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便利蜂
Slogan:小小的幸福 在你身边
版本号:V1.11.3
大小:23.6M
体验环境:Android6.0.1
二、产品介绍
1、产品流程图
2、产品结构图(主要功能)
3、用户画像
为证明便利店用户的准确性,这里截取了便利蜂和猩便利数据来做对比(PS:猩便利成立于17年6月,业务为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货架)。
年龄
性别
地域
综合分析
·消费人群为30到39占一半以上,且在一线城市,工作忙绿。对便利店的需求大。
·便利蜂成立于北京,猩便利成立于上海,因此,在成立地设立门店多,用户多。
·20到30的年龄段,较为年轻,对便利店需求较大。可提供有关商品刺激这一部分人的需求。(未来的增长点)
·男性用户与女性用户的比例为2:1,这一点始料未及。为了探究这一点,我搜索:男女哪个更爱去便利店?内容不忍直视,无果。
便利店产品多为零食和生活用品,因此搜索百度
问答反应女性更爱吃。
恰好与数据相反。
我认为可能产生APP用户男女的原因为:(1)两家为新成立公司,数据量小,不准确。
(2)在两家便利店覆盖区域,男性为女性人口的二倍。为此我查了一线城市男女比例想佐证此说法,依然无果。(如何分析这个异常数据,跪求老师和同学指导,呜呜)
4、主要功能
·基本型需求
店内手机支付。使支付交互方便,也可将产品定价更精准到几元几毛。
期望型需求
零食外卖送上门、会员服务。
兴奋型需求
便利单车功能、充电宝。分别解决用户路上不想步行、不想提袋子问题和解决在店时用户手机没电使用问题。
三、产品分析
优化支付流程、自助点餐,外卖上门、免密支付。可看出便利蜂的业务为外卖和门店自取。用户数较少,但用户反馈较好。
亮点功能
便利单车服务。
在共享单车竞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便利蜂推出600辆便利单车。当然,目的与共享单车的目的不同。线上的入口就是便利蜂APP,用户充值满100元送100张免费骑行劵。而APP内的余额则可用于门店消费。且车篮子做得很大。
这样做的好处:
1、为便利蜂用户提供便利,方便用户放东西和来回骑行。
2、提高便利店的服务范围,线下店的服务范围在半公里内,增加单车服务,可提高到一、二公里。
3、鼓励用户充值消费,提高销售额。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是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都是提高用户留存的一大利器。如不充值,这更像是一种许诺,你来我这消费,我给你便宜点。但这样对于买卖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换句话说,用户没有切换成本。而充钱则是一种担保,担保我一直在你这消费,你给我便宜。所以充值会员提高切换成本,能提高留存。
而便利蜂的亮点在以蜂蜜作为商家和用户的连接点,消费就返蜜,充会员可提高返蜂蜜倍数。100滴蜂蜜可抵扣1块。相比于一般直接抵扣,1、可将抵扣额累积到用户能感知的折扣。弱化用户心中认为的现金折扣不多。2、对于用户来讲是有趣的。3、此种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优化方案:
从产品端来讲是没有的,页面简单,服务目的强。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020突破点。本身有很差异化的优点:便利和高频。
xxx学者在《XXX》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该学者还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是,该学者却没有深究()、()。这是因为()。笔者认为,需要改进的有()。
文献回顾要写在论文的第一章,可以单独为一章,命名为文献综述或研究背景,也可放在第一章的第一小节,作为背景介绍!但第一章之前别忘了写摘要!
