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听力研究论文文献

2023-03-04 15: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听力研究论文文献

浅析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 听力教学 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有语言学家曾说过,能听懂语言是学会语言的前提。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工具,能听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非常重要。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就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1高校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生自身基础较差

从英语和汉语的特点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不管是语音、语调,还是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听辨能力方面提高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就很难切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语素之间细微的差别和语音中的变化掌握不够。比如连续、省略、同化、重音的.因素没有很好地把握。二是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达标,影响了自身在听力方面的辨析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语句,否则就会影响听力的质量,给听力方面造成一定的困难。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高校在读大学生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量要达到5500个,从教学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这个标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生疏的词汇,如果学生遇到这些生疏词汇的时候停下来思考,就会影响到他对这段语音所表达意思的理解。三是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也影响到学生听力的提高。在英语中,语法是英语这门语言规律的系统总结,我们研究和学习语法,就是为了掌握英语中一系列类似的语法现象,但是,往往语法是比较枯燥的,有些语法知识还比较复杂,因此有些学生没有好好地掌握,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结构,因此在理解所听到的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1.2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不够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这门语言的载体,掌握足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就不能够采用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听力内容,更不能将一些内容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准确地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本来并不是很难的语段,学生也能够从字面上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学生的理解只是表面的,肤浅的,不能真正理解语段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不能领会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例如:Jane:Is Mark a good cook?

Kate:He’s English.

这样的对话,从表面上不难理解,但是,有很多学生听了以后感觉很迷糊,认为Kate答非所问。实际上,英国人通常都是“bad cooks”,所以,Kate已经回答了John的问题,Kate所表达的意思是:Mark is a bad cook.因此,大学生应该多学习一下西方的风土人情,了解英美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1.3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听力中,过分的注重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听力的过程实际上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他们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在短暂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加工,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感到非常的紧张,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听力教学的一种恐惧心理,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即使两个学生在听力的水平上是相当的,但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两个学生之间的成绩相比会有比较大的悬殊。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地引导,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2改善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根据以上对目前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我们的调查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切实加强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促使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1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英语基础知识教学

扎实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英语的语音、语法知识、基本词汇的掌握情况,并且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主要的措施如下:一是要让学生通过辨别音素第一关,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音训练,帮助学生分析和辨别国际音标中48个因素的细微差别,熟练掌握语音中的变化,比如连读、失去爆破、省音、重音等,让学生能够熟悉一些语调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加强语法学习,巩固语法知识。实际上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在大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三是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切实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不要仅仅局限于四六级考试所要求的标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听力教学积累一定量的常用词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构词规律,鼓励学生扩充词汇量。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很多学生在听的时候喜欢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听力水平。一是引导学生找出所听内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也可以做记录,善于筛选主要的信息。二是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他们能够主动地预测听力的内容。学生在听材料前先浏览给出的题目,依据题目对听力的内容进行预测。比如给出的一道题的选项是:A.Inthepark B.Inthehospital C.Atschool D.Inthesupermarket,我们就可以预测这是判断场景的题目,在听的时候把场景的词汇作为重点。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课外的听力训练,学生可以通过收音机、网络等进行广泛的听力训练。这就让学生在训练听力技巧的同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2.3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

要让学生明白听力的提高是艰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通过科学地引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生疏的词汇是正常的,不需要紧张和焦虑,更不能在此方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听力材料,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穿插一些歌曲、动画短片、幽默笑话等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巩坚.大学听力教学现状与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李珂.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9.

[3]毛睿.浅谈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9.10.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篇一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篇二

1.张霞,201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3.蔡文利,2009,词块与语言输出。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4.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5.黄燕,2008,高中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的调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段士平,2008,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中国外语》,第24期。

7.卫乃兴,2004,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现代外语》,第2期。

8.王朝银,2012,创新设计导学案:英语必修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9.张含玉,2008,中学英语语块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影响英语听力因素的分析论文

影响英语听力因素的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研究了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入手探讨了提高听力和理解能力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英语听力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听说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的交流活动主要通过听说来进行,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在交际中占的比例最大,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最基本的过程,只有捕获了信息,才能对信息做出反应,才能进行下一步深入的语言交流。

随着各类考试对听力测试的加强,人们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呢?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下影响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一、语调和语流

