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口腔癌论文答辩

2023-03-04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口腔癌论文答辩

论文不会写,提供点资料吧1 癌症与饮食有关肝癌 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病率最高。肝癌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如下: ①食物的黄曲霉菌污染: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率也高。 ②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我国人群中,约有10%的人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由于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不好,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和未消毒的餐具传染给健康人的。-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会发生肝癌。 ③水源的污染:饮水污染的程度与肝癌发病呈正相关,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质,例如蓝绿藻毒素、腐植酸等。 ④酗酒:酗酒明显损伤肝脏,可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变,在这基础上可发展成肝癌。食管癌 经调查研究,已发现以下几个要点: 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 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 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引发多种癌症,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胃癌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胃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美食中国] ①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熏烤过程中,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的成分。 ②饮水及粮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而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能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③喜吃腌制食品。 ④吃霉变食物,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检出霉菌及其毒素。  ⑤饮酒:酗酒可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结肠、直肠癌 ①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这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 ②膳食纤维不足:饮食中植物纤维素多的国家如非洲、芬兰、日本、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③其他因素:多吃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他酒的人群,其大肠癌发病率较高。其他癌 很多资料证明,高脂肪与高热最的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有报告认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含物(如亚硝胺)污染有关。2 九类食品对抗癌症这九大类食物是由国防医学院生理学科副教授金忠孝所提供,分别是:一、鱼:因鱼类含有ω3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管内的血小板凝集,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塞机率,动物实验发现可抑大肠癌。二、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芥菜、高丽菜、白菜、绿花椰菜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此外,这些蔬菜还含有「引朵类」及「含硫有机化合物」,前者有预防乳癌的功能,后者能在体内产生许多酵素,解除致癌毒素危害。三、黄豆:黄豆中含「异黄酮类物质」,对预防部份癌症的发生有帮助。而医学研究证实,每天吃进60公克的黄豆,血中抗癌有效浓度足以抑制一半的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的生长。四、五谷杂粮:五谷杂粮含丰富「皂角」,能解除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活性,丰富的纤维质已确定有防止肠癌发生的功效。五、含硒、硫等有机化合物的蔬菜:葱、蒜含丰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胱氨酸」,能帮助肝脏解毒及防止肝癌发生。根据美国大规模研究显示,大蒜除能预防心脏病外,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每周吃3瓣蒜头的人,罹患大肠癌的机率比不吃的人少三分之一。六、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减少体内自由基对细胞基因的伤害,避免细胞癌化,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柠檬、文旦等。七、红色蔬果:西红柿、木瓜、洋香瓜、番薯等都富含胡萝卜素,摄食后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达到保护眼睛及抗细胞氧化压力的目的。研究还发现,多摄取胡萝卜素能抑制摄护腺癌发生。八、茶和红酒:红酒是连葡萄皮一起发酵,可保存葡萄皮中珍贵的抗氧化剂,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已知人体细胞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会引起高血压、糖尿 病、心肌梗塞、脑中风及癌症。研究显示,每日喝一小杯红酒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但过量反会增加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此外,茶和红酒都含有黄酮类 物质,对部份癌症具有预防效果。九、菜叶:绿花菜、花椰菜、甘蓝菜和菠菜含丰富叶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防癌作用。

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烟酒

“槟榔真的很可怕”。年仅36岁的男歌手傅松因嚼槟榔患癌去世,生前给了世人最后的忠告。槟榔,一种打工人提神醒脑的小零食,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却是“口腔杀手”。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2020年12月05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论文,通过细胞实验证实了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的遗传毒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槟榔碱的致癌性。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而到2030年,湖南这一数字将猛增至30万。为何有关槟榔的警告缕缕发生,但槟榔从未被禁售? 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槟榔真的很可怕”。年仅36岁的男歌手傅松因嚼槟榔患癌去世,生前给了世人最后的忠告。

槟榔,一种打工人提神醒脑的小零食,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却是“口腔杀手”。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2020年12月05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论文,通过细胞实验证实了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的遗传毒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槟榔碱的致癌性。

另有权威研究显示,短短十年间(2005~2016年),槟榔就在长沙引起了8222个口腔癌病例。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而到2030年,湖南这一数字将猛增至30万。

就是这样一种能导致口腔癌的致命小零食,在国内外畅销多年。为何有关槟榔的警告缕缕发生,但槟榔从未被禁售?

