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气功论文

2023-03-05 05: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研究气功论文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健身气功的发展趋势1000字论文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别洗了!《中医气功学》也配叫科学?

前篇: 如何看待全国高等教育教材《中医气功学》?  

大家好我是 YodaYoda ,原号被中医粉围攻举爆掉了,求仁得仁,反正也早打算退乎,这次让朋友替我发最后一篇,主要是给支持我的人交待一下我的去向✌。我知道中医粉根本不看只管举报,但我热情建议中医粉一定要看到结尾,因为我在最后给你们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希望最后一篇回答能让中医黑和中医粉都开心一把 ;)

揣家良近2K赞的回答 不多说,原汁原味的中医洗地风,语文老师看了沉默,体育老师看了流泪,中医粉看了全身高潮。然而,我看的经典绿皮教材《中医气功学》,确实写了气功治疗肺结核,某些人看到个鸡毛就冲过来说我造谣,有考虑过刘天君大师的感受吗?

中医学子们也对气功教材看法不一,倒是 揣君子这些中医外行最有理论自信 ,非要抢着洗地:

为什么新版要删掉肺结核改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因为肺结核治不好骗不下去了吗?当初没有可靠证据就写进教科书,不知耽误了多少患者,新版认错删了,倒底是打了谁的脸? 然而不管是肺结核还是COPD,都没有对「向西坐/兑宫白气与肺相应」给出科学依据!这也配叫高等教育?进步在哪?我就不懂了,同样要向西坐吃白气,同样没有科学依据,COPD患者就好忽悠吗?

后面的洗地就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了,我只提第六条气功治疗仪是为了节省篇幅,你还偏要把前面五条全拉出来秀一番?什么气功发磁场、发光子、发信息,就连气功控制原子核衰变都放出来了……这架势、卧靠! 气功大师严新 空手拦截原子弹 该不会是真的吧? 我觉得我快要被说服了

我说啊:比如这第六条气功治疗仪太荒谬了,早就被揭穿过的伪科学还敢写到教科书里?

揣君子 :你又断章取义!前面还有五条同样荒谬你怎么不说?大家快来擦亮眼睛看看!

我无语:…………还亏是气功对核衰变影响不稳定!要是真稳定,我怕你们这些中医都要被拉去绑到核电站的反应炉上发电了,被核辐射了又怕什么? 中医治疗核辐射疗效杠杠滴!

新来的观众可能就纳闷了,揣君子为什么要这样大秀特异功能狂打自己的脸?

你们有所不知, 君子剑揣家良一向仗义敢言 ,哪怕中医大学教大家白日飞升, 人家也照洗地不误 !不信? 如何看待白日飞升载流子? 载流子小姐2万粉还在那,至于什么 手化塑料、雨不沾身、吹气沸水、白日飞升 ……我敢说知乎上至少有一万人信这些玩意儿!

鲁镇酒店的常客,其实早就看惯了他们的表演,只要揣君子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这时揣君子便涨红了脸,争辩道: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新的研究线索!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吗?

白左理中客 也跟着嚷嚷起来:科学要包容!Open Mind!DaShi Lives Matter!

《自然杂志》严新:气功外气对于241Am放射性衰变计数率的影响

拜托!不新啦! 那已经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情啦!那个年代 张宝胜大师 还在国防科委507所,《自然杂志》还在发着耳朵识字的八卦。都快半个世纪过去了,气功大师都死得差不多了,还拿气功热时代那点或真或假的报告当个宝,你们是在做萌萌么? 快醒醒!大清已经亡了! 怎么不见新的研究?还是根本没脸研究下去?怎么气功核裂变不发个《Science》?

说到论文,白左理中客突然来了底气:我们可是有哈佛大学的气功论文!

我说啊,造假和伪科学就喜欢在影响低的期刊上发论文,没人关注自然也就没人来打脸。要是像 韩春雨那样发到《Nature》,会被其他科学家发现实验无法重复,严重了会被打脸打到撤稿 。

白左理中客更得意了:又想赖掉?人家可是发在《Science》!有本事也拿论文来打脸!

不要误会,我想说的是: 你特么拿一篇被打脸过N次的论文出来装B?当别人都是傻子么?

1971年 Wallace原文: A wakeful hypome tabolic physiologic state

1975年 A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EG during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comparison with hypnosis : The EE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of meditator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a group of subjects experienced in self-hypnosis.

1976年 Sleep during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We compare electroencephalogram records made during meditation with those made during naps taken at the same time of day. The range of states observed during meditation does not support the view that meditation produces a single, uniqu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1976年 Evaluation of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as a method of reducing stress :

The sam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the two groups, which suggests that meditation does not induce a unique metabolic state but is seen biochemically as a resting state.

