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的“前后左中右”
骨干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除了要自觉开展大量的课堂实践(如校本教研、磨课等)之外,一般还要经历几次由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答辩。 如何使自己能够顺利地跳过 “龙门”,使自己在论文答辩时更加出色,得到专家的肯定? 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拟就论文答辩之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谈点看法。若要顺利通过专家的论文答辩,能够递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当然是基础。 但是,在参加答辩之前,如果能够做好“前、后、左、中、右”五个方面的充足的准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前”,就是要介绍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
笔者参加过一次模拟省特级教师评选的论文答辩, 递交的论文题目是 《巧引名言度金针———例谈阅读教学中“名言”的引用艺术》。 论文开篇界定了“名言”的内涵,接着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简述了引用名言的意义和作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巧引名言的四种策略———创生主题、 升华情感、引发矛盾、总结写法。
在论文答辩的开始,笔者至少应向专家评委讲清楚“名言的界定”和“阅读教学中引用名言的重要意义”这两个问题。 前一个问题,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立论,明晰论文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笔者在论文中,将“名言”界定为“一般是由名人说的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的句子,常见的有名人格言警句,也包括谚语、古诗句等”。 后一个问题,是这篇论文存在的基础和起点。 回答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现状,分析弊端,反面立论;二是开门见山,观点“亮剑”,正面阐述。 笔者的论文就采用后者,在点明眼下不少教师青睐引用名言的事实之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恰当引用名言所带给学生的“正能量”。
一篇论文从起草完成,到发表获奖,再到递交审查,最后到参加答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少则一年数月,多则两三年之久。 从这个意义上说,答辩的论文都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所以,在论文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 应该主动交代论文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使专家评委能够看到自己的论文的确是在“真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而不是“鼠标百度式”的拼凑之作。
比如,笔者在论文答辩时最后陈述,因为论文成文于 2010 年, 当时新课标 2011 年版还没有公布,所以一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眼睛向外,只考虑“外引”———从教材、课文之外引入名言,而没有关注“内视”。 其实很多课文本身就具有名言。 比如,《桂林山水》开首的古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比如《全神贯注》结尾处茨威格的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还有课后的“资料袋”中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答辩时只要能作诚恳的反思,就能取得专家的谅解。 二是重点介绍的四种巧引名言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笔者答辩时介绍完文中列举的“四大策略”之后,又增加了“假借评价、指导学法、灵活改写”等几种,并做了详略有致的介绍。 这样一来,专家就觉得你确实在做行动研究。
大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任何一篇论文,都不可能是全新的创造,一般都是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扬弃而写成的。就某一篇论文而言,其中存在局部理念不新、个别策略缺乏新意等弊病在所难免,因为这不是论文的核心所在。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价值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答辩时一定要拿捏好详略的分寸, 对于那些常见的理念和策略,只能作简明扼要的概述,切勿滔滔不绝、老生常谈。
比如, 笔者详细阐述巧引名言的 “四大策略”时,也不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的。 对于巧引名言“创生主题”,笔者结合着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课例《卢沟桥的狮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入名言 ,创生一个与文本融合的“主题”,然后按照“找到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的流程组织教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过程。 而对于巧引名言“总结写法”策略,笔者只作了简略的介绍,因为随着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言意结合”、“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加要关注是怎么写的”等理念的耳熟能详, 歌德的名言———“写什么” 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已经没有必要再作更多的解释了,正所谓“各领风骚两三年”。
