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耐克论文演讲稿

2023-03-04 17: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耐克论文演讲稿

  Hello everyone, now I introduce ten English brand products.
  First of all, from the beginning of clothing brand.
  Nike, the world's largest sports clothing brand, but the price is expensive.
  YISHION, China's largest casual wear brand, is the young people like to go shopping site.
  Li Ning, the Chinese sports clothing brand first, its chairman is the gymnastics Prince Li Ning.
  Next is the car brand.
  Ferrari, Ferrari is the world's famous car brand.
  Red flag, China's first domestic car is a red flag.
  Mercedes Benz, Mercedes Benz is the world's leading brands, from germany.
  Third is a mobile phone brand.
  Apple, the Apple Corp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pple product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globe.
  Samsung, Samsung is Korea's largest enterprise, the world's top 500.
  Last is the food brand.
  Kentucky Fried Chicken is the world's largest fried chicken enterpris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globe.
  Wahaha Wahaha, China is the largest food and beverag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We finished the speech, thank you!

写艺篇耐克鞋的介绍,会的朋友帮帮忙,谢谢。

1963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菲尔·奈特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普雷方丹(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菲尔·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尤其是脚踝与膝盖,防止其在作剧烈运动时扭伤,减少对膝盖的冲击与磨损。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名为Shox的新型缓震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例如:运用FIT技术制造的高性能纺织品能够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1962年,一个名为菲尔·奈特(Phil·Knight)的商学院研究生,在无意中听到《俄勒冈期刊》(Oregon Journal)的人员,正在辩论日本的尼康相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昂贵的德国造莱卡(Leicas)相机,当下灵光一闪,写了一份论文。身为俄勒冈大学中距离赛跑的选手,菲尔·奈特认为,如果擅长低价生产的日本制造商,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跑步鞋,利用此一价格优势,就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进而与欧洲的制鞋商,如阿迪达斯(Adidas)与彪马(Puma)等一较高下。尽管奈特毕业之后就到了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但是在1963年夏天,他还是去了一趟日本,与生产虎牌(Onitsuka Tiger)运动鞋的鬼冢(Onitsuka)公司的经理见面。当他看到这些便宜又轻便,而且与欧洲品牌质量不相上下的运动鞋时,奈特当即受到鼓动,一些样品带回家乡,并出示给他的同学、同时也是运动教练的比尔·鲍尔曼(BillBowerman)看。这些样品给这位传奇性的俄勒冈教练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他因而同意出资500美元,成为合伙人。这两个人后来与鬼冢公司签约,以“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Sports,简称BRS)的名义,买进1千双虎牌鞋。他们把鞋子放在汽车后面的行李箱,运到运动大会的现场出售,结果,奈特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卖出了8千美元的鞋子。他随后即辞去工作,并进口了更多的鞋子。奈特雇用了几个销售人员,他们都是志趣相投的赛跑选手,BRS公司刚好给了他们这个工作机会,让他们可以有不错的收入,同时也享受跑步的乐趣。 1966年,原本就一直在尝试用各种不同方法制作更轻便鞋子的鲍尔曼,寄给鬼冢公司一双自己设计的鞋子,里面的鞋帮是一个软尼龙的,而非传统的皮革。这双鞋叫做 Cortez,虽然一开始遭到阿迪达斯业务代表的奚落与嘲笑,却在田径比赛中风行一时,成为虎牌旗下最畅销的鞋款。到了1969年,BRS已经卖出了超过 100万美元的鞋子。但是,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日本鬼冢公司,他们也开始担心双方的关系恐怕生变。后来,这种担心果然成真,日本方面开始寻找更大的批发商,并威胁要中止合作关系。奈特被迫选择,或者卖掉他的股份,并面对法律问题,或并另觅他法来生产鞋子。因此,带着他的几个员工这些员工已经开始开发设计出一条不同的生产线——奈特认为单打独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因为违约,切断了与鬼冢公司的合作关系之后,他找到一家位于爱塞特 (Exeter)的工厂,并与日本的一家贸易公司口商岩井(Nissho Iwai)合作(该公司向他们提供信用融资),开始以一个新的名称与商标销售鞋子。在员工约翰逊(Johnson)的一场梦境中,希腊胜利l女神的形象浮观,因此,他们取了“Nike”(耐克)这个名字(古希腊胜利女神,即名为Nike)。而当地的一个女学生凯洛琳·戴维森 (CarolineDavidson),只收取35美元的费用,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胖胖的勾勾符号,成为耐克的新标志。这个标志一开始不太讨人喜欢,因为它不像阿迪达斯鞋子上的条纹,具有支撑脚底足弓的修饰作用,也不像彪马的标志可以修饰支撑足部的圆形部位,只有纯粹的装饰功能。但是,这个 “Swoosh”(指“嗖的飞过去”),也就是耐克的绰号,却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标志,而且对于耐克公司的成功,居功至伟。
耐克的霸主地位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劲的对手之后确立的。 例如,作为后起之秀,耐克曾经面临着阿迪达斯公司的巨大压力。该公司是以其创办者--德国人阿迪·达斯勒(Adi Dassler)名字命名的,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体育用品制造商。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杰出的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足登阿迪达斯跑鞋一举夺取了四枚金牌。自此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田径鞋,阿迪达斯一枝独秀了几十年。1972年,第一批耐克鞋开始面世销售。在此后的20年中,耐克公司逐渐地、彻底地吃掉了阿迪达斯的午餐。如今,阿迪达斯在美国的销售额仅名列第4位,被耐克公司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问题出在哪里呢? 阿迪达斯的鞋类市场营销主管埃里克· 利特克指出:"阿迪达斯的设计师在设计运动鞋时,并不清楚潜在的买家是谁。不熟悉顾客,这就是阿迪达斯的症结所在:它一直在制造好鞋,但却不合消费者的口味。"例如,阿迪达斯在去年推出了其独创的ClimaCool通风系统,这种新科技让整个运动鞋产业界非常折服,但是销售额却平平淡淡,显然是因为色彩和款式太单调了。利特克介绍说,"阿迪达斯以优质耐用的品牌享誉于世,但是却不够迷人。"作为营销策略,公司曾特意请来顾客征询他们的意见,他们问一些孩子说:"如果有人穿阿迪达斯参加派对,他们会在哪些地方出没?"孩子们回答说穿着阿迪达斯鞋的男孩会混在男孩堆里一起谈论女孩,但是穿耐克鞋的男孩子却都和女孩子在一起。 耐克的影响力在足球方面和阿迪达斯有较大的差距。阿迪达斯是世界杯、欧洲杯的赞助商,并提供世界杯、欧洲杯、欧冠、德甲等赛事的用球,且阿迪达斯签约明星当中,有梅西、卡卡、哈维、比利亚这样的当红球星,并且阿迪达斯赞助皇马、AC米兰、利物浦、切尔西、拜仁的足坛豪门,耐克想要在足球领域超过阿迪达斯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耐克在战胜昔日对手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新涌现出来的体育用品公司的挑战。在过去的10年间,新平衡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增长。当运动鞋制造商都去抢占年轻人的市场时,新平衡却把市场定位在中老年消费者身上。新平衡非常了解自己的顾客群。从创立之初,这家公司就从未偏离人口统计数据。同时,新平衡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不必承受来自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压力。它能获得快速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运动员每天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战胜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耐克公司同样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仔细的思考。

