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激励理论文献

2023-03-07 01: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激励理论文献

《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杨勇 林会云 高庆国,煤炭技术,2008年4月
2.《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刁在亮,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3.《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任彩银,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6年9月
4.《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刘燕,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七期
5.《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原则和激励措施》,黄其坤,时代经贸,2008年7月

教育激励理论论文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激励理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小学激励教育

摘 要:针对激励教育没有发挥其优势的问题,经过分析探讨激励教育中坚持实事求是、及时适度、公平公正、激励教育和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实施原则,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激励教育,灵活运用激励教育的方法,树立合理的激励教育理念,特别提出惩罚在激励教育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激励教育;原则;内在价值

李秀英在《浅谈激励教育法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文中阐述了激励的实质是“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教育法就是根据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以激发、激励为原则,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如激发兴趣、提高愿望、给予奖励或荣誉、提供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则。”反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并没有达到激励教育的初衷,笔者在随堂观察中发现:教师激励有偏重,尤其表现在教师偏重于激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注重激励;还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智力、语言智力,而忽视了其他各种智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用同样的激励方法贯穿始终,容易造成学生对激励教育的“疲劳”,学生对于教师的激励常常会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又是一样的表扬。”

教师片面、方法单调的激励不能满足学生、家长或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一、落实激励教育的实施原则

教师的激励教育意识不强、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致激励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达到与预期效果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教师不仅要加强激励教育的意识,而且要明确激励教育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有的激励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奖惩前作为教师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根据个人好恶,同时对学生的奖惩要具体。

2.坚持及时适度原则

及时是指激励不要错过机会,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不能错失机会,否则不能够实现激励教育的效果。激励的适度是指不能无功而赏,无过而罚;不能功大而小赏或过大而小罚;不能功小而大赏,过小而大罚;激励的次数要适当。

3.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要做到公平公正,那么激励的程度不能与被激励对象的功过不一致;激励不能根据教师的好恶而偏袒某一个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条件;激励必须做到赏罚分明;激励必须坚持民主和公开。

4.坚持激励教育和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激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提高激励的效果,就必须将激励教育与小学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抓住在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在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

二、发挥激励教育的内在价值

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那么激励教育如何实施才能更好发挥其内在价值呢?

1.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对激励教育的重视

教师是激励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激励教育的效果和方法,要使得激励教育获得应有的效果,应该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抓起。通过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并适时对教师的道德素质进行考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学生中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使教师更具威信。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开展激励教育的能力。

2.准确把握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把握得准确与否,极大地影响激励教育的效果,根据激励教育的及时性,可以把它分为及时激励和延时激励两种。及时激励是指在受激励者的行为出现的当时,即给予奖励和处罚的教育方式。延时激励是在行为发生了一段时间后,才给予奖励和处罚的教育方式。总体来说要实事求是,选择恰当的激励时机,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中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端正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态度,尽量减少不良家庭环境对学校激励教育以及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汇报学校开展激励教育的情况,以取得家长对学校激励教育的支持,以强化学校激励教育的效果。

4.适度运用惩罚

惩罚属于一种负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是惩罚需要适度,不能滥用惩罚,这样也有违师德。惩罚运用不当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反而起到与激励教育相反的作用。

也就是说,儿童应该很少受到棍棒的惩罚。儿童只有做了邪恶的事情时,才值得教育者去加以制裁,如果他们做错了事,要改正他们的错误只需给点颜色即可;即使有时候不能不责备几句,责备的话语也应当严肃、和蔼而又庄重,而不应当匆匆责骂他们几句了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不能够运用惩罚,而是要适度运用惩罚,慎用惩罚。

总结

激励教育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与目的,通过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等,利用各种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与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并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浅谈激励教育法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2]李兰英,陈平文.浅谈小学英语教育激励[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教育出版社,2006

浅谈激励教育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心理、惩罚教育的弊端,并从理论、心理、现实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应大力提倡激励教育。

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透视 惩罚 教育  激励教育

1998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 职业技术教育进人快速 发展 轨道。目前,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院校所数,都已占居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成为我国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强劲生力军。但与之而来的是其生源质量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落差:录取分数较低,个体心理复杂,前进航向迷离,就业压力频添。因此有人称之为“孤独的一代”、“失落的一代”和“满负压力的一代”。高职学生中确有些自卑自负,甚至自暴自弃;而高职教育 工作者中也确有些抱怨责难情绪,甚而施以惩罚教育。面对这一现实,高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育人先育心的理念,积极施行激励教育。

一、不堪重负的心灵

了解和剖析一下高职学生的心态,有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1.高考留下的阴影

我们的高职学生也曾在千军万马拥过“独木桥”的行程中,熬过春秋,用过心思,流过汗水。但奋斗的结果又是他们及他们的父母不大愿意接受的。从踏进高职院校的那一天,他们有的就似乎笼罩在一层阴影里:觉得低人一等,不情愿或不敢与同学交流,甚至走路也不敢抬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体验的是徘徊,进退维谷,自卑自负。