汉字是象形和表意文字,单字单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两者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别很大。尤其是一些音在英语中存在,而在汉语中不存在。如:好多学生很难区分/v/与/w/的发音。

英汉两种语音系统在读音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中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受母语影响,常出现词尾加元音、拖音的情况。产生语音迁移以及迁移程度大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发音差别较大;(2)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中有的音。

二、音的变化

音的变化指的是英语单词在一个意群中的读音发生变化。音变主要包括连读、不完全爆破、增音、省音、同化等,这些音变的产生,对初学者的听力水平影响很大,因为初学者很难掌握这些发音规律。下面分别来讨论一下音变对听力的影响。

(1)连读同一个意群相邻的前一个词的词尾音常可以与紧接它的一个词的词首的音连起来读,这叫连读。它是一种很自然的滑音,连读必须是在同一意群中。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a.相邻的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即:辅音+元音

b.相邻的前一个词以字母r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这时,/r/要读出来,并与这个元音连起来念,即:r音节+元音

c.相邻的前一个词尾和后一个词的词首都是元音时往往可连读,即中间不停顿,听起来好像一个词,即:元音+元音

(2)不完全爆破

不完全爆破是指爆破音发音过程中失去爆破,爆破音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破阻三个过程,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些爆破音在发音时只有前两个过程而失去破阻过程,叫做不完全爆破或者失去爆破,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a.爆破音中的任何两个音素相邻时,前者发不完全爆破音如:

She has a ba(d) cold.

b.爆破音在摩擦音前面时不完全爆破。如:

Irea(d) the book yesterday.

c.爆破音在鼻辅音前面时不完全爆破。如:

It ma(d)eme happy.

(3)省音。当单词中某个或某些音因受影响而不发音。

(4)同化。音的同化指的是一个音受到相邻的音的影响,使它变得与其相同或相似;或者两个音互相影响,变为第三个音。

三、播放材料的语速

听材料的播放速度会影响学生听的理解能力。在考试过程中,如果不能跟上朗读者的语言速度,学生就难以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 。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速的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

(1)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如果学生语速太慢,就不适应较快的语速。

(2)多听适合稍高于学生语速水平的录音。

四、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往往要把表达的意思间接的表达出来,因而会影响学生对真正含义得理解,如明喻、暗喻、拟人、夸张、委婉语等。要克服这些文学语言在听力上的阻碍,就应该掌握英语当中的修辞手法。

五、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音词指发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汇,在听中,容易造成意义混淆。同音词由于发音相同而无法对单个词进行听力辨认,在口语交际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把握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因为只有语言环境能告诉听者该词的确切词义。在书面交际中,同音词对交流几乎没有影响,因为音同而形不同。多义词: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听力的一个因素。有效的方法也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多义词的词义。

六、语音语调

学生自身的语音语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普通话是中国人最容易理解的语言,一个讲普通话的`人肯定要比一个讲方言的人理解普通话更透彻。如果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准确,不但使别人听着费劲,他自己对正确语音的辨别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当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七、技巧

掌握一些英语听力的技巧,会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听的技巧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包括:

(1)提高整体理解能力。

整体理解能力是训练学生抓中心大意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抓关键,抓中心。

(2)推断能力。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考试中,学生都会遇到生词。因此,对生词的推断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之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含有适量生词的材料给学生听,以此来培养他们语境断词的能力。

八、对所听材料的熟练程度

实践表明,学生对所听的到的材料越接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越容易听懂。例如在《博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复旦大学出版社)中有这样的习题:要求学生说出所听到的句子中所描述的人或者事物。

1.He is a person who maitains law and order. (a lawyer)

2. He is a person who helps you to lear at school. (a teacher )

因为学生对律师不如对教师更熟悉,因此,学生们对第二个题都能很快做出答案, 可是第一个就要思考一番。

九、英音和美音

英语语音语调最重要最常见的就是英音和美音,就语音的层面而言,学生必须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读音。当然,学生应该把其中的一种作为学习的对象,但是,由于交际活动的复杂性,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不同的语音,这也就要求他们必须熟悉这不同的语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语音,如有条件,学生还应该接触更多人士的英语发音。

总之,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提高听力水平就要首先搞清楚影响听力的因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Barbara M.Strang A History of English[M]. Methuen Co.LTD. 1970.

[2]Daniel Jones. Sixth edition. 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M]. EP Dutton co.

[3]J.Richards etal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man LTD.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