统计调查低保物件、开展社群文化活动、催要卫生、拥军优属等费用(各地不尽一样)、帮助街道进行各类调查统计、组织捐款捐物,等等。
不是论著。 “论著”指的是“议论性著作”(《辞海))“带有研究性著作”(《汉语大词典》;“论议和著述,后来对议论性著作也称论著”(《辞源》。而对“论文”的解释则是“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 文章,’(《汉语大词典》);“学术论文是较为系统地和专门讨论、研究某些学问的文章”(《写作教 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科学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 的新知识,或者一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怎样写作科学论文》,美M·奥康纳 等著)。
和下面一样 就是该研究现在的方向、有那些成果,最后你要发现他们的不足,你的文章的立足点
是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基本上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意义的整体概括。
作文开头怎么写技巧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记叙文。开头是在给文章造气氛、定调子,要给读者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作文开头如果能恰倒好处,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读者,也能增加文章的亮点。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记叙类文章的开头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的描写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如:
1、夕阳的窗前,一个漂亮的少女站在那儿,凝视著外面初春美丽的景色。她叹了口气,低下头,端详着手中的那朵插在蓝白瓷瓶里的粉色玫瑰。她闭上眼,回想着以前的事。(《粉色玫瑰》)
2、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母亲节的礼物》)
二、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如:
1、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著关爱的故事。(《关爱永远》)
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三、总领全篇,提示要点
这种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看便知文章的要点,如:
1、郑振铎《猫》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一句提纲挈领,表示全文主要内容就是讲自己家养三只猫的经过。
2、“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有一个好习惯》)这个开头既开门见山,又统领全篇,文章主体部分就着重介绍了自己拥有的一个好习惯。
3、“回首岁月碾过的痕迹,发觉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生活的风雨无法抹去的。”(《轻叩记忆的门环》)这个开头用简洁的语言提示了文章的要点,让人一看便知作文要写的是生活中使人无法忘怀的一些事情。
四、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
1、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腊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
2、生日是一根线,一头是我,一头是外婆;生日是一个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记忆;生日是一条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带到外婆身边。(《生日寄语》)
五、设定问题,引出下文
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2、朋友,你听说过鳄鱼是怎样哭泣的吗?你听说过猩猩吃人的故事吗?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吗?……哦,你摇头了。可别急,全是它——《世界奇闻怪事》告诉我的,它使我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的乐趣》)
六、引用诗文,突现中心
以诗文妙语、名言警句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如:
1、“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廕庇?”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七、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这种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能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人十分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如:
1、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我想有个完美的家。(《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2、当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树,你也许回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那非凡的创造力。绿树是美好的,枯树也有其可爱之处,虽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树》)
