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新技术论文文献

2023-03-05 03: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新技术论文文献

  在写作科学的论文过程中,适当的引用一些参考文献,能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刘文帅. 关于暗物质与暗能量统一的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 梁周昌. 怒江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 张云. focus on form对中学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的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赵婧. 乌海市高中英语课堂 文化 教学现状的调查与 反思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5] 赵瑶瑶. 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潘婧.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7] 赵瑶瑶. 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 祝露. 高中写作教学设计探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9] 李玉飞.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0] 卫晓丽. 中外籍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11] 莫雷主编. 教育 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 冯忠良等着.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3] 杨治良,罗承初 编写.心理学问答[M].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6

  [14] 江桂苹.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15] 张春燕. 初中数学 专业英语 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16] 张云. focus on form对中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7] 潘婧.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8] 李玉飞.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9] 卫晓丽. 中外籍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20] 王萍. 高中英语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赵荣生. 车辆核材料检测装置的研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3(00)

  [2] 王国华,陈敬贤,梁梁. 系统评估研究现状及发展评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10)

  [3] 陈合权,魏莲芳. 论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05)

  [4] 张旺勋,龚时雨,李康伟. 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策略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1(09)

  [5] 魏莲芳. 当前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03)

  [6] 潘科,王洪德,石剑云. 多级可拓评价 方法 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铁道学报. 2011(05)

  [7] 吕海涛. 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鲍君忠. 面向综合安全评估的多属性专家决策模型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9] 孙爱军.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 南开大学 2011

  [10] 郭熹. 基于风险熵模型的安防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技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邬长城. 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12] 孙亚华,李式巨,李彬. 核电站实物保护系统的量化评估[J]. 核动力工程. 2009(01)

  [13] 陈志华. 试论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14] 魏莲芳,陈志华. 浅谈安防系统中的风险评估[J].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2005(04)

  [15] 徐哲,贾子君.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研制系统性能风险评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4)
  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董保良,张国辉,李鑫,李晓燕,杨新旺. 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J]. 电子世界. 2013(15)

  [2] 孙国强. 浅谈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使用与发展[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5)

  [3] 李爱民. 中国半城镇化研究[J]. 人口研究. 2013(04)

  [4] 王赐江. 群体性事件现实考察与学理分析--从三起具有“标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谈起[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报告 . 2013(01)

  [5] 冯文林,帅娟,姚红,邓波,魏莲芳,汪小林,冯荣. 四川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创新调查研究报告[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6] 李林. 中国法治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J]. 新视野. 2013(01)

  [7] 徐田坤,梁青槐,任星辰.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地铁750V牵引供电 系统安全 风险评估[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06)

  [8] 黄毅峰. 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征象考察与调控路径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9] 苗强,张文良,宗波,步立新,尹洪河,方忻. 核电站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研究工作进展[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2(00)

  [10] 王华安. 大安防时代:需要多元化发展战略[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2)

  [11] 何穆. 某大学图书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J]. 建筑电气. 2013(05)

  [12] 张苏. 司法中的量刑分析与操作--以石柏魁故宫盗窃案为例[J]. 中国检察官. 2013(10)

  [13] 杜治国,赵兴涛,李培岳. 美国安全管理专业解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4] 唐海. 个性化概念图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5] 杜治国,赵兴涛,李锦涛. 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仿真模型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猜你喜欢:

1. 什么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2. 中国茶文化参考文献

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4. 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5.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6. 历史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你知道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周金陵.张鹏.丛于 CMMI 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00:60-62.

[2]龚波,于自跃.小型软件企业实施 CMMI 过程改进研究和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64-67.

[3][美] 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刘佰忠.项目管理是 IT 项目灵魂[J].湖南制造业信息化,2004(4): 9-10.

[5]段琳琳.敏捷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08.1.

[6]段琳琳.王如龙.极限编程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 27 (l):127-130.

[7]唐爱国,王如龙.软件项目范围变更流程与过程控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 4(9):71-73.

[8]唐艳.教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9]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88.

[11]伯克温.项目管理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42.

[1]陆恩锡,涨慧娟,尹清华.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J],化工进展,1999,18(4): 63-64.

[2]王之瑛.改进高效浓密机工艺和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5,24-27.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2.

