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言文学角度来说,汶川地震这个主题不好选材,政治学或者社会学角度就要好选得多,如果一定要从这里选材,不妨从地震之后的巴蜀文化来说吧。或者也像文革后期有个伤痕文学,我想可能也有一些写汶川地震的文章,不妨去探讨一下这里面的精神。
21世纪的市场营销前瞻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市场营销无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生命线。那么,踏进21世纪的门槛,市场营销会出现什么趋势呢?业内人士认为:
广告、公关、打折、连锁会唱主角
广告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不论成熟的消费者还是盲目的购物群体,都将会受到广告的引导。而企业靠打广告得到的回报,在短时间内仍然是让人心动的。公关是企业营销的智慧体现,也是企业实力的展示,赞助一支足球队或赞助一项重大活动,往往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企业的名字。打折降价并不是营销的法宝,但却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未来的营销也不会不打这张王牌。连锁是20世纪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范例,也是一种取胜的高招,现在连锁已发展为特许经营,它是企业扩展市场和迅速融资的一种手段,相信未来10年,连锁这种营销方式会遍地开花。
网上营销将成热门
21世纪,网上购物将成时尚,将是人们交易的重要场所。网络的快捷,可以通向世界各个角落,在网上搞营销可以取代现在的代理制和经销制。现在比较吃香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有可能因网络营销的到位而最终失去饭碗。
速度营销显山露水
21世纪是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速度的快慢将决定企业的存亡。因此,营销要随时跟上市场变化的形势,稍一迟疑,就有可能折戟沉沙。因此,一个好的产品应迅速推向市场,不能等待观望。
概念行销不可忽视
21世纪是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资讯业将迅猛发展,广告有可能铺天盖地,买服装,您可能从上千种牌子中挑选;买鞋您会面对几百个品种和款式;买冰箱,您面对的是数百种品牌;面对如此众多的资讯,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在这种时候,概念行销会显出它的本色,它可以引导消费思维,创造消费理念,满足消费心理,从而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优势技术称王称霸
21世纪是技术领先的时代,谁的技术有优势,谁就能称王称霸。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将更注重高品位和呈典范的产品,需要享受更多的使用价值。我们所说的生活快节奏,将在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有所体现。也许一个产品刚使用两三年,您就会感到它过时了。而一个产品的使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就会被新的产品所取代。企业和产品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就会失去竞争机会。
销售渠道专业化
21世纪的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市场分工也将如此,科学的市场分工会让商品销售专业化、系统化。21世纪的商场将是集购物、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场所,逛商场是为购物的人会越来越少。因此,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的卖场将会形成导购、咨询、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部门。
质量越来越重要
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消费品的质量上,21世纪将是假冒伪劣商品无处可藏的时代。人们在选择商品上会对质量越来越苛求。同样的商品,人们在看重品牌的同时,更重其品质。质量会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张王牌。
全球市场一体化
全球市场一体化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必然趋势,商业无国界不再是一种传说,而是现实。营销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会掀起新一轮的外语热。企业将面临着两个市场,即本土销售和国际销售。营销面对的是全球。全球市场一体化后,任何一个国家的风吹草动,都会波及到你的企业。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会被卷入国际市场的漩涡之中。因此,明智的企业从现在起就应把自已往上拔高,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点,重新树立新世纪的营销观。
因特网技术改变世界市场
从目前来看,因特网是世界最伟大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可谓"千年等一回"。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完全可以和电视技术相媲美。
因特网技术在美国"硅谷"创造了无数的商业神话,使不少人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因特网,未免失之偏颇,应该说其商业意义对整个市场的改变是根本性的。
因特网的特点是互动的体验与信息共享,人们基本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去接受或拒绝或参与其中。而从某种角度来看,没有一项技术可以与之相比。目前来看,限制因特网发展的两项因素--一是电脑价格仍然较贵,二是上网价格较贵,如果电脑的价格象预言的那样可以降到"几美元",上网费比电话费还便宜的时候,因特网就会大面积的普及。(实际上这并不只是个美梦,电脑的价格就从数万元跌至几千元,而且大趋势是一直会跌下去就证明这一预言的正确性。)到了那个时候,下面的预测就是显得有一定意义,也就是那个时候,因特网将完全改变世界市场的格局。
迎接完全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时代的进步将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消费者希望更为快捷、方便地了解能够满足个性需要的商品。因特网提供了这样的方便,通过它,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获得需要的资讯。
商品的增多,商场的不断大型化,身临其境的购物者,几乎无法作出最后的个性抉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网上,人们可以很容易获得清晰的指示,"货比三家"变得更容易、更简单,而没有奔波之苦。有商品选择需要的消费者,
可以按照网上路标找到目标,通过网中资料库,进行明白化的一对一选择,再也不会因"花中选花"扰乱视线,再通过网站通路的直复式(或直效式)销售手段,更方便地得到需要的商品。