其实,作文的开头往往并不是某种单一的形式,有时它是几种形式的组合,如:“‘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是唐代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山后留下的诗句。早就知道,‘叫谷交错’‘银瀑飞泻’‘奇峰异石星罗棋布’等词都是用来形容九华山奇美景象的,但这仅是听闻,想要真正领略美景,自然还得身临其境一回,于是暑假便参加了学校的九华山之旅。”(张磊《九华山之旅》)这个开头既有引用诗歌,又开篇点题。又如:“冬末春初,天空很纯净,纯净得像一块没有灰尘的玻璃,仿佛敲一下就可以听到很清脆的声音。没有风,开着窗,那一串风铃静寂无声,仿佛是沉睡了。伫立窗前,我抬头看那一串风铃,绿色的丝线连缀著淡黄色的橘皮——这是一串很特别的风铃,想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聆听幸福的声音》)这个开头既用细腻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气氛,又设定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统领全篇。因此,选用什么样的开头既要看作文的需要,也要结合自己的表达能力,切不可好高鹜远或为标新立异而弄巧成拙。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
1、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本来只需要用一句话就能写清楚的内容,不要在前面加上罗罗嗦嗦的叙述,要把废话尽数删去,使文章显得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如:
春天像一篇钜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女贞《夏之绝句》)
闻鸡宜起舞,对酒可放歌,伤怀堪酹月,感慨当临风。(张嵬《临风》)
2、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如: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一只被剪断翅膀的小小鸟,我扑腾在凄迷的风雨中,却不想因此迷失方向。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我要飞,要高飞……—题记”(《我要高飞》)
作者以题记的形式写出发自内心的呼唤,“要高飞”,要当学习的主人,从不堪重负的作业堆里寻找回丢失的个性。这样的开头令人眼前一亮。
3、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要达到这种效果,往往需要用形象的描写、优美的抒情或恰当的修辞手法。如:
阵阵凉风拂过了窗栏,轻轻扳动着风铃儿,叮铃铃地奏出美妙的旋律;池畔柳树迎风摇曳著,款款地摆动水蛇般的腰身,千丝万缕的柳条羞答答地尽往四边躲;微风吹动着白色的窗帷,波动得如风帆一样。(《雨的组曲》)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写好作文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既需要我们用心灵地去感受生活,也需要我们学习、积累写作知识,更需要我们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孟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写作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怕风浪,敢到海底探宝,才能撷取写作领域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作为研究生,文献回顾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那么如何做文献回顾?目的是什么呢? 先梳理一下书上的主要内容给大家。文献回顾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查询相关文献。在查询相关文献时,来源一般通过相关著作、相关论文、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目前来说,大部分都说来自于相关论文,也就是文献资料。 第二、对文献进行选择。根据文献的相似性、发表的时间(时间要在一个比较新的范围内)、一些学术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加上一些判断和需求。 第三、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这里要注意分析文献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的结果、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最后自己要总结,先前别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得出了哪些结论?有哪些薄弱环节?自己要有一定的见解。 以上是书上文献回顾的官方内容。 胡小端老师在清明假期前给我们布置了任务:每个人去做一个文献回顾,找到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你最熟悉的主题。这次上课他又提到说,别看这两无关,而事实上,你最感兴趣的必然花的时间也最多。这次课上有几位同学包括我在内都展示了我们的主题和PPT,但是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过于宽泛。胡老师说,文献回顾其实说明白了就是两个问题: 第一、寻找到一个研究问题。抱着这个问题去研究文献,找出一个具体的、详细的问题。而且在总结分析别人的文献发现问题时候,一定要有论据。 第二、你的研究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创新点。每一篇论文都要有不同于别人之处,不然就是重复劳动,毫无意义。 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要找到这两个关键需要仔细去分析推敲文献。 其实对于文献回顾我依然存在很多疑惑,希望大家关于此能多多探讨。