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输送带毕业论文

2023-03-06 1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输送带毕业论文

1. PLC电镀行车控制系统设计
2. 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 PLC在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 基于PLC控制的纸皮压缩机
5. 基于松下系列PLC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6. 基于PLC的自动门电控部分设计
7. 基于PLC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8. 基于PLC的细纱机电控部分设计
9. 燃气锅炉温度的PLC控制系统
10. 交流提升系统PLC操作控制台
11. 基于PLC铝带分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2. 高层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13. 转炉气化冷却控制系统
14. 高炉上料卷扬系统
15. 调速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16. 基于PLC的砌块成型机的电气系统设计
17. PLC在停车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应用
18. PLC 在冷冻干燥机的应用
19.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
20. 电器装配线PLC控制系统
21.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22.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试验系统设计
23. 陶瓷压砖机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24. 多工位组合机床的PLC控制系统
25. 基于PLC的车床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
26. PLC实现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设计
27.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设计
28. 基于PLC控制的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29. 基于PLC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30. S7-300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31. 模糊算法在线优化PI控制器参数的PLC设计
32. 神经网络在线优化PI参数的PLC及组态设计
33. 模糊算法优化PI参数的PLC实现及组态设计
34. BP算法在线优化PI控制器参数的PLC实现
35. 推钢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36. 焦炉电机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37. 基于PLC的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38. 热量计的硬件电路设计
39. 高层建筑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40. 材料分拣PLC控制系统设计
41. 基于PLC控制的调压调速电梯拖动系统设计
42. 基于PLC的七层交流变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43. 五层交流双速电梯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4. 四层交流双速电梯的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5. 三层楼交流双速电梯的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6. PLC在恒温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Q.Q,89 ........................................后面接着输入......
36........................................后面接着输入......
28........................................后面接着输入......
136
(4行连着输入就是我的QQ)
47. 变频器在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8. 基于西门子PLC的Z3040型摇臂钻床改造
49. 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一级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输送带工作拉力F/N2000,工作速度V/(m/s)1.1,滚筒直径D240,

  仅供参考

  一、传动方案拟定
  第二组第三个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1) 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每年按300天计算,两班制工作,载荷平稳。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7KN;带速V=1.4m/s;
  滚筒直径D=220mm。
  运动简图
  二、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选择: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 条件,选用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
  =0.96×0.992×0.97×0.99×0.95
  =0.86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FV/1000η总
  =1700×1.4/1000×0.86
  =2.76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滚筒轴的工作转速:
  Nw=60×1000V/πD
  =60×1000×1.4/π×220
  =121.5r/min

  根据【2】表2.2中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比Iv=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c=3~5,则合理总传动比i的范围为i=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nw=(6~20)×121.5=729~2430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960 r/min和1420r/min。由【2】表8.1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电动机转速(r/min)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KW 同转 满转 总传动比 带 齿轮
  1 Y132s-6 3 1000 960 7.9 3 2.63
  2 Y100l2-4 3 1500 1420 11.68 3 3.89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比较两种方案可知:方案1因电动机转速低,传动装置尺寸较大,价格较高。方案2适中。故选择电动机型号Y100l2-4。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00l2-4。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满载转速1420r/min,额定转矩2.2。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1420/121.5=11.68
  2、分配各级传动比
  (1) 取i带=3
  (2) ∵i总=i齿×i 带π
  ∴i齿=i总/i带=11.68/3=3.89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I=nm/i带=1420/3=473.33(r/min)
  nII=nI/i齿=473.33/3.89=121.67(r/min)
  滚筒nw=nII=473.33/3.89=121.67(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I=Pd×η带=2.76×0.96=2.64KW
  PII=PI×η轴承×η齿轮=2.64×0.99×0.97=2.53KW

  3、 计算各轴转矩
  Td=9.55Pd/nm=9550×2.76/1420=18.56N?m
  TI=9.55p2入/n1 =9550x2.64/473.33=53.26N?m

