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紫色论文开题报告

2023-03-04 20: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紫色论文开题报告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王冬梅

  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
  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

  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

  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

  二、圆形房屋的象征

  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裤子的象征

  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

  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

  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

  五、旅行的象征

  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

  六、开窗户的象征

  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

  七、颜色的象征

  《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
  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
  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
  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
  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
  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
  〔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
  〔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
  〔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
  〔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

  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摘要] 色彩的表现无限,它具备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自古以来,在宗教、文学、戏剧、音乐、诗歌、建筑、工艺、绘画等方面表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艺术创造包含着色彩的辉煌业绩,传播出人类对美的追求达到了无限广泛的境界。同样,色彩也是广告设计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和研究领域,使广告色彩奥妙无穷。
  [关键词] 广告设计 色彩联想 商业广告 色彩倾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世界万物与色彩紧密相关。每当我们环顾四周,五彩缤纷的色彩立刻映入眼帘。色彩的细腻、温雅、淑静以及浪漫气息令人心醉。色彩是人通过眼睛感受可见光后的产物,是人类最敏感的、视觉神经反映最快的一种信息。色彩的表现无限,它具备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自古以来,在宗教、文学、戏剧、音乐、诗歌、建筑、工艺、绘画等方面表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艺术创造包含着色彩的辉煌业绩,传播出人类对美的追求达到了无限广泛的境界。同样,色彩也是广告设计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和研究领域,使广告色彩奥妙无穷。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首先,色彩能吸引观众对广告的注意力,调查表明,色彩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绚丽多彩的画面更富有吸引力。在色相上,黑色背景上的黄色比其他色彩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彩色广告的悦目性和装饰性也非常强,常常使人们能长时间的注目。从而把广告中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快捷、完整地传达给受众,发挥出广告的重要作用。
  其次,色彩能强化广告中文字的宣传效果,一幅广告包括有很多因素,文字和语言能够更直接地传达某些信息,但有时在广告中仅靠文字和语言是很难使宣传效果达到及至。而色彩就比文字更能生动地表现出主题内容的形象、质感和量感。广告中的形象能够被真实地表现出来,是离不开色彩的,而正是这种真实感,才能够促使广大的受众对广告中所宣传的内容产生信任感和好感。借助色彩的魅力就可以达到广告主题的作用和目的。
  再次,色彩可以强化广告中象征的宣传效果,在广告中文字和形象是主要的宣传内容,但色彩的融入更能强化象征的宣传效果。因为无论何种色彩都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情绪等生理和心理过程,能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如冷暖、轻重、远近、强弱、动与静、华丽与朴素等等,某些特定的色彩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反应,也具备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色彩的这种强化象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广告也正是利用色彩的情感象征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广告主体内容独特的色彩语言,使受众更易辩识和产生亲近感,从而达到广告的宣传作用。
  上述的几种色彩在广告中的作用促使设计师日益重视广告色彩的设计。但值得注意的是,对色彩的使用要仔细推敲,切不可使用色彩时过多过滥,使人眼花缭乱,只识别色彩而忽视了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广告中不在于使用色彩的多少,而关键在于色彩运用是否恰如其分。
  色彩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很大,它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它可以引发情绪、产生联想。这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往往产生联想,对色彩也就引发了情感。这种联想和情感作用在广告色彩的设计中至关重要。广告色彩对人们的生理感觉也产生很大影响,如冷暖感、胀缩感、进退感、软硬轻重感、兴奋沉静感等等。在不同的广告中要分别注重各方面的感觉,这会影响人们对广告的第一印象,这重印象将对广告的总体感觉产生重要的影响。
  广告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感受的影响,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爱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都不尽相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感觉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个情感。如在政治家眼里,红色象征革命、流血牺牲;在现代人眼里则代表喜庆、欢乐。基于这种色彩对人们的影响,人们把这些感觉个情感象征总结归纳,以不同的色彩和色调表达出来,是设计师在设计时有目的的选择色彩。一般归纳为:
  红色是色谱中最鲜明、最生动、最热烈的颜色。由于红色的这种品性,在老百姓那里,它成为驱灾避邪,大喜大庆的象征;到政治家那里则成为革命、胜利的标志。
