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碱的学术论文

2023-03-07 16: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碱的学术论文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

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
三、提供的试剂:
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
2、0.40 mol/L 的NaOH溶液
【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0.40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
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
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
三、实验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
(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0.40 mol/L×0.02 L =0.008 mol
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
X + 2 NaOH
1 2
Y 0.008 Y=0.004 mol
酸的质量为0.004 mol×90 mol/L =0.36 g
(2)称取3.6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
2、滴定过程
(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
(2)用0.40mol/L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
(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0.05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
计算过程:
X + 2NaOH
1 2
Z (V/1000)×0.400
Z=(V/1000)×0.400/2=(V/1000)×0.200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48/Z=0.48/[(V/1000)×0.200]

浅谈金属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碱效应论文

浅谈金属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碱效应论文

碱, 包括有机碱和无机碱, 在许多催化和计量有机反应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碱的存在不仅可以促进化学反应, 而且可以改变反应途径. 但化学家们对碱的作用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 缺乏系统的理解. 最近, 北京大学席振峰课题组对近年来涉及到碱的许多催化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 概括出了影响碱作用的诸多因素, 其中包括碱性、溶解度、电离度、聚集度、溶剂、金属离子大小、金属离子Lewis 酸性、金属离子的“软硬”度、阴离子的大小、阴离子的配位作用等. 本文将对该文及相关文章中有关金属催化有机反应中碱的效应进行介绍.碱的强度可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 如夺取质子的能力及亲核性, 亲核性又与底物的性质相关. 目前, 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碱在化学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去质子化和中和体系中的质子或酸.

有机碱的强度与取代基和结构有很大关系, 如常用的有机胺的碱性强度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报道. 在有机溶剂中有很好溶解度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胺基化合物、烷氧基化合物以及其它金属有机化合物也常被看作有机碱, 例如叔丁醇钠, LDA 及M[N(SiMe3)2] (M=Li, Na,K). 典型的无机碱由金属离子和具有碱性或亲核性的负离子构成, 许多无机碱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 常常需要使用极性大的有机溶剂来提高其溶解度. 无机碱的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配对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及负离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在去质子化反应中, 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除了碱的去质子能力之外, 底物去质子后形成的碳负离子或其它负离子的稳定性也对反应产物收率有极大影响, 而后者的稳定性与金属离子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是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性质对反应的效率及其选择性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Kobayashi 等在2012 年报道了叔丁醇锂作用下的吲哚3-位羧基化反应该反应最初使用的是钯催化的体系, 反应中选择不同碱会使得反应收率有明显变化.当使用弱碱K2CO3 时能得到痕量的羧基化产物, 而当使用较强的Cs2CO3时, 反应收率有了显著提高. 碱性强弱的影响同样体现在叔丁醇类碱中——使用碱性较弱的叔丁醇锂能得到好的反应收率但碱性相对较强的叔丁醇钠则不能得到预期产物, 这很有可能与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相关. 由此可见, 无机碱中的正负离子的性质是影响反应的核心因素之一.

无机碱中的阴离子种类很多,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阴离子包括碳酸根, 磷酸根, 烷氧基和胺基, 卤素及其他类卤素负离子等. 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反应速度和产率的影响上, 同时也有可能对反应的选择性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很大, 同时需要维持较低的碱阴离子浓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在这个特殊的反应中, 阴离子的种类对反应有很大影响, 而阳离子影响很小. Doucet等报道过对于相同的底物, 当使用不同的碱时, 会得到不同的产物.ClCF3[Pd] TBABbase, DMAcF3CNaOAc: 64%; KOAc: 61%; Na2CO3: 61%; Cs2CO3: 25%;CaO: 67%; t-BuONa: 3%; NEt3: 12%+ (2)阴离子也可作为配体与催化剂中的金属配位, 从而影响金属中心的反应性. 在许多Pd 催化的偶联反应中碱的作用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传统的促进转金属化, 其与催化剂作用从而提高活性中心的氧化加成能力也不可忽视, 同时金属中心与无机碱中的阴离子的作用, 也有可能提高阴离子的碱性. Fagnou 等[4]在研究Pd催化偶联反应中提出的.协同的“金属化/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ation/deprotonation, 简称“CMD”)来解释碱的作用: 碱与金属中心Pd 配位, 使碱的去质子化能力提高, 从而可活化C—H 键.

催化剂金属中心和碱的匹配才能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有效促进催化过程. 2014 年Norrby 等报道了碱在Buchwald-Hartwig Amination 反应中的作用. 他们研究了t-BuO-和DBU 在不同溶剂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并通过Eq. 3 所示反应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在非极性溶剂中, t-BuO-可以有效地拔除和钯配位的吗啉上胺氢, 进而进行有效的C-N 偶联. 而中性碱DBU 效果不好, 需要在高温和微波下才能促进反应进行. 在极性溶剂中, 尽管计算表明相对非极性溶剂中DBU 参与的反应能垒变小了, 但是和t-BuO-相比效果仍然较差.阳离子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在偶联反应中, 转金属化的速率与碱中的阳离子种类有很大关系[6]. 阳离子的大小、软硬度以及Lewis 酸性等[6]都有可能对反应结果造成影响. 阳离子也有可能影响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结构及稳定性. Shibasaki等[8]在2009 年报道了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有机硼酯的反应, 叔丁醇锂、钠、钾都能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但反应的收率和ee 值对应的碱都是t-BuOLi>t-BuONa>t-BuOK, 表明锂离子对该反应的特殊效应. 2010 年,Hayashi 等也提及t-BuOM (M=Li, Na, K)中阳离子会影响反应途径, t-BuO-是一个单电子供体, 配对阳离子如是Na 和K 离子时, 反应会涉及单电子转移(singleelectron transfer, 简称SET)过程.

