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蒙牛牛奶毕业论文

2023-03-04 16: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蒙牛牛奶毕业论文

  给你几篇参考资料:

  蒙牛营销实践的理论解读

  在中国企业界,“蒙牛速度”是一个真正的传奇故事,开创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5年间销售额增长200倍,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籍籍无名到影响力在乳制品行业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确实是令人惊叹。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一定是蒙牛?蒙牛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蒙牛何以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经验能不能被借鉴?
  毋庸置疑,来自成吉思汗故乡雄浑苍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们只能从一个个分解后的经营环节进行解读,以求获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营销战略的成功。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经提到,做企业就是做事、做势、做市。产品做好了,是“做事”;营销做好了,是“做势”;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势”的能力尤其强。从做内蒙古第二乳业品牌到来自草原的亲情问候,从为中国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个性张扬,蒙牛发起的营销战的冲击在中国营销界是空前的。运用营销领域最新的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求,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品行业的营销经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企业的营销活动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不仅要看到客户需求,还要更多地注意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形式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起,形成竞争优势...
  全文参考:

  煮酒论蒙牛

  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对中国营销的公关启示

  伊利VS蒙牛高端市场博弈

  特仑苏VS金典:高手过招解读

  “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策划始末

  太多了,你到这里去看吧:

蒙牛集团的发展史论文(最新)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 1999 年 1 月份,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 76 亿元,职工 3 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 400 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 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 20 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 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 8 年,该集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2006 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62.46 亿元, 同比增长 50.1% , 年均递增 138 %; 实现 利润 7.27 亿元,同比增长 59.21% , 年均递增 182 %; 完成税收 7.8 亿元,同比增长 60.11 % , 年均递增 158 %;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35% 以上; UHT 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2006 年 9 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 500 强”名单,蒙牛集团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全国大企业集团 500 强中,蒙牛位居第 238 位,比 2005 年提高了 56 个位次。与此同时,在 2006 年首届“亚洲品牌 500 强排行榜”中,蒙牛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 3 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已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 3200 多个,联系奶农 200 万,累计收购鲜奶 800 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 180 亿元,仅 2006 年一年就发放奶款 62 亿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 9500 吨,位居行业第一,被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8 年来, 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道路—— 累计在国内外申请商标注册 330 件,申请国家专利 340 件( 其中发明专利 24 件,实用新型专利 4 件,外观设计专利 312 件 ) , 建成 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 推出 极品纯牛奶“奶爵 6 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 OMP 牛奶”,突破世界乳业 3 项技术难题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 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 LABS 益生菌群和 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与达能公司合资开发酸奶产品, 创建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性控准确率达 93% 以上,对我国奶牛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将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

  2006 年 3 月份,蒙牛 获得“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称号,这也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制造企业。 10 月份,在第 27 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高端产品“特仑苏” 从技术、品牌、品质、工艺等各方面特别是创新性上远远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 最终捧回了“ IDF 产品开发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乳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争了光, 为“中国乳都”添了彩 。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 2003 年 率先捐款、捐奶 1200 万元抗击非典; 2004 年为全国教师捐奶 3000 多万元; 2005 年出资 1000 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 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全球裸捐”的代表人物; 2006 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 500 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受益小学生达到 6 万多人,总价值达 1.1 亿元。同时,还与 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奶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 7 家单位,联合启动了以“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为主题的“中国饮奶运动”。 2007 年,他们再度选择 500 所小学,继续开展免费送奶活动。不仅如此,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 NBA 关怀行动、联想、微软、新浪、华润万家、家乐福、利乐中国公司等还与上述 7 家单位联合发起“中国牛奶爱心行动”。现在,这项公益行动正在深入进行中。

  目前,蒙牛集团正按照既定目标,为“打造国际一流民族品牌,建设世界乳业中心,确保在 2010 年 跻身世界乳业 20 强”而努力奋斗!
  近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蒙牛与中粮达成了购销协议,蒙牛将在2010年向中粮购入总值不超过2.9亿元的白砂糖、食油等其他相关产品原料。蒙牛方面称,中粮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甜菜糖及食用油生产商与分销商之一,此次双方订立的总购销协议可以使蒙牛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能维持其乳制品的生产与品质。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蒙牛品质的保证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自去年蒙牛与中粮联姻以来,双方首次公开在原材料采购上的合作。分析人士指出,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蒙牛品质的保证,而中粮的强项就在于上游产业链的控制,双方此次合作可谓水到渠成,此前中粮就是蒙牛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之一。

  去年7月,中粮集团携手长期关注于中国投资的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的高额资本共同入股蒙牛。此次合作不仅成为国内食品行业最大的一宗交易,还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就此合作曾表示,作为国内粮油食品加工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粮集团致力于成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点进入乳制品行业的良好契机,有助于中粮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做大食品品牌,并带来更大成长空间。