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路的资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路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路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资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资讯量大,资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资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资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路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络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路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资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充套件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路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型别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文献综述就是用资料,只不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格式。 主要是,关于你的论文主题,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点看法和主张。某某学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论文主题,提出看法认为如何如何 都是这样的语句,写出来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论述,最好是高阶的人物写的文章,发表在高阶期刊上的。 :ki../delivery/lunwen-wenxianzongshu-14.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和范文,中国知网的,很全面。 文献也去中国知网找 :acad.ki./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 搜出来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写进综述里了,自己搜寻吧 合适采纳啊
不知大家还记得2012年12月,关于未来零售市场线上线下占比,来自传统商铺领域的王健林和来自电商行业的马云两位大佬豪赌一亿赌注,当大家还是争论中国零售线上为王还是线下为王的时候,如今零售界悄然发生了变化。
曾经的王健林 探索 万达电商,而马云却投资了永辉、高鑫旗下超市等,并布局线下盒马鲜生。站在新零售的风口,大家是否感觉到身边的便利店增加了不少,一线城市方圆3公里居然有可怕的七八家各式各样便利店,积极布局线下的大佬,是新零售还是新邻售,让我们来看看便利店为何如此收到大佬的青睐!
首先,我们先分析下先进的日系便利店的发展历程,以7-Eleven、罗森、FamilyMart等零售行业便利店寡头为例,日系便利店在产品结构、运营效率和开放加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成功经验。
在产品结构上,提高便利店的快餐鲜食高毛利零售商品的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在运营效率方面,便利店形成了区域密集开店和共同配送,通过规划化和集中化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极力压缩竞争对手开店机会。
此外,通过盈利化和标准化的开放加盟模式,快速抢占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另外,日系便利店提供的服务有多变态呢?
据调研:日本的便利店远不止在买东西。经统计,一个日系便利店可提供1000种服务,包括零售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 健康 服务及其他特色服务等等,这为便利店聚拢了不少人气。
不仅如此,日本便利店不仅体现在它的便利服务多,在员工提供服务质量上,日系便利店更是做到了极致和严谨,令人疯狂的服务细节,比如微笑迎接客户的标准化动作,“卫生巾”快速装入不透明包装袋避免用户尴尬等等……这也是日系便利店顽强生命力的根本之道。
日系便利店成功在于在长期经营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当然也离不开日本的经济发展背景。针对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的便利店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萌芽期-高速成长期-整合发展期,到如今持续20年稳步增长,展现了便利店的曲折发展。
1969年-1975年:超市业态快速发展,对一般批发和中小零售形成较大的冲击,为了生存,以酒类、食品为雏形的便利店理念出现,当时是以自由连锁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1976年-1990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疲软,日本政府在此形势下,颁发了《大店法》。在政策上为便利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便利店开始了加盟之路,个人零售也转向了加盟,便利店数量及规模爆发增长;
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增长几乎停滞,直到2010年才开始增长,这段时间里,便利店始终在稳定增长,并超过百货成为日本第二大业态。
在日本,便利店的寡头效应日渐凸显。日系便利店如今进入了寡头时代,头部玩家占主导地位,并且日系便利店走向海外发展,针对当前日本的行业规模,高达7000亿,渗透率达8.2%。反观国内,便利店规模仅1334亿,渗透率不到1%,如此巨大的隐形市场,谁又能禁得住诱惑!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内的零售发展,国内电商行业上半场在于连接的数量,人口红利、规模和体量、低成本获取用户。如今线上市场发展进入瓶颈期,线上电商面临购物体验不足、获客成本持续升高、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电商行业增速持续放缓。由此,大家的目光转向线下,便利店是新零售的载体。
