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与对策
近年来,
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
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
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
来了诸多问题。
学生上网大游戏,
并且成瘾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
此现象进行了分析,
试述大学生打游戏成瘾的
“
瓶颈
”
,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打网络游戏
成瘾的对策,尝试如何走出这一
“
瓶颈
”
。
一、我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有研究统计,我国有
5%
到
10%
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
成瘾症的人列为
7%
,
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
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
分别为
10%
和
5.1%
,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对我院级在校生的
300
名学生进
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
5
.
4
%。大一
少些,大二、三多些,大四略为降。对我院在校生的取样调查中发现,被测大学生上网的大
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
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
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
很
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赌博。
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
势,
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
甚至成负相关关系。
网络成瘾者每
周使用网络平均
38
.
5
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
4
.
9
小时;
83
%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
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
78
%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
沟通的功能,
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
是将网络视为工具;
网络成瘾者
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
人际关系、
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
但又普
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二、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危害
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
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
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
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
便有了一种逾越感,
逾越感会反复进行,
越成功越
想去尝试。
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
玩网络游戏超过
1
个小时就会上瘾。
经调查统计分析,
造成
“
网络成瘾
”
的主要原因有:
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
摆脱孤独、
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
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
网络游戏
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
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
暴力、
迷信和反动内容。
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
极大的诱惑力。
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
来说都极富诱惑力。
(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
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
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
就可以使紧张、
疲劳的
大脑得以放松,
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反应灵活性增加,
并且还
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
高级的游戏中,
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让人得到赞赏,
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
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
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
在游戏中追求
“
高分
”
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
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魔兽世界》卖装备赚了三千元。
(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
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
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
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
抑的情绪,
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反而使他
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
“
压抑感
”
在这里荡然无存。
(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
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
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
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
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
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
危害多多。
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
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
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
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
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
但不能自控;
为了
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
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
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浪费
时间、
浪费金钱。
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
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
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
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经调查发现,
大部分成瘾
者往往欠学校学费。
易诱发大学生犯罪。
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有
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可以赊账。游戏内容不乏黄色、暴力,还有一定
数量的赌博机,
诱使部分学生沉湎其中。
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欲望,
一开始从
家长手中骗钱,到后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抢劫与斗殴。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
大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
对于自身身心、
学业、
前途都会产生致命危害。
那么,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制止这种
“
网络禽流感
”
的蔓延呢?防治网络
游戏成瘾是大学生自身和社会、
家庭、
学校互相连动的系统工程,
需要组成立体交叉式的防
护网络。
(一)加强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
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
思考力、
辨别力、选择力,
只有具
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以健康人格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弃劣择优。
(二)正确认识网络,认清网络游戏本质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上网问题。
为了让学生学习网络
知识,
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
无疑是饮鸩止渴;
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弊端而
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
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
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本质,
了解网络游戏的严重危害,
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能做到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习、
生活提供
帮助和便利。
(三)学校要加强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
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
要给大学生开设网
络心理课程,
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
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建立网络心理
咨询所,
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设置网络留言信箱,
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
导,并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治疗。
(四)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综合性社会课题,
要想减少或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政府、
社会以及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第一,
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
理,要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
制的上网。
第二,
政府应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督制度,
制定游戏
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
同时要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
主题积极、
内容健
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电子游戏产品。
