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波导航毕业论文

2023-03-06 16: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波导航毕业论文

毕德显,1908年12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东三里庄。1915年7岁时入山东省东阿县模范小学。1923年入山东泰安萃英中学(今泰安一中)。1927年夏,毕德显进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物理系学习。1930年春,齐鲁大学因故停办,转入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插班学习,与袁家骝、徐元贵、陈尚义等同班。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留校边当助教,边读研究生。同班作研究生的还有岭南大学来的冯秉铨。 1934年夏,毕德显在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正式留校当专职教员。1935年,参加了中国物理学会,并于1936年夏出席了在青岛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毕德显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做专职教员期间,曾指导过本科生张兴华的毕业论文“用扭摆测量植物油的粘度”和本科生张宗潢(张权)的毕业论文“五米波段的收发信机试验”等。 1939年夏,经孟昭英介绍,毕德显到昆明财盛巷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保密电话和利用中波广播电台导航飞机问题。1940年夏,由任之恭所长推荐申请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的留美助学金,同年9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读硕士学位。由于在国内已读过研究生并已工作多年,一年后就获得了硕士学位。1941年毕德显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读博士学位。他除了读书外,还得到一个助教的兼职,协助袁家骝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作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等。1944年夏,毕德显通过了“高强度质谱仪镁离子源”的博士论文,取得了加州理工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是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理论研究组工作,半年后应聘到美国东部新泽西州康登城的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新产品试制部工作,主要从事脉冲多路通信设备、自动定向设备及微波通信设备等的研究和制造。 1947年9月,经当时的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尧教授介绍,毕德显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开始时担任低年级普通物理课,后来主要为物理系开设无线电课。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央大学欲拉一些教授到台湾去。而这时,中国共产党为发展解放区的高教事业,也在中央大学秘密动员一些教授去东北解放区任教。毕德显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响应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向他发出的去东北解放区任教的邀请。不久,他在中央大学地下党安排下,与其他一些教授一起经上海、香港并取道朝鲜,终于在1949年初辗转来到解放区大连,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后改名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电机系和电信系的系主任。1951年底,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为集中力量培养军队通信技术干部,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1952年2月29日,毕德显带领电信系师生共211人离开大连,来到张家口,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德显为通信工程学院无线工程系开设《电磁场理论》课,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受到学员欢迎。同年,以毕德显从大连带来的电信系为基础,在通信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雷达工程系,他被任命为雷达教授会主任,开设了《雷达原理》等课程,随后开始对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1958年8月,通信工程学院从张家口迁到西安,后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毕德显在发展中国和军队雷达工程方面也做了许多引路工作。如1958年在西安军事通信工程学院时,他尽管个人政治上受压抑,但仍然积极参与了学院承担的气象雷达和超远程雷达等的研制工作。在方案论证会上,他提出了将参量放大器作为接收机前端的设计思想,以提高雷达性能。在他的指导下,学院科研组顺利完成了这些研制工作。1961年底,毕德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副院长后,凭借自己丰富的办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都亲自动手,并着手开设新的课程和专业,为培养高质量雷达工程技术人才呕心沥血。由于毕德显在雷达技术方面的贡献,1962年他被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的首届副主任委员。

中波导航天线高度与长度

中波天线与长波天线类似,主要应用于广播、通信、雷达。以广播用雷达天线为例,它们常常是底部与地面绝缘垂直安装的线天线,高度从40~300米。中波天线可是串馈也可是并馈,顶部加载也是中波天线的一种常见形式。

中波导航机624A的通信作用距离是多少?

中波导航机6241的通信作用距离大约在50到100左右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