耐克走向成功的秘诀

他被誉为商界传奇领袖,却是财富500强企业里脾气最古怪的领导人,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永远一副墨镜傍身,以超酷形象示人;他的公司是著名的广告先锋,一手把乔丹的商业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句“just do it”的经典广告语至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是一名普通长跑运动员,却用1000美元起家,历时半个多世纪一手缔造了860亿美元的体育王国。他就是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Phil Knight)。

平庸运动员转战生意场,后备箱卖鞋开启创业路

出生于1938年的奈特在青少年时期曾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只是成绩始终平平。1962年,时年24岁的菲尔·奈特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个热衷于跑步的年轻人在用身体剧烈运动的同时,思想上也在自我挣扎。可以说斯坦福的经历改变了奈特的人生。更为准确地说,是一堂课改变了奈特的人生。

在那堂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设想一个小公司,描述其目标,并制定一份营销计划。奈特的论文题目是:“日本运动鞋公司可以像日本照相机挑战德国相机那样挑战德国运动鞋吗?”他在这篇文章中设想,利用当时日本的廉价劳动力来生产高质量的运动鞋,有望打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德国运动鞋。当时,很多体育名将和普通运动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阿迪达斯。奈特后来回忆说,那堂课是一个关键,“我记得,在完成那篇论文之后就对自己说:'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开始痴迷于日本生产的Onitsuke Tiger运动鞋,并不顾父母的反对在家乡小镇上贩卖OnitsukeTiger。这是一个极其卑微的开始,就和我们在中国常见的路边摊卖鞋人一样——

他一个人开着自己的小破车,把几十双运动鞋放在后备箱里,到各个运动会场馆外面叫卖。

最终他遵循内心的召唤决定动身前往日本,正是这次日本之行奠定了奈特一生事业的根基。他和大学的`长跑教练鲍尔曼各自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蓝带公司(耐克前身),并与日本的运动鞋品牌鬼冢虎(Tiger)签订了代理合同,成为其在美国的经销商。

当年跑步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在极为冷清的运动鞋消费环境下,奈特勇敢地将制作考究、价格低廉的鬼冢虎带到了美国,并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第一年他的小公司销售额是8000美元;五年后的1969年迅速增加到30万美元,奈特卖掉了一百万双贴着蓝带商标、在日本生产的运动鞋。

创立Nike,一度徘徊在破产边缘

1971年,蓝带公司销售额已超过600万美元。鬼冢虎曾提出购买公司51%的股份,并在5个董事中占两席,如果不答应这个要求,立即停止供货。鲍尔曼和奈特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也是在这年年底,奈特与鬼冢虎彻底分道扬镳,毅然创立了新的品牌“Nike”,Nike的品牌LOGO是一个“像是嗖的一声在空气中留下的痕迹”的钩形图案,这个图案在半个世纪后几乎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符号。

当时的运动鞋市场已是一片红海,不乏像彪马、New Balance、斯伯丁这样的知名品牌。毫不夸张的说,耐克最初一直徘徊在破产边缘,好多次奈特几乎坚持不下去。在将尽两个月的时间里,奈特给多个投资人写信并寄出融资文件,但他没有收到一封回信,没有接到一个电话。

身处绝境的奈特开始向朋友借钱,朋友们纷纷躲着他。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和第一个雇员Woodell敲开了他的门,Woodell告诉奈特,他的父母愿意借给他钱,于是奈特厚着脸皮收下了这对夫妇8000美元毕生积蓄。