中国过去十年线下是商超的天下,大卖场、大型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等,为中国人提供了生活的所需所用,走进大型商场,衣食住行全都有,品类丰富,商品可挑可选,并且大型超市信任度都比较高。但是这种商超一半在市中心或者远离社区的地方,不便捷,且运营成本高,无法送货上门,加上排队购物体验交差。
如今,消费升级+懒人经济,人们的需求在改变,希望毫不费力寻找高质量商品,在新消费、新零售的带动下,便利店便成了这类需求的载体。
从传统便利店来看,全家、苏果便利店,门店较为小巧,一般步行5-10分钟即可触达,经营商品以休闲食品、快餐饮为主,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消费为主,并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但是也存在租金成本高、定价高、商品不全的问题,传统的便利店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
在新邻售时代下的便利店,处于电商行业下半场在于连接的强度,深度挖掘用户价值,又赋予了更多新的含义。在新技术和新玩法的涌入下,便利店已经不再是零售为主的载体,而是消费升级结合AI、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新服务的载体,涌现了一批新鲜的事物,如24小时无人售货商店、虚拟门店等,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多样服务的平台;例如便利蜂、猩便利、盒马生鲜、苏宁小店等便利店的爆发。
目前,中国有两类便利店的起步方式: 实体线下零售起步走向新零售和电商基因零售起步走向新零售。
定位从便利店起步,又不止是便利店。实体零售起步代表我们以苏宁小店为例:背后依托苏宁庞大的生态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精细化的运营,打通线下流量入口,深度运营用户并挖掘其价值。作为苏宁小店,他不仅是新零售的第一线,还是场景互联时代下的自主流量入口,承载苏宁零售更多的价值体现,通过苏宁小店整合金融、房产、文创等一系列的服务,是苏宁线上服务在线下的延展。
电商基因起步我们在看另一个O2O新物种—— 盒马鲜生 ,主打生鲜品类,倡导日日生鲜。
作为中国新零售的新物种,致力于解决B2C的生鲜电商核心问题,通过仓店一体化,并在门店内增设饮食区,大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和信任感,此外,通过线下为线上引流,实现了线下和线上的双向流量的整合。
有句话说: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今麦郎,而是美团和饿了吗等外卖平台。随着便利店的兴起,另一股力量也不可小觑,就是基于社区的拼团模式,如:松鼠拼拼、蔬东坡、你我他等,此类线上拼购模式,扎根于社区,依靠团购模式获取大量用户及资源。
如果线下便利店将逐渐增加线上运营,通过预售、拼团、预约定制等形式增加订单量,必然会提升实体便利店价值,目前以见福、苏宁小店等便利店已经开始尝试拼团模式,社区拼团依托便利店赋能,扎根社区进行培养用户,充分发挥便利店扎根于社区之中,会更具有竞争力;
如今,电商人口红利时期的数量型流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质量型流量才是新邻售追求的目标,通过便利店实现对用户的强关联,把用户真正的变成自己的资产。
如今,中国市场与日本便利店高速成长期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府政策非常相似,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大力支持零售创新发展。此外,便利店是消费升级下消费者对零售提出的新的需求而产生的,但是目前来看,国内的便利店发展和日本八九十年代的比便利店的兴起又有所区别。在新技术的催生下,给了便利店更多的定义及服务要求。
就目前来看,便利店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但是都在积极抢占未来隐形零售市场,以苏宁小店为例:苏宁小店计划19年开店2万家,在实体经济被互联网冲击下,异军突起,可以感受到,在资本的狂热下,便利店品牌会遍地开花。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半以上的便利店品牌会在19年之后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头部玩家的舞台,在消费升级和技术驱动下,可以洞察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赌局早已不再重要,新邻售已经到来,将来,便利店是一种生活方式!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对商品的供应链、售卖场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最终打造全新的零售生态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下打通的渠道用于开通线上门店、小程序、官网等,线上流量与仓库、物流、门店相互赋能。
新型便利店成为零售生态圈不必可少的一环。在用户画像上,Z世代人群的消费特征成为新型便利店关注的重点。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拥有独立的审美,在消费方面,他们更加愿意享受较高品质的生活,没有太多金钱上的顾虑,当然,高性价比的产品更吸引他们。
同时,他们的最大特质就是“懒”,他们能够将懒发挥到极致,最好一直呆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不动,就能享受到不错的生活品质。由此宅经济、懒人经济成为新一波增长红利。
互联网大佬将社区周边的一公里的市场作为战场,他们选择“宠”着这群懒人,新型便利店的快捷方便,物流的四通八达,简直满足了懒人们的终极梦想。
「和牛财经」认为,在消费升级面前,新型便利店会逐渐替换传统便利店。2020年是新零售重要的分水岭,不少企业已经埋下伏笔,在各个业态下成长起来的新零售品牌已逐渐明朗,即使是巨头下的品牌也得经受考验。
本文主要对商超型及无人零售下的便利店进行分析,根据各大新零售品牌近期公开展示的信息资料,结合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了解其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资本等信息,探究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程度。由此,「和牛财经」筛选出今年最受90后欢迎的新型便利店TOP10。