  TII =9.55p2入/n2=9550x2.53/121.67=198.58N?m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普通V带截型
  由课本[1]P189表10-8得:kA=1.2 P=2.76KW
  PC=KAP=1.2×2.76=3.3KW
  据PC=3.3KW和n1=473.33r/min
  由课本[1]P189图10-12得:选用A型V带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1]课本P190表10-9,取dd1=95mm>dmin=75
  dd2=i带dd1(1-ε)=3×95×(1-0.02)=279.30 mm
  由课本[1]P190表10-9,取dd2=280
  带速V:V=πdd1n1/60×1000
  =π×95×1420/60×1000
  =7.06m/s
  在5~25m/s范围内,带速合适。
  (3) 确定带长和中心距
  初定中心距a0=500mm
  Ld=2a0+π(dd1+dd2)/2+(dd2-dd1)2/4a0
  =2×500+3.14(95+280)+(280-95)2/4×450
  =1605.8mm
  根据课本[1]表(10-6)选取相近的Ld=1600mm
  确定中心距a≈a0+(Ld-Ld0)/2=500+(1600-1605.8)/2
  =497mm
  (4) 验算小带轮包角
  α1=1800-57.30 ×(dd2-dd1)/a
  =1800-57.30×(280-95)/497
  =158.670>1200(适用)
  (5) 确定带的根数
  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据dd1和n1,查课本图10-9得 P1=1.4KW
  i≠1时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增量.据带型及i查[1]表10-2得 △P1=0.17KW
  查[1]表10-3,得Kα=0.94;查[1]表10-4得 KL=0.99
  Z= PC/[(P1+△P1)KαKL]
  =3.3/[(1.4+0.17) ×0.94×0.99]
  =2.26 (取3根)
  (6) 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1]表10-5查得q=0.1kg/m,由课本式(10-20)单根V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2.5/Kα)-1]+qV2=500x3.3/[3x7.06(2.5/0.94-1)]+0.10x7.062 =134.3kN
  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FQ
  FQ=2ZF0sin(α1/2)=2×3×134.3sin(158.67o/2)
  =791.9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与热处理:所设计齿轮传动属于闭式传动,通常
  齿轮采用软齿面。查阅表[1] 表6-8,选用价格便宜便于制造的材料,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齿面硬度260HBS;大齿轮材料也为45钢,正火处理,硬度为215HBS;
  精度等级:运输机是一般机器,速度不高,故选8级精度。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d1≥ (6712×kT1(u+1)/φdu[σH]2)1/3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i齿=3.89
  取小齿轮齿数Z1=20。则大齿轮齿数:Z2=iZ1= ×20=77.8取z2=78
  由课本表6-12取φd=1.1
  (3)转矩T1
  T1=9.55×106×P1/n1=9.55×106×2.61/473.33=52660N?mm
  (4)载荷系数k : 取k=1.2
  (5)许用接触应力[σH]
  [σH]= σHlim ZN/SHmin 由课本[1]图6-37查得:
  σHlim1=610Mpa σHlim2=500Mpa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按一年300个工作日,每天16h计算,由公式N=60njtn 计算
  N1=60×473.33×10×300×18=1.36x109
  N2=N/i=1.36x109 /3.89=3.4×108
  查[1]课本图6-38中曲线1,得 ZN1=1 ZN2=1.05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SHmin=1.0
  [σH]1=σHlim1ZN1/SHmin=610x1/1=610 Mpa
  [σH]2=σHlim2ZN2/SHmin=500x1.05/1=525Mpa
  故得:
  d1≥ (6712×kT1(u+1)/φdu[σH]2)1/3
  =49.04mm
  模数:m=d1/Z1=49.04/20=2.45mm
  取课本[1]P79标准模数第一数列上的值,m=2.5
  (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σ bb=2KT1YFS/bmd1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分度圆直径:d1=mZ1=2.5×20mm=50mm
  d2=mZ2=2.5×78mm=195mm
  齿宽:b=φdd1=1.1×50mm=55mm
  取b2=55mm b1=60mm
  (7)复合齿形因数YFs 由课本[1]图6-40得:YFS1=4.35,YFS2=3.95
  (8)许用弯曲应力[σbb]
  根据课本[1]P116:
  [σbb]= σbblim YN/SFmin
  由课本[1]图6-41得弯曲疲劳极限σbblim应为: σbblim1=490Mpa σbblim2 =410Mpa
  由课本[1]图6-42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YN:YN1=1 YN2=1
  弯曲疲劳的最小安全系数SFmin :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SFmin =1
  计算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为
  [σbb1]=σbblim1 YN1/SFmin=490×1/1=490Mpa
  [σbb2]= σbblim2 YN2/SFmin =410×1/1=410Mpa
  校核计算
  σbb1=2kT1YFS1/ b1md1=71.86pa< [σbb1]
  σbb2=2kT1YFS2/ b2md1=72.61Mpa< [σbb2]
  故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9)计算齿轮传动的中心矩a
  a=(d1+d2)/2= (50+195)/2=122.5mm
  (10)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
  计算圆周速度V=πn1d1/60×1000=3.14×473.33×50/60×1000=1.23m/s
  因为V<6m/s,故取8级精度合适.