十年后耐克上市后,那8000美元变成了160万,整整200倍的回报。奈特亲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惊愕之余不停的摇头:“我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首创“外包”生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奈特就为公司设计了虚拟化生产的战略。耐克旗下不设一家工厂,而是将设计能力和商标以授权的方式在低成本的劳动力密集地区进行产品大规模生产。其他所有资源则集中到研究运动员需求、设计产品和市场营销方面。耐克这种集中优势、节省管理成本的“外包”方式后来被行业乃至整个商界所效仿。

同时,耐克还带来了运动鞋史上最伟大的创新——气垫鞋。“踩着空气跑步”,在70年代无疑是个疯狂的想法,如今耐克的Air运动鞋却几乎遍布全世界。奈特一生致力于改进运动鞋的舒适度,“气垫鞋”无疑是让他自豪的一大壮举,时至今日,这仍是一款极富革命性的产品。

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拥有一支将近100名成员的雄厚研究队伍,开发出了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1979年,耐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3%,一举挤进了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三者组成的“铁三角”,实现了看似遥不可及的“打败阿迪达斯”的梦想。

广告界的“毕加索”

华盛顿邮报曾评价说,创意营销是由耐克和菲尔·奈特开创的。

1985年耐克花费重金签下了NBA明星迈克尔.乔丹为其品牌代言人,并借助乔丹推出新品牌“飞腾乔丹”(Air Jordon)。很多人认为奈特此举太过冒险,甚至是一种近乎傻瓜式的行为。

但特立独行的奈特无疑是一个出色的营销推手,乔丹身上凝聚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振奋人心的体育精神,极富个人主义英雄色彩,飞腾乔丹推出的第一年就取得了一亿美元的销售额。乔丹使得耐克名声大噪,仅是以乔丹命名的运动鞋就为耐克带来了将近25亿美元的丰厚利润。这既是广告战役的成功,更是品牌战的胜利。在退役前,乔丹曾由衷地感叹:“菲尔耐特和耐克把我变成了一个梦幻人物。”

1986年耐克的广告再度创下新突破:在广告片中耐克公司采用了著名甲壳虫乐队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图新的节奏、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产品的美国人正如痴如醉地进行健身锻炼,……这则广告准确地迎合了刚刚出现的健身运动的变革之风和时代新潮,让人耳目一新。

1988年,脍炙人口的《Just Do It》广告邀请了80岁高龄的长跑运动员华尔特·斯塔克主演,一经推出同样轰动了广告界,如今“just do it”这句简短有力的广告语如同耐克的钩子标识一样做到了无人不知,成为耐克的代表性口号。

在奈特的带领下,耐克广告一次又一次成为经典之作,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田径场上刘翔获得110米跨栏冠军的瞬间,极具前瞻性的耐克便向中国推出了“定律是用来被打破的”系列新广告。

可以说,奈特颠覆性的修改了体育营销的法则,将明星代言打造成了体育营销的经典模式。有了这些大牌体育明星做活广告,耐克运动鞋已不再仅仅是运动鞋,而是偶像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凭借强大的市场嗅觉、极具个性的营销手法,奈特一手将运动鞋带入了时尚领域,把耐克的品牌文化推向全世界,同时他自己也被美国媒体称为“广告界的毕加索”。

勇敢的冒险者,执着的梦想家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掌时间里,奈特曾三次宣布隐退将权杖交给接班人,但又两次回归。2000年,耐克业绩持续下滑,奈特炒掉了自己亲自任命的CEO并迅速重建团队,带领耐克重新走向双位数增长。2003年,耐克宣布收购破产的老大哥匡威,在60年代匡威曾占据美国90%的篮球鞋市场,在耐克的操刀之下,匡威重焕活力,成为了耐克的潜在增长因素。

而这,正是备受奈特推崇的冒险精神。对于这样独具个人魅力,并在创业期间已将公司带向无人可企及高度的创始人来说,奈特的创业基因何其强大,他已然成为公司的灵魂和精神领袖。

2016年6月30日,奈特在掌舵公司半个多世纪之后,宣布正式退休,如今的耐克,已是市值高达860亿美元的体育王国,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鞋狗》——耐克的创业故事

鞋狗,是对那些痴迷于造鞋的工匠们的昵称,不同于“产品狗”这种略带贬义的称呼,鞋狗更多的是褒义,来表达对于工匠精神的喜欢。

Phil Knight菲尔·奈特,耐克公司的创始人,不同于其他大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至今仍生活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他几十年的创业故事也都发生在那里,而不是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

本书讲述了奈特的创业史,讲述了耐克品牌的发展过程。

奈特是一个热爱跑步的年轻人,不只是热爱,他还是俄勒冈大学田径队的一员

离开校园后,每天10公里跑是他雷打不动的坚持

在创业过程中无数次遇到难题,几近崩溃的时候,他都是通过“出去跑了10公里”来让自己冷静,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

奈特大学毕业后又去斯坦福读了MBA,但他不想打工,想自己做点事情。MBA有一堂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设想一个小公司,描述其目标,并制定一份营销计划。奈特的论文题目是:“日本运动鞋公司可以像日本照相机挑战德国相机那样挑战德国运动鞋吗?”他在这篇文章中设想,利用当时日本的廉价劳动力来生产高质量的运动鞋,有望打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德国运动鞋。这成为他后面创业的理论基础。

彼时日本跑鞋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由于对跑步的喜爱,奈特想去代理鬼冢虎鞋,于是他跑去了日本,编造了自己的运动鞋公司蓝带(Blue

