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无机论文题目

2023-03-06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无机论文题目

无机化学是化学、材料、医药、化工、检验等许多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无机化学学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摘 要:本文主要叙述了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对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的突变、结构及性质的研究;酶的模拟;无机药物化学;金属元素中毒的研究等四个方面来介绍现在生物无机化学的进展。

关键词:生物无机化学;蛋白质;螯合剂;酶;无机药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O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07-02

生物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交叉的领域。它的任务是研究金属与生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有赖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学科水平的发展。由于研究方法的进展,使得揭示生命过程中的生物无机化学成为可能。生物无机化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生物体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二是研究外界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影响。

一、研究生物体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

(一)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的研究

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生物无机化学中偏向生物领域的研究对象,做此项研究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技术。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微量元素与蛋白质形成的配合物,与酶的区别在于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并不表现催化活性,但却有其他的重要功能。现在的研究在于发现新的蛋白,确定其结构、性质。

现在热门的蛋白有硒蛋白,因为硒蛋白是硒在体内存在和发挥生物功能的主要形式。硒的作用,主要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毒等方面,但结论不统一。现在主要在探索新的硒蛋白作为预防药物开发、癌症治疗和药物筛选靶标。如杜明等通过硫酸铵沉淀等方法,从富硒灵芝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含硒蛋白,并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具有相关性。

另外,也有对细胞色素进行研究。如官墨蓝等对细胞色素b5的突变体做了研究。为了深入了解细胞色素b5的64位氨基酸对血红素辅基微环境及蛋白性质的影响,对细胞色素b5第64位氨基酸残基进行保守性和非保守性突变。研究表明,细胞色素b5第64位氨基酸残基对稳定血红素辅基和维持蛋白的结构有重要的作用,在64位引入其他氨基酸残基使蛋白结构不太稳定。

(二)酶的模拟

酶的模拟就是从酶中挑选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来设计合成一些能表现生物功能的、比天然酶简单得多的非蛋白分子,通过研究它们来模拟酶的催化过程,找到控制生化过程的因素,从而得到更好的催化剂。

如硒酶的研究。通过对硒酶结构与功能的模拟,人们不仅可以了解硒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与硒酶相关的药物。对于硒酶的合成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对硒酶进行化学模拟,二是对硒酶进行化学修饰,三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含硒酶。对硒酶化学模拟主要集中在硒酶活性中心催化三联体Se-N的相互作用的模拟中。在这个方面主要有合成含有Se-N键的硒酶模拟物和在硒原子的附近引入氮原子,用分子内的螯合作用间接形成分子内螯合物,达到Se-N键的作用。对硒酶化学修饰主要方面有:1、将天然酶改造为含硒酶;2、设计含硒生物印迹酶;3、设计含硒抗体酶。硒蛋白模拟物在理解硒酶的生化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硒蛋白模拟物在抗氧化、抗癌及抗滤过性病原体等范围具有治疗潜能。

又如刘海洋等对核酸酶的化学模拟。核酸酶的化学模拟对于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orrole是具有共轭电子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上导致其配位化学行为易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其形成的配合物在许多反应中均有催化活性。该科研组研究了单羟基Corrole锰配合物对DNA的催化氧化断裂作用。结果表明,锰Corrole配合物可催化DNA的氧化断裂,而且断裂程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宋玉民等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钇配合物对DNA的切割和键合作用。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在生理条件下比配体和金属离子能更有效地切割质粒DNA。岳蕾等研究了铬配合物切割DNA的活性。研究表明,在H2O2存在条件下,Cr的配合物[Cr(bzimpy)2]+具有氧化切割DNA的活性,但被切割的DNA可被大肠杆菌修复。

对于固氮酶模拟的报道比较多。模拟固氮酶的目的主要是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分子转化成有机化合物,从而加以利用。对固氮酶的活性中心模拟主要是钼铁硫原子簇,另外还有钼-硫醇等等的研究报道。