因特网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立体的影像,还可以为消费者介绍产品的使用特性及其它附加功能,这也使消费者完全个性化的选择,提供了清晰、明白的参考。即便是消费者想获得亲自购买的体会,也可以按网站路标,轻松地找到"喜爱的对象",使购物成为真正意义的"休闲"。
这时,"一对一营销"、"直效营销""直复式(邮购、电视购物、电话购物)营销"等营销方式成为流行,真正全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定位的更加细分
买方市场的完全转移,使生产商的产品定位更为细分。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可以按照年龄、人群、季节、性别、爱好、个性、癖好等,细分出不同偏好、人群中的不同消费习惯,从色别、形状等细分,深入消费者的心理。生产商这一争取消费者的行动,需要借助能清晰丰富、多样传达信息的媒体。这个传达任务,因特网可以当仁不让的承担下来。此时,很多公众产品变成分众产品,产品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得到空前地挖掘,产品的个人特色更加明显。
有了因特网,厂商可以不再担心自己完全细分的商品,会被过多的同类生产淹没自己的目的诉求。消费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从网上细心的找到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因特网使厂商的定位可以更加细分,也可以使消费者的挑选厂商的细分产品时,得到产品文化、商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及其综合艺术的享受性欣赏体验。商品的亚文化、次文化,非主流文化也得到充分的张扬。每个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的的尊重,商品真正开始表达每一极小群体的意见与生活方式。
断想之四 知识化产品的大量消费
随着高新科技与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不同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也会越来越小,供人们使用的功能也会越来越相似,竞争将会因此更加激烈。此时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广泛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的知识化优势在这时就会日渐显现出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买某个小食品的时候,A食品强调它是如何的美味,B食品在诉求美味之外,还给产品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比如借助广告策划、包装设计或包装内的宣传卡片等手段来把B食品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以及相关的"美食知识",在借助广告和公关宣传,也许可以进而发展延伸出一种"食品文化"。在满足消费者吃东西时的美味需求之外,也给予消费者一种文化上的熏陶,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实际上,目前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究,京城文化、巴蜀文化、两粤文化各具特色在饮食、服务业中这些文化被很多企业强化……新的文化还在不断酝酿。因特网使人类的眼界及视野又一次突破性的扩大,在不断发现着世界上的许多新奇事物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那些具有很强的个性又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因特网会增加产品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知识成本,使知识产品成为时尚,并随着各种文化的传播,那些能搭上文化传播快车的商品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包装的反朴归真及人性化设计
包装是产品的外衣,是厂家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最后渠道,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人们在超市购物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往往无从下手,在这个时候谁的产品包装最突出、最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那么他的产品售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步入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需求也已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满足发展的全过程,包装仅作为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粗糙的或花里胡哨缺乏个性的包装也被永久性地打入冷宫,人们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感受及个性的突显。人们对包装的选择已远远超出了包装的本质,单纯的视觉冲击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某种物品,以体现他们独特的品味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越来越需要满足人们求新、求美、求异、求廉、求实、求个性、求时尚等的需要,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在包装上得到了充分地应用。
同时,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断地遭到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我们人类是那么的可贵,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新新人类发自内心的呼唤。因此,21世纪包装主流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在满足人们追求反朴归真的需求之外,还要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成为时尚之选。
中间商的价值失落
您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了购进一套设备或产品,您必须需要通过数十个中间商或是马不停蹄地找遍全国乃至世界,您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将浪费在往返的路上和与中间商没完没了的谈判中,同时对每一级别的经销商都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产品的成本大大加高,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那么,有没有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营销网络呢?
