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相信在毕业的时候,大家感触应该都会格外的深刻。虽然在上学的时候大家总是觉得学习非常的辛苦,想要快一点进入社会,大展宏图。但是不得不承认,学生生涯是非常令人难忘的,而且也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学生来说,这是最后的能够在校园里学习的机会了,所以在毕业的时候肯定也是非常难忘的。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那一刻,心里肯定是非常感交集的,当然很多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非常的痛苦,不仅要凑字数,还要进行查处。不过在写论文的时候也有着可以自己发挥的空间内,就是在写致谢的时候。因为这些虽然是论文的一部分,但是却不计入查重的部分,所以大家可以在这一部分写一些自己的感悟。有些人的这些写的特别的简短,但是有些人这些却写得非常的深刻。
比方说像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位彝族小伙苏正民,他的毕业论文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是因为他有6000字的篇幅回顾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且还对帮助过他的人进行了一一的致谢。其实在他的致谢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位非常懂得感恩的学生,虽然帮助过他的人非常的多,但是他却全部都记得,并且在论文当中体现了出来。
他的论文正文一共有2.5万字,致谢的部分有6000字,其实很多人在完成论文正文部分就已经感觉非常的辛苦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置信。但是这位小伙儿却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致谢,这一部分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苏正民其实只是一名本科毕业生,按道理来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这些部分并没有要求那么严格,不需要写太多的文字。但是他能够写那么多的字,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他对于这篇论文的用心良苦了。
凉山小伙毕业论文写6000余字,之所以会引发热议,是因为写得十分诚恳。有一些人在毕业论文时写的都是专业知识,他用自身的经历记录自己辉煌的前半辈子,小伙子是从穷困大凉山出来。出生于贫困地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在接受了支教老师的帮助之后,有了自己的梦想,想要改变当地人现状。一直努力读书,改变了命运,那么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凉山小伙毕业论文写6000余字
在小伙子的论文里面,把帮助过自己的人的名字,全部都记录了下来,这些名单让人泪目。他表示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住的地方十分贫穷,只会说一些当地的方言,不会说汉语。第一次看到书本上的《我多想去看看》心灵受到强大震撼,由于当地十分贫穷,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支教老师来教书,在老师来临之后学会了汉语,也知道了文化的魅力。当地孩子都不上学,对于知识并不渴望,也不知道知识重要性,可是父亲却砸锅卖铁也要给他读书。
二,为何会引发网友争议?
之所以引发网友争议是因为感受到了小伙子的不容易,为小伙子身上一股身上的一股强大的韧劲所感染。小伙子在听到老师的劝解之后,心里树立了一个目标,小伙子一直得到社会关注和帮助,老师希望他学了一身本领之后,也能够手心朝下,去帮助他人。这种传递爱的方式,也让人感觉到小伙子是一位价值观相当正确的人。
总之,这样的毕业论文充满着温度,也能看出小伙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决心。希望他的人生更加坦荡,凭借个人能力完成逆袭是十分了不起,也是许多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在网上阅读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现在或许真的内卷的厉害,一个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写了2.5W字,遥想当时我们好像5000字就作罢。也是,我们现在几乎都不收8000字以下的论文,字少可能也说不清楚问题。这是题外话。
但他竟然写了6000多字的致谢,回顾了自己虽“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并一一进行感谢。道路的曲折导致他的有感而发。
回顾是必要的,细读之,他真情实感让人潸然泪下。大凉山的孩子,长期浸润在还算比较民族的区域中,竟然有如此明确理想和目标,实属不易。当然父母的意志和引领也十分重要。但小时候吃的苦,就是一路上面对各种困难的盔甲。
两三年前,我接触过一个彝族的汉子的汉族媳妇,去过大凉山过春节,文化的差异让她难以忍受。那里的人杀了羊就直接放在锅里炖,包括没有清洗过的羊大肠此类的内脏一起。好了就直接吃。也不常洗澡。中午之后都是吃饭,午饭到4,5点;晚饭宵夜都一直到凌晨。女孩子地位不高……所以,能愿意走出大凉山,真实地用知识改变命运,值得点赞。
每个人的信仰来自其对生活的理解。看着他还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社会,反哺社会,朴素人生的底色,不被外界的繁华所迷失,难能可贵。人生因奋斗而出彩,这位小伙子,你亦是别人路上的一道光,知识改变命运亦改变认知,为你加油。
多么希望我们家孩子也能这样呀,啥时候才能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