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淼,赵艳.《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初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18-8192. 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37-4403. 曲淼,孙文军,唐启盛.清利肝胆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2013,32(8):566-5694. 曲淼,董兴鲁,任熙.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治疗抑郁症. 吉林中医药,2014,33(6):555-5565. 曲淼,董兴鲁,任熙.强迫症的中医“神魂相搏”病机探讨.辽宁中医药杂志,2013,40(9):1804-18056. 曲淼,王娣,赵晶.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2):13-16,.7. 曲淼,唐启盛.温阳降气法治疗阳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0,40(9)72-758. 曲淼,唐启盛.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核心病机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63-659. 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关系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510.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吉林中医药,2007,27(11):10-1211.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益肾疏肝法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43-234612. 曲淼,唐启盛,包祖晓,等.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97-149913. 孙文军,曲淼,唐启盛,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8(7):127-12914. 董兴鲁,曲淼,焦虑症从肾论治探析.江苏中医药,2013,21(10):7-915. 唐启盛,曲淼,孙文军.中医药研究焦虑障碍的进展与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3):3016.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贝叶斯网络研究.中医杂志,2008,20(11):1223-122517.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83-23118. 唐启盛,曲淼,徐向青.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119.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北京中医,2007,26(3):134-136.20. 唐启盛,曲淼,罗斌,等.抑郁症核心症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脑病杂志,2006,(2):13321. 董兴鲁,曲淼.针刺膈俞合并循经走泄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新中医,2011,43(3):145-14622.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及诊疗标准制定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7-8123. 赵晴,马燕桃,曲淼,等.抑郁症患者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51-75524.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郭东方.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症中药配伍规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7(7):1941-1946.25. 唐启盛,朱晨军,曲淼.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06-20826.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从血府逐瘀汤看王清任治疗焦虑症的思想. 吉林中医药,2011,31(1):1-327. 李侠,徐峰,曲淼.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的中医学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136-113728.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清肝补肾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7,7(1):19-20.29.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 颐脑解郁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730. 包祖晓,唐启盛,曲淼,等.247首安神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分析.中医杂志,2007,48(11):1013-101531. 唐启盛,司银楚,裴清华,曲淼.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33-3532. 唐启盛,林谦,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状态调查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76-7833. 唐启盛,林谦,朱跃兰,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治疗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4-7634. Zhao, Qing; Ma, Yan-tao; Lui, Simon S. Y.; Liu, Wen-hua; Xu, Ting; Yu, Xin; Tan, Shu-Ping; Wang, Zhi-ren;Qu, Miao; Wang, Ya; Huang, Jia; Cheung, Eric F. C.; Dazzan, Paola,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discriminate schizophrenia from major depression but not bipolar disorder,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 43, pp 72-78, 2013/6/335. 200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及习题集. 华夏出版社 2004年(编委)36. 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副主编)37.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译者)38. 200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冲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39.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副主编)40.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副主编)41. 常见病(单病种)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 神经分册. 高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副主编)
林月华中医的徒弟是李国政
2018年1月24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口分院(海口市中医医院)在门诊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仪式,当天下午,拜师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进行,遴选出的刘怀智、周海娟、李国政、周利民、王国臣、黄健等六名品学兼优的医生,分别继承老中医周学林、林月华、闫兆东,他们各自向指导老师敬茶、献花、行拜师礼。在和谐的氛围中,三位老师流露出内心的喜悦,并各自向继承人赠书。