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上销售这种全新的分配及销售形式也正以爆炸般地速度增长着,商家与商家之间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交易早已不是梦想,"电子商务"、"网上拍卖"已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个时候,您再也不必为与中间商讨价还价而烦恼,也不必为能买到好商品而跑到市场上去,"货比三家",这个过程已彻底被网上交易所替代,您只要坐在电脑前敲下键盘,您就可以了解到在全世界范围您所要了解的讯息,然后敲下回车成交!消费者距离生产者越来越近,中间商的价值在这一大趋势下渐渐失落。
智能化的议价系统
将来很多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会在网上设立"价格讨论区",并在网上直接议价,给网上消费带来了网上购物的实际便利。消费者可以通过因特网与"卖家"作一对一的价格讨论,这种不用见面的智能化议价系统,不仅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可以在理智化的状态中,将羞于情面的事情轻松化。
因特网的这一功能,解决了消费者的心理矛盾,使买卖双方能够完成任何一件商品的共同认同。这一功能特性,体现出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静态功能,反映出了卖家有了更广阔的价格竞争天地的动态特质。卖家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则必须在服务管理上做足文章,尽其可能地减少成本,将价格空间让给消费者。同时,卖家的商品价格将不再是简单的商品成本+中间利润(简单化以自我为中心计算的应得利润),使其最终交易价的合成,形成多功能的立体结构。
另外,因特网智能议价系统,还将会使厂家直设的专卖系统得到发展,使厂家轻松地得消费者最易接受价格的信息,得"以销定产"的原定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互动的服务体系 顾客满意度的回归
当互联网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之后,互联网就会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环节中。顾客通过互联网购物或咨询时,顾客需要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因为消费者是面对屏幕,根据网上传输的信息来作出购物的决策,购买与否全在一念之间,消费者不会因为人员的热情推销而碍于情面才去购买商品。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对比不同的商品及其相关的服务。所以商品及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使消费满意的程度,才可使消费者决定去购买。于是此时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成为购买商品的决定因素,也就必然会受到企业空前的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使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更加容易,是企业对顾客的服务做得更精彩。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技术全方位的展示商品,介绍其功能,演示商品的使用,建立征询系统,甚至可以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向顾客传达企业提供的多种服务。顾客可以在网上自己阅读服务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企业一对一的对话,把自己的需要、感想、意见和建议直接传达给企业,企业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记录顾客意见,建立顾客档案。对于顾客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电脑中检索信息并把答杂迅速地传达给客户。通过与顾客网上交流创立一种全心的互动式的服务,企业也可以随时掌握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迅速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相关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公关的人文关怀
互联网给营销公关注入了新的内涵。
首先是层面的骤然集中,网络营销只是在单个群体之间展开,使得公关的目的与对象显得如此清晰明了,针对性与倾诉力高度突出。其次表现在公关活动的祥和宁静,对象有了更为从容的时间、更为集中的注意力来享受网上公关活动的展开,不受任何情景的外在干扰,受点十分单纯。正是有了这一"点"一"面"的营销前提,市场对于公关的要求就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就是娓娓诉求、情真意切、其乐融融,时空中弥漫着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氛围。
网络公关,归根结底,还是要营销,还是要走向市场。即使没有了红红火火的公关场面,企业的诉求点还是需要完整高效地贯输。情景在变,方式在变,而内在的本质不变。此时的公关策划将有如下特色:
一是结合网络公关的独特性,营造实际氛围,在空中建一个大"家",采取朋友间温雅恬静的倾诉方式,让受众感觉到你的咫尺存在,触手可及。请茶一杯,烟雾几缕,在不觉间感动,认可你的诉求,悄然间渗入脑际……
二是把握公关信息传播的时间尺度,侧重于晚间冲浪的高峰期,采取空中"沙龙"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敲"响网上活动室的大门。没有了空间的阻隔,只有如水的静夜,只有游戏,只有真诚,以亲善的诉求,赢得受众的认同,公关,就在键盘的轻击声中圆满展开。
三是网络公关的本质,应放在充分体现时空虚幻的真实上,所诉求的内容,必须是真切感人、完全以受众为主体的,以友情待人,以真情感人,以温馨的人文氛围打开受众的心扉!