Ribbon),并成功拿下了鬼冢虎在美国的代理权。

奈特的第一位合伙人(共同出资建立公司),是他俄勒冈大学田径队的教练比尔·鲍尔曼。

鲍尔曼是俄勒冈乃至美国知名的田径教练,曾带领美国田径队参加过1972年奥运会。

鲍尔曼喜欢钻研运动鞋,经常动手修改运动鞋并让他的运动员测试,看能否提升成绩,是一个典型的鞋狗

鲍尔曼在蓝带公司代理鬼冢虎的时候就研发了华夫饼干鞋底等一系列产品,包括后来在美国风靡的鬼冢虎Cortez系列都是出自鲍尔曼之手

(一个代理商帮助品牌上设计了一个产品,所以这个代理商迟早是要单干的。。。)

蓝带体育的第一个员工是杰夫·约翰逊(Jeff Johnson),他是个充满激情的销售员,也是一个话唠,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约翰逊可以一周给奈特寄来5封信,讲述他的各种销售故事。

约翰逊也是奈特最信得过的搭档,无数次开疆拓土,比如第一个美东分公司,第一个本土自有工厂等等苦活儿累活儿都是由约翰逊担纲。

约翰逊也是个“鞋狗”,他也设计了一些耐克早期的鞋

蓝带体育在美国卖的鬼冢虎鞋越来越多,鬼冢公司的行为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到货延迟,品质不稳定,在美国扶植别的代理商抢生意,意欲收购蓝带体育等等

此时蓝带体育也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过百万美元的规模,于是奈特决定单飞,打造自己的鞋类品牌,并在日本、台湾、韩国寻找代工厂,而这一切都是在与鬼冢公司的合约还未到期时发生的,这也为日后带来了一个大官司。

NIKE这个名字来自于奈特创业前的一次旅行,他跑遍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希腊神殿里的胜利女神尼姬(希腊语:Νίκη,“胜利”;拉丁字母转写:Nike)给奈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新品牌和公司的名字。

弗兰克·鲁迪并不是一个鞋狗,他曾是一名航天工程师,他是气垫的发明人,也是Nike大名鼎鼎的air系列的主要贡献者。

鲁迪主动找上奈特时,奈特对气垫并不太感兴趣,理由是鞋子发展了几百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但当他尝试了塞入气垫的鞋子后,改变了这个想法,耐克很快推出了气垫鞋,但第一批产品却因设计缺陷而出现大规模的气垫爆裂,最终惨遭召回。

气垫技术也是经过了好几代的发展才稳定下来,成为了耐克划时代的产品。

签下乔丹绝对是耐克的神来之笔,这也是COO斯特拉瑟的杰作。

彼时Nike在NBA中还是名不见经传的角色,乔丹也是如此,乔丹的经纪人曾试图让阿迪达斯签下他,但阿迪达斯并不感兴趣,他们正在追逐其他已成名的球员

耐克在1984年以50万美元签下了乔丹,这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但最终证明这比投资价值连城,乔丹不光把Nike的NBA之旅推向了顶峰,更是打造了Air

Jordan这个至今依然让鞋迷们疯狂的品牌。

官司一:耐克单飞时,鬼冢公司在日本对耐克公司提起诉讼,诉讼内容涉及诈骗(奈特签下鬼冢虎代理权时压根就没有蓝带体育这个公司,是他编造的)、商业机密窃取(奈特偷窃了鬼冢公司代表的文件,发现了鬼冢公司在美国寻找其他代理商的证据)等,最终在名不见经传的律师斯特拉瑟的帮助下,耐克打赢了这场关系,而斯特拉瑟也被奈特招致麾下,成了耐克的COO

官司二:当耐克年销售额达到千万美元级别时,匡威等美国本土企业发起了阻击,上告到美国海关,指出耐克的鞋品属于特殊商品,进口需要支付高额的关税,并且要追溯到最开始代理鬼冢的时代,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最终奈特与另一名律师在华盛顿各种游说找人,化解了官司。

整个创业过程中,直到Nike年销售额达到几千万美元时,奈特一直倍受资金链断裂的痛苦,白手起家的他,在那个没有VC(风险投资)的年代,只能向银行借短期贷款,一方面越洋供货周期长却要先款后货,另一方面需要每个月向银行还贷再借贷,资金周转极其困难,而银行对于他的资产负债情况非常不满,因为他的账上始终没有余额,钱全部拿来进下一批货了,所以奈特始终面对的是如火如荼飞速增长的销售额和随时断裂的资金链这两个矛盾。

纵观全书,对与不同时期“缺钱”的描述占据了大量的篇幅,甚至超过了对于做鞋的描述,跟鞋狗这个标题有些不符。

直到奈特克服心理障碍,决定上市,一切才好了起来

恶棍俱乐部是奈特对自己核心团队的昵称,这些人经常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聚会,采用互相吵架、指责甚至谩骂的方式讨论问题,场面很失控,却是一种重要的发泄了,这也表达了初创团队那种心无芥蒂,坦诚相见。几乎每次恶棍俱乐部的会议都会有重要的决策产出。

1964.4——首批300双鬼冢虎到货,“蓝带”作为美国西部经销商开始销售;

1964.7.4 首批300双销售完

1965 ——销售额8000美元 

1966 ——销售额44000美元

1967 ——销售额84000美元

1968 ——销售额150000美元,15万

1969 ——销售额300000美元,30万

1972 ——销售额3200000美元,320万

1973 ——销售额4800000美元,480万

1976 ——销售额14000000美元,1400万

1977 ——销售额70000000美元,7000万

1979 ——销售额140000000美元,1.4亿

2006 ——销售额美元,160亿

2017 ——销售额32320000000美元,323亿

2019——销售额39100000000美元,391亿

在如此艰辛的情况下把白手起家创建一家企业,并将其拉扯到这么大,奈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在书中奈特多次表达了对于家庭的歉意,尤其是大儿子马修·奈特。

