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市民记者论文研究

2023-03-06 17: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市民记者论文研究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写作指导
· 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 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记者中级职称论文

  在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一直被形象地称作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沟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记者中级职称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记者中级职称论文篇一
  记者的新闻良心

  [关键词]记者;新闻;良心

  每年的记者节, 对记者和新闻媒体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平日里,人们关注新闻,这一天新闻关注记者。除了鲜花和掌声,最值得关注的当是:这一年新闻如何推动进步――这是全社会对新闻事业的期待,也是记者良知和媒体责任之所在。

  在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一直被形象地称作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沟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更在不断提升,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都对新闻媒体和记者有着更新、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期盼着这一“耳目”更清澈――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地报道真相;期待这一“喉舌”发声更准确――能够真正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的心跳,捍卫良知,守护正义。

  因此,我们要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记者和新闻媒体要欢庆,更要自省: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因此,在这样的日子里,重温和重申一些新闻传统和职业操守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会让记者“在路上”的步伐更加稳健,尤其是要恪守新闻良心。

  记者的良心和责任,应该建立于以下几条:第一,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肯定要坚持党性原则,这是前提。第二,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品德,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这两条是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人的品德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两个基本前提下,就应该深入到生活中,积极去捕捉新闻,去揭示问题。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良心,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新闻工作者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要遵循奉献社会的责任及必备的专业技能等。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界的常识,更是新闻媒体的“底线”。所以有人感叹:“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可如今,当我们每天浏览新闻时,一些鱼目混珠的新闻总叫人“眼中生刺”:一些媒体的少数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不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为了所谓的“抢时效”,而以电话采访、邮件采访了事,对所得事实也不进行科学严谨的核实、互证;为了吸引眼球和标新立异,甚至道听途说地以讹传讹、“合理想象”……殊不知,只有真实才能动人心弦,离开了真实,新闻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二)普利策说:“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这条大船的�望者,它要随时守望环境、提示险情。”毫无疑问,这是记者的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依据所在。但是,所要警惕的是,记者和新闻媒体不要因为时常触及社会的“阴暗角落”就忘却自己身后的大片阳光。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视“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以服务受众为名,向读者贩卖血腥暴力和低级趣味。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是受众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今天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所建构的世界。新闻媒体所呈现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事件如何,直接决定着人们如何认知世界和怎样解读事件的意义。而当我们的记者和新闻媒体将现实里百分之一的“阴暗角落”用百分之九十的版面、时段向受众呈现之时,我们带给受众的将是一扇什么样的“窗口世界”?阴暗只有在阳光下才会显示其阴暗,离开了阳光,就会陷入一团漆黑,让人迷茫,让社会大众失去方向感。

  (三)维护公平,捍卫正义是社会对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期待。然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坚持中立的立场。这就要求记者和新闻媒体不能主题先行,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制造新闻”。坚持中立,这也提醒着:你是一个记者,你只负责报道事实,展示真相,法律审判是法官的职责,记者和新闻媒体绝不能越俎代庖。“媒体审判”不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司法独立、而且会亵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阻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四)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媒体侵犯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的案例不时出现。我们应该明白:当一个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时,他是在违规;而一个记者若对其不做任何隐私处理地让这个交通违规者在大众媒体上“示众”时,这便是一种违法,其恶劣影响甚至超过公民违反交通规则。

  有偿不闻、有偿新闻,都是新闻工作者良心的缺失,利用自身的新闻职业权利之便换取经济利益,出卖了自己的新闻工作良心,损害了记者的公信力,严重伤害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侵害了公众的对信息的知情权。

  现实中记者是可以凭良心和责任报道的。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有些市场化的媒体报道中,经济利益考虑过多了,结果凭良心和责任的报道实际上是进行了歪曲的报道,这必须引起新闻人的高度关注。

  第一,以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确保新闻客观公正,这是基本的要求。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讲党性,同时要讲良知和责任,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点也不矛盾。

  第二,在实践当中,党性原则也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必须通过你的报道,你的笔,你结合新闻事实来反映,从而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舆论监督是从事新闻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效载体,通过舆论监督,最终使党和人们的事业更加推进。社会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问题交错在一起,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舆论监督的手段来推动工作,“激浊扬清、弘扬正气”,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一个职责,也是新闻工作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责任的自觉意识。新闻工作良心是建立在新闻工作道德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当新闻工作工作者对自己应承担的新闻工作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时,也就确立了自己的新闻工作良心。

  最后,记者和新闻媒体必须遵守法律,不能逾越法律,无论是采访权和报道权都必须游走于法律规范之内。□
  记者中级职称论文篇二
  何做好出镜记者

  摘要: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和挖掘能力。本文 分析 了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暴露出来的 问题 ,以及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到底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的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出境记者 新闻现场 新闻报道