广告的朴实与真诚
无孔不入、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广告象蝗虫一样向消费者直扑过来,扑得消费者茫然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再加上所谓广告人,至消费者的利益而不顾,编出一些表面唬头十足,而实质却败絮其中的虚假广告,更加使消费者对广告失去了信心与信任。
在21世纪的信息高速流通时代,人们将更加频繁地接触来自于厂家发出的讯息,但高节奏的生活没有时间坐下来听你的长篇大论,夸夸其谈,同时,随着每天接触讯息量的增加,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那些陈腔烂词,玩文字游戏的广告再也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更谈不上激发购买欲望,人们渴望的是彼此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向往找到那种心贴心的感觉,所以21世纪的广告表现形式更趋于真诚的诉求与朴实的表达。是用心去跟消费者交流,用我们真诚来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只有这样的广告才能在众多的广告中突显出来,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注重社会价值的企业文化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面对电脑和机器的时间可能会比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更加频繁。人们此时更渴望亲情、友情和关怀。在人们的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都有广泛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更加关注,参与意识更强烈。此时的企业要想使员工有归属感,博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就必须思消费者所思,想消费者所想。企业文化中注入被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价值就会显得更为重要。在本世纪,许多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开始把企业文化与道德,社会联系起来,把企业文化和人们的情谊、道德和社会价值融合在一起。到二十一世纪,企业更需要目光远大,善于从小做起的企业价值观反映出大的社会价值观,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商品,还有企业关心社会成为体现社会大家庭中一员的文化。让消费者认为在购买和消费这一商品时,也认知企业在关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满足消费者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在新的世纪,那些只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企业,由于目光短浅,不能洞察社会发展的车轮轨迹,就抓不住消费者的心,与社会价值相悖的企业文化必定会被消费者唾弃,企业也不会再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有什么旺盛的生命力。
营销的回归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口号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通过无数改革先锋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口号正在成为现实,但是,完全将这一口号变成现实,则是使营销完全回归本质的意义。
营销的本义是:给人们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因特网为营销本义的回归。提供了最为经济和方便的载体。在网上购物,消费者可以在轻松谈笑,或者愉快地品着香酩,自己(或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完成原本烦琐的购物选择和交易过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令自己满意的商品,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全面提升,真正使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因特网将给21世纪的营销带来革命,它能在网络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更新,更便宜的商品、更新的产品它能为企业提供十分经济的网络渠道,做到消费、生产真正的合一。对于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及时地发现"有效供给"不足的空白点。使营销成为买卖双方的真正互动,使营销回归本义--给人们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J4HFD45N3X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及巴蜀文化讲授的主要课程有:(1)“中国文学史”(先秦至汉魏六朝),专业课,周4学时,2002至2006级中文本专科360人;(2)“中国文学史”(先秦至唐代),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2003至2004广电新闻本科80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2002级中文10人教学实习,指导2002级中文8人、2003级中文8人的毕业论文,指导2004级中文10人学年学位论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二篇:《再论<大学语文>教学中文献资料的运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独著);《语文新课程考试要新在哪里》,《语文建设》,2004年3期(第二作者)。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4项:“《左传》《国语》用《诗》研究”, 重庆市教委2004年人文社科项目,一年,主研; “吴芳吉与现代新诗研究”, 重庆市社科规划办2003年科研课题,一年,参研;“吴芳洁研究”,重庆市教委2004年人文社科项目,一年,参研;“张佳胤与明代巴蜀文学”,重庆文理学院2007年校级重点资助课题,一年,主持。发表论文主要有:《论〈左传〉“诗以言志”之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独著);《〈左传〉与“诗以言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独著);《脱略礼度 放浪形骸——明代戏剧中杨慎形象论》,《四川戏剧》2007年第6期(独著);《杨慎张家胤交游考》,《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独著);《吴芳吉吴宓文学交游》,《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独著)。
1 、承传与择取:面对传统的两类中国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月刊》 1994 年 1 期(独立)2 、物态化与意志化的消长 《学习与探索》 1994 年第 1 期(独立)3 、老舍与中国生存文化的现代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1 期(独立)4 、“何其芳特征”与东方色彩 《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1 辑(独立)5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 年第 2 期(独立)6 、卞之琳与后期象征主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2 期(独立)7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 3 期(独立)8 、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郭沫若学刊》 1994 年第 3 期(独立)9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取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独立)10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4 期(独立)11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中州学刊》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2 、论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自觉的传统渊源 《文艺研究》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3 、走向文化时代的诗歌与诗学 《青年思想家》 1994 年第 5 、 6 期(独立)14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5 、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新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6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学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7 、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贵州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8 、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9 、本体的召唤: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东方丛刊》 1995 年第 2 辑(独立)20 、现代四川文学研究的地域文化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21 