“当你开始咀嚼它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会击中你的舌头,像有成千上万的绳子在拉扯着你的喉咙。你的脸颊潮红,呼吸缩短,你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嗡嗡声。”

这是一个槟榔上瘾的人亲口描述的感觉,而他是湖南省数千名口腔癌的患者之一,像他一样的口腔癌患者几十年来接连不断地涌现。

“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

2022年9月10日,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

这是一位年轻的歌手,还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他的朋友在悼念他时说:“愿他一路走好,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没有癌症。”

傅松在Vlog中展示了自己的伤口

傅松出生于湖南常德,平时很爱嚼槟榔。2021年,傅松因长期嚼槟榔,脸部长了肿瘤后就医,确诊为口腔癌。据傅松透露,他的口腔癌复发了三次。他痛苦地表示,“我只是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

致癌杀手被定性——槟榔碱

为何小小的一颗槟榔能致癌?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附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两种槟榔产品(一种是调味的,一种是未经调味的)列为第I类致癌物,这意味着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们对人类是具有致癌性的。

IARC公布的120种I类致癌物清单截图

2021年1月1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arcinogenicity of acrolein, crotonaldehyde, and arecoline”的论文,对槟榔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评估结论。

研究发现,槟榔中含有包括该生物碱在内的多种化合物,可以在因纤维过硬导致物理损伤的基础上,再对口腔进行化学破坏。该文指出,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但缺乏人体和人体组织的试验证据。

这篇文章为我们揭开了槟榔作为致癌凶手的重要因素之一——槟榔碱。那槟榔碱是如何发挥作用致使人类患癌的?嚼槟榔和口腔癌又有什么关联?

据相关资料介绍:

槟榔致癌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来说,槟榔的纤维粗糙,长期咀嚼会造成牙齿与牙周粘膜的物理损伤,导致口腔溃疡、粘膜的纤维化,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牙周疾病,而口腔黏膜纤维化的下一阶段就是癌症。

另一方面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槟榔碱等化学物质,经过人的咀嚼后在口腔中会分解出一些亚硝酸盐类物质,这是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盐一旦进入胃部,会和胃酸反应,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将会增加患胃肠癌的风险。

历史上因嚼槟榔患口腔癌的人很多,世人给口腔癌手术后的病人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割脸人”。

这是因为这种手术后的创伤是无法估计的,轻则面部丑陋,情节严重时不得不将脸上癌变的牙床、舌头、嘴唇甚至半张脸切除。这类病人不能吞咽,靠鼻饲、造瘘续命,从此再也无法品尝食物的美味。

致癌“毒果”的黑历史:引起大规模的口腔癌

尽管苦果累累、告诫重重,依旧有很多人难以改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在我国流行的地区很多,这其中就包括了槟榔消费大省——湖南。

2017年时,研究人员基于湖南省长沙市12年的口腔癌数据,分析了中国槟榔相关的口腔癌以及健康负担的趋势,该论文发表于《中国牙科研究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

论文指出,在湘雅医学院下属的5家医院中,短短十年间(2005~2016年),槟榔就在长沙造成了8222个口腔癌病例。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

综合趋势分析预测,到2030年,槟榔将造成长沙口腔癌10万以上,湖南省口腔癌30万多例,累计的医疗费用经济损失将超过640亿元。

作者表明,根据该论文中的趋势分析,湖南省不断增长的槟榔产业将造成一场人道主义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命和国家资源损失。为了防止这场灾难,中国应该禁止槟榔,并尽快为槟榔消费者提供早期口腔癌筛查。

然而,禁止槟榔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槟榔这种小果子,早在湖南的历史上拓上了坚固的印记,很难被磨灭。