  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 发展 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受众具备了更高的 心理层面需求,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客观性报道,因此具有“深、广、新”特性的电视新闻成为媒介和新闻 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同时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电视新闻记者要频频出镜,以提问者或揭秘者的身份起到一个串联新闻前后的作用,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电视新闻中的出镜记者有好多都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和挖掘能力。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优秀的出镜记者为节目增光添彩,但同时也有一些出镜记者缺乏对现场的观察,不能很好的把握节目的进程,表现令人大失所望,最后将新闻的真实性和震慑力掩埋在遗憾之中。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是对自身情感缺乏适度的把握。

  在电视新闻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态度冷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现场的气氛如何,都把自己置身事外,始终保持同一表情。这样很容易造成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隔阂,被采访者不会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知道的告诉记者,很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关闭了话匣,最后造成采访的终止,即使勉强进行下去,采访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还有一种现象,和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那就是记者在现场很容易被当时的气氛 影响 ,或因为被采访者的不幸遭遇而心生怜悯;或因为遇到不公平的事而悲愤不已;或因为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而兴高采烈。其实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记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报道。

  二缺乏对新闻现场的驾御能力和判断力。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要具备非凡的洞察力以及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力。有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不知该如何收场,手忙脚乱的应付差使或干脆只见其面,不闻其声。其实这都是记者学艺不精,工夫底子不扎实的表现。在采访前,记者应详细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在头脑里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想好采访的角度,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快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记者虽不能提前遇见,但只要在平时的采访中能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 经验,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

  三 不能处理好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 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在电视新闻中,有些记者在采访领导人时,一味的赔笑脸,说话小心翼翼,对弱势的被采访者却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提问也无所顾及,咄咄逼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对待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对领导要表现出尊敬,不卑不亢,变仰视为平视,对弱势被采访者也要尊重,变俯视为平视。

  四忽略对被采访者的倾听.

  倾听是记者在采访中的一种技巧。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你问的 问题 很可能是被采访者难以启齿的。这时倾听往往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谈话中记者真诚的倾听会拉近与被采访的距离,他会认为你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接受他的思想。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增强被采访者对记者的信任感,很可能就此打开话匣,那么你距离想要的答案也就不远了,还有可能在谈话中会有意外的收获。

  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王志曾说过:“要成为优秀的,首先必须是 职业的。”所谓职业,就是各负其责,你是一名记者,就把采访搞好;你是一名摄像,就把摄像搞好;你是一名编导,就把节 目前 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搞好。镜头前光鲜亮丽的记者,其实在采访前要下很大的功夫,要对你的采访对象进行了解、要对整件事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甚至在出发前几分钟或是新闻现场,你都要做大量的功课,大脑不能有一丝松懈。

  那么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到底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的素养和能力呢?

  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记者所做的一切要和记者的身份相吻合。记者要学会多思考,不能很容易就被人给骗了。思考和判断力的背后是要求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你不了解工人,怎么采访工人?你不了解 经济 犯罪,怎么能解决公司逃税的事件?你不了解国家政策,怎么知道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记者必须是一个杂家,样样精通达不到,但起码要作到半个专家。这样是对自己负责、对被采访者负责、对广大的观众负责。

  其次记者要有控制力。有些采访对象非常的狡猾,越是你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他最忌讳说的。像江湖骗术一样,他有可能说了很多无关痛痒的问题,你已经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时,作为一名记者,你必须要有定力,要有清晰的思维能力,牢牢把握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主动权被别人控制,那么记者就是一个失败者。得不到我想要的,我就会一直问,还不说,我就再问。不管在什么时候,记者都不能慌,你不能被人给吓住。如果记者都不能独立思考了,还谈什么采访呢?

  第三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被采访者此时的情绪怎样?适不适合继续采访?他的神态怎样?有没有说谎?现场的 环境怎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细致的观察能力也是记者取得采访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的观察力不够,很可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可能因为你的不仔细,从眼前悄悄溜走了。一旦事后发现,你将后悔莫及。最后很可能导致采访的失败。

  出镜记者肩负着重要的 历史 使命,在一定程度上说出镜记者的新闻品格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新闻节目与出镜记者之间是互相 影响 的,好的新闻节目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好的新闻节目造就优秀的出镜记者。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熟练的掌握电视传播的 规律 ,又要具备必要的新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在镜头前淋漓尽致的表现、挥洒自如。记者不单是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 社会 公信力的代言人、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在一个个新闻事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他们是维护新闻真实和社会正义的坚强后盾。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的职业。

