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么方法在玉器上钻出0.17毫米的钻孔?
在硬度极高的玉石上钻孔,而且直径只有0.17毫米,比头发丝还细,这果真是处于石器时代的红山人的创造吗?科学家表示,想在玉石上钻出如此精细的微孔,只有现代的激光技术可以做到,这怎么可能是距今5000多年、刀耕火种的红山文化所能承载的呢?有人推测,这令人匪夷所思的钻孔玉石是不是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曾经存在一种比红山文化更久远、更灿烂,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的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一文明所留下的稀罕物件不仅令今人震撼,也令上古时代的红山人奉若神明?
赤峰红山文化学者席永杰表示,实践证明在一件玉器上进行复杂的钻孔技术只需200分钟,若准备工作充分,时间还会更快。
在目前考古界,针对直径0.17毫米玉石钻孔的成因解释大体分为两派。主流派坚持认为,红山人当年已经掌握了雕琢、钻凿玉器的技术,即便玉石钻孔的直径只有0.17毫米,也不足为怪;非主流派则质疑说,这样的钻孔技术根本不是红山人之所为,是红山文化之前的另一发达文明留下的“遗物”,红山人有幸捡到并为己所用。
席永杰曾做过一个实验,试验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沙绳切割和沙钻,沙是普通的细沙,而绳则是普通的草绳,钻头就是竹筒或者实心的竹筷,通过这些方式切割或钻孔的玉,玉石表面的螺纹与红山玉器上的螺纹完全一致。
席永杰说:“总的来看,近年来对古代玉器钻孔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管钻工艺的研究还停留在观测阶段,我们用实验结果向人们证明了古人管钻技术的成熟,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人们认为制作一件玉器需要旷日持久的猜想。事实上,用完整的线切割术和钻孔术制作一件红山玉器所耗时间并不多。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邓聪认为,红山玉器的制作水平很高,与其他地区的玉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红山匠人在制作玉器时已经能够依据器物的造型特点,熟练地运用切割、琢磨、钻孔、抛光、圆雕、浮雕、透雕镂空、两面雕等多种技法来加工玉石,使之成为形态各异的玉器。而独特的造型设计和雕琢工艺使红山玉器具有具象生动、抽象神秘、粗犷豪放、自然质朴的特点。因此,在玉石上钻凿直径只有0.17毫米的玉石,并非没有可能。
与这种主流说法相对的是,一些同样对红山玉器有精深研究的学者对上述说法却不敢苟同。红山玉器专家任南先生表示:“红山文化的探究是一个大工程,不是我们想象的几个猪龙几百件玉器这么简单。就论辨别真伪,也争论了几十年,瞎说了几十年,什么用料、工法,太浅了点吧!对红山文化没有定论的定论才是对红山文化的崇敬,研究红山文化与泛红山文化不要受限于任何学说与文化的禁锢! ”
与一些民间红山文化学者所不同的是,任南走的是一条“每一件红山玉器的真伪辨别都要经过科学仪器的严格鉴定,每一次有关红山文化的考证都要与国家相关权威部门联手合作! ”的道路。
上月底,记者在北京采访任南时,他正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中国古玉文明探索展。任南所展示的红山玉器要比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红山玉器品种更多、更丰富,一些展品是当世的孤本、无价的珍宝。比如一件外形酷似红山玉猪龙的玉件,在环状玉件中间断开的咬合部,夹着一块细小的金属片。任南介绍说,这块玉出土时就夹着这块金属片,这金属片非比寻常,拿着它在坚硬的金刚石、玉石上哪怕轻轻一划,一划一道痕!任南还给记者看了几件比红山文化年代还要久远的人类文明所创造的玉制乐器,其中一个外表呈深褐色的乐器像个封闭的老式眼镜盒,盒盖上钻有4小圆孔,圆孔两侧雕刻两个半跪的人,披发跣足手臂高扬,抬头仰望当空的太阳,工艺之细腻连人物肢体局部的线条、面部的表情都得以逼真再现,即便以 现代制作工艺的发达也不过如此!