1.京东便利店
京东便利店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京东新通路事业部。其主要运作方式是通过对全国海量个体便利店的升级改造,同时京东便利店还联合超100个品牌,连接了品牌方和店主,保证货源的品质。这只是开始,新通路地勤团队还可以通过差异化选品、调整布局、优化品类结构,提高门店的利润。
对于原本街上的便利店来说,就等于给他们一套标准,所有细节都想到了,按照规制运作就行。这背后依靠的就是大数据。
不仅如此,在货源方面,京东便利店利用自营物流的同时,联合最近距离的批发商,随时随地提供货品,并且能够快速地运送,这样就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所有的路线走通后,用户只要通过“京东便利GO”小程序,就能完成对京东商城、线下门店的连接。
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京东便利店提出了在便利店的基础上,添加数字印刷、彩票销售、家电清洗、烘焙等复合型门店,齐全!
创新指数:★★★★☆
美誉度:★★★★☆
影响力:★★★★☆
2.天猫小店
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其旗下第一家线下零售店——天猫小店在杭州运营。与京东便利店相似,天猫小店瞄准国内的夫妻便利店和社区便利店,通过加盟的方式,完成对传统店铺的赋能。
天猫小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运用大数据,一面考察加盟店店主的年龄及资金实力、店铺面积等方面,一面要对店铺500米内的消费者的概况调查,比如这块区域男女比例、职业分布、年龄等等,最终根据不同的情况实现“千店千面”。
天猫小店因为有阿里巴巴这个亲爹,对于消费者和店主来说都是好事。店主通过手机淘宝作为入口,在零售通上采购货源,同时还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线上线下的联系。
今年疫情期间,天猫小店开通了外卖服务,保证了店铺日常的营业额,也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信任。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3.盒马鲜生
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的重构,成立于2016年1月,目前全国200+门店。盒马鲜生的强大在于,它是超市,也是餐饮店,还是菜市场。
阿里巴巴死死地将用户锁住,消费者得通过盒马APP下单,支付宝付款,其他方式,不行。这是为了方便盒马鲜生能通过大数据准确分析用户消费行为。目前消费人群以25-45岁女性为主,他们将发掘更广泛的人群。
在物流方面,盒马鲜生拥有完整的供应量、仓储、配送系统,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快速高效配送。
在货源方面,有全球直采、本地化直采、自有品牌三种形式。盒马鲜生会选择城市附近的蔬菜基地直采直供,同样采用冷链技术,直接供于门店,一方面出于蔬菜品质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在价格上取得优势。
盒马鲜生会针对不善厨艺的90后,利用中央厨房会为他们加工半成品餐食,对于老年人开通了刷脸支付,不但如此,更有美容美发美甲、儿童乐园等,盒马鲜生都作出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
总的来说,就是高级、贴心,应有尽有。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4.便利蜂
2016年庄辰超离开去哪儿成立了便利蜂。便利蜂就是采用直营的方式,这样他才有更把握能够实现对商品的把控。最开始便利蜂主要经营自取式货架商品和需要人力帮助获取的热食,它们的店铺选址一般集中于都市白领办公区,定位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支持线上选购线下配送。对于许多刚工作不久的90后来说,便利蜂有他们奋斗过的痕迹。
便利蜂拥有百度算法团队、去哪儿、7-11便利店等企业的技术和运营骨干,核心优势就在于此:大数据和算法。
便利蜂的大数据和算法能够清晰地计算出每天应当热食的搭配和数量,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每天生产哪些热食,都算好了。在商品的打折降价方面,也是由大数据统一调控,实现动态定价。在这里工作的服务人员,是不太需要脑力活动的,大数据已经决定了。
它们的冷链技术也是把控餐品的重要环节,冷链车安装了蓝牙温度计和GPS,确保了热食从冷链车到门店的运输质量,便利蜂冷冻产品浪费率已低于公认行业最优、东京便利店40%的水平。
据「和牛财经」了解,便利蜂目前门店规模在1585家,早在一年前就实现了北京地区门店的整体盈利,今年底将会实现全面盈利,目前便利蜂累计募集资金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全球顶级PE、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5.苏宁小店
苏宁易购于2017年开通线下零售直营店——苏宁小店,其主要的产品品类是生鲜、果蔬、热鲜食等,围绕每个家庭的厨房而运作,目标在于打造“共享冰箱”。另外还有快递代收发、房屋中介、彩票购买等业务。苏宁小店依赖于苏宁自身的物流能力的输出和冷链能力,消费者可以通过苏宁自家APP完成购物。
在确立了定位后,苏宁小店开始自营,前期大量烧钱,门店数最多时达到5000+,三年时间的极速扩张,放谁身上都得慌。截至今年,苏宁小店将店面缩减到1835家门店,它的目标将店面缩减到1000家。或许是为了缩减成本,苏宁小店开通了加盟店,允许传统门店以加盟的形式加入,苏宁小店在进入青春期后也将步入正轨。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6.步步高
步步高集团经营范围非常广泛,超市、便利店等都有成熟的物流中心和储备部门。2018年步步高向腾讯、京东转让股份,这是这个传统超市迈向转型的重要一步。在这之前几年里,步步高一直在尝试数字化转型。
今年步步高集团上线小步优鲜,高举新零售旗帜,进入社区团购领域,早前步步高利用Batter购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合作,主要是完成离门店3公里之内的一部分的线上订单。但步步高创始人王填始终觉得差点意思,对于这匹老马来说,3公里外才是更大的草原。