  参考 文献 :1电视新闻学 作者:叶子 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

  2新闻 写作教程 作者: 刘明华 徐泓 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如 作者:赵玉涛 来源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4主持人节目驾驭 艺术 作者:杨洁 陈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在现场奔跑的记者最有魅力——叶凤英 作者: 赵华 来源:新闻调查十周年

  6 那个记者不在质疑呢——王志 作者 :赵华 来源:新闻调查十周年

  
看了“记者中级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 发表记者中级职称论文

2. 2017年发表中级职称论文要求

3. 编辑中级职称论文

4. 发一篇职称论文到底需要多少钱

5. 晋升职称报告范文3篇

怎么写记者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从充分分析读图时代下图片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性的战略眼光出发,通过认真分析新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现状,进一步审视我们摄影记者整体队伍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缺乏个性化;新闻摄影报道实质性不强,报道不很深入;新闻摄影报道时效性不强;摄影记者缺乏精品、大片意识。从而最后总结出我们摄影记者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结论。找出问题,旨在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于指导实践。在大篇幅的论述求证过程中,本文又很明确、很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摄影记者在取得外满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满。针对这一中心论点,本文是以唯物辨证法为指导思想,又以新闻摄影的主体——摄影记者为中心,从报社(摄影记者)服务的本体(受众)角度切入论述,即受众的五个心理特征:好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和比较心理。从而进一步深入到中心论点的论证,在展开论述过程中,本文很不自量力地提出了九大管窥之见:摄影记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摄影记者要树立时刻学习的意识;摄影记者要善于总结和研究采访中的技巧;摄影记者要努力培养自己干大事的性格;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增强交流与加强学习;摄影记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摄影记者要提高艺术修养;摄影记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工作、创新。为了撰写本文,作者先后几次都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朋友们看了文章之后能有所收获。
主题词:读图时代 摄影记者 新闻摄影 素质培养
引言:
在各大新闻媒体从事摄影活动的人们,我要向你们致敬!因为你们在无休地奔波辛劳着,新闻摄影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如今又如何向未来进军,世人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摄影记者队伍起步较晚,而且一直以来队伍层次不一,其中有许多记者同志是土生土长起来的,在现今时代看来,这支队伍发展比较吃力。随着年纪的增大,又存有被淘汰的风险。我们知道21世纪已经步入了图象时代,世人又称其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那些枯燥的文字了,读者看图片的兴趣比文字大得多。正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E.H贡布里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图象的唤起能力有时优于语言。”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出现了新闻跟着图片走,图文并重的良好发展势头。但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就是在今天,我们的报社和摄影记者,都受到着不同程度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于现代网络媒体,正因为网络媒体的快捷便利、形象直观在不断地冲刺着报纸。但它们却谁也不能替代谁,各自在竞争中生存壮大。网络的红火,必然导致图片的热销,稿酬的增加,又会进一步促使许多自由撰稿人的出现,这就充分表现在新闻摄影爱好者们身上。当然,这其中报社内部也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像现在出现的两栖记者,可以说对摄影记者又将是一个大挑战。当21世纪到来的时候,新闻摄影将会遇到哪些新情况,发生哪些新变化?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思考在先,准备在先,因为机遇总是厚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回顾历史,我们知道新闻摄影发展的过程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从量变到质变,一种是由日积月累到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飞跃,带来摄影器材和技术的进步,玻璃底片被胶片取代,双镜头反光被单镜头反光取代,镁光灯被电子闪光灯取代……直到傻瓜相机,数码相机的问世。器材的先进引领摄影记者不断在技术上取得先进。人的观念的变革,带来新闻摄影的创新和繁荣。特别是当今报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媒体都纷纷出大资为摄影记者们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记者和图片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其地位在逐年地上升和稳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图片的期望值也在逐步的提高。因此,摄影记者拍摄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已是主流所趋。很现实,高质量的图片须有高素质的摄影记者才能胜任。所以说,摄影记者注重内满是时代要求。我们摄影记者如何在时代激浪中立足呢,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其中关系到我国报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摄影记者的生存气息。所以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令人欣慰的是,当今很多很多的人都在思考,在不停地探索。在这个汹涌的激浪中,我算是一滴水,但我们也要明白,要输出一滴水,就得首先积蓄一桶水。在此,我就这个时代课题提出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 要很好地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很自觉地承认问题,正视问题,不要逃避问题。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说,我国新闻摄影事业,这里主要是就报社来讲,目前普遍存在这么几个大问题:
(一) 新闻摄影报道缺乏个性化。