、火辣辣的川妹子:一个典型的巴蜀意象——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学之二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独立)22 、鸦片·茶馆·川味——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三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3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独立)24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 《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5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1 、 2 期(独立)26 、传统:误读中的生长 《诗探索》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7 、从移民到漂泊——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四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8 、巴蜀派、农民派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五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29 、中国 / 西方: 20 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0 、论现代四川文学“洄水沱”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1 、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 《贵州社会科学》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2 、重审中国新诗发展的启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3 、巴蜀调笑传统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趣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4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5 、锻造文学的筋骨 《渝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6 、“辨 / 忘”模式与中国新诗文法追求的民族特色 《东方丛刊》 1996 年第 2 辑(独立)37 、穆旦研究评述 《诗探索》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8 、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9 、王富仁与中国 20 世纪晚期的启蒙文化思潮 《当代作家评论》 1997 年 4 期(独立)40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 《文学评论》 1997 年 5 期(独立)41 、鲁迅旧诗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 年 2 期(独立)42 、中西交融的理想与现实 《江海学刊》 1997 年 2 期 (独立)43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输入与中国文学批评范畴论的确立 《中州学刊》 1997 年 1 期(第一)44 、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四川现代文学的写实取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 2 期 (独立)45、 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 《赣南师院学报》 1997 年 1 期(独立)46、“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年 6 期(独立)4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的新开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 年 2 期(独立)48、 从童真到“莽汉”的艺术史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1998 年 5 期 (独立)49、 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群体的创造社 《郭沫若学刊》 1998 年 2 期(第一)50、 来自巴蜀的反叛与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2 期 (独立)51、 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4 期 (独立)52、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东方丛刊》 1998 年 2 期 (独立)53、 田间新论 《赣南师院学报》 1998 年 2 期(独立)54、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大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 1999.155、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华文摘》 1999.256、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357、对于“后新诗潮”的多种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 1999.358、巴蜀文化的阐扬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责任 《社会科学研究》 1999.359、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1999.360、 后新诗潮: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定位 《淮北煤师学院学报》 1999.361、巴渝文化与诗人傅天琳 《涪陵师专学报》 1999.162、重庆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史学 《涪陵师专学报》 1999.463、 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164、 评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文学评论》 2000.565、 寻找和建立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理念” 《海南师院学报》 2000.366、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西南师大学报》 2000.267、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0.568、 无法圆满的悲剧 《西南师大学报》 2000.569、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诗探索》 2000.1-2 辑70、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 《名作欣赏》 2001.271、 标准与尺度:关于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价 《学习与探索》 2001.272、 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关系 《社会科学战线》 2001.473、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荆州师院学报》 2001.374 、穆旦研究:折射出现代中国诗学的艰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75 、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76 、“为人生”与新世纪鲁迅研究展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4 期7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 21 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若干问题《涪陵师专学报》 2001.478 、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现代性”?