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邓论论文格式

2023-03-07 16: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邓论论文格式

是大学生吧? 如果有指定题目就用你的题目直接在百度和GOOGLE里搜索,准备两三篇差不多方向的拼在一起就行了。如果没有就直接搜索“邓论论文”可以找到很多。

邓论论文不是一种问题,也没有特有的格式。就像普通的议论文一样

这种论文老师不会认真看的,你只要字数和内容达到要求就可以了

写邓论论文求助

邓小平理论学后感想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中青年,我荣幸地参加了***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在党校老师们的生动全面的教学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我更加社深入地了解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力量,使我更加正确的认识了社会主义,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像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包涵这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邓小平理论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理论不是哪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成果。

从内容上来看,邓小平理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画卷: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的画卷。

作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及特定的历史根据和时代背景、命题提出和形成的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经受住了国际国内风波的考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曲折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国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生活;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政治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邓小平理论是实现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邓小平理论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它是我们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学习邓小平理论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

我觉得学习邓小平理论,不光是研究其理论内容本身,对于中青年来说,真正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导,不断要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健康成长。

不怕出错、敢于纠错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计划与市场、“资”与“社”的区别。在谈到关于证券、股市是否是好东西时,他指出:“允许看,但更坚决的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此外,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毫不避讳地指出并承认自己的失误,这是何等宽大的胸襟!

学习邓小平的理论,我们何不先学习伟人的胸怀呢?在忙碌的学习中,我们都曾经是某个区域的佼佼者,这也使我们身上多少染上了一些“傲气”,使我们常常看不到,或者不情愿说出自己的错误。然而,一个不能认真反省自己的人,如何能从以往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弱点,总结教训,获得更好的发展呢?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

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之一,也是邓小平的发明之一。我想这也是对我的学习最有指导意义的关键所在。单位里,宿舍里,我们早已习惯于说点什么,发发牢骚,对某个问题辩论一番或是怨天尤人,这难道能改变现状吗?与其天天对各种不好的现象大加评论还不如我们都从自己做起,遵守秩序,爱护环境。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纸上谈兵,这时就应该想想“不争论”,赶快拿出实际行动。光说不能发现问题,光说不会有所作为,要大胆尝试,大胆地闯荡。我想这就是将邓小平理论融入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时刻用正确的人生观规范自己的活动和思想。

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时刻能感受到那股朴实而执着的爱。或许我们从小就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封闭在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小圈里,以至于在今天和平、安定,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中淡薄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我觉得爱国并不是在大使馆被炸之后上街游行示威就可以了,而是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说,珍惜淡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许有人觉得太离谱了,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一草一木都不想爱护,他怎能会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如今,许多人的热点依然是出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向往那看起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可是当我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了解了共和国艰辛的成长史之后,我越发热爱我的祖国,我越发可以理解她与别人相比不足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足之处应当成为我们年青人奋发的动力。立志建设她、美化她应当成为我们最崇高的理想。

总之通过这一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多么古老而又深刻的一句话。“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也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中青年更要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先辈的鞭策下不断前进。

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文摘要: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着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是,在邓小平的着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涵义和意思,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精髓和实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论断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下普遍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它们共同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效率目标,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客观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先导,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目标,是实现效率目标的社会保障,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公平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范。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效率优先是初级阶段的要求,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因为效率优先,所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兼顾公平,所以我们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指出:“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2.科学发展观是合 规律 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角度看,本质论既包括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又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 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两个必然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本质论遵循了客观尺度,是一个事实判断。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即是说它们是 历史 主体在尊重历史规律前提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因此本质论同时也是遵循了价值尺度,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3.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 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同时也关涉到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事实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共同富裕也决不意味着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这即是说,本质论是 中国 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在这里,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智力保障。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将未来社会的本质界定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马恩从来不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的自由,无非是摆脱了 自然 力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奴役的那种状态;所谓的全面发展,无非是人的各方面潜能和素质充分、自由地发展。显然,如果我们实现了邓小平本质论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式 现代 化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讲到:“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人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统揽全局的基本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它决定了我们在确定建设速度、提出经济指标时都要考虑原有的基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确实可以达到的经济指标,坚决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错误。在具体步骤上,要采取分步走的方针,逐步接近目标,而不能指望一步达到目标。
  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指标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作绝对的比较,而要进行相对的比较。发达国家通常经过了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较深厚的底子,尤其是在 工业 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上,比我们拥有雄厚得多的实力。同时,他们一般人口较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耕地、矿产等)则比我国要多,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则不一定能达到。邓小平在谈到钢产量指标时说:“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人一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至十三亿人口,也要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不必要。”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利益比资本主义更多。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掌握,能够更合理地加以分配,更有计划地加以有效的运用,从而中国人民将享受到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更多的实惠。就这点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施步骤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
  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到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79年底到1981年底。如前所述,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二个时期,大致从1982年到1987年。主要是确立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是1982年到1986年底。邓小平粗略地提出在翻两番的基础上;下一步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用党的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依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南
  1、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确定以后,经济发展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求快的倾向,又主张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1987年lO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困。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精辟的论断。
  邓小平还指出:“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口果中国在亚洲也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更与我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邓小平指出:“我担心滑坡。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国9O年代的年增长速度,原计划定为6%,这个速度基本可以实现第二个翻番,但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修改为年增长8%至9%。中国必须有这样的速度。邓小平强调“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着名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从社会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论断。