很多报社经营理念还过于传统,在这么一种体制下,摄影记者报道新闻时手脚放不开。所以有很多东西记者就不敢报,即使有的报道了也会被封杀掉。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学习国外的一些报社办报的先进理念。多鼓励摄影记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去挖掘一些从前就不曾有人报道过的新闻事实。把摄影记者反反复复挖掘出来的新鲜事集中起来做图片系列报道,不要轻易地浪费了每一张照片,而且还要建立完善好个性新闻照片的激励机制。这样以来,我相信摄影记者会疲于奔命,还乐此不疲呢。如此以来,我想编辑可以做出很多个性鲜活、样式各异的图片大粲奉献给读者。我想这样就比较好地满足了图片时代人们的读图欲,竞争也就自然上去了,摄影记者的新闻照片就有了生命力,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以后在这个大好环境下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二) 新闻摄影报道实质性不强,报道不很深入。新闻摄影不比电视摄像,可以连续性地把整个事件摄录下来。但新闻摄影却有着它独具形象魅力的瞬间。摄影记者也就是通过很好地捕捉新闻事件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瞬间来进行新闻报道的。而要很好地捕住新闻事件的几个精彩魅力瞬间可不是项容易的活。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摄影记者的功力。造成新闻摄影报道的实质性不强的原因有许多,但也不出以下几个方面:(1)摄影记者新闻敏感不强。很多突发的新闻事件,不是摄影记者没有及时的赶到场,就是赶到了场也不能很好地抓取典型瞬间。(2)不能很好地深入到被访事件中去。很多摄影记者根本就没有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随访随问。这也难怪会出现被访受挫的现象。要是访前大量收集了被访人的资料,大致了解了被访人的喜好,我们摄影记者采访起来就会顺利,报道的新闻就更深入,越是深入就越接近新闻事件的实质,即本质特征。只有很好地深入到被访事件中去,把报道做全、做真、做细、这样的报道才会感人,图片才更具强音,独家报道才站得脚稳。如此以来,报社效益就来了。
(三) 新闻摄影报道时效性不强。提到这个老问题,我想很多人会有话说。其中不乏有人会抱怨报社没有配备先进的传输工具。这的确是一个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外,我想摄影记者本身努力程度也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就是报社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快速应对机制。这个问题值得报社老总思考。我个人觉得这种内部应对快速新闻事件的机制应尽快落实。因为这个太重要了,就好比现代战争不能没有电子指挥系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报社内部摄影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处理得不够融洽。这就大大减弱了见报时效和图片利用效率。
(四) 摄影记者缺乏精品、大片意识。读图时代需要摄影记者好好思考,看看如何来为挑剔的读者奉献出精品、大片大餐。我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1)应该树立起追求精品、大片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追求精品、大片目标,并不是说要我们摄影记者天天脑子里存在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就是非精品、大片的新闻照片不拍。其实现实工作中,作为摄影记者,不拍照片是不现实的。这里的意思是,我们摄影记者可以把这么一个理念牢牢刻到脑海里,待只要有时机拍出更好的作品时,就不要轻易地放弃了。(2)精品、大片究竟是什么样的片子,把概念弄透。这里的精品、大片就是用视觉语言,通过瞬间新闻形象反映时代本质特征、有较强冲击力的新闻摄影佳作。(3)要拍摄出精品、大片不能坐等,很显然的话,懒人是做不了摄影记者的,拍精品、大片得一头扎进社会生活中去,深入生活,潜心琢磨,才有可能拍出“大片”。
(五) 摄影记者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实以上说到的这些报社新闻摄影报道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摄影记者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因为摄影记者是新闻摄影报道的主体,解决好了摄影记者队伍素质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可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本文的主题问题。报社应该积极地建立起人才培训机构,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构建高素质人才战略擂台。
二 找出问题,旨在解决问题到用于指导实践。在以上挑拣我们新闻摄影事业现实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很明白地提出了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课题——在读图时代的大好背景下,正当是我们摄影记者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又存在着种种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住机遇,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本人站在时代的门槛边,不自量力的提出了管窥之见——摄影记者在取得外满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满。很现实也很苛刻的想法,因为我这里的内满指的是摄影记者在理想状态下的综合素质修养。这无疑是要花费摄影记者一生的时光去修练。但我要说的是,图片时代下的读者群体挑剔的眼光需要我们摄影记者如此来工作。接下来,我想从这些方面来阐述我的想法:
(一)摄影记者要从群众中来,重新回到群众中去。不知我们大家想过没有,我们摄影记者是在为谁而忙碌呢。我想提到这个点上,肯定有很多人会想到是在为国家,为党,为人民而忙碌着。其实,站在大局高度上这么想是对的。但我们能不能再具体点呢,这时,我们很快会想到,噢,当然是为了生活生存而忙碌呀。对了,就是那么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摄影记者总是要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嘛。因为老百姓就是咱们新闻摄影报道的源泉啊。说道这,相信大家都能领悟这个道理。这是其一,其二,不知大家想了没,我们新闻摄影报道,就拿报社来说,其服务对象是谁啊。别想那么多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所以说,我们首先要找准服务对象,拿商场上话说就是要找准商品的适用对象一样的理。所以我们摄影记者的指导方针就是要从群众中来,重新回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摄影事业永保生机。
(二) 要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受众是我们报纸的对象。离开了受众,我们新闻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上面已经提到了受众是新闻工作的源泉,受众的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来研究。我们新闻摄影记者要深入到受众中去,首先也很有必要了解受众的喜好,把准受众的脉搏后,就能源源不断地报道出更多的好新闻。通过认真收集资料,目前,我已经能够较深刻地认识这一心理科学了。我们知道,受众普遍存在着五个心理特征:好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和比较心理。
a受众的好奇心理是我们抢得读者的利器。 受众的好奇心理从心理学上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环境时所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说白点就是说,受众的好奇就是人们自然关注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指向。明白了这一点后,我想我们摄影记者在实践中就要注意了。其实,回到新闻摄影中来想,我们新闻摄影报道的事件都有这种特征。但我们不要大意了,不知大家留意到了没,受众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不是一时的,它与事物的新鲜程度、新鲜事物出现的次数多少相关的。就回到新闻摄影报道上来说,就拿前几年伊拉克战争来说。假如你是新华社派去的一名战地记者,当你发回第一张图片报道美军部队开进伊拉克边境的时候,这张照片不用说,是很新鲜的,它很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随着战争的进展,你一回又一回地发表在报纸上的战争照片却不减新鲜性,因为次数在递加,还是能满足受众的新奇心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你在一个村庄里拍摄了一张村子里的千年老树的新闻照片,哎呀,大众就自然会对你的摄影报道有兴趣,当你深入挖掘报道时,发现在这个村庄的别处还生长了一片这样的千年老树的后续摄影报道,受众还是会迫切关注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留意这些心理学知识,以后会派上用场的。