马修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度过的并不好,缺少父亲的陪伴让他成年后依然很叛逆,从事NGO事业,浪迹天涯,2004年因为潜水事故去世

奈特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对马修的疏远造成的一系列后果,这也成了他这个成功人士心头永远的痛

“我好像总是雇佣会计和律师。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我对会计和律师有特殊好感,我只是不知道还能从哪些行业寻找人才。”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显示出基本的能力,如果你雇了一个会计,你知道他计算能力还行;如果你雇了一个律师,你知道他语言能力不错。当你雇了一个市场专家或产品开发员,你能知道什么呢?一无所知!”

呃,产品狗被无情的鄙视了!

奈特的创业故事并不特别,也没有什么奇迹,但这本书却是我读过的多本传记中写的最引人入胜的,非常生动,基本可以直接拿来做电影剧本。

虽然书名叫《鞋狗》,但更多讲述的还是创业过程中的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就像无数成功人士说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投资就是投人

虽然描述做产品的过程较少,但鞋狗们的精神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因为不断的创新推出好产品,才让耐克走到今天,向鞋狗们致敬,向匠人们致敬!

•《兄弟之争:阿迪与彪马的历史》:本片介绍了德国的两兄弟合作创建阿迪达斯,又闹掰创建了彪马的故事

•《The Last Dance》最后一舞:10集纪录片,介绍了乔丹的职业生涯,本剧的背后推手就是耐克,里面也介绍了乔丹与耐克的渊源

•《金拱门》:讲述麦当劳创办历史的电影,今天的麦当劳已经叫回初创时的名字——金拱门了

•《鞋狗》:鞋狗的剧本已被Netflix买断,影片正在拍摄中,敬请期待

耐克公司的品牌经营理念

耐克品牌公司正式成立于1972年,由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利浦·奈特共同创立,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是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耐克公司的品牌经营理念,欢迎参阅。

(一)把公司文化个性化

“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是耐克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这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是由公司创始人菲利普·耐特创立的。

耐克品牌公司初创时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它是以奈特在斯坦弗商业研究生院上学时写的一篇论文为模拟创建的。奈特胡乱地收集了一些田径赛名将和体育迷的想法写在文章中,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阿迪达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穿上日本生产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跑鞋——Tigers(虎牌)。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把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和商业伦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对奈特被选入俄勒冈州大学田径队,成为专业中长跑队员后,他对体育用品的激情被磨掉了。后来他曾在波兰price waterhouse当了5年会计师,他的商业意识也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俄勒冈传奇人特式的田径教练彼尔·鲍尔,总是给他的明星运动员订做跑鞋。他告诉奈特,一个田径队是由一些个体队员组成的,每个人必须永不停息地拼命提高他或她的成绩,径赛运动员的信条是:“没有端点”。而price waterhouse给了的启示是“商业行为有最基本的原则”。耐克的历史是以上两个信条不断对话的过程,是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与商业约束相协调的过程。奈特与鲍尔曼开始共同创办蓝带,并于1972年更名为耐克,从那以后,它开始设计带本公司商标的鞋,并在亚洲生产。

永不停息是耐克的公司文化。当时,在美国运动鞋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70年代初期,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用运动鞋,因为运动鞋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是健康而年轻的象征——这就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形象,运动鞋即将流行起来,但以阿迪达斯为首的“铁三角”却没有掌握这一发展趋势,“耐克”却跑步进入了。1974年,鲍尔曼教练在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脲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种鞋底是“华尔饼干”式的,鞋底还有小橡胶圆钉,使它比市场流行的其他鞋底的弹性更强,这项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的事业,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耐克1976年的销售窗口从前一年的830万美元猛增到1400万美元。耐克像野火一样发展起业,公司为开发新样式跑鞋而花费巨资,到70年代末,耐克品牌公司有将近100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有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多种相关领导的学位。这雄厚的研究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设计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数百万各式各样、各种能力的跑步者都有了这种观念,这在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里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形象。

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33%,终于挤进原来的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而奈特本人也跑步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令人垂涎的美国富有400人之列。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在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回忆:“那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奈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在吵大闹的联欢会以“针锋相对”著称。奈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耐克企业的所在地,就像校园一样,有森林、慢跑小径、湖泊、足球场。奈特希望创造出一个祥和的工作环境,他认为世界已经够混乱的了,工作时间应像家一样自由。

耐克鲜明的企业文化,吸引大批年轻人,40%的耐克员工不到30岁,他们一天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中午时间在“校园”里的运动休闲中心运动两小时,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他们对公司都非常忠诚,耐克品牌公司的管理并不严谨,但是必须打破阿迪达斯的强烈信念把整个队伍团结在一起。公司的营销人员说:“我们本能地就能判断,什么事是耐克品牌公司要做的,什么事是耐克品牌公司不做的。”由于阿迪达斯属于正统派,耐克能够非常重视认可那些对正统派深恶痛绝的运动员,如史蒂夫、普雷方汀——田径世界里的詹姆·迪安,对业余运动员联合会嗤之以鼻;“爱闹别扭”的伊蕾·纳斯塔斯,则是网球界的一位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这些反传统的运动员经耐克资助后,使耐克品牌公司充满挑战正统、进取活力的形象。奈特对自己创办的公司一往情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感情,对公司的事务,只要他认为需要,每天都事必躬亲,出出进进办公室。奈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办公室隔壁的小屋里。小屋的地板上放着脏衣服,旁边是成堆的东西和文件,几乎没有其他人进他的屋子,奈特发牢骚说:“一旦让人们进你的屋子,他们便会整天进进出出,而我需要的是思考问题。”