2.情感朦胧的困惑

对爱情对性的渴望好奇是高职生的生理已成熟而心理不成熟的特殊表现。高职学生摆脱不了两个困惑:一是传统与 现代 的冲突。他们既渴望现代的刺激,又突不出传统的制肘,其行为受双重价值的导向:师长、父辈以“学业为重”的教诲和享有爱情愉悦的诱惑;“白头偕老”的信誓和“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享有”的牵惹。他们夹在传统与现代裂缝中,处于对青春、爱情、性的欲说还羞、左右为难的处境。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校园顺口溜中的“我爱的人名花有主,爱我的人惨不忍睹”就是注脚。其实唐代诗人张先的诗就描述了这种差距:“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如今世事多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的时代虽没有“棒打鸳鸯”,然而面对地域、就业的现实,“劳燕分飞”也屡见不鲜。处在理想与现实,新与旧的夹缝中,高职生的困惑情有可原。

3.思想教育的冷漠

大学阶段是人 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社会主流 文化建构人的社会性的核心品质。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开放、生活的快节奏、价值观的多元化,高职生们思想、行为更加活跃。但价值观的冲突,价值标准的边界模糊,使公共权威丧失,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选择对象上,看不到社会的主流文化及文化的应然趋势,对思想教育课,不少高职生以逃课、睡觉、读 英语 来示反感,面对无根的仿徨和脱离现实的说教,高职生们体验的是价值真空、行为无序的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疲惫和精神焦虑。

4.社会公正的失望

对社会公正的渴求是各阶层的共同愿望,而高职生群体表现更为强烈。教师苦口婆心说,理想的社会里,老幼无欺,人人平等,但在现实的社会里,有尔虞我诈,贪污腐化。弱势群体失语的困境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着同样的“重任在肩,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们装得下“应然”的理想社会,而装不下“实然”的现实社会。当他们矢志于以个人为本位去辐射社会,以强烈的情绪指导自己 实践,以某种好恶左右自己的判断时,社会的公正矛盾便成为他们无法释怀的一个结,因而失望,进而悲哀。

5.就业艰难的苦闷

承受着难以扬眉的压抑,高职学生在复杂的心理矛盾冲突中经过几年的学习,渴望走出校门干出一番业绩。当他人的成功咄咄逼人呈现在面前时,其成功动机被迅速催化。在强调自我能力,强调拥有金钱,强调拥有地位的社会,他们甚至比他们的父辈有更为强烈的成功欲望。然而他们的就业又遇上“三峰叠加”时期,现实社会为他们准备的不仅有斑斓的花环,还有严寒的霜雪。市场 经济 本身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使之对生活的把握度大大降低,就业与择业难让他们提前体验了为生计担忧的滋味。

二、惩罚教育的痛失

面对高职学生心理的郁闷、行为的不范、素质的参差,我们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是去理解他们,不是去贴近他们,更说不上去帮助他们脱困解惑,而是用老祖宗的药方—惩罚教育去医治他们,这无异于淫医治痛。

惩罚教育,在我国可以说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创立私学开始,它便与学生共存亡。其显著特征就是直接和变相体罚学生。这种方式,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仍有一些市场。如学生德育不合格,就以劳动来处罚;学生违犯校纪校规,则采取经济处罚。如此种种,并没有如教育者想象的那样能取得如意的效果,相反对高职学生的心理来说是雪上加霜。

1 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灵

台湾 著名作家柏扬在西安市实验小学说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有人问:“柏杨先生,你是否还记得你上小学时候的老师?”柏杨思考须臾道,“总的说来,印象比较模糊,但有一位姓侯的数学老师令我终生难忘。因为他的数学教得非常好,而我的数学老是学不好,所以他总是打我。以致那时便在幼小的心灵里结下了仇恨的种子,就是到了今天,我也不会原谅他。”柏杨现在是否应原谅那位老师我们姑且不论,但那位老师的体罚确实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这是沉痛的教训。

2.污辱了学生的人格

笔者曾跟遭过老师谩骂的几位学生交谈过,他们直言不讳地说:“皮肉之苦我们可以吃,精神上的折磨我们受不了,我们高职生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人格。”

3.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份调查问卷的答卷上,一个学生写下了这么几句话:罚款只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做,没指出应该怎么做,搞得我们无所适从,由感到一无是处,到产生“失败者”的压抑心理,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采取惩罚教育,不管教育者心多么诚,从眼前看,学生可能被惩罚得老实了,但从长远看,惩罚教育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永难驱散的“阴影”。 4.塑造扭曲的灵魂