  黄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轻快、辉煌、透明、活泼、光明、希望、功名、健康等特征。黄色表示土地,黄色象征权力,黄色还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橙色是色谱中最耀眼的色彩。给人以温暖、华美、兴奋、热烈等感觉。带有快乐、健康、自由、勇敢、渴望等象征。
  蓝色,来自于自然的启迪。无论深蓝还是淡蓝色,都会使我们想到无限的宇宙或者流动的大气。因此,蓝色也是永恒的象征。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是那么高远、博大、深邃,是那么壮阔、浩渺。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主宰。它是大自然植物之颜色,是生命之色,希望之色:正是那茫茫林海孕育了人类,原始人类也正是吸吮着绿色汁液才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绿色在世界范围内象征和平、安全。
  紫色在大自然中是最不常见的色彩,物以稀为贵,紫色是高贵、奢华、庄重、神圣、浪漫的象征。
  在广告宣传中都有其主题内容,如何在广告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广告主题的中心思想。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非盈利性广告。
  商业广告主要是对企业和商品及服务等来进行宣传,达到盈利的目的。商业广告中出现的主题内容很多,在宣传中侧重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有注重企业形象宣传的,也有注重商品形象宣传的。在大部分商业广告中都是通过商品的形象色来烘托广告中的主题。如:
  工业机电类广告,这类产品多讲求功能性、实用和效益。在色彩上多采用沉静、稳重、朴实的色调,如紫色和一些高级灰调;再加入一些充满活力的纯色,如采用红、蓝、黄、橙等,食品类广告,这类产品多讲求营养、美味和安全。在色彩选用上多用些暖色调,接近食品本身的固有色,使人联想到可口诱人的美味,通过这种色彩的联想刺激受众的食欲和购买欲。
  化妆品类广告,这类产品多讲求护肤美容,使人靓丽清新,安全可靠。在色彩上多选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如粉红、淡绿、奶白等色彩,给人以健康、优雅、清香和温柔的感觉。
  交通旅游类广告,这类广告虽然不是有形产品,但也是一种产业,它讲求旅游中愉快、舒适、安全和方便。在色彩中选用中性系列色彩,如蓝色绿色等色调给人以安全、恬静的舒适感。偏暖色调则给人以温暖、愉快的感觉。
  药品类广告,这类产品讲求安全、卫生、健康。在色彩上多采用中性色调,如偏冷色调,蓝色、绿色、灰色、给人以安全和信任感;而偏暖色调中的浅红、紫红等就给人以元气、健康和活力的感觉。
  体育类广告,这一类中有对产品宣传的,也有对活动宣传的,都讲求活力、舒适、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色彩上多采用对比较强的纯色,如红、黄、蓝、绿等对比构图,也经常用一些灰色调来衬托主题形象。
  还有很多商业广告在其宣传上有它自己的个性形象。总之,商业广告的习惯用色主要有两方面决定:一方面,要体现商品的本身特性、用途;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商品的使用者对色彩的感受,商品的色调倾向。在进行商业广告色彩的设计时,要多深入了解企业、商品及消费者的各方面信息,选择适合的色彩语言,既考虑商品色彩的共性感受,更要突出商品的个性特点,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非盈利性广告是一种公益性广告。它的主题很丰富,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列广告往往主体明确,予以比较深刻,涵盖的信息量也较大,通常都要观者从中领悟到很多含义,使观者联想颇多。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对观者产生较强烈的震撼。这类广告中借助的各类造型语言很丰富,设计师的个性空间很广阔,发挥的余地很大。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没有很多束缚,主要是服从主题内容,达到主题所需要的色彩意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广告宣传效果。
  另外,在色彩喜好倾向与广告设计方面,(1)年龄、性别和经历的不同对色彩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多系好极鲜明的纯色,这是因为这类颜色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女性比男性更爱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而男性则多喜爱蓝色,因为蓝色象征豪爽、沉稳、成熟和心胸开阔。对乡村的人来说则比较喜爱颜色较纯的色彩,而城市中的人则喜爱一些纯度较低,对比较富丽、柔和的色调和浅淡的中间色。(2)民族与风俗对色彩的喜好倾向影响也很明显,使得人们对色彩的反映 也各不相同。如欧洲多用黑色表示悲哀,而我过就多用白色。西方用白色礼服来表示新娘的纯洁高尚,而我国则用红色表示喜庆。但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风俗习惯也渐趋同化。(3)不同的宗教信仰对色彩的喜好也有一定影响。如伊斯兰教把绿色称为生命之色,而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佛教徒却以黄色僧衣意味超凡脱俗。基督教则认为黄色为叛徒衣服的颜色而现卑劣,把紫红尊为高贵之色。
  对色彩的喜好倾向进行研究是广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只有对这些色彩倾向认真把握,针对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才能在广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东雨李宁编著:《广告色彩奥妙》.辽宁美术出版社
  [2]宁钢编著:《设计色彩教学》.江西美术出版社
  [3]汪涛编著:《现代广告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4]靳埭强编著:《中国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上海文艺出版社 给人以坚实耐用和现代的感觉。

论文的开题报告该怎么写?

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专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论文种类

1、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包含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和导师。论文的题目要准确规范,题目不要过长,一般20字以内最佳。以简洁专业的术语表明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开题报告其实就是论文的一个精简版介绍,确定论文主题的大方向,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论文。开题报告需详细说明论文的大纲,讲明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论文所需要引用的文献;需说明研究课题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以及介绍本人所研究课题的初步方案。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研究它的价值是什么。这个可以先结合现实情况去进行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去做研究解决。然后就论文研究的实际作用、预期达到的结果以及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阐述。

文献综述部分,就该研究课题的发展历史,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问题等综合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将文中的研究方法逐一列举出来,并按照你如何使用该方法进行阐述。研究内容将大纲再进行深入阐述一遍即可。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