耐克凭着自己的企业精神最好终在美国市场打败阿迪达斯,但当锐步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于80年代初冒出来之后,耐克品牌公司以生产男士体育为重点的文化显得有些鼠目寸光。耐克品牌公司竟未能预见软皮areobic鞋的重要性这类鞋深受女性的青睐。1986年,锐步公司超过耐克品牌公司,成为行业的带头人。奈特从中得到启发,他制定了管理细则,以此支持维护商标信誉的中心工作。1981年,他着手对公司内部进行新的改造。他把一个大的鞋类部门分成几个较小的部门,每个小部门分管一种体育项目的运动鞋,这样就加快了产品开发的进程,他通过建立一套生产、销售、广告宣传相连的体系把公司组成一个整体。结果是,公司群策群力开发各种鞋型,并以广告宣传为手段,给耐克鞋塑造一个强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形象。

(二)营销战略创新的动力来自文化理念的创新

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奈特认为,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极强,对品牌也极为敏感,校园里的明星人物的穿着经常会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只要设法让最有魅力的运动员穿上耐克,就必定能吸引全国为数众多的人的模仿。最伟大的世界级得明星、大红人乔丹出色地把握耐克品牌公司的独特精神气质,即完美且充满活力的工作作风。耐克通过赞助这位“第一飞人”,同时也成为千万喜爱运动者的偶像。现在耐克成为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后,其反传统的形象正受到威胁,一位商业评论家骂道:“奈特发现,耐克品牌公司在迅速变成美国商业和体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普通矛盾心理的避雷针。”奈特自己也认为:“当你的家业越来越大时,你必须注意使企业降温,但千万不要把火熄灭掉。”在美国,虽然每卖出的3双旅游鞋中便有一双标有耐克品牌公司的商标Swooshk,但分析表明,截至1994年5月31日,耐克品牌公司本年度财政总收入将下降6%,跌到37亿美元。最大的篮球鞋销售市场也急剧下降,耐克品牌公司最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是欧洲和日本,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却不怎么景气。

问题的核心在于,过去几年曾推动耐克品牌公司发展的消费者——青少年及20出头的年轻一代已经纷纷放弃了旅游鞋,他们厌倦了泛滥成灾的运动员参与的鞋类广告。他们在寻找新颖的、少一点商业气的产品——类似粗皱的皮鞋。这一切影响了耐克的股票,股价1990年11月达到最高峰,到1992年下降了40%,奈特所持的35%股票,过去价值23亿美元,现在只值13亿美元。很多分析家认为,耐克品牌公司已跌到最低谷,他们估计,1995年,耐克的利润将升到12%,约为3.16亿美元。尽管仍然落后于1992年财政年度的利润,但3月15日公布的的3/4结果,使华尔街发现了他们一直找寻的好消息的迹象。夏季几个月的订货情况已出现一点好转,新的款式——包括新推出的一系列篮球鞋——将受零售商欢迎,但是,56岁的耐克品牌公司董事长仍然忧心忡忡,他深知要在已经饱和的美国市场再次实现他曾创造的那种增长,已经不再可能。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虑两件事;怎样才能既实现上述目标,又不丧失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奈特高深莫测而又孤僻。

要实现公司目标,企业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奈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过问耐克品牌公司的日常事务。为了应付公司目前难以驾驭的境况,奈特再次参与公司决策。事实正是如此,耐克品牌公司对部门主管克里斯·范戴克来说:“奈特又回来了。”2月中旬,董事长召集了31位高级管理层经理在俄勒冈海边别墅开会,其中8位是驻海外分公司的经理。会上,他宣布6月份,42岁的克拉克将接替耐克品牌公司66岁的总裁查德·多纳休。这一新任命受到公司上下普遍拥护。它充分肯定了克拉克以加强通讯联系为手段,博采众长的才干,同时也为耐克品牌公司这位“落伍者”搭起了充分施展的大舞台。但这一新战略要求耐克品牌公司各部门全力合作。在一次中层管理会议,总裁克位克向60名经理阐述“合作经营方式”的重要性,奈特虽然平时不喜欢开会,但也在后排列席了会议。克拉克谈到,耐克品牌公司在使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及加快决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的基因里生长着合作意识,”他总结说:“但以前那种一部分人聚集在大厅里决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奈特耐心地倾听着,直到克拉克邀请他——这位意外的来宾——到前台去,他身着双排扣西服及一双寒酸的平底便鞋,奈特看上去有些衣冠不整。他缓步穿过走道,当灯光着他时,他眯起了黯淡的眼睛,他用笑话强调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几天前,肖恩·埃克哈特头顶一只青蛙走进一家酒巴。酒巴招待员问:‘那是什么’青蛙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只是我屁股上长的一个肉瘤’。”奈特通过笑话向经理们传授的信息是:我们必须走向成功,但不能丢掉幽默感,还有我们的叛逆文化。到美国,只有少数首席行政总裁能像奈特那样,一出现在雇员面前,就能令他们欢欣鼓舞,他的传奇魅力在于他打出一个最微不足道的手势,也能让人回忆起耐克整个辉煌的历史。