  六、轴的设计计算
  从动轴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 确定许用应力
  选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查[2]表13-1可知:
  σb=650Mpa,σs=360Mpa,查[2]表13-6可知:[σb+1]bb=215Mpa
  [σ0]bb=102Mpa,[σ-1]bb=60Mpa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低速轴为转轴,输出端与联轴器相接,
  从结构要求考虑,输出端轴径应最小,最小直径为:
  d≥C
  查[2]表13-5可得,45钢取C=118
  则d≥118×(2.53/121.67)1/3mm=32.44mm
  考虑键槽的影响以及联轴器孔径系列标准,取d=35mm
  3、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齿轮所受的转矩:T=9.55×106P/n=9.55×106×2.53/121.67=198582 N
  齿轮作用力:
  圆周力:Ft=2T/d=2×198582/195N=2036N
  径向力:Fr=Fttan200=2036×tan200=741N
  4、轴的结构设计
  轴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轴系中相配零件的尺寸以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按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1)、联轴器的选择
  可采用弹性柱销联轴器,查[2]表9.4可得联轴器的型号为HL3联轴器:35×82 GB5014-85
  (2)、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与固定方式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轴承对称布置
  在齿轮两边。轴外伸端安装联轴器,齿轮靠油环和套筒实现
  轴向定位和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
  承靠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通
  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联轴器靠轴肩平键和过盈配合
  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
  (3)、确定各段轴的直径
  将估算轴d=35mm作为外伸端直径d1与联轴器相配(如图),
  考虑联轴器用轴肩实现轴向定位,取第二段直径为d2=40mm
  齿轮和左端轴承从左侧装入,考虑装拆方便以及零件固定的要求,装轴处d3应大于d2,取d3=4 5mm,为便于齿轮装拆与齿轮配合处轴径d4应大于d3,取d4=50mm。齿轮左端用用套筒固定,右端用轴环定位,轴环直径d5
  满足齿轮定位的同时,还应满足右侧轴承的安装要求,根据选定轴承型号确定.右端轴承型号与左端轴承相同,取d6=45mm.
  (4)选择轴承型号.由[1]P270初选深沟球轴承,代号为6209,查手册可得:轴承宽度B=19,安装尺寸D=52,故轴环直径d5=52mm.
  (5)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Ⅰ段:d1=35mm 长度取L1=50mm

  II段:d2=40mm
  初选用6209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45mm,
  宽度为19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取套筒长为20mm,通过密封盖轴段长应根据密封盖的宽度,并考虑联轴器和箱体外壁应有一定矩离而定,为此,取该段长为55mm,安装齿轮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小2mm,故II段长:
  L2=(2+20+19+55)=96mm
  III段直径d3=45mm
  L3=L1-L=50-2=48mm
  Ⅳ段直径d4=50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Ⅴ段直径d5=52mm. 长度L5=19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96mm
  (6)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195mm
  ②求转矩:已知T2=198.58N?m
  ③求圆周力:Ft
  根据课本P127(6-34)式得
  Ft=2T2/d2=2×198.58/195=2.03N
  ④求径向力Fr
  根据课本P127(6-35)式得
  Fr=Ft?tanα=2.03×tan200=0.741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48mm

