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杂志《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我们如何研究文化史——兼评《中国鼓文化研究》周积明 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 武汉 , 430062 1997/06
《曾听醋鼓知春生——评<中国鼓文化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登记号:SL98412 33
西山刁鼓项目是一个为期一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西山刁鼓项目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刁鼓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地考察、文化调研、文化活动、文化拓展等,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西山刁鼓项目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
一、刁鼓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研究刁鼓文化的历史渊源,探讨刁鼓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刁鼓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刁鼓文化的社会影响研究:研究刁鼓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探讨刁鼓文化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研究刁鼓文化对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刁鼓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研究刁鼓文化的传承发展状况,探讨刁鼓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研究刁鼓文化的传承发展对策。
四、刁鼓文化的现代发展研究:研究刁鼓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探讨刁鼓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研究刁鼓文化的现代发展对策。
总之,西山刁鼓项目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刁鼓文化的历史发展、社会影响、传承发展、现代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鼓之舞之一词人们早已熟知,源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等原句,一般人很少去深入研究它的内涵,《周易》研究家的释意是:“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鼓舞他来收到全部神妙的作用。”释意中的“神妙”两字,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若用“神”字去解释舞蹈的特征:神,是舞者的精神、舞姿动态的神韵,是舞者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民间舞蹈则是舞者生命律动的显现,是一个民族群体跃动的形象,是我们探索鼓舞文化特征的深化。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鼓舞,多是唐宋以来盛行一时的舞蹈形式,有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些在汉族中已经失传。值得注意的是:失传的唐代“杖鼓”在朝鲜族民间仍有单人或集体演奏技艺精湛的“杖鼓舞”俗称长鼓舞的风习。失传的宋代“花腔腰鼓”在壮、瑶、毛南等民族中仍有流传,这种腰鼓鼓腔用陶土烧制,中部细如蜂腰,当地称作“陶鼓”“蜂鼓”。农业社会初期鼓的数量不多,当社会发展畜牧业兴起,充足的皮革供应使革鼓与鼓舞相应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各种鼓舞,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乐器,在锣、镲、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进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反映出北方农民的豪迈,江南田园生活的情趣,或尚带有原始文化遗存的古拙民风。若从功能上看,各种鼓舞无非是用于祈年、祭祀、耕作、战争以及悦神娱人活动,正是“六鼓四金”中“以节声 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古风的延伸与发展。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先河,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艰辛之路,不仅保存了古老的乐器、乐舞,还保存着纯朴的民风,如今又激发人们迎接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