总之, 碱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极其复杂, 在催化循环中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对反应结果造成影响, 碱的不同甚至会影响基元反应的本质, 这主要体现在碱对催化剂、配体以及底物和基元反应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从而使其效应更加复杂. 但碱在许多催化反应中的核心功能会逐渐更加清晰. 席振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对文献的分析, 提出了碱对反应影响的诸多因素, 使化学家对碱在催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问题, 有待于化学家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

《纯碱企业发展现状》论文

纯碱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工之母”,其产量和消费量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本文从目前我国纯碱企业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纯碱企业的存在问题,并对纯碱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1 纯碱工业的基本概况近年来,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呈现出一枝独秀一样,中国纯碱也在全球纯碱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能和需求的强劲增长,使全球纯碱产能和需求分别突破徘徊多年的45Mt和35Mt,到2003年底,世界纯碱的总产能约为47.6Mt,实际产量可达38.3Mt,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间,世界纯碱的产能和需求仍…

初中酸碱论文 求一篇 关于酸碱化学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初中水平 字数别太多 急用 在线等拜托啦

初中化学论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流程:
教学理论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合肥市教委教研室蒯世定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
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
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2、【板书】学习气体实验室制作法的思路和方法;
(1)需要研究该气体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该体所采取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该气体。
3、【引题】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比较可知:制取气体的人口选择取决于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该气体扔物理性质。下面我们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来研讨。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讨论】已经的能够着重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加热石灰石;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讲述】以上这些化学反应虽然都有二氧化碳产生,但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采用,为什么?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去探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3页内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阅读后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演示实验:
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为什么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回顾一下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二氧化碳?
【实验】先由教师演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再请丙名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台做制取、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及时讨论和讲评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操作。
6、【小结】仍以表格方式用小黑板拼续在氧气和氢气的制取比较表的右面。强调制取二氧化碳的瓜原理,写化学方程式(此处是否介绍复分解反应,酌情掌握)要过细分析。
7、【板书】泡沫灭火器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由教师演示泡沫灭火器实验,简要介绍人口装置。(若时间允许,最好能将一只报废的泡沫灭火器实物边拆边讲,以满足学生兴趣。)
8、【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讨论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碳酸钙?在泡沫灭火器里能不能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稀盐酸?
(2)习题:课本96页2、3、4题:
(3)酌情做家庭小实验。
五、教学策略:综合运用讨论、启发、实验、联想、回忆等方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兼顾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在时间分配上要灵活掌握。
六、教学评价:本节内容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教学中能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最喜欢观看和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特点引导思考和讨论,对“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和大理石是理想的药品”和采用的是实验装置加深了理解。

冯杰的学术论文

1 冯杰,余东游,2001.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转甲基效应研究,中国畜牧杂志,No.3:37,8-102 许梓荣,冯杰,2002.甜菜碱对猪的抗脂肪肝效应,动物学报 , No.3,358-3623李奎,冯杰,许梓荣,2002.N-甲基-D -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中国畜牧杂志 No.3:38,49-514邹晓庭,冯杰,2002.甜菜碱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机理研究,中国畜牧杂志 No.2:38,7-95许梓荣,冯杰,1998.甜菜碱对肥育猪胴体组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畜牧兽医学报,No.5:29,397-6许梓荣,冯杰,邹晓庭,2002.甲基氨基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生长激素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科学No.6:34, 662-6667 J. Feng, X. Liu, Z.R.Xu, Effect of N-methyl-aspartate and beta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growth,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in finishing pig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Vol. 1 no .3 333-337.8 许梓荣,冯杰,乔国乔,2000.NMA对肥育猪脂肪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讨,中国兽医学报,No. 6:20,612-6169 余东游,冯杰,许梓荣,2001.甜菜碱对猪不同阶段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中国兽医学报,No.,2:21,200-203.10 冯杰,许梓荣,2001. 甜菜碱对肥育猪肌肉和肝脏及血清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No.27:1,107-11311冯杰,吴平谷,2000.饲料中克仑特罗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动物营养学报No.4:12, 47-5112冯杰,胡倡华,2001.苏氨酸在肉鸡、蛋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家禽,No.16:23,28-2913 冯杰,胡倡华,周博,2001.不同苏氨酸与赖氨酸比例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饲料工业 No.11:22,40-4114余东游,冯杰,2000.膨化大豆和乳清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工业 ,No.2:21,27-2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