  (1)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b)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2=0.74/2=0.37N
  FAZ=FBZ=Ft/2=2.03/2=1.01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0.37×96÷2=17.76N?m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
  MC2=FAZL/2=1.01×96÷2=48.48N?m
  (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
  MC=(MC12+MC22)1/2=(17.762+48.482)1/2=51.63N?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T=9.55×(P2/n2)×106=198.58N?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
  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0.2,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
  Mec=[MC2+(αT)2]1/2
  =[51.632+(0.2×198.58)2]1/2=65.13N?m
  (7)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6-3)

  σe=65.13/0.1d33=65.13x1000/0.1×453
  =7.14MPa< [σ-1]b=60MPa
  ∴该轴强度足够。

  主动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 确定许用应力
  选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查[2]表13-1可知:
  σb=650Mpa,σs=360Mpa,查[2]表13-6可知:[σb+1]bb=215Mpa
  [σ0]bb=102Mpa,[σ-1]bb=60Mpa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低速轴为转轴,输出端与联轴器相接,
  从结构要求考虑,输出端轴径应最小,最小直径为:
  d≥C
  查[2]表13-5可得,45钢取C=118
  则d≥118×(2.64/473.33)1/3mm=20.92mm
  考虑键槽的影响以系列标准,取d=22mm
  3、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齿轮所受的转矩:T=9.55×106P/n=9.55×106×2.64/473.33=53265 N
  齿轮作用力:
  圆周力:Ft=2T/d=2×53265/50N=2130N
  径向力:Fr=Fttan200=2130×tan200=775N
  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与固定方式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轴承对称布置
  在齿轮两边。齿轮靠油环和套筒实现 轴向定位和固定
  ,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
  承靠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通
  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
  4 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初选用6206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
  宽度为16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矩离,则取套筒长为20mm,则该段长36mm,安装齿轮段长度为轮毂宽度为2mm。
  (2)按弯扭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2=50mm
  ②求转矩:已知T=53.26N?m
  ③求圆周力Ft:根据课本P127(6-34)式得
  Ft=2T3/d2=2×53.26/50=2.13N
  ④求径向力Fr根据课本P127(6-35)式得
  Fr=Ft?tanα=2.13×0.36379=0.76N
  ⑤∵两轴承对称
  ∴LA=LB=50mm
  (1)求支反力FAX、FBY、FAZ、FBZ
  FAX=FBY=Fr/2=0.76/2=0.38N
  FAZ=FBZ=Ft/2=2.13/2=1.065N
  (2) 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xL/2=0.38×100/2=19N?m
  (3)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
  MC2=FAZL/2=1.065×100/2=52.5N?m
  (4)计算合成弯矩
  MC=(MC12+MC22)1/2
  =(192+52.52)1/2
  =55.83N?m
  (5)计算当量弯矩:根据课本P235得α=0.4
  Mec=[MC2+(αT)2]1/2=[55.832+(0.4×53.26)2]1/2
  =59.74N?m
  (6)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10-3)
  σe=Mec/(0.1d3)=59.74x1000/(0.1×303)
  =22.12Mpa<[σ-1]b=60Mpa
  ∴此轴强度足够

  (7)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一从动轴上的轴承
  根据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L'h=10×300×16=48000h
  (1)由初选的轴承的型号为: 6209,
  查[1]表14-19可知:d=55mm,外径D=85mm,宽度B=19mm,基本额定动载荷C=31.5KN, 基本静载荷CO=20.5KN,
  查[2]表10.1可知极限转速9000r/min

  (1)已知nII=121.67(r/min)

  两轴承径向反力:FR1=FR2=1083N
  根据课本P265(11-12)得轴承内部轴向力
  FS=0.63FR 则FS1=FS2=0.63FR1=0.63x1083=682N
  (2) ∵FS1+Fa=FS2 Fa=0
  故任意取一端为压紧端,现取1端为压紧端
  FA1=FS1=682N FA2=FS2=682N
  (3)求系数x、y
  FA1/FR1=682N/1038N =0.63
  FA2/FR2=682N/1038N =0.63
  根据课本P265表(14-14)得e=0.68
  FA1/FR1<e x1=1 FA2/FR2<e x2=1
  y1=0 y2=0
  (4)计算当量载荷P1、P2
  根据课本P264表(14-12)取f P=1.5
  根据课本P264(14-7)式得
  P1=fP(x1FR1+y1FA1)=1.5×(1×1083+0)=1624N
  P2=fp(x2FR1+y2FA2)= 1.5×(1×1083+0)=1624N
  (5)轴承寿命计算
  ∵P1=P2 故取P=1624N
  ∵深沟球轴承ε=3
  根据手册得6209型的Cr=31500N
  由课本P264(14-5)式得
  LH=106(ftCr/P)ε/60n
  =106(1×31500/1624)3/60X121.67=998953h>48000h
  ∴预期寿命足够