大家也发现了,为什么他们总喜欢拿最古老的文献说事?

再贴一篇2018年新鲜出炉的全方位打脸论文: Mind the Hyp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Prescriptive Agenda for Research on Mindfulness and Meditation.

我要是跟中医粉一个德性,肯定把论文标题翻译成:

其中关于冥想脑电图的研究是怎么说的呢?反正中医粉都要说我断章取义,我也不翻译了:

Meta-analyses of neuroimaging data suggest modest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due to practicing mindfulness. Some concomitant modest changes also have been observed in neural function. Caution must be exerted in interpreting these findings; similar changes have been observed following other forms of mental and physical skill acquisition, such as learning to play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learning to reason, suggesting that they may not be unique to mindfulness or other popular types of meditation practice.

各位理中客,你们不是喜欢大谈包容吗?怎么不把这些反面证据也写进教科书?

你们要的包容,只有对屁股的包容,你们要的学术自由,是免于打脸的特权自由。

你们要的科学,是 中医的科学性不容否定的科学!

这都罢了,前面还装模作样说有研究发现,到了后面有报道表明都出来了,论文不够新闻凑?

再后面的洗地就轻车熟路了,深得庞神医 移花接木/偷梁换柱/避重就轻 三合一洗地大法 真传!

大家要的是气功治肿瘤疗效的证据!是「向西坐/兑宫白气与肺相应」的科学依据! 揣君子 列出一堆什么太极拳对肺活量心率影响的数据,驴头不对马嘴,想证明啥?—— 各位不知,其实 中医的逻辑不是科学的逻辑! 中医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一死生,齐彭殇,大肠跟小肠也能混为一谈,所以只要对心率有影响,就已经部分证实了气功的科学性不容否定!

如何看待《Science》文章部分证实了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

中医大师CNS论文信手拈来、随意解读、自由发挥、中西结合, 被打脸了还振振有词 :

如何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称喝牛奶会导致「人的牛化」? ​

我就搞不懂了,按你们中医粉的逻辑,既然CNS论文都可以随意解读,知网垃圾论文也都当个宝,照这样下去, 铁裆功都能治肝炎了 , 中医的肺都开始造血了 , 人都开始牛化了 ,干嘛还要在这里跟黑子们啰嗦呢?你直接哞哞哞不就行了?

接下来还准备怎么洗?庞神医说得好: 我只说能治,没说治愈! 中医治的是人,比如癌症患者如果有便秘,我把便秘治好了,难道对癌症康复没有帮助? 吃饭喝水其实都用到了中医理论!

经Yoda大师这么一提点,中医粉立刻精神一振!

呼吸也算气功!反对气功的黑子们,有本事你们别呼吸啊!

本来想让中医粉开心一下,但是知乎说我不友善,所以我把友善的内容都放到了下篇:

中医粉千万不要错过!

钱学森为什么肯定了气功?

气功治好了很多人得病,中外的很多科学家都做了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了气功外气的客观存在。因为外国有研究证明气功确有效果,国内也顺理成章的提起了气功,只是更严格了一些,改编了一些基本功夫,更多是趋于舞蹈,跟真正的气功不是一回事儿了。

钱学森一九八八年六月对清华大学气功科研论文作批示指出:"气功,中医,特异功能的相结合和使之理论化,科学化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

贝时章评价指出:”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气功真是无价之宝,它是世界上那一个国家都不能与我们民族相比的国宝"。“对新发现的科学事实,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加以否定,这不是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

核物理学家和万事牛赵忠尧指出:"用精密,灵敏科学仪器,探测气功外气对生物分子的影响,是研究气功外气极为合适的道路“。

张震环将军指出:“清华大学气功科研究做的生物物理学基础试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李瑞环指出:“中华民旋文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学习了健身气功之后的的感想、600字、大家帮帮忙啊

2009年5月开始学习健身气功1568(易筋经 五禽戏 六字诀 八段锦),首先学习每套功法的动作,并且学习曲黎敏的《从头到脚谈健康-2》,逐步一一地去理解每个动作的要求和作用。反复学习,反复练习和理解,坚持天天练习,每天做练功日记和心得体会。慢慢的就把1568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了!近三年来,我的浑身骨痛病好了很多。精力也比过去强了。虽然如此,但我深深地感到要学好1568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功法你永远也没有止尽!功夫练一天有一天的劲道,有一天的感悟,身体有一天的轻松,也增添一份文化。当然练功也不是天天都顺顺利利的,所以常常因为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才会逼我们去再次反复去纠正每一个动作,去理解每一个动作的意图和要求!只有反反复复的学习研究才能使我们的功力不断长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