[4]黄向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5.

[5]刘晓东.沉降槽泥层界面检测仪的应用[J],自动化仪器与仪表,2007(3):52-53.

[6]杨慧,陈述文.0>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J],金属矿山,2002,318(12):38-40.

[7]杨榛,浦伟光等.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27(2): 139-143.

[8]韩虹,李朝明.关于浓缩池设计的探究[J],新疆化工,2007,20(3):12-14.

[9]孙红先,赵听友,蔡冠梁.化工模拟软件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9): 1285-1288.

[10]耿增显,柴天佑,岳恒.浓密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J],控制工程,2008,19(9): 353-363.

[11]刘学言.多级逆流洗漆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1993,7(3): 25-31.

[1]陈友洪,G 公司 SAP 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9.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40.

[3]黄佳,SAP 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4-238.

[4] 卢俊,SAP 行业解决方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0.

[5]石坚燕,SAP NetWeaver--SAP 新一代业务平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37.

[6] 胡险峰,SAP 及 mySAP 商务套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15.

[7] Raymond McLeond,Jr. George Schell 着,张成洪,顾卓珺等译,管理信息系统(第10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33.

[8]Peter S. Pande et al,Robert P. Neuman,Roland R. Cavanagh,The Six Sigma Way:How GE,Motorola,and Other Top Companies are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M],McGraw-Hill,2000,1-67.

[9]David M. Levine,Statistic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s with Minitab and JMP[M],FT Press,2006,1-22.

[10]王天杨,王斌峰,倪寅凌,左贝合着,SAP 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7-19.

[11]Christian Kramer,Sven Ringling,Song Yang,Mastering HR Management with SAP[M],SAP Press,2006,19-22.

[12]Andreas Vogel,Ian Kimbell,mySAP ERP For Dummies[M],For Dummies,2005,1-80.

[1]姜新.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向立志,谭杰等.先进控制算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3,29(18):41-43.

[3]刘x,周建宏,刘宏民.电熔法提纯氧化镁电极的自动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 18-20.

[4]吴志伟,吴永建,张莉等.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 30(11): 1526-1529.

[5]吴新军.PLC在电溶镁炉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2003,4(2):67-68.

[6]孙鹤旭,林涛.嵌入式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7]齐国超,张卫军.电熔镁电弧炉炉体优化设计[J],冶金能源,2010,29(4):34-36.

[8]吴永建,吴志伟,柴天佑等.电熔镁炉智能优化仿真实验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11, 23(4):676-680.

[9]倪晓明,孙菲.电熔镁石炉的计算机控制及节能改造[J],冶金能源,2002,21(1): 60-61.