b 受众的得益心理给了我们拍摄的广泛题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每时每刻地搜集信息和传播信息。人们都十分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有时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的需要。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受众的得益心理。所以,我们摄影记者要知道人们的这些需要,之后用镜头来为人们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懂得了这个,我们就不要再抱怨说,没什么可拍的了。比如说,今天清晨突然发生了一场微波地震。那你就要尽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新闻做成独家报道。不用犹豫,像这种突发新闻一定大有买点。因为从受众的得益心理来考虑,这是必看的新闻。
c受众的求知心理是我们摄影记者同行乃至报社之间的竞争法宝。当今时代,人们对报纸的要求更高了,人们读报时,不仅要满足新闻欲,而且还要满足求知欲。所谓求知欲,就是指读者希望能从报纸上学习到新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新闻本身就能满足人们的新闻欲,而要进一步做到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就对记者和报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我们记者,不管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要时时刻刻注意学习。因为时刻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读者的口味,跟上时代的步伐。反之,一个记者如果没有学习精神,他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出局。报社的竞争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一个学生在《长沙日报》实习的时候,写了一篇关于《访机械化养鸡场》的报道,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养鸡专业大户和许多业余读者的重视和亲睐。他的成功贵在报道即涉及饲养学中的新课题、新鲜事,后一段又涉及到了中国鸡坊的悠久历史,而这些都是能满足读者的求知欲的。
d受众的接近心理是我们摄影记者选材的过滤器。这种接近心理是指处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比较关心离自己最近的信息的一种心理指向。其主要表现在新闻发生地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新闻事件对读者利害关系的远近亲密程度。凡是与读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近的新闻,读者就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反之,读者兴趣淡薄。所以说,每条新闻都存有一定的关注人群的规律。因此,我们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报道之前,要好好地在选材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搞懂了读者人群后,该在哪些方面注意就要留意。比如说在语言,篇幅上得事先考虑好,不要存在误导读者或其他错误,做到报道有的放矢,这点很重要的。
e受众的比较心理是我们办报特色的前沿阵地。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世人看报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了。依我看,这是件好事,因为这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追求与进步。我们报社能否守住这块特色阵地,这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打好这个阵地战,报社不改革不行,而在漫漫改革中以受众的比较心理作为试金石是最好不过的了。改革首先就得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一旦报社把报纸办成有特色的独家品牌了后,就不怕受众的挑剔了,只要能经得起群众的考验,我们就有了定心丸,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扎实的工作,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如此以来,报社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摄影记者又该怎么做呢?为了把事情更好地分析清楚,我想首先要面对一种事实——今天摄影记者已经受到了来自摄影爱好者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摄影记者就要全面武装自己、提升自我水平,把我们的专业水准充分地展示给读者。要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专业就是专业,业余就是业余。只有如此,我们摄影记者才能牢固地保住地位,不被时代淘汰。
(三)摄影记者要在工作实践中全面武装自我,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战无不胜。”前面我们已经认真并详细地研究了我们的“顾主”,知道“顾主”的品性喜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生产的新闻摄影“产品”才能适销对路,我们才能产生效益,有了效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足。对于提高记者综合素质的问题,前人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精辟有力的论述。在这,我就不想多费口舌了。我的想法主要是从一些细节问题来进行补充论证:
第一 摄影记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作为我国特定国情舆论工具之一的摄影记者,不管你是党报摄影记者还是晚报摄影记者或是其他报纸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为政治服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及时地报道党和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和各方面的好新闻事件。现实新闻摄影报道中,我们的有些摄影记者在这方面一不注意就可能犯错误了。在此,我想很有必要提醒一下我们的摄影记者,平时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原则问题,弄不好就很可能会导致自毁前程的后果。
第二 摄影记者要树立时刻学习的意识。记者是杂家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我要说,新闻摄影记者更应为杂家。何谓杂家?其实说白了就是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比如:国际大事、政治时事、科技军事、文教体育、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那么,为什么要了解和学习这么多知识呢?它是否对摄影有所帮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学问高了,你的知识积累就多了,当你在现场拍摄采访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你可以从容地把握时机,选择好合适的新闻表现角度,适时按动快门。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照片才能很好地把握住事件的实质性,做出来的新闻才更具可读性。再说记者有了渊博的学识,在采访中就更加顺利,因为你的交流面很广,就容易接近被访者,获得被访者的信任与足够的尊敬。其实,就现在报社发展的趋势来看,出现两栖记者已是必然的了。所以,摄影记者要时刻不忘学习。
