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解读学术论文

2023-03-07 17: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解读学术论文

1、要做到对本人论文内容的相对熟习,相对熟习,相对熟习!紧张的事变说三遍!
2、留意把握陈说时间,每个人陈说时间以5-6分钟为宜,语速不要过快,先在脑筋里想清晰再说出口,尽能够避免不对或许忘记。
3、陈说时留意言语简便、不要啰嗦,要重点特出,逻辑清晰。别的要冷静岑寂,声响嘹亮,站稳!
4、着装,选择正式而得体的着装,表现你对论文辩论的紧张性。
5、讲解之前,找同窗本人互相排演至少三遍,记得相互计时。
6、答复教师发问时,肯定要所答即所问。这就要求必须十分熟习本人的论文内容,尤其是论文触及到的种种根本概念、研讨办法等。一旦教师问到,要做到能很纯熟的答复。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学术论文定义,谢谢你的阅读。
  学术论文类的定义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农村人情礼俗消费分析

  摘要: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传统朴素的人际互助与交往正在被异化成令人生厌的功利性人情礼俗消费。本文对s村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以减少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人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人情消费;农村礼俗;社会交换理论

  礼俗消费是指人们在风俗习惯的典礼仪式活动中的消费行为,包括物质形式与货币形式。例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中,亲友之间互赠礼物表示祝福,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等。所谓人情消费,是指由于人际关系而非自身的直接消费支付给他人的支出,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目的是表达祝福心情和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声望和社会支持。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即是指在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上的人情消费支出,也称为“随礼”。

  一、S村人情礼俗消费发展现状描述

  2010年春节期间,作者在S村进行了实地调查。S村地处长春市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由于距市区较近,农闲时外出务工也是一项收入来源。常住人口195户,平均每户3.78人,2009年人均年收入5137元。2009年以每户村民家庭为单位,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少则五六笔,多则十三四笔,一年中平均每户家庭支出7.96笔,平均每笔人情礼俗消费支出178元,平均每户家庭支出1416.88元,“随礼”已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调查显示,S村的人情礼俗消费呈现出3个特点:

  1、人情礼俗消费的种类逐渐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中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主要是围绕岁时周期和人生周期两大节律展开。岁时周期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俗,村民们走亲会客,互送礼物表达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祝愿健康成长。出生礼、婚礼、葬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村民们会准备酒宴,广发请帖,宴请亲朋。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多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之间相对独立,庆祝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便成了家族聚会、亲友互相交流的机会。而近几年,乔迁新居、考上大学、参军获奖、生意开张等也成为请客收礼的名目,造成了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增多。

  2、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由物质形式演变为货币形式。且礼金数额逐渐攀升。以前农村遇到哪家结婚生子、老人生日,一般会赠送一些鸡蛋、面点或土特产品等,也有在婚礼时送些日常用品的。礼金大约都在二三十元,五十元并不常见,如今只有关系最疏离的邻居才会送出五十元礼金。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人情礼俗交往中互赠礼物的现象已经逐渐减少,多是礼金与礼物相结合,而且礼金的数额逐渐增加,由原米的二三十元,上涨至一二百元,关系紧密的亲友甚至会达到500-1000元。人际关系的亲疏等同于礼金的多少,而且本着回礼要比收礼时稍多以表达感谢的原则。礼金数额也在逐渐攀升。

  3、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于S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们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向增多,近几年来,S村由一个传统的粮食种植村发展成为一个集蔬菜种植、家庭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多元经济收入相结合的村庄,村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些促进了人际交往圈的不断扩大。村民们过去的人际交往范围有亲缘关系较近的亲属、朋友与邻居,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增多,工友、同事、一般亲属和更大范围的乡亲也纳入了人情礼俗交往范围,这样,势必会增加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机会。调查中有村民反映说过去一年中能碰到几次随礼的事情,而现在几乎每月都有,虽然有些是不情愿参加的,但是想到以后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尴尬。也只能无奈前往。