据统计,湖南全省的槟榔产品销售总额,从20世纪90年代的数千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00多亿元。

2019年,在广泛的争议和公众舆论压力下,槟榔种植大省湖南出台了一份行业“禁令”——《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2019年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槟榔的威胁:跨过国界,也成为美国人的心头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媒体都在宣传槟榔的危害,呼吁大家禁食槟榔。由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槟榔的流行已经蔓延到了世界多地。

此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认识到槟榔的致癌特性。2000年,美国卫生局局长在关于美国口腔卫生的报告中,也提到了食用槟榔与口腔粘膜纤维化之间的恶性联系。尽管如此,槟榔产品的进口和销售至今仍未受到严格控制或特别征税,这对美国的消费者群体也同样构成了严重的健康风险。

2022年,艾琳·塔米-莫里(TamiMaury)等人在《公共卫生事业部》(BMC Public Health)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发现,槟榔消费与美国口腔癌以及口腔永久性损伤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因槟榔导致的癌症发生在美国一个特定的群体——亚裔中,这一群体有喜欢吃槟榔的习惯。

在这项美国本土跨区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共调查了275人,其中58%为女性,43%为35~54 岁,67%出生在美国境外。

调查显示,在这些受访者中,91%的人熟悉槟榔,17%的人自称曾经食用过槟榔,另有31%的受访者的朋友/家人曾使用过槟榔。研究还发现,来自印度次大陆移民或后裔与槟榔的食用密切相关,如果身边的朋友有食用过槟榔,也会增加槟榔的消费。

这项研究为今后的槟榔食用行为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基础,同时,政府也能够据此来制定相应的举措,从而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事实上,这不仅能让我们了解美国口腔癌的患者情况,也能对我国因食用槟榔而导致的口腔癌干预提供帮助。

来源:深究科学

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相关阅读:

槟榔配烟,没有明天

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湖南及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据统计,全球约有7亿人以不同形式咀嚼槟榔,占全球总人数的10%。槟榔成为继烟草、酒精、咖啡因之后第四大嗜好品。

━━━━━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槟榔

许多人吃槟榔,主要是认为它内部的槟榔碱可以提神,这种物质可以让嚼食者产生依赖,逐渐成瘾。

然而,经常食用槟榔会导致口腔癌。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致癌物清单——槟榔果、含药草的槟榔嚼块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也包含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湖南人爱嚼槟榔全国有名。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官网刊登的数据显示:当时该院口腔额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量国家已将槟榔列入毒品范围。

医学上常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备受争议的槟榔为什么还在卖呢?

━━━━━

槟榔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在卖?

经济效益可能是主因之一。

槟榔行业背后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年产值,本身利润丰厚、从业人员众多、与地方利益密切绑定。

有数据显示,湖南省槟榔食品生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海南省的槟榔种植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已经超过橡胶、椰子,成为海南热带作物的第一大产业。

一项发表于2020年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湖南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全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了四分之三,年产值达300亿元。

按照从业者的预测,如果一直不加限制,槟榔加工业每年将以25%-30%的速度增长。未来10年,湖南的槟榔产业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2007年,湘潭市还将槟榔文化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17年8月出台文件,提出将本地槟榔产业5年发展到500亿元产值的计划。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槟榔相关企业共2.6万家。从省份分布来看,数量排名前三的是湖南省、海南省和福建省。

从城市分布来看,数量排名前七的城市均在湖南,其中排名前三的是长沙市、益阳市、湘潭市。

在广电总局发文之前,槟榔市场能发展得如此壮大,也离不开生产厂家的精心营销网购平台、电商直播、网剧植入、综艺冠名……槟榔从小众的地方性食品逐渐拥有更多曝光的机会,并迅速在消费者中产生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有的厂家不仅宣称槟榔提神醒脑、常备无患,甚至还打出“有枸杞更养生”的概念。随着槟榔广告被禁,这些花哨的广告噱头和槟榔企业也被打回原形。

━━━━━

究竟该如何监管槟榔?

