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学位论文社会调查

2023-03-07 10: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位论文社会调查

论文存在严重逻辑错误的,涉嫌抄袭的会被撤销学位.

毕业论文(graduationstudy)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何确定论文的题目来教学科研、社会调查

怎样准确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

科技论文的题名又叫“题目”或“标题”。有的题名还包括副标题或引题。科技论文的题名一般要求以最明晰、最简练且便于检索的词组,简单、恰当、准确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要引人注目。简单说,就是“以最少数量的词汇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通常来说,科技论文对题名的要求如下:

(1) 简洁(brevity).中文题名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

(2) 准确(Accuracy).题名需要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避免文题不符、以大代小、以小代大、以全代偏、以偏代全等。

(3) 清楚(clarity).题名需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并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慎重使用缩略语和不常用的专业术语。

(4) 可检索(indexibility).最好不用副标题和引题形式的题名,并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代号、专利商标名称等。

(5) 特效(specificity).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需要展现特殊的“魅力”来吸引读者。在撰写题名时,作者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怎样在索引中寻找这篇论文,看到论文的题名后是否会继续往下阅读?

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往往先草拟一个题名,等论文完成后,再拟定题名。拟定题名过程中,可设想几个题名加以选择,也可查阅有关文献,避免与同类论文的题名相似或雷同。邹承鲁院士指出:如果研究结论或者主要发现能够用一句话表明,那么用它作为论文题名有时可达到醒目、生动的目的。

下面举例说明确定论文题名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避免采用“…的研究”、“…的分析研究”、“…的探讨”、“…调查”、“…观察”等套话空话,以及“…浅谈”、“试论…”、“…初探”、“… 漫谈”、“…之我见”、“…刍议”等自谦词。英文稿件中最好不用“Study on…”, “Evaluation of…”, “Observations on…”,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on…”等套话空话。例如:

修改前:Investigation on analysis methods for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heavy oils

修改后:Analysis methods for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heavy oils

(2) 空泛不具体、可检索性差,未能反映出“特定的内容”。例如:

修改前: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t yields

修改后: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t yields for heavy oil catalytic cracking

(3) 文题不符,以大代小,以小代大,以全代偏,以偏代全。例如:

修改前:智慧交通系统在城市的应用研究

修改后:智慧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4) 概念模糊与逻辑错误。例如:

修改前:简便柴油质量测试仪的研制(质量有物质的质量(Mass)与产品品质(Quality)等不同含义,文章内容是指测量柴油的酸值,而不是柴油的多少。)

修改后:简便柴油酸值测试仪的研制

(5) 结构不对。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

修改前: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科学性

修改后:政府公共政策科学性的提升

(6) 省略不当。例如:

修改前:GEM模型分析城市会展产业的竞争力(GEM模型作主语道理上讲不通,隐藏主语为“作者”)

修改后:用GEM模型分析城市会展产业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将于24小时内删除。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科的毕业论文一定要用问卷调查吗?

不是的,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用问卷调查,也可添加自己的实验数据,以及实验心得。

毕业论文是一名学生从事某项研究的总结,内容必须有自己的创造,即自己的创新实践:

1、可以是在实验室研究的实验数据---理工科学生;

2、可以是某项研究中所需的其它素材,如社会调查数据等----文科学生。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精挑细选,你可曾为论文选题发愁?