  二、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对人情礼俗消费的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互动交往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过程,具体到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中可以通过礼金礼品的往来互动,平衡交换资源的人,使交换得以顺利实施。社会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像友谊、亲情、邻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交往或者建立某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交往关系谋取其他利益。如金钱、社会声望、尊重、帮助等。人情交往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外在体现,礼物的轻重与礼金的多少能够体现出人际关系的远近。人情是建立、维系、巩固、发展农民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农村重要的情感与社会关系资源,这是处在半开放半封闭状态的中国农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情交际往来与市场经济相冲突必然会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理性发展的一些特征,比如盲目的人情礼俗消费上涨导致的浪费等。但是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全消失,因此农民之间的人情礼俗往来就会发生着一些变化,本来以情感为中心的人情交往被资源互换所取代,成为人情交往的首要目的,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渐渐冲淡了人情中的情感因素,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内在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人们应用于人际交往中,导致了人际交往向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社会交换理论将心理因素纳入到社会交换中,体现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主体性,人情礼俗消费过程中人们往往考虑的是今天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回报多少,表达感情与经济互助已不再是人们之间人际交往互动的唯一目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获得更多其他利益的工具,这种功利性因素使得人际交往中情感因素减弱,人们突破了乡亲、亲友的界限建立起了更多、更新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交换理论更好地揭示了当前农民人情礼俗消费中的人际心理因素。通常人们都是以最大化自己的回报并且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为目标,但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为了获得回报,不得不舍弃付出最小的原则。布劳认为,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利益,人们需要对给予自己以利益的对方做出回报,社会交换使社会各方承担了某些未具体规定的义务,同时,人们对某些不能预先规定的、未来的报酬存在一种普遍的期待。

  农村人际之间的人情交往,尤其是以礼物礼金流动的形式,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符号表达,是农村的一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它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关系型交换,既联系了感情又促成了目标的完成,达到了与行动者的主观意向相符。农民中的人情往来,如婚丧嫁娶的随礼等,通过这种方式换得彼此间的信任与关系的加深,为人们进行社会资本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社会交换行为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质与社会交换行为是一致的,社会交换理论能够诠释农村人情礼俗消费行为的原因与规律。

  三、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人际交往理念是农耕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互利合作,通过人情礼俗互动方式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化。村民之间适度的人情礼俗互动往来,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与感情的交流融通,增进友谊,有利于人际关系团结和谐,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过度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只能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首先,从心态上重新认识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在心理上认同不以礼物轻重与礼金多少论感情;其次,应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尽量不要创造出不必要的人情往来活动,避免铺张浪费:最后,社会舆论引导广大农民适度合理安排人情消费,促进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协调发展。

  
看了“什么是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格式 如何写作学术论文

2.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关于大学学术论文

4.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吗

5. 大学学术论文怎么写

解读论文格式要求

解读论文格式要求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解读论文格式要求,欢迎大家分享。

一、页面布局说明:

页面大小采用标准A4纸张大小,(210mm×297mm),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mm。

二、题名

按照已发表论文如实填写。

三、作者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姓名均不缩写。示例:ZHANGAixin(张爱新),ZHENGTing(郑挺),ZHUGE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作者单位(中文,英文)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包括单位学校、学院、邮编3项。

四、内容摘要

要求: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

关键词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words:”作为标识。例如:

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

六、参考文献

(一)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二)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

七、论文字体字号规范

(一)中文部分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

副标题:仿宋-GB2312,小三,加粗;

作者名:楷体-GB2312,四号;

作者单位:仿宋-GB2312,小五;

“摘要:”“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内容用楷体-GB2312,五号;

“文献标识码:”:宋体,五号,加粗,内容用TimesNewRoman,五号,加粗;“作者简介:”宋体,小五,加粗,内容用宋体,小五;

正文内容:宋体,五号;

2次级标题:序号:TimesNewRoman,小四,加粗;内容:黑体,小四;脚注内容:宋体,小五;

“[参考文献]”:宋体,小五,加粗;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五。

(二)英文部分

标题:TimesNewRoman,四号,加粗;

副标题:TimesNewRoman,小四,加粗;

作者姓名及单位:TimesNewRoman,小四;

“Biography”、“Abstract”、“Keywords”:TimesNewRoman,小四,加粗;英文正文:TimesNewRoman,五号;

【References】:TimesNewRoman,小五,加粗;

参考文献内容:TimesNewRoman,小五。

(三)其他部分

全文行间距为16磅,次级标题段前距、段后距均为0.5行。

全文所有字母和数字均用TimesNewRoman字体。

八、其他

1.“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要上下对齐,且与各自内容之间要空格。

2.作者简介中作者生年折线后要空格,折线为全角状态下的半个破折号。如“江滨(1979—)”

3.没有规定加粗的地方不加粗。

4.英文标题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其它字母小写。

5.英文标题,作者,摘要及关键词放在中文的'参考文献之后。

九、论文最后写清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组成员、指导教师信息。

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小四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

一、”

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

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

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6.参考文献。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字作为标题,字体五黑,居中,其他字体五宋。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著作: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7.作者简介。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字体五宋,1字以内,包括姓名、参加的全国性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