近几年来,国内已有省份开始对槟榔产业进行管控。

2019年3月7日,湖南槟榔食品行业协会曾下发通知,要求湖南所有的槟榔生产企业从即日起停止国内的全部广告宣传。但由于这份《通知》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无法撼动槟榔行业现状。

2021年3月,广州也开展过对槟榔广告的治理,全面叫停了广州全市媒体、户外的槟榔广告。

一名槟榔行业从业者表示,考虑到槟榔行业涉及的经济和民生影响,槟榔被完全消灭的可能性很低。另有从业者称,槟榔和香烟一样,有它的市场需求。我国现行的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也禁止酒类广告出现诱导饮酒的内容,且不得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功效,但并未提及槟榔。

究竟该如何监管槟榔?有观点指出,除药用外,槟榔可能会被视为毒品禁售。也有人建议,仿照烟草行业对其进行特殊管制。

另有媒体人认为,槟榔应参照烟酒的管理标准,向槟榔企业收重税;同时,禁止将槟榔制品销售给未成年人;禁止槟榔制品做公开广告。

一边是特色产业,一边是公共健康与卫生,两者如何取舍与平衡,槟榔到底如何监管?该有一个规范的答案了。

统筹 郭春晓 编导 庞海宇 动画陈周洲 张美乐 王梦涵 张天依 管航 剪辑 雷秀坤 配音 徐世昕 运营 徐世昕

值班编辑 吾彦祖 康嘻嘻

2016考研:口腔医学硕士解析?