任南有关红山玉器的诸多说法都是记者前所未闻的。言及0.17 毫米玉石钻孔之谜,任南说,这种做工奇特的玉器不止在红山文化遗址中被多次发现,在距今5300 多年的安徽凌家滩古人类遗址中也有出土。 "辽西的红山文化与安徽的凌家滩文化是有关联的,两地所出土的器物在诸多方面有承递关系。5300多年前的凌家滩先民,用直径不超过0.15 毫米的钻管在 玉器上钻出直径0.17 毫米的管孔芯,比人的头发还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管钻工艺技术。" 只是玉石如此坚硬,雕钻比头发丝还细的管孔绝不是石片、骨针这类简单器具所能完成的,古人究竟使用了怎样的神秘器具呢?前些年,在红山文化遗址 中,发现了用鲨鱼牙制作的雕玉工具,鲨鱼牙的硬度高于玉石,但用粗大的鲨鱼牙却无论如何干不了雕钻0.17 毫米玉石钻孔的细活。
在显微镜下观瞧细若毫发的0.17 毫米的玉石钻孔,一个已经消亡的伟大上古时代似恍惚浮动,神秘、旷远、惊世骇 俗、难以探知。那个年代通过这种种"未解之谜",不断向今天的文明世界传递着若隐若现的信息,有揭示、有叮嘱、有告诫、有预言,引领我们一步步临近 世界奥秘的真相,悄然改变着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玉玦有多种用途,当“耳环”用是其一。捏住耳垂,将其贯入玦之缺口即可。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玦饰起源起纷争
兴隆洼人喜欢佩戴玉玦。这种风俗分布的地域超乎了学者的想象。从俄罗斯滨海地区至中南半岛的泰国湾、东印度,到日本、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都曾出土过玦饰。直到今天,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仍能看到少数民族戴着玦饰。因此,玦饰起源一元说与多元论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有学者主张,既然爱美是人类的共性,像玦这种造型简单的耳饰,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是有能力发明和制作的。因此,玦饰的起源是多元的。
主张玦饰起源一元论的学者,从累计发现的一千多座有玦饰随葬的古墓得到了启发。第一,玦饰起源于兴隆洼,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大致而言,距离兴隆洼越远的地方玦饰出现的年代就越晚;第二,作为一种物质载体,玦饰所承载的精神上的因素随着玦文化同步扩展。比如,对坚硬玉质的爱好,对绿色玉的偏爱,对温润而泽和半透明质感的执著;第三,在玦饰扩散过程中,玉器的加工工艺亦随之扩散,一些极为特殊的玉工艺技术,如线切割技术也随着玦文化一同流传。
它是新石器时代极为特殊的一种玉器,是古人信仰、激情与灵感的化身——玉玦:无论生前与死后,它都是先民们挚爱的珍宝。
当我们穿越80个世纪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都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1994年10月,考古队员头顶上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烤人了,前些天还扯着嗓子嘶叫的秋蝉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轮回,重新投身于大地,土丘的四周也恢复了宁静。说不清楚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擦着地面卷起了一个个黄色的立柱。立柱打着转儿,沿着漫漫长坡落到沟底,不见了。
土丘顶上的考古工地叫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房舍基址错落有序,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发掘中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而最振奋人心的一幕就出现在这10月的一个下午:突然,基址边墓穴中一具8000年前的少女遗骸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拨去泥土,遗骸头骨的左边露出了一枚淡绿色的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考古现场负责人刘国祥隐隐感到今天会有重大的发现。
少女8000岁有谜难解