[10]葛伟.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溶镁炉监测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高分求论文一篇 题目 我国高新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影响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王江, 李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022)摘要: 本文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的背景下, 以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为基础,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发现,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最后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4034 ( 2007) 02- 0017- 0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及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不仅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而且其对外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表1 可以看出,1998-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 特别是1999 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增长, 2005 年已经突破4000 亿大关。同时, 1991- 2003 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
  表1 1996-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数据
  年份EX( 亿美元) EX年增长率(%) IM( 亿美元) IM年增长率(%) TOTAL( 亿美元) TOTAL年增长率(%) NET( 亿美元)
  1991 28.77 94.38 123.15 - 65.61
  1992 39.96 0.39 107.12 0.13 147.08 0.19 - 67.16
  1993 46.76 0.17 159.09 0.49 205.85 0.40 - 112.33
  1994 63.42 0.36 205.95 0.29 269.37 0.31 - 142.53
  1995 100.91 0.59 218.27 0.06 319.18 0.18 - 117.36
  1996 126.63 0.25 224.69 0.03 351.32 0.10 - 98.06
  1997 163.10 0.29 238.93 0.06 402.03 0.14 - 75.83
  1998 202.51 0.24 292.01 0.22 494.52 0.23 - 89.50
  1999 247.04 0.22 375.98 0.29 623.02 0.26 - 128.94
  2000 370.43 0.50 525.07 0.40 895.50 0.44 - 154.64
  2001 464.57 0.25 641.16 0.22 1105.73 0.23 - 176.59
  2002 678.55 0.46 828.39 0.29 1506.94 0.36 - 149.84
  2003 1103.20 0.63 1193.00 0.44 2296.20 0.52 - 89.80
  2004 1655.40 0.50 1614.32 0.35 3269.72 0.42 41.08
  2005 2182.50 0.32 1977.10 0.22 4159.60 0.27 205.4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EX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IM代表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 TOTAL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 NET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
  贸易差额, 即净出口。下同。
  表2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 单位: %)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EX IM EX IM EX IM EX IM
  1991 4.00 14.80 5.20 17.80 1999 12.70 22.70 14.10 27.10
  1992 4.70 13.30 5.90 15.90 2000 14.90 23.30 16.60 29.40
  1993 5.10 15.30 6.20 17.70 2001 17.50 26.30 19.40 32.40
  1994 5.20 17.80 6.30 20.80 2002 20.80 28.10 22.80 33.70
  1995 6.80 16.50 7.90 20.30 2003 25.20 28.90 27.30 35.10
  1996 8.40 16.20 9.80 19.80 2004 27.90 28.70 29.90 36.60
  1997 8.90 16.80 10.30 21.00 2005 28.60 30.00 30.60 38.90
  1998 11.00 20.80 12.40 24.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每年均有大量贸易逆差, 特别是在2001 年更是达到了176 亿美元, 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但近年来, 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 贸易逆差持续减少, 并从2004 年起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 实现了顺差。此外,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年增长率除1993 年和1996 年以外,均大于进口的年增长率。相对来说, 出口增长较快, 而进口增长较缓。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对外贸易额占我国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如表2所示,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2005 年约占商品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占工业制成品三分之一强,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相关系数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利用软件Eviews4.0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及支出法计算的GDP(GDP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下同。) , 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格兰杰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Obs F- Statistic Probability
  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42.2851 5.6E- 05
  IM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5.35871 0.03337
  NE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3.61854 0.07599
  TOTA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16.1889 0.00154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于假设“A 不是B的格兰杰原因”, 若可能性( Probability) 的值极小,则认为此假设是小概率事件, 假设将不被接受, 也即表明“A 是B 的格兰杰原因”。从上图可知,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以及净出口均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利用Eviews4.0研究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关系发现,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及总额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而与净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 如表4 所示) 。
  表4 相关系数表
  EX IM NET TOTAL
  GDP 0.960437 0.969188 0.677562 0.965935
  表面上看, 这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相悖, 其根源在于支出法核算GDP 的理论依据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而该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环境, 即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通过各种手段扩大总需求, 而净出口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 是作为国内需求重要补充的国外需求。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进口的增加可以补充本国市场上的供给, 从而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 最终带动GDP 的增长。而出口则会减少国内供给, 出口动力不足, 出口即使增加, 其上涨幅度也必低于进口增加的幅度, 体现在净出口上即为净出口的减少或贸易顺差的减少,所以会出现净出口较低、但GDP 增长却较高的现象。同理, 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市场上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时, 就需要国外需求来补充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此时, 出口动力加大, 出口增长的幅度大于进口, 表现为净出口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大, 并以此带动GDP上涨。由此可见, 只有当本国市场处于供大于求,即市场环境为需求约束型时, 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进口, 净出口的增长才与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之, 如果整体经济供小于求, 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时, 进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净出口与GDP 增长就会呈现非强相关, 甚至是负相关。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来说, 我国是一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 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巨大需求, 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且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基本不能替代, 必须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因此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进口到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最终会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 直接推动GDP 的增长。所以在我国现阶段,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净出口与GDP 增长非显著相关。
  我国GDP 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或一组变量( 自变量) 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 因变量) 变动之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1991- 2005 年的GDP、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 分别以进、出口额为自变量, 以GDP 为因变量, 首先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GDP=30416.09+6.83*EX ①