老师用不文明的体罚手段去 教育 学生,学生就可能用不文明的手段去对待别人,促使了学生报复 心理的形成。

三、激励教育应弘扬

当前,教育界很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和谐教育,其实激励教育与之一脉相承。激励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人、尊重人格基础上的教育,它主要采用激励、表扬、诱导等手段去实现目的。

1.激励教育的理论之根

激励教育产生的基础是近 现代 管理理论中的激励理论。严密地考察所有人类的激励理论,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从中得到报尝(物质的、精神的)的事情。激励理论有下述三种类型。

需要理论:认为人们都有身心上的需要,而且他们总要尽力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激励因素是一种推动力,它产生于一个人想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愿望。反之,一种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因素。

强化理论:也称为刺激理论或诱导条件论。这种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学习原理一后果定律。该理论认为:得到奖励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出现,没有得到奖励的行为则倾向于不重复出现。

期望理论:如果说强化理论强调的中心是 工作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客观关系,那么期望理论则强调其主客 联系—一个人期望得到什么?那些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出色的工作绩效并预计他们的成就可以获得重大奖励的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并在奖励与他们的期望吻合以后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性。

以上三种激励理论是根于对人的基本看法,认为人不是“ 经济 人”,不是“工具人”,而是“亲善人”。人能够互相信任,互相平等,人具有微妙性,人与人具有亲善性,说到底也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把激励移植到对学生上,则成激励教育。

2.激励教育的心理之基

激励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心 理学 做了极好的回答:人们有这样一种普遍心理状态,激励中枢能并愿意接受产生快乐效果的刺激,希望得到他人或 社会的赞赏。而且接受外界积极愉快的刺激越多,就越能释放出更多的“热能”。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在和谐的 环境中,成功的氛围里偷快地学习和成长,学习的劲头当然会更大,成绩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成长也会更为顺利。 中国 也有句古语,“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于正在苦学、苦闷的高职生,特别是裹着“差生”外衣的学生,尤其应让他们 体会一下成功的喜悦。

3.激励教育的现实之果

激励教育产生的效应比较明显,成功的例子很多。青年作家黄蓓佳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上高中二年级时,写了一篇作文,语文老师在上面圈了98个红圈圈,贴到学校宣传橱窗里。那红圈圈的数目,是一天中午没人注意时我偷偷站在那里数的,一共数了三遍……数完了,又站远一点点看看,看见作文纸上红艳艳一片。当时我心里有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觉得我的人生道路也许会从作文开始。"98个“红圈圈”,扬起了黄蓓佳人生的风帆,一直激励着他步入作家之例。

棋圣聂卫平在他的《我的黑白世界》一文中写了这么一件事:“陈伯伯(陈毅元帅)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情,和我下棋时曾留情让我赢了。这盘棋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起点。你们看冠军弟弟没能赢陈伯伯,我却赢了!我还是行的呀?”陈毅元帅的“手下留情”,竟使聂卫平一路自信走来,成长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抗日英雄”。我们不能不为陈老总的育人“绝招”拍手叫好。

综上所述,我们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一次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激发他们无休止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力量,特别是对于高职生中的“后进生”,更应该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亮点”和“成功点”,诱导他们驱散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之路。

诚然,表扬奖励学生也不宜过勤过滥。过勤,会使学生平淡无味,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过滥,会使学生仅满足于眼前的利益和荣誉,而不从长远出发去端正思想,开显德性,从而失去激励的意义。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根据管理学家的研究,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但假如员工受到充分激励,将可以发挥出80%-90%的能力,这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MBA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摘要: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利用激励手段,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刺激他们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由于没有有效运用激励理论,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在借鉴西方的激励理论及对现代企业进行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们现有企业的情况,对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激励理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理论;有效运用

任何企业组织都是由人创建、由人管理的,企业内的一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是由人来运作的,因此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人是企业发展中重要、最关键的生产力因素。企业中人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绩效;而要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制度。从而可见有效运用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1激励理论

既然要把激励理论有效运用于企业管理中,首先必须了解激励理论。自20世纪以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其中包括:(1)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把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3)目标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明确的目标能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有研究发现,外来的刺激(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4)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者分配的决策应公开化、一致及无偏见,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程序公平感。

2激励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科学的激励有以下重要意义:

2.1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那就需要有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调查发现,在现代社会,许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特殊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等激励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有用人才。

2.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根据管理学家的研究,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但假如员工受到充分激励,将可以发挥出80%-90%的能力,这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丰田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奖,鼓励员工为企业出谋献策,无论员工的建议是否被采纳,献策者均会受到奖励,结果公司每年都收到职工很多合理的建议,这些好的建议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3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科学的激励制度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都会感到环境的压力,每人都不甘落后,力争上游,这时候压力就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从而达到激励工作的效果,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2.4增强员工向心力