凭借多年来在便利店商超积累下的优势,新上线的小步优鲜能够完成物流仓储平台运营、物流代理、餐饮配送和冷链物流等服务,这直接将线下门店与线上服务打通,不但如此,步步高还通过直播完成了大量订单。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7.猩便利
猩便利于2017年上线,目前门店数30家。管理团队由阿里、美团、罗森中国等公司前高管组成采用无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模式运营,所有的消费流程由顾客自行按提示完成。商品包括热食、零食、甜品等,猩便利同样具有厂商直采、保温闪送的服务条件,建立了鲜食生产基地和物流体系。
猩便利主要面对的消费场景是办公室和通勤,利用自有的APP和小程序,线上推送、商品组合、优惠套餐等运营,帮助消费者完成购物指导,实现对消费者行为的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运营。猩便利一直有蚂蚁金服、红杉资本等资本进行战略投资,并且蚂蚁金服为猩便利提供了生物识别技术、信用消费体系等技术。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除此之外,还有转换小店也深受广大90后关注。
转换小店
转换小店隶属于转换商城品牌,于2018年正式启动运营。转换小店定位于惠吃、惠喝、惠生活的新型餐饮+便利店。并且通过转换商城生态优势,可以为到店顾客少、用户粘性低、品牌忠诚度低的全国800多万餐饮门店赋能。
转换小店致力于为海量用户创造新的消费价值,让“用一次,省一次”成为消费主流。
创立至今,转换小店始终将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基于平台大数据优势,通过B2B2C模式对传统商品供应链进行智慧化重构,通过将便利店和转换商城植入到传统商户门店中的模式,与国内众多一线快消品牌商建立直采直供合作关系,为消费者提供超高性价比商品选择的同时,创造一种全新的以生活消费换取商品消费的免费消费方式。截至目前,转换小店已与中粮、联合利华、清风等众多知名品牌建立了直采合作关系,平台商品SKU数已达到8万+。
另外,转换小店平台的商品现已实现全品类覆盖,未来还将拓展更多的品类商品,以此满足国内消费者更便捷的本地生活消费需求。
创新指数:★★★★☆
美誉度:★★★★☆
潜力值:★★★★☆
最近,中国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因为“高管”事件刷屏网络。 阿里巴巴是因为自称”前阿里高管“的王晗发了一篇文章,蹭了阿里和马云的流量,其高管身份被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打假 。一来一回,事件彻底爆发,王晗的流量不但蹭到了,而且是大获全胜,至于是不是前阿里高管已经不重要了。
而京东在2018年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年,创始人刘强东陷性侵丑闻,让京东的股价大跌;业绩增速下滑,被阿里越甩越远,可以堪比10年前的2008年金融危机,京东差点倒闭,刘强东一夜白了头,简直是10年一个轮回。不过,艰难的日子挺过来了,就得做出改变了。就在上周末的京东开年大会上, 京东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 按照京东18万员工算,副总裁级别的高管预计在几十至百人左右,也就是说要开掉10位表现最差的副总裁级别高管。看来这年头都一样,只要是打工,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管,都有随时被裁的风险。
刘强东对外的人设一直是中国好老板,称呼员工为兄弟们,请员工吃饭,建漂亮宿舍,办幼儿园给子女读书等等,还曾说要让家乡的京东快递员工资比县长高。在 去年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刘强东还回应了裁员传闻:我们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没想到的是和刘强东近距离接触的高管兄弟们首先面临被淘汰。
这年头,基层员工不好做,被淘汰了,还可以选择去任何一家公司。但是高管被淘汰了,就有大污点了,毕竟圈子就这么小,能当上高管的在行业内知名度已经不低了,一听说是因为业绩不佳被淘汰,估计就不好混了。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从阿里巴巴离职的高管,他们混的怎么样了?蹭热点的王晗说自己在阿里的最高职位是阿里 健康 家庭医生事业部总经理,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说她不是高管,那就是部门总经理在阿里都算不上高管了,所以,滴滴创始人程维,在阿里的最高职位是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也不算是高管了,必须是副总裁级别以上的才算高管。
1、孙彤宇
孙彤宇其实已经沉寂十多年了,因为他在2008年3月就从阿里离职了。孙彤宇是阿里巴巴最资深的元老之一,曾是仅次于马云的二号人物。从马云创办中国黄页就开始跟着,后来辗转到北京创业,失败后又跟着马云回到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是十八罗汉之一。
孙彤宇在阿里巴巴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淘宝网,在他的带领下,淘宝网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当时C2C的老大,由”神童“邵亦波创办的易趣网干趴下了,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商网站。2007年,淘宝网的交易额达到400亿,正发展凶猛时,当年12月孙彤宇却被告知下课,至于原因阿里给出的是高管轮岗学习,但都知道这只是个说辞,孙彤宇离开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据说,被离职的消息还是孙彤宇的妻子彭蕾给他宣布的,两人还因此闹了离婚,不过现在又复婚了。
有人说是孙彤宇功高震主,才被马云拿下的。而马云的说法是看到了孙彤宇的局限,继续在这个位置会阻碍淘宝网的发展。但不管怎么样,孙彤宇可以说是阿里巴巴的头号功臣,如今的天猫、蚂蚁金服可以说都是从淘宝网衍生出来的。如果没有淘宝的电商交易,就不会创立支付宝,更不会发展到今日的全球第一大互联网金融集团蚂蚁金服;天猫就更不用说,直接从淘宝网裂变出来的。在2008年前的阿里巴巴,主要靠淘宝网和阿里巴巴B2B业务。