马德浩,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65年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副校长,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擅长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及男女不育不孕诊治。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10余篇和《中医心脑病学》专著一部。张兴勤,女,汉族,1964年出生,大专文化。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护理教学工作。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基本护理操作技能,甘于奉献,善于研究,能结合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能指导科室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坚持深入一线工作岗位,主持疑难问题的讨论、研究,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钻研业务、弘扬正气、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王忠勤,男,本科学历,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工作20余年,在继承其父名老中医王惠五医技之基础上,对心脑、肝胆、脾胃系统疾病及妇科杂症有独特的诊治经验。理论上,首次提出“针刺引药归经原理”,在中医界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家、省、地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南阳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两项,省科技成果奖公布项目一项,邓州市第三届科技拔尖人才。李秀年,男,生于1965年7月10日 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教学与临床20余年,擅长肝胆、脾胃、郁证、内伤发热等疾病的诊治及教学。发表省通读以上论文10余篇。陈秀清,女,43岁,主治医师,199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一直从事内科学教学与临床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能服从领导分配,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中能深入研究教材,融会贯通,开拓创新,得到了学生好评。王志国,男,1988年毕业于信阳卫校大专班医疗专业。任职以来,严格恪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及医疗工作。熟练掌握普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擅长各种痔疮、瘘管手术,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先进。
本科长期承担虹口区东片42万市民医疗急救任务,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应急抢救经验,年急诊人次在七万以上。急诊科24小时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坐班。科室秉承着“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争分夺秒的行动速度、绿色通道关怀服务”为病人服务。科室内有硕士2名,副高2名、主治医师5名。设有绿色通道、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留观病床、危重病人补液观察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常、休克、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气胸、癫痫大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昏迷、脑溢血、脑梗塞、高热、急性中毒,尤其有机磷中毒、安眠药中毒、及各种意外伤害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本专科开展有创伤及无创伤呼吸机运用、开展TBLB、胸膜活检、选择性支气管碘油造影等多种诊治手段,特别是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肺片Ⅱ号”治疗肺科难治性、顽固性支气管扩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咳嗽,动则气促。专科还建有现代化重症呼吸监护病房。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所设肺科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肝炎门诊周一至周五每日上午均有资深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接诊。肺科门诊为原虹口区结核病防治所。现被定为区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担负起全区84万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耐药和多耐药结核病,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病后有独特的治疗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咯血。根据中医理论辨证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病员的好评。 学科带头人:谢春毅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是虹口区临床医疗新品牌学科,设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从8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了彩色心超、高频心电图、心率变异、晚电位、运动平板,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建立了心脏监护病房。90年代以来开展了经食道低能量除颤治疗房颤。目前已开展了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放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以及上述各种心脏疾患的介入手术,已完成300多例。05年该科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该科的主任兼大内科主任谢春毅博士曾师从著名心脏病专家郑道声教授,掌握了心脏科的专门技术,能熟练处理心脏科常见病,对心脏科的疑难病积累了一定经验。掌握了食道调搏技术、腔内电生理技术、漂浮导管技术、心脏起搏器安装、冠状动脉造影技术、PTCA技术。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并在首批上海市医苑新星擂台赛中脱颖胜出。 消化内科常年从事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包括部分肿瘤的化疗和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为患家解决了病痛和疾苦。尤其在急性重症胰腺炎、门脉高压性胃病、门脉高压性肠病、各种病因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有较高的救治率。悉心诊治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对探究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腹块、腹水、腹痛、黄疸、贫血等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内窥镜方面,除常规胃镜、肠镜外,并开展了内窥镜下取异物、止血、息肉电灼、微波治疗、食管扩张、支架植入术、以及食管静脉套扎和硬化剂治疗等。内镜医师娴熟的操作技巧可与兄弟医院媲美。 本科是上海市最早的“整形外科、激光美容”医疗机构之一。拥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整形激光教授、主任医师,并经常开展别院的返工整形美容手术。目前本科业务主要分三部分:一、整形外科美容:东方式隆胸,最新材料隆鼻、驼峰鼻矫正,肥大鼻翼修复术、上眼睑下垂、面颊部畸形矫正术、祛除眼袋、吸脂塑性、重睑术、眉毛畸形修复术、各种方法除皱、疤痕修整术、体表肿瘤切出术、多指畸形修整术、手部外伤修整复术等等。二、激光美容:色素性疾病(太田痣、咖啡斑、雀斑、脂溢性角化、外伤性粉尘沉着及各种纹身、多种色素病变)血管性疾病(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各种疣、痣、汗管瘤等浅表肿瘤。三、生活美容:中西医结合面部护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目前主要以除皱、增白、祛痘等为立足点,并不断研究创新,以适应不同患者需要。 硬皮病科是我院传统优势科室、有着良好的医疗技术积淀,已治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首诊病案六千例。该科已建成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硬皮病医疗协作中心。