所谓“中”,主要指论文本身。
对答辩者来说,对自己递交的论文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 郭沫若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 翕 张。 ”意思是说, 只要作者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能为我所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 就是说,答辩者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对自己递交论文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所引用到的教学案例,提出的教学策略方法的创新与不足,包括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甚至论文的正副标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含糊。 如是,一旦专家要你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你就能够有条有理、侃侃而谈,否则只能面红耳赤、无以应对。
比如在笔者答辩的提问环节,专家提出“从论文的副标题看,巧引名言的功用重心落在教师的视角方面,请你从学生的视角再谈谈看法”这样一个问题。 应该承认的是,专家一下就抓住了作者的“短板”,因为这确实是论文欠缺的地方。 专家之所以提问,倒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想通过答辩者的阐述考察他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刻性。 笔者略作忖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巧引名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经常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地“引经据典”,学生就能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二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因为名言一般都是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句子,它们或给人以明理,或给人启示,或助你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这两点,其实就是阐述了“言、意”两方面的作用。
所谓“右”,这里指论文的“创新之处”。
前文已述,每篇论文不可能都是全新的创造,大都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而成的,所谓“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已”。 可以说,“创新之处”才是论文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 CPU。 所以对一篇论文而言,“创新之处”越多,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但对作者来说,难度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答辩好论文的“创新之处”呢? 简言之就是要“突出重点”。 笔者在阐述“四大策略”时,除了详述“创生主题”之外,作为创新之处的“引发矛盾”策略也作重点阐述。 笔者以某青年名师执教《凡卡》一课为例,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凡卡写信的杂乱无章、啰里啰嗦,然后引入契诃夫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思维的冲突,不但揭示了“反复”这一语言现象,而且起到了调节教学节奏和推进教学流程的作用,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论文答辩若要取得好成绩,充分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上面介绍的五个方面,只是粗浅体会。 为了顺应口语习惯,笔者将标题命为“前后左中右”。 其实,在万事俱备之后,答辩时一般应该遵循“前———中———左———右———后”顺序更为合理。
答辩流程:
1、每人总分100,答辩占30分,论文占50分,表现占20分。
2、提前到达答辩地点,抽签抽出答辩顺序。号码靠前者早上答辩,号码靠後者下午答辩;号码在中间者,建议留在答辩地点等候,以防错过点名,从而影响分数。
3、时间为每人约10分钟。点到名者从教室後面大方地走上讲台,鞠躬、问候答辩官并作自我介绍。前5分钟为自述部份,包括论文概述/简介、框架/结构、亮点/重点、解决方案/对策及致谢,自述介绍须讲感谢语;後5分钟为答辩官提问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问题。
4、答辩官提问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1st.提问方式可能为即兴提问,也可能会在学生答辩前给出写有问题的纸条,让学生提前准备,在提问部份则不再提出新的问题;2nd.答辩官有可能提出与该学生论题不相关的,但与该学生的专业相关的问题;3rd.答辩官有可能会根据该学生的论题,提出与此相关的常识。
5、答辩结束,须礼貌鞠躬并致谢,方可离开。离开後是否需要修改论文或补充记录内容,则视情况而定。
关于毕业答辩的一般程序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毕业答辩的具体程序,不同高校对于毕业答辩工作的安排各有差异,但是总体来说,万变不离其宗。这里,我按照常见的程序给大家讲一下。