  ( 17.01) ( 12.43)
  ( 0.00) ( 0.00)
  R2=0.92DW=0.41F=154.61
  GDP=25415.28+7.81*IM ②
  ( 13.97) ( 14.19)
  ( 0.00) ( 0.00)
  R2=0.94DW=0.62F=201.26从①、②可以看出, 自变量和常数项的回归系数都超过了临界值, 检验结果呈高度显著性, 方程拟合很好, 但DW统计值分别仅为0.41 和0.62,说明回归模型残差存在着序列自相关, 违背了OLS 的高斯- 马尔柯夫定理的基本假定。所以, 我国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内在依存关系, 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为了揭示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真实的内在依存关系, 必须消除序列自相关问题。Eviews 采用在原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中添加AR
  ( 1) 来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 添加AR
  (2) 消除二阶自相关, 添加AR
  ( 3) 消除三阶自相关, 以此类推。重新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GDP=35696.97+6.04*EX+[AR( 1)=0.70] ③
  ( 8.15) ( 9.33) ( 4.60)
  ( 0.00) ( 0.00) ( 0.00)
  R2=0.97DW=1.80F=255.70
  GDP=28641.43+7.37*IM+[AR( 1)=0.70] ④
  ( 7.80) ( 9.87) ( 2.98)
  ( 0.00) ( 0.00) ( 0.01)
  R2=0.97DW=1.71F=186.16
  由③、④可知, DW 检验值均已接近于2, 表明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复相关系数也均有所提高。模型中的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且达到了非常高的显著性水平。所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 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6.04 个单位; 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37 个单位。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且进口的作用大于出口。3.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凯恩斯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Y)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 I) +净出口(X-M) , 可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属于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 如上文所述, 由于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该类产品的进口不会抵消国内需求, 而是最终转
  表5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GDP 的贡献
  年份
  出口进口
  年份
  出口进口
  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
  1992 1.78 0.25 1.72 0.24 1999 8.20 0.50 15.25 0.94
  1993 0.34 0.06 4.95 0.81 2000 15.98 1.22 19.27 1.47
  1994 5.46 0.49 16.44 1.49 2001 8.78 0.84 10.77 1.03
  1995 5.28 0.37 - 6.66 - 0.47 2002 17.84 1.84 15.77 1.63
  1996 2.82 0.22 - 2.13 - 0.17 2003 27.51 3.16 23.43 2.69
  1997 5.81 0.38 1.29 0.09 2004 26.50 3.33 19.50 2.45
  1998 7.12 0.45 9.62 0.61 2005 9.70 2.67 6.36 1.75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GDP 按支出法计算。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每年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化为消费和投资,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认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是与消费、投资类似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一般衡量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测度指标为贡献度和贡献率: 贡献度反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量在GDP 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贡献率则反映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经济总量的拉动程度, 用公式表达如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出口( 进口) 增量/GDP 增量×1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GDP 的增长率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 结果见表5。
  从表5 我们可以看出, 从1992 年起至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的贡献度、贡献率均较低, 出口贡献度不足10%, 贡献率不足5%; 进口的贡献度、贡献率更是在1995 和1996 两年呈现负值, 表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拉动作用。而在1999 年以后, 基本呈现出较好的上升状态。进出口贡献度均突破20%, 出口的贡献度最高为2003 年的27.51%, 贡献率在2004 年达到了最高, 为3.33%; 进口贡献度的最高值为2003 年的2.69%, 贡献率最高值也为2003 年的2.45%。从总体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 自1999 年我国实行科技兴贸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 以及2002 年我国入世后开放度增加后,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均有较大上升, 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了较大提升。2005 年数据有明显下降, 主要是由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较快, 以及这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从8.27 下降到8.19 所造成。因此, 尽管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但仍未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
  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1.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 为了给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整个国家的技术基础相对来说仍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政府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仍十分有限, 但是政府可以转变职能, 从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 转向在宏观调控上创造条件和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制度平台, 如: 充分利用税收杠杆, 优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2.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技术特征, 制定出有差别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贸易壁垒高的产业, 如国防技术产品, 政府要加大投入, 重点扶持; 对一些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国内已经可以自主开发的产业, 如某些电子产品, 应减少政策扶持; 而对于那些技术依赖性较强、产业化过程尚未完成的, 如某些信息产品, 则应采取较高倾斜度的扶持政策。在外贸政策上, 根据产业的发展程度, 也同样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 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贸易方式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如表6 所示, 加工贸易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但许多关键技术及主要零部件必须依靠引进, 使得产业发展始终停留在对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水平上, 这也从侧面暴露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加工贸易的过分依赖性, 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忧。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 提高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及吸收加工贸易中的溢出效应的能力。同时努力提高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
  4. 相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 进口增加相对缓慢。我国进口壁垒偏高和渠道不畅,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正常的进口需求,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的持续增长。但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 如何改善进口机制, 即通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来分享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我国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根据《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框架》的要求, 我国必须扩大技术引进的规模, 改造老设备, 围绕机械、电子、石化、高科技产业等主导产业以及与主导产业前后关联的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等, 把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结合起来,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加速经济增长。
  5.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为了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 加大力度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软环境。如: 加强与银行、金融、税务、商检、海关等有关机构的协调工作, 以保证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顺畅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信息库, 使信息网络化, 保证企业第一时间了解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动态, 及时抓住商机等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作建筑工程技术的论文中,适当引用参考文献,有助于我们提高论文的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一)
  [1]刘永德.工业建筑艺术的新课题--工厂环境景观设计[J].建筑学报.1992(01)