第三摄影记者要善于总结和研究采访中的技巧。新闻事业的时效性作为生命的属性之一,这就要求摄影记者要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着实把住时效性。而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从平时注意总结和研究方法与技巧。比如说访前要收集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采访起来就可以做到针对性;注意好访前的第一印象,不要像有些记者,本是前去访问卫生防疫站的,结果由于自己访前的一次随地吐痰而导致采访失败。在不耽误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尽量让被访者自己定时间,这样做会使访问进行地更深刻与顺利。还有要善于研究被访者的心理感应规律,如:“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对访问的影响。所谓“自己人效应”指的是摄影记者一旦跟被访者很快找到了双方共同的话题后,采访会进行地很亲切,访问就很成功。反之,就是“异己人效应”了。而我要说的是这些采访技巧与方法要靠摄影记者平时多琢磨,多总结与研究,这样做会对以后的采访帮助很大。
第四 摄影记者要努力培养自己干大事的性格。不知大家曾经注意到了没有,很多成功的记者,他们之所以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跟他们个人的性格相关。比如说,敢在死神面前微笑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富有正义感的尤金.史密斯等等。他们正是从小培养了自己干大事的性格,在对待新闻事业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死神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其实,摄影记者个人的意志对新闻摄影报道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一旦把自己的意志、情感支配好了后,将会为新闻事业带去很大动力。唯物论中的“正确意识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 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增强交流与加强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固步自封,而要经常性的保持互动,交流。这包括跟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包括同世界的交流、学习;还包括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学习。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同时,一起进步,一同提高。这是件很快乐的事。在这我还有个建议——就是我们摄影记者们,大家人人都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专门的图片网站来便于交流、学习。如此做的目的在于缩短我们跟世界的差距。针对国内新闻摄影存在的落后状况,我觉得这样做有它的现实意义。
第六 摄影记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经常看到某媒体或记者被侵权上诉,主要是因为记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记者什么都可以拍摄采写,结果就有可能侵权而成为被告。所以,多学点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起码你得知道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商业秘密,什么是军事科技秘密,知道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和在法院判定下的罪犯,在采访拍摄的时候就不至于忽略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失误。
第七 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我们前面就提到了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来学习与交流的主张,而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对上面主张的一点补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在互联网上学习,首先就要求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又知道,“快”是新闻的生命,快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这个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过了,足见其重要性。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要说,数字化新闻摄影明显优于传统新闻摄影。数字网络对于摄影记者来说真的是如虎添翼,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进取,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数字技术,这样就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向编辑部传输图文,以增强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反之,如果摄影记者今天跟不上数字网络发展的步伐,那么明天就会在新闻摄影领域落后于他人。
第八 摄影记者要提高艺术修养。也许很多的朋友会责问我,新闻摄影只要抓拍到了最具表现力的形象瞬间,而同时相关的信息囊括进去了就OK啦,那还有时间来讲究艺术性呢。但我要说的是,我们摄影记者若从追求事业上的那种精益求精高度来想,这是必要的。再者,退一步来说,我们都知道,好照片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大家都知道新闻摄影对报纸走向市场的重要性,一张有着巨大视觉冲击力的好新闻照片对报纸的卖点是多么的重要。怎么样才能产生这种震撼的具有巨大感染力的好新闻照片呢?在构图方面,你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出主题,还得有好的环境交代,这样真的是不容易呢。可是在抓拍社会新闻的时候,有时候你就没有机会考虑那么多,因为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性,会使人措手不及。在这种前提下,要拍出好照片就看平时的艺术修养功夫了,是用长焦还是用广角?是竖拍还是横拍?是拍全景还是拍特写?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合适?得根据该新闻事件的需要来确定拍摄手法和表现手段。因此,平时多学习些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点构图知识对新闻摄影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要说的是,摄影记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工作、创新。“新闻摄影之父”埃利希·萨洛蒙曾这样说:“如果一个摄影记者不想仅仅成为一个工匠的话,那么他就必须为形象的创作做不懈努力,应该反复地思考如何才能获得‘独特’的照片。”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点关于如何来对待大师级人物作品的看法,其中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提到,对待这些名作,我们不要一味地去盲目效仿人家画面表面上的东西,而要更加深刻地去探讨人家照片的本质性,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人家能够如此巧妙地运用摄影的手段来表达很大且深刻的主题。在吸取精华后,我们以后就可以大胆地借鉴大师的创作思路去挖掘更具深度的照片价值链了。要创新首先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博万物精华于一身;汇聚一定的量,在量中求质变;还要达到相当的高度和深度,保证意识形态的立体感。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需要切实加强自身各方面修养,在新闻采摄过程中深入生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努力拍摄出不愧于时代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来。