大招下面套小招,下面为你呈现,敬请阅读:
一、看文献:获取创新灵感、发现问题

创新难,难创新,创新点真的就那么难找吗?死读书、读死书,要怎么做才能在看似人人都会的“读书”中找到研究创新点?
1.看文献。据我观察周围的同学,发觉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致命问题:动手太少,看期刊太少。很多发SCI的,一般看国外期刊,现在很多图书馆的数据库也都扩充了国外期刊数据资源,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就一定要多看。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通过这一本期刊、浏览到你的这个领域顶级期刊相关的研究。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找不到创新,有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到底有那些方向。
2.经常阅读一些顶级、学术前沿类的期刊,可无形中培养你的学科敏感性——在电脑搜索关键词是我最常用的搜索方式,但是!!!我却不能保证我输入的关键词是最新的。所以我才会主张鼓励大家,尽可能广泛的涉猎。创新要看不同主题的文章,很多来源于交叉和其他学科。
优秀科研从业者需要具备灵敏的科研嗅觉,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残忍的淘汰培养的——有时候你经过了几天乃至半个月的苦思冥想得到的idea,很可能别人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做过了。
所以,除了通过科学高效的方法,确保永远获得最新最前沿的领域研究动态动向以外,还要兼顾: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二、突破学科“空白处”“空缺处”及“交叉口”
学位论文选题有一定难度,有利于挖掘研究生潜力,发扬创新精神,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表达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成一家之言。
1.“空白处”
“空白处”是本学科领域尚未涉猎的课题。
大多情况下那种“你所从事的领域中大家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这种问题其实是不多的。所以这再一次要求了你对现有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同时,如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等——这类课题参考文献又较少,甚至无所借鉴。研究空间虽广阔,但实际的学术价值和现有理论基础是否足以支撑,理论框架、模型是否成立,也未知可否。所以这类课题,如果没有相当的研究基础与给力的团队支撑,还是知难而退的好。
2.“空缺处”
“空缺处”是在本学科领域已有人研究但还有探讨余地的选题。
或不同意既往观点,或对旧主题独辟蹊径,选择新角度阐述问题;或纠正研究方法的错误或缺陷的选题。可从下列几方面探讨:
其成果有无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
某学科领域中,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在已解决的问题中,哪些问题需要补充或修正?
当前理论争议焦点是什么?
争论焦点在哪里?
代表性意见是什么?
占上风的意见有何不足?
相反意见有何可取之处?
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对权威的挑战,都是在问题的碰撞中激发出火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3.多学科“交叉口”
交叉学科学习对拓展思维非常有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综合的趋势。在学科与学科交叉地带,不断涌现一些新的学科门类,如文艺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必然带来新问题,要求研究生在前人尚未探索的多学科交叉新领域选题,在学科综合和比较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
诸如传播社会学,公关心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就是在学科边缘结合部上开拓、发展的;而接受美学则是对受众忽略的“无人区”的开拓和兴起。在同一部门的各阶段之间也存在这种机遇。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1234~1271年30余年时间,杂剧、散曲如何发展?至今仍是研究空白,人们对此不甚了解。采用这种方法选题,要注意学科之间或学科内各阶段之间的渗透性、互补性、承接性、转折性、突变性等。
三、综合比较与社会调查
1.综合法
大致分为“综述”和“述评”两类。“综述”要求归纳、总结学术界对某一问题的全部研究成果。所谓“全部”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是某一阶段的“全部”,也可以是某一次会议的“全部”。“述评”要求在此基础上加以评论。选择这类课题,首先要全面占有资料,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概括和分类。评价他人成果时,力求客观公正,不带感情色彩;发表自己意见时,要有独到见解,有理有据。
2. 比较法
首先要确认对象具有可比性,即属于同一种类或同一条件、同一关系。既有纵向比较,也有横向比较。纵比是历史比较,即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内的具体变化,例如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问题,横比是不同的具体事物在同一标准下的比较,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处,并探索原因何在。如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横向比较。
3 社会调查法
学位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选题的确定,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注重社会调查,从社会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确立选题。真正做到选题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四、材料提取,拟想验证启发法
1. 材料提取法
阅读材料是多多益善,要勤于动手、认真思考、归纳分类。要弄清哪些属于本学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属于本学科争论的焦点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和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选题。
2. 拟想验证法
是指先有拟想,而后通过阅读资料并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根据自己平素的观察和学习,初步确定选题范围,再阅读大量资料,了解学术界的探讨。如有一位研究生以《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为题探讨国企怎样摆脱困境问题,这个选题就是在搜集大量有关国企资产重组成败案例的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3.启发法
教师在讲授中,将课堂知识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就某一问题论证的观点、依据、方法给研究生以启发,开拓思路,使其找到合适的选题。如教师讲授市场营销理论时,学生深受启发,联想到某企业加强品牌管理的成功经验,由此确定《关于企业名牌战略再思考》的课题。
五、回溯法