当专家们确定这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是一件玉器时,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改写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类半环形的古玉呢?清末学者吴大澄将这种“如环而缺”的玉器叫做玦,随后,考古学界便沿用了这种叫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通过对比全国各地出土的早期玉制品,古玉学者发现不论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时代早晚不同的遗址中,均有玉玦出土。玉玦是中国玉器中出土最早、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泛的玉器。使古玉学者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北方乃至各地会同时出现玉玦,而且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按理说,在原始时期,先民们的活动受地理环境影响往往较大,不同地域的人限于山河湖泽的阻隔,在文化面貌上常常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而唯独玉玦除外,这的确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
不仅如此,1917年至1918年考古人员在日本国府遗址也发掘出土了6000年前绳文时代的玉玦,玉玦成对地展现在遗骸头颅的两侧。考古人员推测,玉玦应该是戴在耳朵上的饰物。1950年以后,东亚地区多有玉玦出土,而且都是无一例外地出土于头颅两侧。就此,学术界认定玉玦就是耳环。
在兴隆洼遗址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最早的耳环是出土于日本的6000年前的玉玦。后来,伊拉克出土了距今7000年、属于古巴比伦时期的金属耳环,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耳环。如今,在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经过测定,确认是8000年前的遗物——人类佩戴耳环的历史又被提前了1000年。兴隆洼的玉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耳环。
然而,为什么少女头边仅有一只玉玦,而不像以往成双成对地出土呢?或许,是因为田鼠打洞破坏了原有的布局?但是,在少女的身边,考古队员没有发现田鼠打洞的痕迹;也许,墓穴曾被盗掘,然而,盗墓贼不可能只拿走一只玉玦而留下另外一只;第三种可能,女孩是戴着一只玉玦下的葬。
西边的天幕泛着血红,炊烟笼住了远处的村庄。该收工了,考古队员将女孩的头颅装进木箱,带回了驻地。
晚饭过后,一名考古队员坐在屋子正中的工作台边埋头清理头骨眼眶里的泥土,其他人有的在写工作日志,有的为明天的发掘做着预案。
屋里很静。
突然间,清理头骨的考古队员惊叫了起来,啪的一声,刷子掉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刘国祥问道。
清理头骨泥土的考古队员脸憋得通红。
屋里的人向工作台围拢了过来。
刘国祥捡起刷子,抱起头骨,刷起了头骨的左眼。什么都没有!刘国祥将目光转移到了右眼眶。一刻钟后,一个发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惊呆了——头骨右边的眼眶里闪现出淡淡的幽光。已经死去8000年的少女,眼眶里为什么会露出幽光?
刘国祥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刷起了附着在幽光上的泥土。十多分钟后,绿色的幽光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是一只玉玦!
但是,玉玦本应戴在耳朵上,却为何深深地镶在少女的眼眶里呢?
玦饰竟千古
如果玉玦是生前镶进女孩眼眶的,8000年前的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考古的真谛是通过遗物与历史对话,在谜底揭开之前,看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玉玦的一些文化背景。现在我们知道,玉玦是耳环,古文献中有许多佩戴耳饰的记载,有儋耳之说。儋字本作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道:“瞻,垂耳也。”而正德《琼台志》引《异物志》对佩戴耳饰有这样的解释:“儋耳之日,镂其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从北到南都有儋耳的习俗,《吕氏春秋》有“北怀儋耳”的记载,《说文解字》则说“南方有儋耳之国”,可见古代佩戴大号耳饰将耳垂拉长的习俗在中国的分布是很广的。文献显示,北方民族儋耳的习俗消失于战国晚期,而南方儋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曾寻访海南省乐东县的一位黎族老太太,名叫王色开,她的耳垂因佩戴的耳饰过重曾三次断裂。因为长时间佩戴耳饰,她的耳垂有被拉长到了十多厘米。王色开老太太佩带耳饰的样子,可谓是《异物志》所载“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的贴切写照。
兴隆洼出土的被称为玦王的玉玦重达33.8克,其他超过20克的玉玦占出土总数的28.6%。佩戴这么重的耳饰肯定会将耳朵拉扯得变了形的。8000年前兴隆洼人应该也是如海南这位黎族老太太一样双耳垂肩的。
但是,为什么原本应该戴在耳朵上的玉玦却被镶进了女孩的眼眶?