二、研究外界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影响

(一)无机药物化学

无机药物的发展在生物无机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顺铂的抗肿瘤作用的发现开辟了无机药物化学的新领域。在抗癌药物应用中,顺铂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上使用,主要有四种铂配合物:顺铂、卡铂、顺糖氨铂、奥沙利铂。从1980年发现二烃基锡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具有顺铂结构的二烃基二卤化锡配合物,与卡铂结构类似的有机锡化合物,以及有机锡羧酸衍生物等等。在锗化合物方面,从发现1971年合成的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许多有机的锗化合物。此外还有茂钛衍生物和稀土配合物。因为癌症是人类健康寿命最主要的杀手,所以在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除了合成新的药物外,在原有的药物基础上对原有的药物进行改良也是未来的科研方向,因为原有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且抗癌范围较小。所以在无机抗癌药物这一方面,合成具有广谱高效抗癌活性且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时候的抗癌药物是主要发展方向;另外,对于无机金属药物的抗癌机理尚没有统一的理论,因此研究无机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也是主要研究方向。

无机药物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如金配合物在抗类风湿方面的应用,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金Au的硫醇盐。在治疗胃病的过程中,铝盐也是主要依赖的药物,含铋的化合物是治疗胃溃疡的的主要药物。在无机药物的研究中,尚不清楚各种药物对机体疾病的治疗机理,所以研究无机药物的作用机理具有较大的前景。

放射照影药物的发展也是无机药物的发展方向。由于放射示踪、核磁共振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得各种造影剂的成为医生临床应用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如钡的造影剂。

(二)金属元素中毒的治疗

在外界的金属元素超过机体所需的浓度后,该元素就会对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引起疾病。元素的毒性主要因为它与机体基团的强配合性。对金属元素中毒的治疗主要是研究具有更强螯合能力的的螯合剂,使其跟有毒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更加稳定配合物,然后排出体外。理想的螯合剂须满足以下的条件:1、水溶性,且在生理的pH条件下有足够的螯合能力;2、分子大小和结构必须合适;3、必须专一迅速结合金属元素;4、很容易从体内排出;5、没有明显的毒性。如用EDTA来排出多余的离子,EDTA螯合性虽然很强,却选择性不强,在排出有害的金属离子的同时,同时也会损失一些有益的离子。如用去铁草胺B去除多余的铁,但是它不能去除血红素或运铁蛋白中的铁。现在的医用螯合物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新的药剂,因为现在的螯合剂无论是在种类还是排出金属中毒的效率都不能满足医学的需要。

三、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

生物无机化学以后的发展趋势是生命科学与技术进行有机紧密的融合。

对蛋白质分子进行研究,研究其具有生物功能的原理。人类的基因仅有几万个,而蛋白质却有十几万种,这说明生命的复杂性需要从蛋白质上去解释。而目前已知的蛋白和酶约有1/3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阐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生物功能非常重要。对核酸的研究。研究金属元素对核酸的序列、构型、区域的选择性识别调控是生物无机化学的一个主要热点。如现在发现许多锌脂蛋白对DNA或RNA有调控作用。对这方面的研究将对以后的无机药物产生重要的影响。

既然21世纪生命科学会是研究热点之一,那么与生命科学紧密联系的生物无机化学也必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也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洪茂椿,陈荣,梁文平.21世纪的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穆劲,康诗钊.高等无机化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何凤娇.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孙为银.配位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曲平,何华,Liu Xuhui.铑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J].化学通报,1999,(12):1-11.

[6]刘海洋,刘兰英,张雷.锰(Ⅲ)Corrole配合物催化DNA氧化断裂[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9):1628-1630.

[7]宋玉民,宋小利,栾尼娜.全反式维甲酸合钇(Ⅲ)配合物对DNA的切割和键合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5,(11):1661-1668.

[8]杨频.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J].化学通报,1999,(12):1-11.

[9]黄开勋,刘琼,徐辉碧.硒蛋白的抗氧化性研究与第21个氨基酸的发现[J].无机化学学报,2008,(8):1213-1218.