  二.主动轴上的轴承:
  (1)由初选的轴承的型号为:6206
  查[1]表14-19可知:d=30mm,外径D=62mm,宽度B=16mm,
  基本额定动载荷C=19.5KN,基本静载荷CO=111.5KN,
  查[2]表10.1可知极限转速13000r/min
  根据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L'h=10×300×16=48000h
  (1)已知nI=473.33(r/min)
  两轴承径向反力:FR1=FR2=1129N
  根据课本P265(11-12)得轴承内部轴向力
  FS=0.63FR 则FS1=FS2=0.63FR1=0.63x1129=711.8N
  (2) ∵FS1+Fa=FS2 Fa=0
  故任意取一端为压紧端,现取1端为压紧端
  FA1=FS1=711.8N FA2=FS2=711.8N
  (3)求系数x、y
  FA1/FR1=711.8N/711.8N =0.63
  FA2/FR2=711.8N/711.8N =0.63
  根据课本P265表(14-14)得e=0.68
  FA1/FR1<e x1=1 FA2/FR2<e x2=1
  y1=0 y2=0
  (4)计算当量载荷P1、P2
  根据课本P264表(14-12)取f P=1.5
  根据课本P264(14-7)式得
  P1=fP(x1FR1+y1FA1)=1.5×(1×1129+0)=1693.5N
  P2=fp(x2FR1+y2FA2)=1.5×(1×1129+0)= 1693.5N
  (5)轴承寿命计算
  ∵P1=P2 故取P=1693.5N
  ∵深沟球轴承ε=3
  根据手册得6206型的Cr=19500N
  由课本P264(14-5)式得
  LH=106(ftCr/P)ε/60n
  =106(1×19500/1693.5)3/60X473.33=53713h>48000h
  ∴预期寿命足够

  七、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根据轴径的尺寸,由[1]中表12-6
  高速轴(主动轴)与V带轮联接的键为:键8×36 GB1096-79
  大齿轮与轴连接的键为:键 14×45 GB1096-79
  轴与联轴器的键为:键10×40 GB1096-79
  2.键的强度校核
  大齿轮与轴上的键 :键14×45 GB1096-79
  b×h=14×9,L=45,则Ls=L-b=31mm
  圆周力:Fr=2TII/d=2×198580/50=7943.2N
  挤压强度: =56.93<125~150MPa=[σp]
  因此挤压强度足够
  剪切强度: =36.60<120MPa=[ ]
  因此剪切强度足够
  键8×36 GB1096-79和键10×40 GB1096-79根据上面的步骤校核,并且符合要求。

  八、减速器箱体、箱盖及附件的设计计算~
  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通气器
  由于在室内使用,选通气器(一次过滤),采用M18×1.5
  油面指示器
  选用游标尺M12
  起吊装置
  采用箱盖吊耳、箱座吊耳.

  放油螺塞
  选用外六角油塞及垫片M18×1.5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5.3选择适当型号:
  起盖螺钉型号:GB/T5780 M18×30,材料Q235
  高速轴轴承盖上的螺钉:GB5783~86 M8X12,材料Q235
  低速轴轴承盖上的螺钉:GB5783~86 M8×20,材料Q235
  螺栓:GB5782~86 M14×100,材料Q235
  箱体的主要尺寸:
  :
  (1)箱座壁厚z=0.025a+1=0.025×122.5+1= 4.0625 取z=8
  (2)箱盖壁厚z1=0.02a+1=0.02×122.5+1= 3.45
  取z1=8
  (3)箱盖凸缘厚度b1=1.5z1=1.5×8=12
  (4)箱座凸缘厚度b=1.5z=1.5×8=12
  (5)箱座底凸缘厚度b2=2.5z=2.5×8=20