(五)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学校要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各种能吸引大学生参加的
健康、
科学、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转移大学生玩网络
游戏的兴趣爱好,更利于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总之,
如何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
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带来的危
害,
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
更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我们的学
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更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以及情感关怀,帮助广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找回人生奋斗的方
向。
数量的赌博机,
分享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复制 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沉迷网络游戏危害 学生就业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对策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 调... 调查报告 大学生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3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5页 免费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2页 1下载券
更多与“沉迷网络游戏危害”相关的文档>>
大学生就业论文 7页 免费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4页 免费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分析ppt版本 30页 免费
从单位择才标准看大学生就业 暂无评价 3页 免费
大学生就业PPT 18页 免费
更多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文档>>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2页 1下载券
网络对本校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3页 1下载券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1 4页 1下载券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_人际信任_人... 7页 免费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调查分析 2页 免费
更多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关的文档>>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3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5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与对策(打印) 2页 免费
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对策研究 2页 免费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及对策 4页 免费
更多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对策”相关的文档>>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2页 免费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问卷调查 1页 免费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影响调查问卷 4页 免费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 2页 2下载券
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调查问卷 1页 免费
更多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 调查问卷”相关的文档>>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8页 免费
经典资料: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3页 1下载券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心整理】 3页 免费
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 11页 2下载券
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 6页 2下载券
更多与“调查报告 大学生”相关的文档>>
嘉应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01-嘉应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3页 免费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要求 3页 1下载券
嘉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暂无评价 9页 1下载券
嘉应学院文学院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暂无评价 8页 7下载券
更多与“嘉应学院毕业论文”相关的文档>>
今日推荐
20份文档
乘机安全小贴士
安全乘机指南
如何选择安全的航班
正确使用机上氧气面罩
1028988份文档
教学总结精品范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104份文档
2014年驾照交规
2014年1月1日起“驾照新规”出炉
最全驾驶证新规及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大全
驾考新题抢先版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bdshare{width:155px}dl#bdshare{width:320px}.bds_tools div.sns_qzone{background:url(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images/is.png) 0 -75px no-repeat;display:block;width:21px;height:25px;float:left;cursor:pointer}.bds_tools_32 div.sns_qzone{background:url(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images/is_32.png) 0 -75px no-repeat;width:37px;height:37px;display:block;float:left;margin-right:3px;text-indent:-100em;cursor:pointer}
关闭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与对策
近年来,
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
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
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
来了诸多问题。
学生上网大游戏,
并且成瘾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
此现象进行了分析,
试述大学生打游戏成瘾的
“
瓶颈
”
,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打网络游戏
成瘾的对策,尝试如何走出这一
“
瓶颈
”
。
一、我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有研究统计,我国有
5%
到
10%
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
成瘾症的人列为
7%
,
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
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
分别为
10%
和
5.1%
,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对我院级在校生的
300
名学生进
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
5
.
4
%。大一
少些,大二、三多些,大四略为降。对我院在校生的取样调查中发现,被测大学生上网的大
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
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
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
很
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赌博。
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
势,
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
甚至成负相关关系。
网络成瘾者每
周使用网络平均
38
.
5
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
4
.
9
小时;
83
%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
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
78
%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
沟通的功能,
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
是将网络视为工具;
网络成瘾者
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
人际关系、
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
但又普
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二、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危害
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
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
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
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
便有了一种逾越感,
逾越感会反复进行,
越成功越
想去尝试。
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
玩网络游戏超过
1
个小时就会上瘾。
经调查统计分析,
造成
“
网络成瘾
”
的主要原因有:
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
摆脱孤独、
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
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
网络游戏
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
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
暴力、
迷信和反动内容。
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
极大的诱惑力。
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
来说都极富诱惑力。
(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
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
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
就可以使紧张、
疲劳的
大脑得以放松,
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反应灵活性增加,
并且还
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
高级的游戏中,
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让人得到赞赏,
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