  [2]李保强.了望与徘徊--2008年报业印刷业观察与思考[J].今日印刷.2009(02)

  [3]王文锋.珠三角地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宅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郝幸田.现代工业建筑的 文化 取向[J].企业文明.2008(09)

  [5]陈圣疆.现代工业建筑新形象--以福州日报印务中心金山厂区方案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07(11)

  [6]张艳芳.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进步与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7]周文水.报业集团走过十五年--“2011中国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J].中国报业.2011(13)

  [8]滕斌.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9]陈谷川.报业集团转型“全媒体”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0(10)

  [10]川崎清,白林.空间与风景--我的建筑设计作品系谱[J].世界建筑.1995(04)

  [11]石文.CSG电转炉项目产量与环保匹配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2]魏美蓉.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整合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3]徐卫国.正在融入世界建筑潮流的中国建筑[J].建筑学报.2007(01)

  [14]郭明卓.寻找科技和人文的结合点--羊城晚报印务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04(06)

  [15]邹德依,刘丛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2002(05)

  [16]潘忠诚,洗京晖,史小予.博览开放式工业建筑的探索--记广州日报印务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02(05)

  [17]李大为.建筑师与业主应建立良性互动关系[J].建筑学报.2002(05)

  [18]吴晨,田银生.新工业建筑的先声——广州日报印务中心[J].世界建筑.2002(01)

  [19]支晓兵.高新技术工业建筑设计新特点[J].工业建筑.2006(S1)

  [20]周铁军,张洁,袁渊.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2)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二)
  [1]于会谦.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方式探讨.四川建材,20115(02)

  [2]吴奕卯.工程项目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和履约情况评价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0.

  [3]王靖瑜,邓富民.建筑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策略分析[J].企业导报,2014(17):36-36.

  [4]沈玮.建筑工程中项目风险类型及管理策略探讨[J].建设科技,2013(20):85-86.

  [5]杨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3):178-178.

  [6]丁舒媚,刘长玲.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2):354-354,355.

  [7]胡忠敖.基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华夏地理,2014,(8):92-93.

  [8]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 措施 [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44.

  [9]王京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6:207~208.

  [10]邹娜.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108.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三)
  [1]李霞.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与策略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06,01:71-74

  [2]魏鹤琳,姜丹.新产品开发项目评价 方法 研究[J].价值工程,2002,04:26-29.

  [3]王广军.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关系的发展变化[J].重型汽车,2014,01:44-45.

  [4]胡树华,杨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与发展之路[J].北京汽车,2004,05:1-4.

  [5]何琳.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6]胡林辉.基于知识整合的供应商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12

  [7]蔡树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与性质的再解析[D].兰州学刊2007,03:50-53

  [8]朱承亮.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迸步[D].西北大学,2013.

  [9]于焱.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

  [10]党育.中国汽车产业引进FDI效应分析[D].西南 财经 大学,2013.

  [11]黄卫剑.新产品开发的网络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

  [12]邹伟民.顺达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D].复旦大学,2008.

  [13]王昌林,杨吉.面向新产品开发的采购管理——以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新产品开发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12:246-248.

  [14]赵玉忠.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影响要素分析与评价[D].天津大学,2009.

  [15]王景祜.ISO/TS16949——汽车行业最新的国际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J].上海汽车,2004,08:39-40.

猜你喜欢:

1.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2.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典型范文

3.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4.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