  蒙牛计划进一步建设全产业链上游基地

  而后,发力上游奶源建设成为两大企业携手共进的一致目标。蒙牛近年来不断推进超大型国际标准化牧场和大型现代牧场建设。与中粮合作后,蒙牛计划进一步开发建设全产业链上游基地,在各地再合作、参股兴建20多家万头现代牧场。从而实现由上游为主导,逐渐向中下游渗透的产业发展路径。

  目前蒙牛已经在内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经建成、参股建设11座万头以上的超大型牧场,实现在全国优质奶源带上的均衡布局。在未来几年内,蒙牛将有望成为业内第一大牧场奶源的拥有者。

  从资金的投入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从全产业链的完善到发力上游奶源建设的共识,中粮与蒙牛的强强合作,为蒙牛带来的不仅是更多资金与资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借以中粮掌握上游资源与全产业链的强项,做强做大奶源基础建设,为蒙牛的乳品生产与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大家帮帮忙(高分悬赏)(急)

个性化营销 这个题目比较好,是最近的营销理论。内容也不多,比较好答辩。

二、个性化营销的内容及意义

(一)个性化营销的内容
所谓个性化营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量体裁衣。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面向消费者,直接服务于顾客,并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制作个性化产品的新型营销方式。它避开了中间环节,注重产品设计创新、服务管理、企业资源的整合经营效率,实现了市场的快速形成和裂变发展,是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个性营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当今企业须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代表着当今企业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是适用于21世纪新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营销思想。
个性营销,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企业的营销要有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特色创造出需求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也就是说企业要开发出个性化、丰富多彩的比较另类的产品,以突破常规的富有冲击力的营销,挖掘、引导、创造并满足市场需求,符合当今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个性化消费潮流。强调企业必须运用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营销手段,有意地引导市场和消费群体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使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并逐步与竞争对手拉大距离,使自己更为独特,以最终达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拥有市场为目的的一种营销理念。

(二)个性营销的意义

1、更加充分地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就是“顾客至上”,顾客永远是正确的,而个性化营销正是要求一切从顾客需要出发,通过与每一位顾客建立良好关系,开展差异性服务,正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表现。

2、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谁的产品最能满足顾客需要,谁就最终赢得市场。如海尔提出了“您来设计我来实现”的新口号,由消费者向海尔提出自己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模式,包括款式、色彩、大小等,产品更具适应性,更有竞争力,也就牢牢占据了市场霸主地位。
3、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在传统的目标市场营销中,消费者所需的商品只能从现有商品中选购,消费者的需要可能得到满足,也可能得不到满足,消费者只能选择与自己的理想商品最接近的将就一下。而在个性化营销中,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现有商品不能满足需求,则可向企业提出具体要求,企业让消费者买到自己的理想产品。
4、能带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保持着长期的互动关系,企业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会造成产品积压,缩短了再生产周期,降低了流通费用。

三、个性化营销的特点及策略实施分析

个性化营销即企业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业与市场逐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建立消费者个人数据库和信息档案,与消费者建立更为个人化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一种个人化的销售和服务,顾客根据自己需求提出商品性能要求,企业尽可能按顾客要求进行生产,迎合消费者个别需求和品味,并应用信息,采用灵活战略适时地加以调整,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来提高竞争力,以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取代过去的大批量生产。这有利于节省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生产计划性增强,资源配置接近最优,商业出现“零库存”管理,企业的库存成本也节约了。
在消费时尚的年代,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具有个性化、情感化的商品,而不再满足于一般的大众化商品。客户消费观念从理性消费走向感情消费,体现出以下特征:
主观:消费者的主观性越来越强,广告和促销活动等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消费者的主观意念,行销成本直线上升。
个性化:消费者的行为呈现出相当的差异化。
善变:买方市场的全面来临、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消费者的心态和行为越来越缺乏持续性,越来越逆反、求新、多变。
(一)个性化营销的优势

与传统的目标市场营销相比,个性化营销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更加充分地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就是“顾客至上”,“爱你的顾客而非产品”的思想。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个性化营销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自行设计,改进出来的产品,是顾客最满意的产品。
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能带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和消费者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企业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生产,不会造成产品积压;缩短了再生产周期,降低了流通费用;另外,个性化产品为产品需求价格增加了弹性,售价提高,从而提高了单位产品利润,企业经济效益自然凸现。

(二)个性化营销的具体策略

1.个性化促销策略
2.个性化价格策略
3.个性化产品策略
4.个性化渠道策略
(三)个性化营销策略实施的四个组成部分
1.建立目标顾客数据库
2.企业顾客差别化
3.目标顾客沟通
4.企业行为“定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