  (6)地脚螺钉直径df =0.036a+12=
  0.036×122.5+12=16.41(取18)
  (7)地脚螺钉数目n=4 (因为a<250)
  (8)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1= 0.75df =0.75×18= 13.5 (取14)
  (9)盖与座连接螺栓直径 d2=(0.5-0.6)df =0.55× 18=9.9 (取10)
  (10)连接螺栓d2的间距L=150-200
  (11)轴承端盖螺钉直d3=(0.4-0.5)df=0.4×18=7.2(取8)
  (12)检查孔盖螺钉d4=(0.3-0.4)df=0.3×18=5.4 (取6)
  (13)定位销直径d=(0.7-0.8)d2=0.8×10=8
  (14)df.d1.d2至外箱壁距离C1
  (15) Df.d2

  (16)凸台高度: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17)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C1+C2+(5~10)
  (18)齿轮顶圆与内箱壁间的距离:>9.6 mm
  (19)齿轮端面与内箱壁间的距离:=12 mm
  (20)箱盖,箱座肋厚:m1=8 mm,m2=8 mm
  (21)轴承端盖外径∶D+(5~5.5)d3

  D~轴承外径
  (22)轴承旁连接螺栓距离:尽可能靠近,以Md1和Md3 互不干涉为准,一般取S=D2.

  九、润滑与密封
  1.齿轮的润滑
  采用浸油润滑,由于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速度ν<12m/s,当m<20 时,浸油深度h约为1个齿高,但不小于10mm,所以浸油高度约为36mm。
  2.滚动轴承的润滑
  由于轴承周向速度为,所以宜开设油沟、飞溅润滑。
  3.润滑油的选择
  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GB443-89全损耗系统用油L-AN15润滑油。
  4.密封方法的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盖安装骨架式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实现密封。密封圈型号按所装配轴的直径确定为GB894.1-86-25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

  十、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体会
  课程设计都需要刻苦耐劳,努力钻研的精神。对于每一个事物都会有第一次的吧,而没一个第一次似乎都必须经历由感觉困难重重,挫折不断到一步一步克服,可能需要连续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不停的工作进行攻关;最后出成果的瞬间是喜悦、是轻松、是舒了口气!
  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几乎都是过去所学的知识不牢固,许多计算方法、公式都忘光了,要不断的翻资料、看书,和同学们相互探讨。虽然过程很辛苦,有时还会有放弃的念头,但始终坚持下来,完成了设计,而且学到了,应该是补回了许多以前没学好的知识,同时巩固了这些知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陈立德主编,2004年7月第2版;
  [2]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胡家秀主编 2007年7月第1版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

在写机械专业论文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题目如何拟定?题目的选择,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决定论文题目时,必须经过审慎的考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_机械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新型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2、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研究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分析

4、浅谈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5、抛光介质对镁合金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7、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8、起重机械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9、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10、齿轮加工技术发展动态

11、机电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设计的关系

1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13、铜冶炼设备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

14、柴油机齿轮室总成异响分析与改进

15、一种用于图书自动存取装置的设计

16、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检测技术与实践

17、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及误差分析

18、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的探讨

19、基于OBE工程 教育 理念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

20、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研究

2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2、浅谈大直径渐开线斜齿轮的修整加工

23、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24、机械构建的自动控制阀门探究

25、浅谈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26、试析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某减速机齿轮崩齿失效分析

28、往复式压缩机能效优化分析

29、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的初始布局优化算法研究

30、轴向拉紧的圆弧端齿轴段扭转特性研究

31、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与啮合特性分析

32、化工生产用减速机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33、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

34、机械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3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3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7、基于小波包和样本熵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

38、LDP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双向防坠落安全钩设计

39、自平衡自定位节能型多段水泵的研究

40、往复运动机构的能耗特点及加入空气弹簧后的节能控制方法

41、考虑粗糙度和固体颗粒效应的直齿轮跑合瞬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42、超大型起重机桥架整体加工工艺及装备