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
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
在游戏中追求
“
高分
”
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
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魔兽世界》卖装备赚了三千元。
(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
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
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
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
抑的情绪,
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反而使他
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
“
压抑感
”
在这里荡然无存。
(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
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
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
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
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
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
危害多多。
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
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
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
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
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
但不能自控;
为了
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
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
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浪费
时间、
浪费金钱。
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
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
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
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经调查发现,
大部分成瘾
者往往欠学校学费。
易诱发大学生犯罪。
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有
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可以赊账。游戏内容不乏黄色、暴力,还有一定
数量的赌博机,
诱使部分学生沉湎其中。
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欲望,
一开始从
家长手中骗钱,到后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抢劫与斗殴。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
大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
对于自身身心、
学业、
前途都会产生致命危害。
那么,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制止这种
“
网络禽流感
”
的蔓延呢?防治网络
游戏成瘾是大学生自身和社会、
家庭、
学校互相连动的系统工程,
需要组成立体交叉式的防
护网络。
(一)加强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
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
思考力、
辨别力、选择力,
只有具
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以健康人格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弃劣择优。
(二)正确认识网络,认清网络游戏本质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上网问题。
为了让学生学习网络
知识,
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
无疑是饮鸩止渴;
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弊端而
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
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
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本质,
了解网络游戏的严重危害,
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能做到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习、
生活提供
帮助和便利。
(三)学校要加强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
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
要给大学生开设网
络心理课程,
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
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建立网络心理
咨询所,
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设置网络留言信箱,
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
导,并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治疗。
(四)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综合性社会课题,
要想减少或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政府、
社会以及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第一,
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
理,要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
制的上网。
第二,
政府应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督制度,
制定游戏
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
同时要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
主题积极、
内容健
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电子游戏产品。
(五)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学校要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各种能吸引大学生参加的
健康、
科学、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转移大学生玩网络
游戏的兴趣爱好,更利于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总之,
如何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
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带来的危
害,
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
更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我们的学
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更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以及情感关怀,帮助广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找回人生奋斗的方
向。
登录平台上传。
登录平台后继续登录,进入工作室后点击“毕业论文”,论文初稿下方即可看到提交。
如果指导老师批阅完毕后,最佳答案:都需要查重,正文、附件一起检测。有些论文正文和附件是分开的,所以得分开上传。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朋辈及个体自身。要解决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发挥榜样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发动社会与家庭参与,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全文如下:
摘 要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形象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本文认为,造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制度和医保制度等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从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深化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改革医保制度的赔付范围等入手改善当前社会道德的缺失状况。
关键词 :社会道德 家庭教育 医保制度
作者简介:胡永兴,助教,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韩伽伽,助教,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
一、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的思考
2014年马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中,被网友热议最多的无疑是春晚小品《扶不扶》。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最满意、最受欢迎的节目票选中,《扶不扶》也稳居语言类节目第一,甚至在部分榜单中超越了备受女性喜爱的李敏镐的《情非得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
小品中,“你这走是能走啊,可你这是按表走啊 ”、“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等台词俏皮幽默,给观众们带来了诸多笑声。这个小品之所以备受热议,不仅仅是因为它幽默风趣的格调,更重要的是它针砭时弊、直指国民心声的意义,其中,“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和结尾处的“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更是直指社会热点,爆笑吐槽中传达正能量。
就在小品播出后的第五天,山东省烟台市就发生了一起现实版的“扶不扶”:当地民警用实际行动回答“人倒了,必须得扶”,但被扶老人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无独有偶,2014年1月中旬,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村民吴伟青自杀了,之前几天,他陷入痛苦:他坚持自己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老人和家属坚持他是肇事者。有关报道称,他用自杀以证清白。
2006年发生于南京的“彭宇案”,曾一度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从那时起,“老人摔倒后扶还是不扶”这个原本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已成为令很多人纠结不止的二难命题。甚至有人说,“自‘彭宇案’发生后,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三十年,中国社会道德生态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各地也发生了多起摔倒路人无人敢扶的事件。2011年9月,武汉市一位八旬老人迎面摔倒,路人无人敢扶,最后,老人不治身亡;2009年12月,杭州市62岁老人丁某因冠心病突发倒在了路上,围观群众无人敢碰,老人最终因延误了抢救时间而不幸去世。
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是一道令人羞愧的道德选择题。已被公认的一条国际经验和当下最理智的做法是:打电话让具有特殊身份的警察来扶。我们的脑海中不禁会出现一种画面:人们看到老人瘫伏街头后,纷纷掏出电话,而不是俯身伸手。这是怎样令人辛酸的场景?