要知道,8000年前的兴隆洼玉器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使用的,因为在兴隆洼人看来玉是神器。刘国祥推测,女孩或许是一个巫师,就是远古时期有本事与神沟通的人。并且,女孩在部落里应该是很有些地位的,因此她才有资格用玉。至于说玉玦为什么会被镶进她的眼眶,刘国祥认为,因为玉在远古人类看来具有明目作用,将玉玦镶进眼眶是为了使女孩的眼睛更加明亮。不过,玉玦是在女孩生前还是死后被镶进眼眶的呢?如果是生前镶进眼眶,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比较复杂。那我们不妨开阔视野,去看看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经考古专家及生物学家鉴定,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的孔。既然同是史前时期,新疆吐鲁番洋海人有本事在活人的脑袋上打洞,那么兴隆洼人为什么不能将玉玦镶进女孩的眼眶呢?
当然,推测归推测,真正的谜底仍待考古学者进一步去破解。
天工开物:以绳割玉
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任何原始治玉工具。但当时人们琢治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可以使我们循序复原出近似的当时治玉的工艺过程。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今我们也不仅仅满足于赏玉、爱玉、玩玉,更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新启示。当我们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不免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我们知道,玉石的硬度很高,其摩氏硬度一般在6度以上(指甲的硬度约为2.0~2.5,黄铜硬度约为3.0,钢刀硬度约为5.0~5.5,玻璃硬度约为6.0),如今的玉器厂多用人工合成的碳化硅(硬度9)、碳化硼和钻石粉(硬度10)等作为治玉辅料,这不足为奇。但是,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兴隆洼人是怎样将玉料加工成精美的玉器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语使我们明白,“错”和“石”指磨玉的砺石,实际上是指一种含有石英砂或更硬的矿砂的岩石——解玉砂。以石头打制玉料那是不可能制出玉玦的。
兴隆洼人治玉用的就是天然产出的解玉砂。接下来的问题是,治玉用的材料是找到了,但加工方法是怎样的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穿石,800年前的兴隆洼人在制作玉玦时,有可能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办法——以绳割玉。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线切割技术对玉器开料和修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的确,细细察看兴隆洼玉玦,隐约可见绳线切割的痕迹。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考古队员用兽皮搓制了一些绳子,蘸上被水浸透的解玉砂打磨起来,果然,坚硬的玉料被割开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或许,老子这番极富哲理的说教是在看到了玉器加工后得出的感悟。
除中国外,还有两个地方以治玉工艺闻名,即中美洲和新西兰。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善于琢治玉器,其琢玉史自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长达3600余年。印第安的古文化有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等,分布在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西部。奥尔梅克文化(公元前1000~公元前300年)的主要玉制品有玉斧、装饰品和玉人面等。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主要的古代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直到15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玛雅文化琢玉工艺比较发达,精品多数出于墓葬中,有覆盖死者头部、用碧玉碎块嵌成的玉质面具以及佩于头、耳、项、胸、腕与踝等部位的玉饰。
新西兰玉器是指毛利族人用绿色彩石雕刻的制品。毛利人原来居住于波利尼西亚群岛,10世纪迁居到新西兰岛,直到19世纪前半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雕刻制品有神像、首饰和斧等,所使用的深绿色彩石硬度仅有摩氏3度左右,因此雕刻技艺十分简单。
这两处所产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上,还是在延续时间和使用数量上,都远逊于中国古代玉器。所以,中国制玉工艺在世界琢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张明华《古代玉器》这是本小书,我当时学玉器时候的教材,但确实觉得讲得有些笼统,也有点枯燥的,但是还是建议读一下吧,也是入门书籍啦。《中国玉器收藏与鉴赏全书》、《中国玉器》《中国玉器精品图录》、《中国玉石发展史》《白玉品鉴与投资》、《古玩鉴定与辨伪》等。另外推荐一本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书籍《穆斯林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