中央电大邓论论文怎么写

可以写

邓论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为什么可以实行计划经济

近几年来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内涵、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质
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计划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李震中等同志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里,产生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有必要也有可能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计划的程度也就越高。相反,如果公有制遭到损害,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也必然会受到破坏。计划经济也离不开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前提的、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种意见,计划经济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方法。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同意把计划经济看成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其理由是:社会经济制度较之计划经济所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如果把计划经济说成社会经济制度,那么,“计划经济为主”,是否意味着社会经济制度也有主辅之分? 有人认为,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制度,就有可能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类根本性的社会经济制度相混淆。还有人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计划对于管理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基本的方法,而且计划是具有约束力的。计划经济就是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经济计划进行管理的国民经济。对资本主义来说,计划不是基本的管理方法,而且计划本身也只是预测性的。
第三种意见,计划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和管理形式。王积业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对计划经济的理解,应该包括三层意思。首先,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其次,计划经济也是一种经济活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整个经济运动过程,都是有计划进行的。再次,计划经济又是一种管理形式。生产和流通的主体,是由国家通过统一计划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从计划管理的这个特点来看,由国家作计划进行安排的经济活动就是计划经济。
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征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计划的整体性、直接性和目的性三个方面。整体性是说计划经济不是指个别经济单位或个别生产部门的计划性,而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只有个别企业、个别部门的计划性,而没有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性,这是市场经济的特征。直接性,是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通过社会对自己的劳动时间所进行的直接的自觉的控制实现的,也就是社会的用统一的经济计划来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比例,求得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目的性,是说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另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觉”、“事先”、“稳妥”三个方面。“自觉”,是指计划的科学性,就是计划一定要在已经被认识了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按照它的要求妥善地制定出来。计划的内容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事先”,是指计划的时间性,就是计划一定要在行动之前下达,否则,对行动将不能起指导作用,不能称其为计划。计划的制定和下达要及时、准确。“稳妥”,是指计划的应变性,就是计划的制定和贯彻既要有一定的可靠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因种种原因发生的变化对计划进行修订,计划的实现要确有保证。以上三点,是计划经济的三根支撑点,缺一不可。
再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微观上表现为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的生产单位,服从国家的计划调节、指导与管理;在宏观上表现为整个国民经济按照体现社会意志与全社会利益的统一计划,持续地长期地保持平衡地发展。因此,经济发展的有计划性、有组织性、按比例性和无危机性,乃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
三、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
主要表现形式,大体有三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实行指令性计划制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体现。李震中等同志认为,计划经济要求通过经济计划去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比例,而国民经济计划是调动千军万马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行动纲领。如果没有指令性指标,那还叫什么计划经济? 吕律平、郑新立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是关系到坚持计划经济的原则问题。坚持指令性计划,才能划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界限。
另一种看法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体现。刘宗时认为,计划经济就是计划调节的经济。计划经济指的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计划调节指的是社会生产的调节形式,同时也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称为计划经济的依据。所以,计划经济与计划调节的范围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计划调节的范围不能只是某个局部,而必须是它的全局。
再一种看法是,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控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同意上述两种意见。蒋一苇认为,所谓计划管理,包含两个职能,一是计划,二是控制。宏观控制不等于计划调节,更不等于指令性计划。控制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控制的方法包括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或者两者结合,并非单靠一纸计划所能解决。 赵人伟、荣敬本也认为,需要澄清没有指令就等于没有计划的观念。宏观对微观如何进行控制的问题,是计划采用什么方式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计划的问题。既然我们承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不同的模式,那么也就应该承认下达指令仅仅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种(或几种)模式的特征,而不是全部模式的特征。
四、关于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讨论中一般都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而且在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计划经济已经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同时,不少人又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经济,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相比,还有很大差别。至于如何认识这些差别,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
王积业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经济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有三个主要区别。第一,实行计划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我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都低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我们只能对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需要以及集体所有制的某些产品实行计划安排。第二,实行计划经济的形式不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由于还存在着商品和货币,因而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就不仅适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生产和分配,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分配,而且又是采取货币(价值)形态实现的。第三,实行计划经济的物质力量不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人口又多,国家难以拥有充裕的物质储备。
阎革认为,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必须同市场机制相结合。社会主义计划调节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是同公有制相联系、受有计划发展规律支配的市场,是受国家计划的控制和调节的市场,因而是有计划的市场。这种有计划的市场,正是社会主义计划调节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
张路雄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经济是由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时期的不完全的计划经济。完全的计划经济是实行直接调节,它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而不完全的计划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就不应是指令性计划,而应是指导性计划。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完全计划经济的条件。一方面,由于还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不可能在全社会实行单一的计划调节,另一方面,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水平还只能汇集和处理部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实行不完全的计划经济,如果完全靠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来直接指挥生产,必然有许多内容是脱离实际的。
五、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经济规律
纪维国