笔者在从事高校工作之前曾任教于一所省重点高中,在一次针对“老人摔倒后你该怎么办”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先拍照或找证人”。在他们正当形成道德价值观念的年纪,这种回答不禁发人深省。
连续发生的不幸事件,给人们的道德底线重重一击。不禁有人问:现在的国人怎么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人们的道德素质为何退化到如此地步?还有人调侃:到底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
那么,我们不禁思考:导致道德缺失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应当通过哪些渠道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二、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
社会道德就是主体为非个体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道德,是以一定目的和方式有机结合的群体为了维护共同体的利益所具有的一切道德属性的总和。本文所说的社会道德缺失则是指社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基准的行为现象。笔者认为,导致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制度等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享受的同时渐渐忽视了道德修养,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们唯利益是从,处处充满着功利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在过去,满足违禁的欲望令人产生负罪感,在今天,如果未能得到欢乐,这会降低人的自尊心。”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渲染之下,学校教育也带着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学生唯分数是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将道德教育置之不顾,即便有些学校开设的有思想品德课,也因为不计入考试而成为摆设,或者课程内容仍是诸如“孔融让梨”、“悬梁刺股”等老故事,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反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又常常被告诫“马善则被人骑、老实必被人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永远无法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要么就是生吞活剥地做恶人,要么还是袖手旁观冷眼观世”等等,从而导致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缺位和空泛,带来了人们道德修养的缺失。
(二)家庭教育
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面对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缺失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审视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都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而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得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大大降低,也形成了一种自我的思想模式,认为所有人都必须以“我”为中心,而不去学习如何关心他人。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有的父母会教孩子一定不要去“多管闲事”,免得“自找麻烦”,甚至会训斥自己孩子的“热心”。渐渐地,青少年必然形成了一种对他人漠不关心的“风格”,不懂得什么叫做尊老爱幼和扶危济弱。
(三)法律制度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如同社会规范的一对孪生子女,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总习惯用正义这架天平来作为衡量道德的筹码,却很少有人想到如何通过法律来实现捍卫正义的终极目的。于是,法律失范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道德风气更加不如人意。那么在当前“道德风气亟需补强的当下,为何不能让法律成为道德的救命稻草。在网络喧嚣的民意下,很多人都会将目光定格在善与恶的道德分界线上,鲜有人想到法律这一救济途径,以致事件的最终结果无法与正义契合,这无疑是最悲哀和可叹的。”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缺少一套完善可行的法律制度对道德缺失现象产生了负面推动。 (四)医保制度
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广东省河源市的“吴伟青案”,主角无一例外都是老年人。我们在讨论“究竟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同时,是否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被救的老人要反过来诬陷自己的恩人呢?其实,在很多起扶老人被讹的事件中,医疗费都是纠纷的根源。反思广东河源吴伟青轻生的压力源头,巨额医疗费才是“元凶”。在吴伟青自杀之后,网上充满了对老人及其家属的指责,相当多的人甚至认为去扶摔倒老人就是自跳火坑。还有报道指出,老人在一些场合承认是自己摔倒的,诬陷吴伟青是“实在没钱看病”。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第30条,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是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这样,部分老人在一时找不到肇事责任人的情况下,面对昂贵的医疗费,为了不自掏腰包,便选择了放弃了良心和道德的标准,攀诬见义勇为的好心人。 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成本还是由自己的子女承担。“一对夫妇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需要照顾四位以上老人的421生活模式,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考虑到巨大的治疗、康复成本所带给家庭的难以承受的压力,正是许多老人放弃道德选择的主因”。因此,要想避免“扶老人被讹”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改革医保制度是关键。
三、重建社会道德的途径
(一)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道德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我们要注重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公民道德修养中的引导作用。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运用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真正起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德育课程,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外部灌输,却不顾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这样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此,“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形成知识迁移。同时让学生在讲故事、朗诵、问答和角色扮演中,自己教育自己,逐步达到道德教育目标。”第二,加快应试教育想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尝试增加道德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比重,提高道德教育的实际地位,以增强学生对道德模块的重视,同时,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多引入一些正面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深化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
家庭是孩子接受社会道德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父母要首先从自我做起,为孩子营造一个培养优秀品质的和谐氛围,以自己的一言一去感染孩子,真正成为孩子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榜样。其次,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父母要多用一些积极的案例来引导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告诉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礼仪。
(三)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而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对社会道德的重建是有一定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的。目前,世界上就有一些国家针对“见死不救”或“诬陷好人”的行为建立了法律规范,以保证弱者和好人的利益,例如,“新加坡就立法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处罚款;法国的《刑法典》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其中规定对当事人将处以5年的监禁并处以50万法郎罚金;德国的《刑法典》也规定,对行为人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因此,我们应当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法律制度,使法律为重建社会道德的保驾护航。另外,还要有一些公正客观的执法者,因为“一个好的判决,能够将人心引向天堂;一个坏的判决,当然也可以将我们带入地狱”。
(四)改革医保制度的赔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