43、数控车间供电质量缺陷及对策

44、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45、基于弹流理论的深槽密封机制分析

46、管线球阀产品及监造质量控制概述

47、往复式压缩机组管线振动分析及改造

48、精制柴油泵机封泄漏原因浅析和改进措施

49、基于漂流提升区输送带优化改进

50、离心泵径向力预测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硕士论文题目

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

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

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

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

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

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

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

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

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

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

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

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

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

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

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

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

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

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

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

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

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

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

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

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

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

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

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

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

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

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

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

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机械毕业实习报告例文5篇

★ 机械类科技论文范文(2)

★ 2021建筑类专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是: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二级减速器,GGJJ给点资料过来啊?

摘要 本文在参考常规下运带式输送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式用于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上的优缺点,提出该运输机可采用的驱动和制动方式;分析了常见软起动装置及其选型方法,归纳总结出长运距、大运量变坡输送下运带式输送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可靠驱动方案和制动方式优化组合的可行方案;通过常规设计计算,提出了合理确定张紧位置、张紧方式及张紧力大小的方法;对驱动装置及各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并校核。
长距离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复杂,在设计方面需考虑各种可能的工况,并计算最危险工况下输送机的各项参数,同时为保证运行过程中输送机各组成部分能适应载荷及工况的变化需将拉紧力统一,然后重新计算各工况下输送机参数,最终确定整机参数。
本论文对长运距、大运量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用合理的驱动方案、制动方式和软启动装置组合,有效保证长运距、大运量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 下运 长距离 变坡
目 录
1 绪论………………………………………………………………………………1
2.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2
2.1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 ……………………………………………2
2.1.1国外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
2.1.2国内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2.1.3我国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发展 ……………………………………………3
2.2选题背景 ………………………………………………………………………4
2.2.1主要技术参数 ………………………………………………………………4
2.2.2线路参数 ……………………………………………………………………5
2.2.3物料特性 ……………………………………………………………………5
2.2.4带式输送机工作环境 ………………………………………………………5
2.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6
2.3.1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6
2.3.2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驱动、制动方案的分析 ……………………………6
3长距离、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的分析 ……………………………7
3.1下运带式输送机基本组成 ……………………………………………………7
3.2驱动方案的确定 ………………………………………………………………7
3.3带式输送机制动技术 …………………………………………………………8
4 长距离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11
4.1 带式输送机原始参数…………………………………………………………11
4.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11
4.2.1输送带运行速度的选择……………………………………………………11
4.2.2输送带宽度计算……………………………………………………………12
4.2.3初选输送带…………………………………………………………………12
4.3输送机布置形式及基本参数的确定…………………………………………13
4.3.1输送带布置形式……………………………………………………………13
4.3.2输送机基本参数的确定……………………………………………………13
4.4线路阻力的计算………………………………………………………………14
4.5输送带张力的计算……………………………………………………………15
4.5.1张力计算时各种运行工况的讨论…………………………………………16
4.5.2 最大发电状态下张力计算 …………………………………………………16
4.5.3 最大电动状态下张力计算 …………………………………………………19
4.5.4满载状态下张力计算………………………………………………………20
4.5.5三种工况综合分析张力计算………………………………………………21
4.5.6电机数量与配比的选择……………………………………………………24
4.6 滚筒的选择与减速器的选择…………………………………………………24
4.6.1传动滚筒直径的选择………………………………………………………24
4.6.2改向滚筒直径选择…………………………………………………………24
4.6.3减速器的选型………………………………………………………………24
4.7 制动器装置的选择……………………………………………………………25
4.7.1目前主要的制动装置原理与性能…………………………………………25
4.7.2制动器的选用原则…………………………………………………………27
4.7.3制动器的选择………………………………………………………………27
4.8软起动装置的选择……………………………………………………………28
4.8.1 目前主要的软起动装置原理与性能………………………………………28
4.8.2 软起动装置的选用…………………………………………………………31
4.9拉紧装置………………………………………………………………………31
4.9.1张紧位置的确定……………………………………………………………32
4.9.2拉紧力及拉紧形成的计算…………………………………………………32
4.9.3拉紧装置选择………………………………………………………………32
5 结论………………………………………………………………………………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外文文献原文
译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