后记:摄影记者是我们报社的一支尖兵队伍。他们时常活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时不在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去报道世界上的一切,捍卫世界上的一切。应该说他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所以开头我就急于奔呼:我要向从事新闻摄影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记者们致敬!在这个读图时代里,我深信,我们摄影记者的历史使命将会更加的凸现。最后,我想疾呼: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参与和关注到新闻摄影事业上来。我想,新时代下的新闻摄影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加的繁荣与昌盛!为了撰写本文,事先,我酝酿了好一阵子,也苦闷了一些时日,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学写本文也是很不自量力。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朋友们看了文章之后能有些收获。

要写民生新闻方面的论文。谁给我立个提纲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城市化 农民失语 媒体隔离 话语重建 来稿选登[摘要]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间,中国城市将从目前的600多座发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将有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此有所反映,民生新闻正是这一反映在传媒业务层面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性质的理解: 1、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大城市里的将近二亿人。”[2]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着良好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固定的媒体消费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为宗旨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都市一时间》的报道对象就以城市生活、社会新闻为重,所提出的选材标准就是“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3] 2、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以及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碰撞,如与城市扩张相关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间、道德教化、社会审美、性别平等、投资理财、就职谋业、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的实效性使节目开通了众多的市民热线并拥有庞大的百姓摄影师群体。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 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民意调查,实现新闻与民意的实时互动。[5]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体发现城市贫民,人文关怀成为大众传媒的新语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放大了原本被掩盖的城市贫民问题,“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流入社会,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6]“城市扶贫”成为各个阶层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予以解决。另一方面,人成为当今哲学的一个主题,西方哲学出现了回归人性、关爱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时新一代党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纲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许下视野下移,站在弱势市民的立场上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予适当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视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在不突破制度设置的阈限内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媒体的独立、批判品质,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4、媒介资源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媒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注意力竞争使媒介资源越发集中到城市,大众传媒纷纷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内容、服务对象向城市靠拢,就报界方面来看“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到两家是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报纸”,[7]广播电视节目对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样存在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媒介体制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指标成了决定媒介在市场上获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这使得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成为媒体开辟民生栏目、民生专版的内在驱动力量。 二、民生新闻离农民有多远?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8]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将栏目定位于: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立足于南京本市,着眼于南京公众的利益,体现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将“民生视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视为自己选择新闻的标准;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从以上学者的论断和业界实践中可看到,都将农民排除在了民生新闻之外,至少农民在民生新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鉴于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如此严重,十分有必要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廓清。笔者以为,“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9]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进行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实际上的弱势地位,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是昂贵的,他们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不应该仅是城市市民的专利,更应该是农村居民表达自己呼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径与工具。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三、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 拜肖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不等于言语(parole),它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0]福柯不再把话语仅看作文献,即书、文本、叙述、汇编等,而将其视为一种与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实践符号;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11]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 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 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12]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 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记者职称论文省级刊物范文

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我整理了记者职称论文省级刊物范文,欢迎阅读!