体育精神和商业精神构筑了耐克,锤炼了奈特的精明和强干。奈特起家时,耐克品牌公司只是无名小卒,但他打败了阿迪达斯,打出自己的牌子。他的成功秘诀是:首先是热爱体育,而后是打破商业行为中的条条框框。他仍然戴着折叠式奥克利太阳镜,也不忌讳开一些难登在雅之堂的玩笑。他是易激动又沉着的人。他的雇员都心甘情愿与他共同创造耐克神话,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尽管如此,奈特首先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人。他清楚的知道,在过去的岁月中,当他们为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做马拉松式的不懈努力时,耐克品牌公司碰过壁,经过6年最艰难的发展,公司成为体育世界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如今,由于年销售额总是停留在近40亿美元,奈特正在寻求摆脱这种滞留不前状况的途径。

(三)进一步改革创新、实施营销新策略

为了能在已饱和的美国市场站住脚,耐克已更新“外观”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新款跑鞋运动鞋等多种训练用鞋。他还将致力于扩大范戴克主管的资金达2亿美元的房租外运动品部门。旅游鞋外表粗皱的鞋类是鞋行业中惟一热门的产品。户外运动用品部门将在此领域与廷伯兰德公司等有实力的同行竞争,它的产量已增长了1倍,利润也高出1倍数。奈特信心十足地认为,到1996年,它将成为耐克品牌公司盈利最佳的部门,销售额将达到5亿美元。

同时,耐克也改变销售方式。户外用品部门已把销售的焦点对准了雅皮士和新一代未知的顾客,但耐克品牌公司能否通过运动员认可和电视广告使他们对耐克鞋感兴趣,这一点令人疑虑。为了吸引他们,同时,为了回击公众对耐克品牌公司的冷嘲热讽,耐克品牌公司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宣传活动。1994年春天,耐克品牌公司调整了广告形式。退役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穿着芝加哥White Sox的队服出现在成年棒球春季回联赛上,耐克品牌公司趁此机会,把它弄成一次旅游商品展示,这使纯粹的棒球爱好者非常恼火。

在策划企业形象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是:存货控制体系,但公司却常常忽视了它。这种体系被称为“期货”,是耐克能够持续创利的关键所在。耐克要求零售商业必须提前6—8个月就预订其总购量的80%,只有这样耐克才能保证发货时间并给予10%的折扣。结果,由于耐克品牌公司对供订货情况了如指掌,它有足够的时间按订货来安排生产。这就避免了过多的库存,同时也确保了能从其按亚洲各分厂获得较理想的出厂价。零售商们讨厌这种制度,因为一时他们对市场的估计出现差错,他们就会被这些鞋困住。但是耐克的市场吸引他们去试试运气。虽然耐克的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但当耐克品牌公司按照已经达成的交易开始发货时,它就已经领先对手一程。锐步公司的卡莫迪说:“耐克拥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体系,比我们的后勤体系要强大的多。”

(四)营销中的跨文化问题

跨文化问题是每一个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德国的阿迪达斯是耐克和锐步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欧洲人出于本能,偏爱欧洲大陆上生产的一切。阿迪达斯正是利用这点向耐克展开强大攻势。此外,耐克运动鞋价格昂贵,每双售价高达80—200美元,使一些欧洲人难以接受。针对这点,耐克品牌公司刻意揣摸迎合欧洲人的心理特点。比如法国青年好标榜,美国人就在鞋上贴上价格标签,以满足法国青年的身份表现欲。荷兰25岁以上的人喜欢穿白色的运动鞋,25岁以下的人则喜欢色彩鲜艳的运动鞋,耐克就区分对待。

欧美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使一些欧洲人地美国货深恶痛绝。法国巴黎一所时装设计学院的络莉女士对穿运动鞋极为反感,她说:“简直是堕落,不擦鞋是其一,而最可恶的是穿运动鞋”另一位意大利人称穿运动鞋上班的女子“丑陋不堪”。但同时迪斯尼乐园与美国电影一样,美国文化在欧洲大有市场,耐克正在利用美国形象塑造欧洲的“运动鞋族”。国际市场是耐克的策略重点,奈特说,我们都已强烈地意识到,几年后,本公司在国外开展的业务要比在国内大的多。问题是,即使目前的国外销售占了耐克品牌公司总销售的1/3,但这些业务的开展只不过是分公司通过单纯模仿美国机器实现的。公司必须到足球及其他国际性体育项目中去开辟市场。奈特担心,在海外,耐克鞋正失去原有的正宗、做工一流的形象。这一切归咎于忽视营销策略以及销售体松散。外国零售商也是怨声载道,耐克品牌公司总是采用高压手段强迫他们早早地订购耐克鞋,而只有美国零售商才习惯这种方式。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耐克买断了世界各地分销业务,以期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奈特号召部下集中精力到德国、墨西哥和日本这超级重要市场去开展业务。在那儿,耐克品牌公司将使零售商们相信:提前订货并非桩痛苦的事,广告宣传的重点对象将特别放在体育界,耐克还将推出迎合特殊市场要求的旅游鞋。例如,销往亚洲的羽毛球鞋,销往新堪的那维亚岛的手球用鞋。真正的挑战还在要找到一批称职的经理,并给他们灌输耐克的经营方式。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在美国,奈特相信本公司的经理能干得很出色,因为他知道他们理解耐克这块牌子的意义。那就是: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这就是传奇总裁阐述的耐克集体文化的丰富内涵。现在,奈特很想在国外找一批信得过的经理,由他们开创性地经营其国内市场,并同时维护耐克的信誉。