以我所在的某重点985院校为例,在答辩进行之前,各学院和各个系的相关负责人员会将所有应届毕业生同学按照专业进行随机分组。
然后每个专业的老师们会被随机指派到专业内不同的答辩组作为评审老师,当然这里安排评审分组的时候会确保每个老师不会被分配到自己学生所在的小组。一般来说,每一个评审小组有三至四位评审,当然这里不同的院校情况也有区别。
答辩小组名单以及评审老师名单确认之后,学院会分别安排各个系和专业的答辩时间和地点,并且会给每个答辩小组指派一到两名答辩秘书。
答辩秘书一般是由大二或者大三的优秀同学来担任,答辩秘书的职责主要是在当天布置会场、为答辩评审们分发材料、协助答辩评审们做好答辩意见及分数的记录,并且在答辩结束后,对该组所有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
答辩当天,每个小组的同学和答辩评审们都会按照学院统一安排来到答辩会场。
答辩秘书会提前去教务处领取自己负责小组的答辩名单、答辩论文、答辩评分表格等材料并带到答辩会场,另外答辩秘书会按照学院统一要求,提前将所有同学答辩的PPT收齐,拷贝到答辩会场的电脑上。
在评审们就座后,答辩秘书会向评审老师们提供一份本组的答辩学生名单以及答辩评分标准。在得到答辩评审同意后,答辩秘书会宣布答辩正式开始,并且向所有答辩同学宣读学校对于答辩的具体规定和时间要求。与此同时,答辩秘书将按照名单顺序,将第一位同学的论文以及评分表分发给评审。
然后,答辩秘书将按照名单顺序,对答辩同学们进行叫号。大家按照顺序依次上台,被叫到名字的同学走上讲台,打开自己的PPT,按照相关要求开始进行答辩陈述。此时,答辩评审们也会拿到答辩秘书分发的论文,会对照同学的讲述对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进行浏览。
在答辩同学进行陈述时,答辩秘书会进行计时,一般会在要求时间的提前一分钟给答辩同学一个提示。
答辩同学结束答辩陈述后,答辩评审们会进行提问。一般来说,除非某一位同学的论文写的非常精彩、水平很高,或者某位同学的论文写的一塌糊涂、令人不忍直视,否则一般只会有一到二位评审老师进行提问。
答辩同学回答完毕后,评审们会进行简单讨论,然后给出分数,并且在计分表上填写分数以及具体的评审意见。
本组的所有同学结束答辩之后,学生离场,答辩评审和答辩秘书还会继续留在会场,对所有的成绩和评审意见进行复核。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答辩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关,答辩老师将通过对论文基本问题和拓展问题的提问检验本科生的研究素养,论文情况及表达能力等,因此需要审慎对待。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本过程:
1、本人陈述5分钟,关于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
2、导师提问,本人将问题记录下来,暂时不作答,最后统一作答。
3、下一个学生作答,本人去准备。
4、其他同学全部完成后,一个个的按照顺序作答。
【有些学校可能具体程序不同,这个需要按照答辩前老师的布置为准,这里提供一个基本的范式】
关于题目的'要求:
1、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你通过题目要说什么,你想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2、问题要有价值。
3、解释问题两个方式:是什么和为什么
对于答辩者的要求:
1、陈述问题简洁明了,并且遵循一定的逻辑陈述
2、本人态度一定要谦和,对于答辩组的提问千万不要辩解,不要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歪曲或者误解答辩组老师的意图,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是为了你的进步,而且他们是可以高屋建瓴的对你加以指导的,承认自己无知是一种智慧。
3、不要紧张,保持思想的敏锐,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注意事项
请你们注意以下几点:
请你们注意自己的着装,穿着要整洁大方得体,最好着正装,这反映你对此事的态度,而态度有时能决定一切。
请你们一定要熟悉自己的论文,首先要一段论文的介绍,请你按照论文的摘要部分进行适当扩展,做好提纲挈领的介绍。
请你们听清楚并且领会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要误解、曲解。保证你们的对话是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的很重要。回答答辩组老师问题的时候要简洁,不要拖泥带水。
请你们进行简单的思考后再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你对这个题目的重视,对提问者的尊重,也有助于你更好的整理好思路。
对于老师提出论文的问题,要谦虚,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按照论文的实际情况来说就行了。
如果老师问到论文以外的专业问题,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就承认无知,有时候承认无知比乱说一气更加智慧。
请保证你的论文每位参与你答辩的老师都能人手一份。
如果其他老师提出要修改,你要说:谢谢您的意见,我在答辩后会根据你的意见进行修改。
毕业论文全顺序:
首先和老师们进行双选会,选定老师后,和老师商议论文题目,分组(也可能单独完成),然后查阅资料,拟订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报告答辩。之后就开始写论文,过程中常和老师联系,定了初稿后再仔细修改,最后排版,打印,装订。答辩时会有几分钟(不定,看是什么学位的论文)进行论文介绍,自述,然后老师提问,进行回答。老师打分。之后几天,老师对论文进行后期评定,进行优秀论文评选,选上了要准备优秀论文介绍和优秀论文答辩。优秀论文答辩和论文答辩差不多的程序,但多半会是公开答辩,就是差不多一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看你答辩,有时候还会有公开提问。
就差不多是这样了,但各个学校有时候程序会不一样,视你自己的情况而定的。
祝你论文答辩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