新闻记者的修养

摘要:记者的修养重在自律自勉,主要包括知识修养、作风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1 知识修养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若是知识贫乏,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专业的以及基本情况全然不知,那么,采访对象从心理上就不重视你,采访活动就会受挫。所以,记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1)政治理论知识。即一个记者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是记者的基本条件。记者在采写活动中,将报道写活、写短固然重要,但主要是看准、写深,发现并解决问题,善于抓住和揭示事物的特点与本质。而要做到这几方面,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记者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知识修养。因此,记者要系统学习、钻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科学理论体系。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自觉地从理论角度总结自己的新闻实践;

2)新闻学专业知识。这主要是指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业务知识的修养。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了解中外新闻事业史,掌握新闻传播中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录音、播放、摄影、广告、攻关、媒介管理等业务知识,才能成为理论扎实的实践者;

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这主要指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知识,首先要把重点放在文史哲和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上。具备文学功底,能熟练驾驭语言文字;掌握史学知识,可以明鉴历史,以古论今;哲学知识深厚,观察事物和研究问题就高人一筹;知晓经济学知识,可以拓宽经济报道路子,采写出有深度的经济新闻;

4)自然科学及各方面的生活知识。这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体育、音乐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现代社会越来越欢迎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新闻事业也是这样。所以,记者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兼容并蓄,多多益善。

2 作风修养

新闻记者应该培养良好的作风。这是由记者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是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在记者身上的体现。具体内容有:

1)求实、正派、勤奋的工作作风。求实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求实,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求实,要求记者如实反映从采访中得来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反映群众的各种愿望和呼声。记者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人民的代言人,作风必须正派。记者只有做到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不搞歪门邪道,采访报道才能秉公行事。勤奋,就是要腿勤、脑勤、手勤、嘴勤。这“四勤”,是记者缺一不可的;

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作风。这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踏实的标志。记者只有深入到实际生活中,深入到群众中,才能真正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记者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就如鱼离开了水,瓜离开了秧,将寸步难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程度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新闻采写活动的成功与否;

3)待人真诚,谦虚谨慎的作风。待人真诚、谦虚,这一优良传统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当汲取并倡导的作风。记者不单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人民的公仆,应自觉地与人民群众坦诚相待。言必信,行必果。此外,记者虽然深受群众欢迎和尊重,但千万不能自以为是,甚至对人民群众指手划脚;

4)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应当是新闻队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记者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就是要和群众同甘共苦,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里;

5)做遵守党纪国法的模范。记者无论是从事采访报道工作,还是平日的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和新闻工作纪律。记者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外界的千万双眼睛注视着,所以更应该处处严以律己,努力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3 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记者应当成为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笔者认为,记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意下面四点:

1)重事实,讲真话,伸张正义,坚持真理。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尊重事实,敢讲真话,伸张正义,坚持真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受众负责,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记者牢固树立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要做到是非分明,褒贬公正,坚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

2)报道的内容要健康向上,有益于社会进步。新闻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一种精神产品,所报道的内容,要健康向上,准确无误。唯有健康的思想内容,才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把报道健康内容列入职业道德规范,正是为了强化记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意识;

3)摆正位置,不谋私利。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位记者都应当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牢记自己的职责,讲究文德,反对以权谋私;

4)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记者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处理好新闻单位记者、编辑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各类新闻单位都是党领导下的新闻机构,所有采编人员的目标一致,相互间是同仁关系,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因此,同行之间,要相亲、相助、相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二是处理好新闻单位内部之间的关系。新闻单位的报、台内部大都相应的分成若干部或组,各部组的版面或播出时间都有一定比例的分配。每个部组乃至每个记者都要有强烈的集体感,用整体观念来看待版面或播出时间的分配。要建立为共同事业、共同目标,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的情感,才能很好地完成宣传报道的任务;

三是处理好记者与通讯员的关系。广大通讯员历来是新闻单位一支不可忽视的新闻报道的重要力量。他们大多生活在基层和群众之中,犹如在各地安排的新闻“哨兵”,消息灵通,耳聪目明。而且在了解社会动向和群众意愿方面,条件比记者得天独厚。因此,记者要尊重通讯员的辛勤劳动,甘为他们做嫁衣、阶梯。在通讯员队伍中塑造自身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冯玉.谈谈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J].新闻与写作,2003.

[2]袁启华.浅谈新闻记者的修养[J].在线新闻,200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记者职称论文省级刊物范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