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 11 期79 、 2000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年 4 期80 、时空的自由与郭沫若的感受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年 2 期81 、中国“反现代性”思潮:世界意义的保守主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2 期82 、 21 世纪郭沫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郭沫若学刊》 2002 年 2 期83 、芜乱来自于真正的批评家的“缺席” 《诗刊》 2002 年 3 期84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二) 《名作欣赏》 2002 年 4 期(独立)85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三) 《名作欣赏》 2002 年 5 期(独立)86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文学评论》 2002 年 4 期87 、反现代性:从学衡派到“后现代” 《中州学刊》 2002 年 5 期88 、鲁迅旧诗新论 收入《鲁迅其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标准与平台 《诗刊》 2003 年 2 期89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 年 4 期90 、从进化论到地理学 (香港)《新亚论丛》 2003 年 1 期91 、西部的“空间”与东部的“时间” 《唐都学刊》 2003 年 1 期92 、文化反思时代的文体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93 、日本生存体验与清末“小说界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6 期94 、“民族”与“革命”:日本之于中国的关键词《理论与创作》 2003 年 4 期95 、关于“世界”的学说 《徐州师大学报》 2003 年 4 期96 、 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中国文学研究》 2003 年 2 期(独立)97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年 1 期98 、历史的散失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4 年 1 期99 、日本生存的实感与中国诗歌的近代变革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年 1 期100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 《红岩》 2004 年 2 期101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期102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年 3 期103 、“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 《南京大学学报》 2004 年 3 期104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江汉大学学报》 2004 年 4 期105 、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 《河北学刊》 2004 年 5 期106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 6 期107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文学评论》 2004 年 6 期108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1 期109 、 从起点处“正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1 期(合作,第一)110 、传统与现代:二元如何对立? 《江汉论坛》 2005 年 1 期(川)1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与方法 《汕头大学学报》 2005 年 1 期112 、他山之石: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思想重要资源的西方文论《兰州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113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钦州师专学报》 2005 年 2 期(合作,第一,川)114 、“新民”与“心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15 、 “新民”与“心力”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5 年 4 期116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17 、 1907 :鲁迅“入于自识”的选择 《中山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川)118 “问题”与“前沿” 《陕西师大学报》 2005 年 5 期(川)119 、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120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贵州社会科学》 2005 年 4 期(川)121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4 期(川)122 、抗战作为中国文学的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9 期 (川)123 、巴金的愿望与我们的姿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11 期124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25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文学感受” 《中国文学研究》 2005 年 3 期126 、失落了文学感受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4 期127 、文学的阐释:从文化关联的发现到文学感受的发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28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社会科学研究》 2005 年 5 期(川)129 、 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5 期(川)130 、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年 6 期(川)131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现代性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132 、 “Re-evaluation of Modernit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xcerpts) Critical Zone 1,2005133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诗探索》 2005 年 2 期(独立)134 、国家主义的批判与个人主义的倡导 ——从《甲寅》到《新青年》的思想流变 《江汉论坛》 2006 年 1 期(独立)135 、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独立,《名作欣赏》 2006 年 1 期(独立)136 、论中国新诗的“传统” 《诗探索》 2006 年 1 期(独立)137 、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福建论坛》 2006 年 1 期(第一)138 、抗战:中国文化的资源与重庆文化的资源《涪陵师院学报》 2006 年 2 期(独立)139 、巴蜀学派与当代批评 《当代文坛》 2006 年 2 期(第一)140 、“问题”与“前沿”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年 1 期(独立)141 、 传统 : 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年 2 期( 独立)142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建构 《江汉论坛》 2006 年 4 期(第一)143 、大众传媒与中国新诗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06 年 4 期,(第一)144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6 年 3 期( 独立)145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5 期,(独立)146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逝世? 《钦州师专学报》 2006 年 5 期(独立)147 、 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第二)148 、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独立)149 、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问题”《福建论坛》 2006 年 7 期(独立)150 、鲁迅:现代中国文化之“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年 8 期(独立)151 、从中国抗战文化研究看郭沫若研究的新思路 独立, 收入《文化与抗战》,巴蜀书社 2006152 、 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 1 期( 独立)153 、文学批评的本土意义:从自我的清理开始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年 1 期( 独立)154 、重庆文学史与普通话写作 《红岩》 2007 年 1 期( 独立)155 、命题的意义 《红岩》 2007 年 2 期( 独立)156 、寻找我们自己的语言 《红岩》 2007 年 3 期( 独立)157 、体制与生存 《红岩》 2007 年 4 期( 独立)158 、《红岩》 2007 年 5 期( 独立)159 、《红岩》 2007 年 6 期( 独立)160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年 1 期(独立)161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 2007 年 5 期162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7 年 4 期163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本土化”建设的三大内涵 《新华文摘》 2007 年 7 期164 、中国新诗研究的世纪性工程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