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
图片
图12—1 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
图片
图12—2大地湾考古植物木炭图片
当然,以大地湾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刻划陶文能用古彝文释读外,大地湾、马家窑等地发现的彩陶图案在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雕刻、绘画中常常出现,如火镰纹、如意纹、图腾纹、螺旋纹、几何纹、动物纹、八卦纹、植物纹、犬齿纹等,这种高密度的文化信息重合,说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刻划陶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古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关系。
结 语:通过多角度分析探索,惊人地发现越古老的文化越往上追溯,其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同一性特征更为明显,在核心价值观上更是一脉相承。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彩绘陶文,明确得出大地湾彩绘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进一步阐释了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用彝文化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无疑是一把打开文明源头的金钥匙,是破解文明要素“文字”难关的突破口,这对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宋进喜著《大地湾文化概说》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第1版。
②张津梁主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2019年6月印。
③王子国编著《彝文字释》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
④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
⑤丁诗建 王继超 李玉平编《明清彝文书法汇辑》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1版。
⑥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文办公室 贵州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研究所 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
⑦滇川黔桂彝文协作组编《彝文字集》贵州民族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⑧周宜兴著《中华文明800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1版。
⑨周子博 周宜兴著《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第1版。
【附:
1、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与天水为邻”。郑椎《通志》也有:“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的记载。《绎史》卷三亦云:“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帝王世纪》云:“庖牺氏(伏羲)称太昊,都陈”。
[1] .张津梁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第60页《关于伏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思考》。
[2] .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第95页。
[3] .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
[4] .《文物》1973年02期。】
、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
在对神和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神人同形同性的,而中国神话的神则多半是半人半兽形的。
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神的。他们把神和英雄看作是最美丽、最健壮、最聪明和最有力量的人。无论是在赫希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的《伊利亚特》,还是后来悲剧作家的作品中,希腊诸神,尤其是主要的神祗,已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神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吃喝、恋爱、生育等生活需要,品性有的正直、勇敢,有的奸诈、胆怯。奥林匹斯诸神,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是人性戏剧化的表现。比如战神阿瑞斯与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火神赫维斯托斯发觉,于是把他们围在一张网里,送到众神那里,引得他们哄堂大笑。而后爱神阿芙洛狄特又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这本非少年的罪过,但是爱神的情人阿瑞斯却大为嫉妒,用法力使野猪咬死了少年。后来诸神怜悯少年的不幸,让他每年复活6个月,与爱神团聚。反映出希腊神话是从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的欲望、爱憎出发去想象,并借这些想象以解释自然,因而具有特别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更加亲切动人。
中国神话则具有人兽同体的特征,其诸神大多是半人半兽形状。有人统计《山海经》所出现的四百五十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1:4。如河神“冰夷”,水神“天吴”,海神“禹京”和“禹 ”,沙漠神“长乘”等,都是人面兽身,人面鸟尾或人头蛇躯。另外,教人播种五谷,为民尝百草而丧生的炎帝神农也是牛头人身;和黄帝打仗的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而伏羲、女娲在中国神话中的地位,尽管不同于宙斯与赫拉的主神身份,至少也近于人类的始祖。这两位与人类关系极密的尊神,到了文明已高度发展的东汉末年,依然保持着半动物化形象:他们腰身以上通为人形,穿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为蛇躯或鳄龙躯干。2、神本与人本
希腊神话是以神为本的,而中国神话是以人为本的。
在希腊神话中,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中心,一切都围绕神展开、运转。在古希腊人们眼中,神主宰万物,即使连风雨雷电、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四季循环这些不可抗拒现象也是由神操纵。神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长生不死的,即宇宙存在,神便存在。因此,神左右人们的生活,甚至主宰人们的感情世界。人类不过是用细绳牵在他们手中的木偶。人间的悲欢离合、事态机缘巧做不过是他们上演的一出出木偶戏。如:宙斯手中的天平和他门前分别盛着幸福与灾祸的两只坛子,天平的倒向决定着人的生死,那些只从灾祸坛里分得一点的人“任凭他走遍大地,到处都是忧愁攻心。”⑥俄底修斯的“胜利”不过是“听天安命,默默感谢神祗”⑦的人类和神之间达成的妥协。总之,神是独立的,他们主宰一切,控制着一切,不为人的意志和需要所左右。
而中国神话则不同,人类的意志和精神力量是占主导地位的。宇宙上的万物皆为人而存,连神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盘古为人类开了天地,又在其间支撑了一万八千年,等天地构成牢固以后,便颓然倒下,躯体化作人间万物。女娲造人,又补天排洪,斩除恶龙猛兽,使人间变成无忧无虑的乐园。伏羲为人类发明了记事符号八卦;炎帝教人播种五谷,辨别药草;黄帝教人类盖房取暖……人类的种种方便,这些神灵们都考虑到了,也都替人类做了。他们修身养心,立人立已,既不好色,也不好战,不是万能,也不是万劫不死的。炎帝在给百姓除病疗伤时,尝断肠草而死;颛顼死后身体变为鱼形……神不是摆布、统治人类、凌架于人类之上的,而是与人和谐相处,且为人类服务造福的。
3、清晰与模糊
希腊有一个以主神宙斯为核心的清晰神际关系网--奥林匹斯神系,这一神系有十二个主要神祗和无数中小神祗,几乎所有的著名神祗都与宙斯有血缘关系,如希腊雅典城邦守护神、战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神话中说她是宙斯的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女儿;日神阿波罗是宙斯的第六位妻子所生的儿子等。宙斯一生有七位正式妻子,与每一位妻子都有后代,这些后代都是希腊神话中的重要神祗。如时序女神,是宙斯与第二位妻子所生;珀尔塞福涅是宙斯与第三位妻子所生,九个文艺女神缪斯是宙斯与第四位妻子所生等。希腊神话通过这种婚姻关系和血缘繁衍关系,将众多的、彼此本无什么联系的神都纠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宙斯为核心的庞大的神的谱系。
中国神话中神们的世系不完整,尤其是神之间跨越区域的联系比较少,不能抽绎出一个明确的诸神世系。中国神话中能充当“主神”的至少有三位:(1)是伏羲,(2)是黄帝,(3)是帝俊。⑧但与伏羲相联系的只有女娲,只是一个“光杆”和“绝后”的“主神”⑨;对皇帝的记载不多,显不出他的特别重要的身份;《山海经》中所说帝俊之后人,在别处也见到,却是属于别人的子孙了。⑩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能获得宙斯在古希腊神话中那样的地位 ,成为联系众神或神族的纽带。
4、世俗与崇高
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如,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又如月神与阿波罗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们的母亲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献祭,他们便射杀了尼俄泊众多的儿女。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5、崇力与尚德
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希腊是城邦制文明,而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城邦文化强调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战胜其他城邦,得以生存和繁荣。因而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有“力”者。这种注重个性、力量至上的精神,在希腊完整、清晰的神界故事幻想图景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表现。
而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周人取代殷人统治中原地区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周人的“殪商”的战争是否正义,周人新的统治秩序是否合理的根本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统治者对殷商原由的宗教进行了改革,强调“以德配天”,将血统继承让位于道德继承。这样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的道德性质。“知识就是力量”无形中就让位于“道德就是力量”。因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确切地说是经过史官文化浸染过的中国神话中,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高尚“圣德者”作为以文化向心力为纽带的庞大稳定政治实体的统治者,以礼仪、道德和仁义来治理国家、团结人民。这种注重和谐的、伦理至上的精神,在中国神话中得到了最为充分、十分自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