如今的孙彤宇,要说有什么大成就肯定没有,但是做着自己的事情,还做些投资,日子也过的轻轻松松。近年来最大的动态莫过于他成为了拼多多的天生投资人,而拼多多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之一。
2、卫哲
卫哲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也是极其聪明的人。大学一毕业,年仅22岁,就进入由金融圈大佬管金生创办的万国证券,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助理;25岁担任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之后一路开挂,32岁当上了世界500强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何其风光,是一个典型的精英人士。
2006年,被马云看中,挖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担任上市公司阿里巴巴(B2B业务)的总裁,管理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业务。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也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在2011年阿里巴巴发生供应商欺诈事件,作为CEO的卫哲背了锅,引咎辞职。
阿里巴巴应该算是卫哲的事业巅峰,如今,他创办了嘉御基金,并担任了几家公司的董事,偶尔还出来讲讲课,参加一些会议,发表一些行业观点。没想到的是在很多场合,挂的头衔依旧是阿里巴巴前CEO,这也算是蹭阿里的流量吗?不过,卫哲算是真材实料的阿里高管,蹭了也没人可以质疑什么。
3、李旭晖
李旭晖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COO,也是因为供应商欺诈事件引咎辞职的。李旭晖是台湾人,2000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当时公司创立仅一年时间,还非常小,所以,他也算是资深元老。从总监职务做起,一路做到了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可见能力还是很强悍的。不过,在2011年离开阿里巴巴之后,就再也没什么新闻了,不知道是不是回台湾了。
4、邓康明
邓康明也是2011年阿里供应商欺诈门中职位变动的高管之一,他时任首席人力官(CPO),不过,他并没有引咎辞职,而是降级另用。邓康明曾在微软、甲骨文、达能等世界500强呆过,并于2004年加盟阿里巴巴,出任人力资源副总裁。
供应商欺诈门事件后,2013年从阿里辞职创业,之后2015年又回到了阿里巴巴,担任阿里影业首席运营官,呆了不到一年,又离职,两进两出阿里,马云应该是不会再用了。如今,邓康明担任车好多集团总裁,董事会副主席,这个车好多就是瓜子二手车的母公司。
5、吴炯
吴炯是技术出身,2000年加盟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技术官,是阿里巴巴第一任首席技术官。吴炯一直比较低调,没什么声音,2007年,吴炯和孙彤宇一样,被阿里巴巴轮休离开,之后做起了天使投资。
吴炯虽然不出名,但是他的妻子却是商界的当红人物,她就是携程CEO孙洁,是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最为倚重的人。
6、李琪
2007年,被马云拿下并要求去学习的高管有三位,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集团COO李琪、集团CTO吴炯。李琪当时已经身居阿里巴巴集团COO的职位,这个职位现任CEO张勇也曾担任过。李琪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也是最早的一批员工,先后担任技术和销售副总裁,2005年开始担任集团COO。实际上,李琪和马云是老相识,在中国黄页时期,李琪就跟着马云一起创业,只不过后来没去北京,也没一起创立阿里巴巴。
被离职后的李琪声音比较小,据说在餐饮行业创业。
7、干嘉伟、吕广渝
干嘉伟1999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是第67号员工,呆了12年,做到了B2B销售副总裁,于2011年离职,加入美团任COO,现在已经担任高瓴资本合伙人。
而吕广渝的经历和干嘉伟类似,2004年加盟阿里巴巴,从基层做起,一路也做到了B2B副总裁,并在后来加入了大众点评,担任COO一职,现在是无人货架“猩便利”的创始人。
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后,干嘉伟、吕广渝分别成为了事业群的负责人,位高权重,不过很快两人就慢慢淡出了美团。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 历史 来看,两次最大的人事变动,便是2007年和2011年,这两年大批高管离职,进行了大换血。不过,阿里巴巴集团庞大,子公司众多,光副总裁级别的都有上百人吧。从阿里巴巴离职的副总裁级别的高管远不止这些,但真正出名的并不多。
除了以上几位,还有大批从阿里离职的非高管,混的都很不错。 程维,最高担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后创办滴滴;陈琪,曾担任淘宝网产品经理,后创办蘑菇街;张良伦,曾担任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后创办贝贝网;李治国,曾担任阿里云资深总监,后创办口碑网;陈华,曾任阿里云搜索负责人,后创办唱吧;汤鹏,曾担任淘宝机票研发负责人,后联合创办易到用车;吴志祥,曾任阿里巴巴销售经理,后创办同程网。
从阿里离职的员工,如今已经被称为阿里系创业大军,阿里也算是创业者的黄埔军校。不过,阿里巴巴一般都不会投资从阿里离职的员工,这点和腾讯不一样。据阿里巴巴说法,是为了防止内外串联,形成腐败。实际上,也是因为从阿里离职的人大多数是做电商及相关的业务,属于同行竞争。
不过,能做到阿里高管的,一般都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至少可以说从这里赚到了钱。蹭阿里流量的王晗都说拥有阿里千万期权,更何况其他高管。当初CEO卫哲离开,具有就拥有阿里巴巴4000万的期权。陈琪从阿里离开,也完成了创业资本的积累。
所以,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管,其实对于老板来说,什么时候想开掉你,找任何理由都可以,这年头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