这种方法是从事物结果或现状着手,进行逆向思维,追根究底,寻找矛盾的根源,确定选题。比如《红楼梦》的研究论文,大多以脂砚斋评语为论据。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这些评语有可疑和自相矛盾之处。如目前已知最早的手抄本乾隆甲戌(1754年)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批语写道:“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其口气显然出自与“作书者”不同时代的后人。但据大量脂批推断,脂砚斋又是比作者年龄大的至亲好友,参与小说的修改、校定和誊清等工作。如第十三回末批语写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因命芹溪删去。”其中“芹溪”即曹雪芹。1754年曹雪芹30余岁,而批书者已自称“老朽”。这是其自相矛盾处。可疑之点如:甲戌本第一回末批道:“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直至30年后的乾隆甲辰(1784年),才出现第一个全书以《红楼梦》命名的八十回手抄本。在此前所有手抄本均题名《石头记》。但在甲戌本第五回却出现这样的脂批:“设言人亦应如此法看《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
如何解释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回溯法”,追究甲戌本发现的经过。1928年2月,胡适发表文章,宣称他买到甲戌本,并公布他研究甲戌本的结果。但此后30余年,胡氏对此书及其来历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61年台湾影印此书时,他说:“我当时太疏忽,没有记下卖书人的姓名住址,没有和他通信,所以我完全不知道这部书在那最近几十年时的历史。”据此,有的红学家提出脂批的真伪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如果选这个题目,不妨定名为《脂批疑案考》。
六、移植与怀疑法
1.移植法
指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研究本学科的问题,在正确理解其他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与本学科特点和规律有机地结合。随着现代科学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打破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这是移植法的客观基础。
研究生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科研究对象与思维方法之间的联系,从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启发,找到发现问题的工具。
2. 类比移植法
类比移植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或联系点,包括选择类比对象和类比推理两个环节。前者要以研究目的为依据,选择自己熟悉的,或生动直观的东西作为类比对象;后者通过比较考虑其相同点或相似处,找到类比移植的着眼点。
类比移植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概念类比移植。如生物学中的“向性”概念,引申到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研究上,就出现了向师性概念。教师如何借用学生的向师性特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②理论体系移植。如在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时,可以借鉴美学标准体系———材料美、形式美和表现美,把课堂教学艺术分为教学材料的运用艺术、课堂教学形式的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的表现艺术。
③方法移植。这里既有思维方法移植,又有研究方法移植。从理论发展历程看,理论发展上的任何一次根本性革命,都与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革命息息相关。方法的移植是最高层次的类比移植。
3. 怀疑法
学术无禁区,科学无止境。今日被认为的真理,明天也许就成为谬误,因此对任何理论观点和实践行为,研究生都可以持怀疑态度,对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合理性作非绝对肯定,或作否定判断。怀疑必然会引起研究生对事物的重新审视,从中发现新问题。
怀疑的主要依据有二:
一是大量的事实和经验;二是科学分析的逻辑结论。
怀疑结果也有两种可能:一是部分或完全证实自己的怀疑;二是证伪了自己的怀疑。无论证实和证伪,都会使研究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向前迈进一步。例如,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多种多样,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学校作为一种专门教育机构,应该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人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除非学校教育符合这种规律,否则学校教育作用有限。现实中有的学校教育发展滞后,就很难对学生发展起主导作用。
七、换位思考法
换位思考,旨在摆脱原有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这就需要重新编排整理一组熟悉的资料,从不同角度看待它,并摆脱当时流行理论的影响。换位思考有同层换位、异层换位、时空换位三种。
1.同层换位
是指从同一逻辑层面上,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角度和侧面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研究教育理论问题,多从泛智论体系出发,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首次把教育学研究从哲学认识论中分离出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研究教育学,则从教师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学理论体系。美国教育家杜威则从经验主义哲学背景出发,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体系。教育理论发展的这三个高峰,都是以换位思考为特征,在教育、教师、教学活动的三个要素层面上进行,属于同层换位。
2. 异层换位
当代教育理论发展不再单一地从教师、学生或教材层面展开,更多的是从师生关系(要素)之间的联系层面展开,从师生互动角度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即不同层次换位。
3. 时空换位
当我们讨论同一教育、教学问题时,从不同时间和空间角度研究。如办学地点选择问题,我们会问,为什么中国古代书院可以办在名山大川旁边而薪火不断,而当代中国大学却非得办在都市呢?为什么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学可以办在偏僻的小镇上,而中国就不行呢?这就是时空换位思考。
八、时间法
根据研究时间可以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
1.横剖研究
是指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在某一个时点所构成的全貌)的研究。其优点是研究面广,多半采用统计调查方式,资料格式统一,且来源于同一时间,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但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较差。比如教育资源普查就是一种典型的横剖研究。
2.纵贯研究
是指在不同时点或较长时间内,从正向或逆向两种发展方向对某一科学发展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便于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且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因果判断,但其研究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比较。

学位论文只有20.30份问卷调查可以吗

一般100-1000不等,当然有数据总是比没有强,数据样本多一点更利于数据的权威。

根据市场调查的经验,市场潜力等涉及量比较严格的调查所需样本量较大,而产品测试,产品定价,广告效果等人们间彼此差异不是特别大或对量的要求不严格的调查所需样本量较小些。

样本量的大小涉及到调研中所要包括的人数或单元数。确定样本量的大小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既要有定性的考虑也要有定量的考虑~我要调查网,让调查更简单方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