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 、“船夫” 、“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 ,“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人性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在《边城》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世,她痛苦悲伤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傩送归来,充分表现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
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边城》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高欧阳馨悦
边城简介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性皆真、善、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但是边城所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桃源里一群善良的人的悲剧。边城讲了一个平淡的故事,在平淡中开始也在平淡中结束。而我这次论文的论题就是“一群善良的人为什么将生活过成了悲剧
关于翠翠
翠翠的出身便很独特,或者说有点戏剧性,她从小在祖父的身边长大,单纯又美丽,文中这样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她就像一只小兽,对世间的一切有些胆怯又有些好奇。但从文中祖父几次询问她而她总避而不答可以看出翠翠更偏向于躲避。而且翠翠明明是喜欢船总二儿子傩送,但是在见到傩送的时候。翠翠总躲起来不见或是不怎搭理傩送,也从未给过傩送明确的答复,傩送也没有什么主动的举动,明明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就在这样谁也不明说的模糊的关系下随着后来事情的发生变得越来越遥远。
关于大哥天保
大哥天保大概是这群【不好好说话的】人里面说话最为直爽的,他最先便向老渡船人表明了对翠翠的心意,但船总顺顺大概更为偏爱二儿子傩送(这从名字大概就可以看出来,傩送这个名字在当地多少有点神圣,而天保就显得要敷衍很多)也许是因为父亲的偏爱使得这个直爽的人隐隐约约有些自卑,这也导致了天保在知道傩送也喜欢翠翠后就失落了很多,而弟弟傩送的好嗓子更是让大哥自卑,于是本该在月夜下唱歌的那一天,天保甚至一句也没唱便赌气乘船离开。天保的离开大概是因为自卑但翠翠如河畔小鹿一般的身影未曾从天保心头散去,也是因为这般心神动乱天保便就此丢了性命。
关于船总二儿子傩送
傩送的选择好像一直都比大哥天保更多,渡船或是水磨坊总之都是不赖的选择,但傩送也是这群人中间心思最为细腻或者说话最扭捏的,在某一次船总顺顺询问傩送选择哪一个的时候,我记得傩送的回答大概是你要是为了钱财那你就选水磨坊,你要是为了我那我就选渡船。傩送的意思大概是我们家也不缺钱也没必要为了钱财去选水磨坊吧。但是他这样委婉的说话风格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祖父和翠翠始终没有拿出明确的答复可以说也就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关于老船夫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性皆真、善、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
边城剧情分析
边城这本书的笔风很澄澈很干净,它不回避任何悲剧,也不刻意扩大任何矛盾但悲剧发生也正是在这平淡中慢慢酝酿没有任何矛盾也不起什么大波澜但悲剧慢慢酝酿便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了最后翠翠失去了祖父追求者也葬身波涛,心上人最后离开也不知道何时能归翠翠是这整件事情的受害者,除此以外船总顺顺不仅失去了大儿子而且二儿子也离开边城。但翠翠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也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在这样一个桃花源,人民淳朴老实而周围人也善良友好,没有人做恶甚至没有谁动了一丝一毫从中阻拦的心,但终究他们还是分开了,翠翠本就狭小的生活圈失去了一大部分,船主顺顺的家也因此大起风浪。故事的结尾翠翠大概是坐在床边,等待着老二的回归。”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感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致谢沈从文先生和给我灵感的各式事物
参考文献《边城》沈从文
[1]朱文斌. 《边城》:关于翠翠成长的神话——沈从文《边城》之再解读[J]. 名作欣赏,2005,(11).
[2]何利. 于《边城》之外寻找翠翠的命运——窥探沈从文被现实驱逐的理想[J]. 大众文艺,2010,(4).
[3]张迪平. 心灵的变奏曲——记《边城》中翠翠的情绪历程[J]. 小说评论,2010,(S1).
[4]张迪平.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5]陈珂. 成长的烦恼与爱的困惑——《边城》人物“翠翠”的心理透视[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潘大胜. 《边城》中翠翠的爱情心理[J]. 文学教育(上),2009,(4).
[7]张芹. 爱的企慕——《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情爱故事探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4).
[8]刘华. 脆弱的单纯——《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不幸浅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9]刘越. 《边城》中翠翠的悲剧性根源探析[J]. 文学教育(下),2009,(12).
[10]宋圆圆. 《边城》中翠翠的悲苦人生[J]. 文学教育(上),2010,(2).
[11]周英校. 边城两“翠翠” 百姓贴心人——湖南省民委驻长老坟村建整扶贫工作纪实[J]. 民族论坛,2010,(1).
[12]汪树东. 翠翠:赤子型自然人的爱与死——重读《边城》[J]. 名作欣赏,2006,(8).
[13]张献青. 翠翠:一个隐喻性符号——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J]. 名作欣赏,2006,(8).
[14]张丽军. 《边城》翠翠形象的双重性及其深层内涵[J]. 语文建设,2006,(6).
[15]肖燕云.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边城》中的翠翠看沈从文的写作[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16]祁培. 《边城》里翠翠父母故事叙事功能研究[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17]李伟. 《边城》“翠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
[18]张鹏辉. 文化的宿命——《边城》中翠翠母女悲剧命运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9]叶颖. 翠翠的美——沈从文作品《边城》中的人物形象赏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3).
[20]谭正冲,郑亚辉. 浅谈《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天府新论,2008,(S1).
[21]张玉琴. 浅议《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才智,2008,(11).
[22]杨帆. 孤雏命运,谁主沉浮?——《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探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
[23]杨现钦. 自然自在的生存与成长——《边城》中翠翠情爱历程探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4]邹菡. 翠翠:从山水走向社会——《边城》人物论之一[J]. 江西社会科学,2005,(5).
[25]阳敏. “毒水”毁“边城” “翠翠”后人面临“绝”境[J]. 开放潮,2005,(7).
[26]王忠芹. 对《边城》中翠翠爱情结局根源的探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7]许守卫. 美的聚合,爱的载体——浅淡《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8]白晓霞. 民俗世界中爱的精灵——对《边城》中翠翠情爱心理的认识[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9]蒋亚茹. 心与梦的世界——浅析《边城》中的“翠翠”[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0]焦晓燕. “荒原女巫”与“沅水女神”——比较《还乡》中的游苔莎和《边城》中的翠翠[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1]张献青. 翠翠:一个隐喻性符号——重读《边城》[J]. 滨州师专学报,1994,(3).
[32]虹云. 从“边城”走来的翠翠——青年舞蹈家杨霞及其表演[J]. 艺海,1998,(4).
[33]粟冰. 浅谈《边城》中湘西少女—翠翠形象的塑造[J]. 民族论坛,1988,(2).
[34]记者 吴雨 明星. 边城“翠翠”当自强[N]. 新华每日电讯,2011-09-04(001).
[35]重庆市石柱中学 隆玉梅. 《边城》中翠翠命运悲剧的地域原因初探[N]. 学知报,2011-07-18(I08).
[36]雍容. 从翠翠梦中听歌说起[N]. 文汇报,2008-05-26(016).
到你校图书馆网站知网找上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