但问题是,耐克文化可能被真正译出来吗?出口耐克鞋的同时,奈特还总是念念不忘出口他的耐克文化。原因很简单:在俄勒冈洲,耐克品牌公司的大院周围贴着引人注目的体育比赛及表演的消息,这些报道鼓励人们去买那些旅游鞋,虽然这些售出的运动鞋中有70%,包括耐克鞋,未曾出现在体育馆内,一位运动鞋营销专家认为“消费者始终对体育怀有极大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具有持续性,这一准则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国际行销力量,耐克正在买断在世界各地的分销权,以使公司行使更多的控制权。耐克一方面要让好生意从国外市场不停地冒出来;另一方面以维护耐克的牌子为宗旨,履行那些根据建议制定的策略。耐克品牌公司在日本的经历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它证明这一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前,奈特清楚地知道耐克日本分公司的销售业务很大,但是由于它没有体育、表演与公司牌子的形象结合起来,所以耐克买下了这家公司,对它进行改头换面的工作。奈特选中了勇吉秋元来领导这项工作。秋元曾为肯德基在日本拓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惯不同,公司在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时就应当十分重视这个总是像秋元这样的吸烟者往往把体育运动理解成为一种非常柔和的消遣方式,比如高乐夫球。秋元被送往Beaverton,接受长达4个月的耐克文化及经营方式的教育。他扔掉了香烟,开始跑步。12月,他回到位于东京的耐克日本公司,他下达了公司内部禁止吸烟的命令。对于这个烟雾弥漫的国家,这项禁令无疑是件大事。同时,他还迫使耐克在日本雇员参加长跑训练,以迎接1994年夏威夷马拉松赛。耐克总公司与各分公司的联系加强之后,耐克得到第一笔“红利”就是一种专为亚洲人脚形设计的特殊轻型跑鞋的问世。但是对于很多重要方面,特别是耐克这块牌子本身,秋元并不能完全理解,奈特说,秋元动身回东京之前,想把“放手去干”译成准确日语提交给耐克部部的经理们。耐克人为此惊恐万分。奈特回忆说:“我们说:‘不行’,千万别译出来。我们决不想掩盖一个事情——我们的牌子是一个美国牌子。”耐克能够凭其强调的文化动力跑赢国际竞争这场比赛吗?家大业大的耐克现在不比创业初期,奈特这位传奇般的企业家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

三、点评

1、耐克品牌公司自1986年以来股票收益率每年平均增长47%,在1986—1996年期间,《财富》杂志排出在全美1000家公司中,该公司排在前10名之内。其秘诀何在?如果深入研究该公司的理念就会发现,敢冒风险、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是公司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财富》杂志资深研究员加里·哈梅尔说,器乐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思想的创新、企业理念的创新,就是在现有的行业改变竞争核心的能力,以及创造全新行业的能力。这将成为全球企业下一个根本性的竞争优势。在一个越来越非线性的世界里,只有非线性的战略才能创造出巨大的新财富。这种战略理念的调整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做到的。它会给企业造成阵痛,不首先从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就跨不出这一步,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证明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2、不断改革创新、实施营销新策略是耐克制胜的法宝,也是所有行业和企业制胜的法宝。过去十几年,虽然一些大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与耐克这些在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上不断创新的公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百货业中的守旧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改进供货链,并对生产线作大量无足轻重的扩展时,富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则在创造全新的产品种类和零售概念。1995年4月到1996年4月期间,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其资本总额从几乎零的水平增加到了将近两年100亿美元。

3、建设公司文化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必须充分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并建立善于抓住各种新的机会实施文化理念的创新。

耐克品牌公司在女性市场上的广告更是匠心独运、魅力无穷。耐克品牌公司比锐步公司较晚进入女性市场,部分原因是耐克认为其气垫技术革命的广告主题是针对男士们的,如果当时反过来吸引女性,那么势必损及男鞋市场的增长势头。当时耐克管理曾及时纠正了在加利弗尼亚进行的一些促销活动,公司认为活动超出了公司的原意。公司管理者不想损害自己作为一家技术先进、勇于创先的体育用品公司的良好声誉,沦为一个女性味十足的流行用品公司。 当耐克品牌公司在青少年市场和男性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后,转而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广告创意方案的策划者Janet和 Charlotte两女士采用自我审势的方法来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人与女人的“对话”作为主要沟通手段。广告作品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画面,背景之上凸现的是一个个交织在一起的“不”字,广告文字富有情意,意味深长,语气柔和但充满一种令人感动的关怀与希望:

在你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他们总说你不行,你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自己证明你行。

广告是登载在妇女喜爱的生活时尚杂志上。广告文字不像是一个体育用品商的销售诉求,更像一则女性内心告白,广告体现出耐克广告的真实特征:沟通,而非刺激。这则广告获得巨大成功,广告刊发后,公司总机室的电话铃声不断,许多女性顾客打电话来倾诉说:“耐克广告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从今以后只买耐克,因你们理解我。”这些结果也反映在销售业绩上,耐克女性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快放其男性市场。80年代后期女性市场上耐克远逊锐步的状况、发生根本改变。研究表明,在这市场上耐克品牌的提及率及美誉度已超过锐步。

耐克品牌公司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由一家简陋的小鞋业公司成长为行业霸主,由鲜为人知到今天名满天下(在美国知名度几乎为100%),耐克行销传播居功甚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