科室有完善的人员梯队配置,有硕士1名、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1人、住院医师2人。硬皮病是以皮肤或伴有内脏器官广泛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该科首创“CSLA”(细胞结构定位抗体)新分类法,创制了肤康丸等中药系列制剂,运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疗效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1977年至2000年参加全国第二届继承名老中医学习班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张云鹏教授。曾任虹口区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虹口区侨联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淤证研究会会员,中华全国医学会、上海科协会员。发表论文16篇。擅长:1、脂肪肝(高钾血症、代谢紊乱综合症);2、冠心病;3、慢性肝病。主编肝病自然疗法等文章,同时还承担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 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整形外科会员,曾任虹口区科协外科学会秘书。发表论文10余篇,脊髓栓系综合症获市科技成果奖。擅长: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体表疤痕、应用高渗透营养合剂治疗体表溃疡,褥疮、糖尿病致足部溃疡、卧床病人家庭康复,肿瘤高年龄慢性病患者康复。 大学本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9—2000参加中山医院全国心血管进修班学习及上海市胸科医院进修。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如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食道调拨亦有丰富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心血管常见疾病如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慢性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防痨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化疗管理专家组成员。发表论文7篇,完成科研课题2项。擅长:呼吸道慢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病。 上海电大毕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上海市医科大学学习,师从上海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严月华教授从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研究。发表论文8篇。著有《耳鼻咽喉急症与处理》已出版。擅长: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咽喉痛的治疗。 双学士学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上海市中医药大学进修。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胸膜活检及呼吸机辅助治疗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症状巩固疗效。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科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咯血、肺癌、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等。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毕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还是坚持在医学方面的研究。曾连续三届当选政协委员、两届政协常委。上海市中西医失眠症中心委员。发表论文9篇。获得卫生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擅长:不寐、郁证,MG(重症肌无力)。
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问题描述:
去国医看病时老听说名医刘渡舟,谁知道他的情况?
解析: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刘渡舟,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延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此后漫长中医生涯的第一步。
1931—1932年,在营口德育堂随王志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方歌括》等基础知识。1933—1936年,在大连市志远药房跟随老师学习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
6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谢先生曾告诉他:“学中医临床,莫过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学外感病必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而学内伤杂病则应该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因而,这一年他主要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二书上下了功夫。这对于他此后的治学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
1945年5月,刘渡舟随家迁居北京。1946年冬在北京参加并通过了“中医师特种考试”。1947年5月至1950年底,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挂牌行医。期间,曾受华北国医学院之聘担任教授,讲授中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卫生部组织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学期一年,于1951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工作。此后又先后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科主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中国 *** 和人民 *** 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刘渡舟于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84年以来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世医家论著时,也就有源可寻,有本可依。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撷古采今,旁涉诸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伤寒论通俗讲话》与《伤寒论十四讲》二书,在国内多次重印,并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他还任主编,组织编写了自研究《伤寒论》以来的第一部专门工具书——《伤寒论辞典》。
《伤寒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但长期以来,对于“六经”实质的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特别是针对有人提出的“六经非经络”的观点,刘渡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了六经的实质是经络。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是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的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离开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组织,则六经辨证就成了空中楼阁。六经辨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辨阴与阳,以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统摄六经,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表里,病情之寒热,病势之虚实。