[10]聂晶,韩美娇,王科志.[Ru(phen)2dppz]2+二聚及对DNA键合性质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10):1833-183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无机化学学术论文

材料与科学基础 论文题目起什么比较好写,要新颖又内容好写

一、比较好写的材料科学论文题目:
1、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高分辨透射X射线三维成像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3、“面向新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改革报告
4、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6、激光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课程材料物理性能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探讨
8、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初步应用
9、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实践
10、嵌入原子方法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1、现代球墨铸铁的诞生,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20世纪材料科学最重大的技术进 ?
12、表面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3、固态组合化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4、核辐射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15、分形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
17、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8、仿地成岩的新一代胶凝材料——凝石——自然科学、材料科学与循环经济的新焦点
19、无机新材料研究与材料科学
20、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初探
二、材料科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试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2、材料科学中的介电谱技术
3、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4、基于材料科学和材料加工有机结合的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6、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生长点——生态材料学
7、体视学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8、材料科学:材料实验——管线钢落锤撕裂试验方法的建立、应用及发展
9、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10、材料科学专业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1、金相学史话(6):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对策
13、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4、电子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5、“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与成效
17、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8、材料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
19、材料科学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双语教学探讨
三、大学材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集:
1、智能材料———材料科学发展新趋势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设想
4、材料科学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5、三维原子探针及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6、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二十一世纪初的材料科学技术
8、材料科学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9、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10、分子模拟软件CERIUS2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12、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3、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4、美国和欧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一)
15、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17、研究型教学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8、应用型本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
19、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20、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四、最新材料科学论文选题参考:
1、磁控溅射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平台实验室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初探
3、发展生物质材料与生物质材料科学
4、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5、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6、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7、纳米材料科学中的谱学研究
8、现代球墨铸铁的诞生、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20世纪材料科学最重大的技术进展之一
9、电子背散射衍射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0、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实践
1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2、面向21世纪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教育
13、选择合适审稿人提高刊物学术质量--《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遴选审稿人的体会
14、材料科学中的分形
1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17、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其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18、《材料科学基础》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19、材料科学中的分形理论应用进展
20、材料科学技术的生长点
五、大学生优秀材料科学论文题目:
1、溶胶—凝胶工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
3、第一原理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4、多孔材料引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5、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
6、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摘要)
7、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
8、均恒强磁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9、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
10、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几个新课题
11、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2、论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础
13、材料科学中的点击化学
14、分形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5、稳恒强磁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6、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7、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8、基于ESI数据库的材料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19、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科学
20、光化学基本原理与光子学材料科学

无机化学的论文

无机化学与生态环境(上)

一.生命必需元素及其生物功能   

一.生命元素
  大自然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各种化学元素在人体中有不同的功能。健康长寿使人类的共同夙愿,但许多资料证明,危害健康的疾病又与体内某些元素平衡的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生命元素在人体内的功能和存在形式,研究它们与生命活性配体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和有关代谢物等形成的配合物,尤其是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无疑有益于预防疾病、增强体制、保持身体健康。

  生命元素是指在生物体中能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环境元素和生命元素的关系,了解到生物体在适应生存和进化中,逐渐形成一套摄入、排泄和适应这些元素的保护机制。研究表明,存在于生命体内的元素可分为四种类型:

  (1) 生命元素。按其含量的不同,又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 可能有益或辅助营养元素(可能为潜在的生命元素);
  (3) 沾污元素;
  (4) 有毒元素。

  人体内大约含有27种必需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为:O、C、H、N、Ca、P、K、S、Cl、Na、Mg等,约占人体重的99.95%,微量元素仅占人体重的0.05%,它们是:Fe、F、Zn、Si、Br、Sn、Cu、V、I、Mn、Cr、Se、Mo、Ni 、Co,但其作用不小。

  有益元素是指人体中假若缺少这些元素(如Li、Ce、Ai、As、Rb、Ti、Sr、B和稀土元素)虽然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认为是健康的。

  对于必需元素均有一个最佳摄入量的问题。例如碘以毫克·日-1计,人体的最小需要量为0.1,耐受量为1000,大于1000即为中毒量。

  有20~30中普遍存在于各组织中的元素,它们的浓度是变化的,而它们的生物效应还没有被完全确定,它们也可能来自环境的沾污,因此称沾污元素。当觉察出有



楼上那个不错的。我的这篇太长了,你可以当作是资料来使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