*专业介绍
为了完善我国口腔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口腔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的要求,特此设置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StomatologicalMedicine,S.M.M)。
*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考研院校排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报考条件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心健康,愿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口腔医学事业。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口腔临床医学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绪论
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
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二)牙体解剖学
1.恒牙外形特点
2.恒牙内层解剖特点
3.乳牙外形特点
4.乳牙内层解剖特点
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三)牙咬合与颌位
1.牙列形态特点
2.咬合形态特点
3.颌位的概念
4.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
(四)下颌运动
1.开闭口运动
2.侧向咬合运动
3.前伸与后退运动
4.下颌边缘运动
(五)咀嚼功能
1.咀嚼过程分期与咀嚼周期
2.咀嚼运动与牙合运循环
3.咀嚼中的咬合关系
4.咀嚼中的肌功能活动
5.牙合力与咀嚼效率
(六)骨学
1.上颌骨、下颌骨,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2.蝶骨、腭骨、颞骨,结构特点及意义
(七)肌学
1.表情肌、咀嚼肌,起止、功能、神经支配
2.颈部肌肉分层、筋膜间隙
(八)关节
颞下颌关节组成、运动、韧带及其意义
(九)脉管学
1.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走行、分支及特点
2.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的位置、收集、交通
3.胸导管颈段走行特点及收集
4.颈内、颈外动脉的交通及其左右的吻合
5.颅内、外静脉交通
6.头颈淋巴结群位置、收集
(十)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特点
(十一)神经
1.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
2.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
3.颈丛组成、分支、分布
4.头颈部植物神经来源、分布
(十二)头部局解
1.唇、舌、颊的组成及其动脉、静脉、特点
2.面部蜂窝组织间隙及其通连
3.腮腺咀嚼肌区、面侧深区、解剖特点。
(十三)颈部局解
1.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颈根部应用解剖
2.颈段气管、颈后三角局部解剖
3.颅顶及颅底内面解剖特点
二、口腔组织病理学
(一)口腔颌面部发育
1.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2.面部的发育
3.腭的发育
4.舌的发育
5.颌骨的发育
(二)牙的发育
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2.牙体组织的形成
(三)牙体组织
1.釉质
2.牙本质
3.牙髓
4.牙骨质
(四)牙周组织
1.牙龈
2.牙周膜
3.牙槽骨
(五)口腔黏膜
1.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
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六)涎腺
1.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
2.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
(七)牙结构异常
(八)龋病
1.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
2.龋病的组织病理学
(九)牙髓病
1.牙髓炎
2.牙髓变性和坏死
3.牙体吸收
(十)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十一)牙周组织病
1.牙龈病
2.牙周炎
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
(十二)口腔黏膜病
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2.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
(十三)颌骨疾病
1.常见的颌骨非肿瘤性疾病
2.常见的颌骨非牙源性肿瘤
(十四)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与涎腺肿瘤
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2.涎腺肿瘤
(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
1.牙源性囊肿
2.非牙源性囊肿
3.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十六)牙源性肿瘤
1.良性牙源性肿瘤
2.恶性牙源性肿瘤
三、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
(一)龋病
1.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1)牙菌斑的结构及组成
(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有关因素
2.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3.龋病治疗
(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
(2)深龋的治疗
(3)并发症及其处理
(二)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1.牙结构异常
2.牙形态异常
3.牙慢性损伤
4.牙本质过敏症
(三)牙髓和根尖周病
1.牙髓、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
2.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牙髓、根尖周病的分类
4.牙髓、根尖周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5.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
(1)活髓的保存治疗
(2)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
6.根管治疗术
(1)髓腔应用解剖
(2)根管治疗术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
(3)并发症及处理
牙周病学
(一)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基础
1.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2.牙周组织的结构和代谢特征
(二)牙周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1.牙菌斑的概念及致病机制
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
(三)牙周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牙周炎伴发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五)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
(六)牙周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的拟定
(七)牙周基础治疗内容和方法
(八)牙周病药物治疗原则
(九)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1.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2.常见牙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
(十)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内容
口腔黏膜病学
(一)口腔黏膜结构及临床病损特点
(二)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感染性疾病
2.变态反应性疾病
3.溃疡类疾病
4.大疱类疾病
5.斑纹类疾病
6.肉芽肿性疾病
7.唇舌疾病
(三)性传播病、艾滋病及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口腔颌面外科学
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2.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3.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
4.口腔颌面部感染
5.口腔颌面部损伤
6.口腔颌面部肿瘤
7.唾液腺疾病
8.颞下颌关节疾病
9.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
10.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
11.牙颌面畸形
12.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五、口腔修复学
(一)绪论
1.修复前的临床检查与诊断
2.修复治疗计划
3.修复前的准备与处理
(二)印模与模型技术
1.印模技术
2.模型技术
(三)嵌体
1.嵌体种类
2.嵌体适应证
3.嵌体预备的各项基本要求
(四)桩冠、桩核冠
1.适应证
2.桩核修复的牙体预备方法及要求
(五)全冠
1.全冠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
2.各类全冠的临床特点
3.全冠修复的固位原理及抗力要求
(六)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1.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与类型
2.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3.固定义齿的修复设计与基牙选择
4.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七)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
2.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支持方式
3.牙列缺损修复类型及选择
4.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
5.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6.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7.可摘局部义齿的戴入与戴入后出现问题的处理
(八)覆盖义齿
1.覆盖义齿的生理学基础、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
2.覆盖基牙的处理及其利用方式
(九)附着体及套简冠义齿修复
1.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禁忌证
2.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及分类
3.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修复特点
(十)全口义齿
1.牙列缺失后的口腔内软硬组织变化特点
2.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3.印模与模型要求
4.颌位关系记录
5.全口义齿戴入
6.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
(十一)种植义齿
1.种植义齿的组成和结构
2.种植义齿的种类
3.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原则
4.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其防治
(十二)粘接修复技术
1.粘接形成的机制
2.粘接贴面修复技术
(十三)其它特殊修复
1.颌面缺损修复的特点
2.牙合与咬合病的修复治疗原则
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修复治疗方法
4.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适应证、治疗原则
5.牙科CAD/CDM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 满分300分,分值比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约25%
口腔内科学 约25%
口腔颌面外科学 约25%
口腔修复学 约25%
四 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20%
单项选择题 约20%
多项选择题 约20%
论述题 约40%
五 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为主。
①《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六版
②《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第六版
③《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六版
④《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第六版
⑤《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
⑥《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三版
⑦《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三版
*学位论文/授予
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
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
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名具有口腔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
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口腔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是包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
(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才培养目标
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
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
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
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
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