但是,如果辨证只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仍然不能明确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六经辨证必须要以经络为基础,通过经络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使辨证言而有物,从而达到辨证以论治的目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六经实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这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刘渡舟还十分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证,各有提纲证一条。提纲证是指能够反映出每一经络及其相关脏腑之生理、病理基本特点的证候群,对于某一经的辨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例如太阳病提纲证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邪气客于肌表,人体正气抗邪于外的反映;“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而经脉气血不利的反映;因为太阳经脉络脑下项,头项是太阳经脉所主之专位,故头项强痛是太阳经受邪独有的证候;“恶寒”与“脉浮”并见,是卫阳被伤,不能温煦肌表的反映。此一脉二证反映了太阳经病变的基本脉证特点,揭示了太阳主病在表的病变规律,因而,临床辨证只要掌握了提纲证,就能做到纲举目张,心中了然。此外,刘渡舟还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为邪气伤人而立论,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应该看到,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与六经相互络属的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六经病提纲证反映了六经各自证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掌握了六经病提纲证,不仅能够掌握其在伤寒病中的辨证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扩大至杂病的辨证范围。正如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所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对于《伤寒论》398条条文排列意义,刘渡舟认为《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验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30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全书的纲领,具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从第12条到第28条,以穿插交叙的方法阐述了桂枝汤方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加减变化诸证,并引出麻黄桂枝合方的3个小汗法,作为其后论述麻黄汤证之先序;第29条与第30条,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
临床善抓主证 擅用经方
刘渡舟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证时抓主证是他临床上的一大特色。他认为,主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质及规律,所以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如有一次,为一崔姓产妇治疗,患者因产后腹泻,被误认为是脾虚,多次服用补益剂无效;又因其舌绛,苔薄黄,脉沉滑,下利而口渴,按厥阴热利证,投白头翁汤亦无效。后详审其证,知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寐差,咳嗽等水气表现,因而抓住小便不利及“渴呕心烦咳不眠”之主证,参以舌绛脉沉,乃知此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之证,与猪苓汤5剂,小便得利而腹泻诸症皆除。
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是刘渡舟临床上的又一大特色。仲景之方谓之经方。他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名为何,但求脉证切当,病机合宜,有其证则用其方,故不论外感、内伤,随手拈来,因证而施治。他还认为,经方治病有两大优势,一是组方精简,配伍严密,药少量轻而功捷;二是方证结合紧密,观脉证而定病情,随证施治,不拘一格。他在临床上运用柴胡剂治疗肝胆疾病,泻心剂治疗脾胃疾病,苓桂剂治疗水气病变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他还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师仲景之意而广仲景之法,创制了不少疗效很好的新方。如柴胡解毒汤、柴胡三石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等治疗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变的系列方剂,疗效显著。
水气病,是中医特有的病证概念。但自仲景之后,还没有哪位医家对水气病证治疗进行过系统的论述,致使水气的概念不清,证治不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与治疗,刘渡舟发现水气为病在临床上既常见又多发,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常表现为水气病变,临床上不得其法,常难取效。因此,他刻意对水气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试论水气上冲证治》、《谈谈人体的津液链》、《谈谈“水证”的证治》等专题学术论文。他认为:“水气”的概念,应该是既有水饮,又有寒气。其发病的机理与心、脾、肾三脏的阳气虚衰有关。心为阳中之阳,上居于胸中,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脾为中土,能行津液而制水于中;肾为水脏而主宰水液的气化作用。若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则水阴之邪无制而汪溢为害。其中,尤是以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而为二:一是由“心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脾阳虚;二是由“脐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肾阳虚。水气病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型者,虽不见明显的气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证也十分明显,故临床不难辨认。甚者水气上冒清阳之位,还可以出现头目眩晕,或眼、耳、鼻、舌诸窍因之不利,亦当注意。此外,色诊,脉诊对诊断水气病也很有意义。水气之色上于头面,其人面带虚浮,其色黧黑,或出现水斑(额、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谓之水色;舌淡嫩而苔水滑,甚者舌面津津然欲滴,谓之水舌;脉沉而弦,谓之水脉。色脉相应,便可辨为水气病而无疑。治疗水气病,法当温阳降冲,化饮利水为主。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是治疗水气病的基本方。方中以获苓、桂枝为主药,获苓之用有四:甘淡利水而消阴其一;宁心安神而定悸其二;行肺治节之令而通利之焦其三;补脾固堤而防水汪其四。桂枝之用有三:通阳消阴其一;下气降冲其二;补心制水其三。此方若有获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有桂枝而无获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阳。故苓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余如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味甘汤等苓桂剂,皆可视作在此基础上的加减化裁。除了将经方有效的用治于水气病外,刘渡舟还创制了苓桂茜红汤、苓桂杏苡汤、苓桂龙牡汤、三参救心汤等治疗水气病的有效方剂,丰富并发展了中医治疗水气病的内容。
热心教育 诲人不倦
刘渡舟在中医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深知教书育人、培养中医接班人的重要性。在长期的中医教学中,他积累了两点非常宝贵的经验:一是读书须要背书;二是理论必须结合临床实践。