使用精神激励的方法,对员工多关心,员工自然会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自觉地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投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从而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3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资料研究、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到目前的企业,虽然推行了激励措施,但由于在运用上没有把握好,以及没有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因此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激励措施实行平均主义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一刀切”地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员工采取相同的激励方法,实行平均主义,其效果当然适得其反。

3.2激励存在盲目现象

很多企业看到其它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照搬。激励手段没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没有对员工的业绩能力进行公正、正确、科学的评估分析,使激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陷入盲目性。

3.3重激励而轻约束

部分企业没有考虑到激励的边际效用,只是对员工进行激励,没有考虑到当激励达到饱和点时,激励的效果就会程下降趋势。没有考虑到激励是动力,约束是压力,既有动力也有约束才是完善的激励机制。

4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激励理论的建议

要想充分发挥激励理论的作用,解决某些企业在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出现的诸多问题,走出激励的误区,有以几点建议:

4.1激励措施应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激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每个人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员工当中有人需要金钱,有人需要职务,又有人需要奖励,或需要灵活时间)和随着时间处境变化的动态性,只有满足员工最迫切需要的措施,其效价才高,激励力度才大。所以管理者必须深入了解职工需求,激励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例如google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针对需要时间的员工,允许这些员工每周有20%的工作时间进行自我支配,这些员工利用自我支配的时间完成了他们的梦想,反过来员工积极性及能力的提升也大大帮助了google产品的丰富,以及利润的提高。

4.2激励措施应遵循民主公正原则

激励员工时,要做到民主公正,可谓“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假如不公正,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消极后果。民主是公正的保证,职工参与,民主评议,民主监督,能有效防止奖惩不正。包元通公司就是成功的例子:该公司完全由考核成绩来决定奖励与提升,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才能、意志、行动四个方面,半年对考核成绩进行评比一次,通过这样的考核,职工有可能由每月0.5元的工资一直往上爬到包元通的顶峰。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就是通过这样的考核逐步提升起来的。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凡是积极工作且能力强的人,在包元通必有出头之日;凡是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必无提升的机会,甚至有被辞退的`危险。

4.3激励措施应注意正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

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从而刺激这种行为更多出现,提高积极性。负激励就是对员工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出现,引导错误行为向正确方向转移。这种正负结合的激励,不仅对当事人起作用,而且还会间接影响周围人。通过树榜样和典型,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使员工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焕发巨大的工作积极性。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负激励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它容易使员工产生挫折心理与行为,因此管理中应该慎用,企业的措施应以正激励为主。

4.4激励措施应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由企业掌握和分配的物质性资源,如工资、奖金、福利、津贴、股票等。精神激励是指由企业掌握和分配的非物质性资源,如地位、荣誉等。因为任何人都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相应地激励措施也应该是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曾有一项关于80项评价激励方式对员工生产率影响的研究表明:当仅仅直接给工人定生产任务时,生产率平均水平提高了9%-17%;即使让员工参与决策,生产率也只提高了2%;但是,当以金钱作为激励时,生产率却提高了30%。因此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时应认识到精神激励是根本,物质激励是基础,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调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比重。麦当劳公司就有成功的例子:公司每年根据员工的业绩进行排名,凡是业绩居于前20名的员工,除可以获得公司的丰厚奖金外,在公司年终联欢会上,其家人可受邀出席。另外,这些员工还可派到外国去学习西方文化和英语,同时可以携带家人前往,公司的这种激励措施使员工和家属都卖力地推动公司事业的发展。

4.5激励措施应遵循外

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原则例如工资、福利、奖金、人际关系,这些都属于外在激励。满足职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属于内在激励因素。一般情况下,使员工从工作本身取得很大满足感的不是而是内在激励因素,内激产生的工作动力远比外激要深刻和持久。

4.6激励措施应适时

要掌握恰当的激励时机,好事及时表扬,正所谓“赏不过时”。激励只有及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对于需要奖赏和肯定的人员及时进行奖励,有利于使获奖人员感到自己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尊重,同时对其他员工人也起到间接激励的作用。福克斯公司就有成功的例子:公司对解决技术难题的员工总是马上颁发一只金制香蕉形别针,所以,技术人员都知道只要能攻克重大技术难题,公司一定会进行及时奖励的,因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都非常高,从而可见,企业的激励措施应及时,适时。

5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激励是管理企业有效手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管理者都应当研究激励理论,结合企业特点,通过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激励手段,真正做到有效运用激励理论,这才能使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使企业有持续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燕.中小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2]赵斌强,彭译.试析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西安社会科学,2010(4).

[3]马磊,田彬.论企业员工激励机制[J].科技博览,2010(5).

[4]王琰.论私营企业激励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5]李永红,杨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对策分析[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6]郝晋跃.运用激励机制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03).

[7]王培玉,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11(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