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学界就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近几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对这个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如何理解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是客观经济规律。何伟认为,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概念本身就不确切,按比例是客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有计划是人为的主观因素,不是客观经济规律。 刘克鉴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绝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而是人们利用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只是表明由于公有制的建立,给人们提供了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加上人们严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样一个条件。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遵循在社会主义阶段起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的成果,而决不是只遵循一两个经济规律的结果。因此,决不能把所谓“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作为我们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依据。 卓炯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现在既然产品经济不能成立,大家都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那么有计划按比例的要求应该由价值规律来承担,作为反映产品经济的有计划发展规律就不能成立。
第二种意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客观经济规律,但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而是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共有的规律。廖季立认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高度生产社会化的规律。现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懂得运用这个规律,而且运用起来效果也比较显著,不过受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仍然摆脱不了市场的影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自觉地运用有计划按比例规律,来指导经济的发展。所以,有计划按比例并非社会主义经济特有的规律。
第三种意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胡乃武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赖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的社会化,二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生产社会化要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而生产资料公有制则能够实现这一要求。所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 也有人认为,“有计划”不是指人们主观制定的计划,而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一定要由社会计划来调节这样一种客观必然性。在任何社会化大生产中,客观上都要求把社会劳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生产部门去。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经常是在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中通过经济动荡和经济危机才得到强制纠正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统一的计划来组织和管理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正是由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阶段才第一次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客观必然性,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认为,有计划发展规律是指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有计划发展,而不是指个别企业、个别部门的经济计划。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计划,但不能做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发展。
在讨论中,许多人对斯大林提出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表述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薛暮桥认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了人们用计划来调节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这要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社会不能自发地产生一个计划,也不能自发地来执行一个计划。因此,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应表述为社会主义存在着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
于光远认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都发生作用的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特有的规律,而整个国民经济要有计划发展,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才发生作用的政治经济学的规律。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在“有计划”,而不在“按比例”,因为“有计划”本身就包含了要“按比例”的意思。所以,“按比例”这几个字在这里是不必要的,应该把这个规律表述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
周永刚认为,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规律是两个规律,不是一个规律,不能把两个规律作为一个规律来表述。有计划发展规律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人们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客观依据。按比例规律则是以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它和反映它的要求的综合平衡活动只是计划工作的依据之一,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有计划发展规律是比按比例规律程度更高的经济规律。这两个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同,作用的程度、范围也不同。因此,这两个规律是不能等同的。 黄振奇认为,斯大林把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规律作为一个规律来表述,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这与他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有关。现在我们既然发现了调节社会主义生产比例的,除了有计划发展规律外,还有价值规律,我们在理论上就应当把按比例规律与有计划规律分开来表述。如果仍把这两个规律作为一个规律来说明,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似乎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实现,只是有计划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无关。
2.怎样认识各种经济规律在计划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计划管理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价值规律和其它经济规律。但对各种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计划经济中的作用,却有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多种经济规律的“合力论”。项启源、孙大德等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多种经济规律。我们要充分考虑多种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同时发挥作用的客观实际;把整个经济规律体系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各个经济规律看作它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挥各个经济规律的综合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对于能否真正做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带有关键性。 刘方棫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体系中,各个经济规律都以各自特定的方式和过程运动着,形成有各种不同机制和不同作用的“力”的运动。同时,各个经济规律又彼此联系着、补充着、制约着,每一种力又最终形成为统一的“合力”的有机部分。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对经济规律作逐个的考察,而对他们的“合力”缺少研究,势必影响我们对经济规律的整体的认识,就不可能对整个经济规律体系的质态和运动特点有入骨的了解,从而我们在对规律的认识与运用问题上也难于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另一种观点,是基本经济规律的“主导论”。李震中等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有许多规律发生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国民经济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各个时期的基本任务,也决定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变动方向。
有人还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这里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同时起制约作用。方恭温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与价值规律一起起作用的,它们在许多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没有主次之分。社会需要的目标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规定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提出的目标,规定各部门、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则是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分配社会劳动。而且,社会总劳动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既是价值规律调节的内容,也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社会在安排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比例时,必须同时遵循这两个规律的要求。 李震中等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制约着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这两个规律又共同对价值规律起制约作用。 薛暮桥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同价值规律共同起作用的。不同的是,在这种场合,前一个规律起主导作用,后一个规律起辅助作用。在另一个场合,情况与此相反。总的来说,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起主导作用,价值规律是起辅助作用。
再一种看法是价值规律的“首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的分配起着决定的和支配的作用。 孙冶方认为,价值规律就是时间节约规律,即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规律。它是最基本的规律,是程度极高的规律。对整个社会主义生产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毕竟是“时间节约”意义上的价值规律。 卓炯认为,价值规律就是价值决定的规律,是按比例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人们把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实,价值规律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满足社会需要,并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分配适当比例的劳动量。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也是立足于价值规律之上的,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一个派生的规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