他认为,背书有两大好处:第一,背书有益于明理识证。《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他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而“识清”最终是为了临床上能够准确地辨证用药。第二,背书有益于日后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由于经典著作文字简要,理论深奥,初学者难以一下子弄懂其全部义理,如果能够先将书中的内容熟记于心中,日久以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广泛与深入,尤其是随着临床知识的提高,对某些疑难问题就逐渐地有触类旁通之功,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悟性”吧,这种“悟性”越多,其中医水平也就越高。刘渡舟曾说:“巧者人皆受之,若平时不下苦功先熟书于心中,则临证之时又有何巧之可言”?这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扎扎实实的理论基础上,他十分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他常常跟学生们说:“中医之所以能几千年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在临床上能解决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理论,就是为了能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它。如果一个中医不会中医临床,那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医。通过临床实践,不但可以验证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求发展。
刘渡舟对青年中医总是予以极大的关怀与支持。在他门诊时,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本科学生跟他抄方学习。对于学生的提问,从来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指点与教诲。在刘渡舟家里他的书案的玻璃台片下压着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小杨的一篇散文,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标题为《不曾见面的老师》。文中写道:“1982年,我还是个中医盲,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之后,听高年级的同学说,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中医专家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我怀着渴望知识和仰慕名人的心情,给在远方的老专家发出了第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老师,我是多么渴望成为您的学生啊!’没想到,7天后就接到了回信。信中说:‘你的精神很使我感动,我认为,中医要发展,老年人就应该授业于年轻人,因此,我愿与你交个朋友,共研医道’。信是用正楷写的,苍劲有力。虽然我没见过他的手迹,但我相信,这封信是老专家亲自书写和发出的”。
“一个青年,能与闻名于世的医学家交朋友,真绝了,我失眠了”。
“随着学习进行,大脑里的问号愈来愈多了,我们的通信也就愈加频繁了。3年,到底通了多少封信,我告诉您,没统计过”。
“时间越长,我和他相见的心情愈急迫。我想,将来,或许能成为他的亲授弟子。我终究是他的学生,我一定要见到他,我最尊敬的老师,刘渡舟教授”。
除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及大量的日常事务外,刘渡舟还承担着多项部级科研任务。如《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迁延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老中医电脑程序——苓桂术甘汤加减的临床运用》等。其中,《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科研工作,历经5年,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专家论证,已经通过鉴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刘渡舟虽年逾古稀,但仍精神抖擞,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第一线,决心为弘扬中医事业,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者:姜元安)
简历
1917年9月10日 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1931—1937年 在营口、大连等地跟随王志远、谢泗泉学习中医。
1938—1945年 在大连挂牌行医。
1947—1950年 在北京挂牌行医。
1948年2月—1948年9月 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
1951年 在北京毕业于由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
1951—1954年 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内科主任。
1954—1955年 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至今 任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教授。
主要论著
1 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刘渡舟,傅士垣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伤寒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5 刘渡舟.中国伤寒论解说.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83第1版;1985年第2版;1988年第3版.
6 刘渡舟,苏宝刚,庞鹤.金匮要略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8 刘渡舟,程昭寰.肝病证治概要.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刘渡舟,白永波等.伤寒论讲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1 刘渡舟,李宪法,秦克枫等.伤寒论辞典.北京: *** 出版社,1988.
12 刘渡舟,杨波,侯钦丰等.肝病源流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3 刘渡舟.我对甘温除大热的体会.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1):59.
14 刘渡舟.我对“战汗”证的一点体会.中医杂志,1961,(5):4.
15 刘渡舟.阴火与阳火的证治.中医杂志,1962,(4):11.
16 刘渡舟.试论水气上冲证治.浙江中医药,1976,(6):209.
17 刘渡舟.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治.新中医,1978,(1):16.
18 刘渡舟.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8,(2):18.
19 刘渡舟.谈谈温胆汤证及加减运用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8,(4):17.
20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条文排列组织的意义.陕西中医,1980,(1):4.
21 刘渡舟.《伤寒论》刍言.新中医,1980,(4):12.
22 刘渡舟.运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2):17.
23 刘渡舟.谈谈成无己对《伤寒论》的贡献.湖北中医杂志,1980,(3):23.
24 刘渡舟.谈谈人体的津液链.陕西中医,1980,(4):1.
25 刘渡舟.谈谈《金匮》泽泻汤证.中医杂志,1980,(9):17.
26 刘渡舟.谈温经汤的方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
27 刘渡舟.清阳下陷的病机和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1): 23.
28 刘渡舟.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12.
29 刘渡舟.桂枝汤加减方证的应用.陕西中医,1981,(1):7.
30 刘渡舟.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新中医,1981,(9):11.
31 刘渡舟.《伤寒论》方证概述.辽宁中医杂志,1981,(9):28.
32 刘渡舟.分析《伤寒论》几种载药上浮的方法.陕西中医,1981,(6):1.
33 刘渡舟.谈谈“水证”的证治.北京中医,1982,(1):18.
34 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北京中医,1983,(4):8.
35 刘渡舟.“六经”析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9.
36 刘渡舟.小柴胡汤解郁功效例举.中医杂志,1985,(5):12.
37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之水火痰郁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4):23.
38 刘渡舟.使用“经方”应灵活变通.光明中医,198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