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好几部分,如教学类的,文学类的等等,每部分题目不一,大约在交论文前一个月,他们会给你寄一本书,当然题目并不一定必须从这里面选。题目太多,不方便一一输入,转发几个相关题目吧~
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美学
1、论自然美
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
3、论优美
4、论崇高
5、悲剧理论研究
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
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
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
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书法美学、服饰美学、广告美学等
10、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如古代美学思相家,美学范畴注变,某一美学著作等
11、西方美学专题研究
12、喜剧性研究
1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关系研究
14、审美时尚研究
15、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研究
16、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格培养的研究
17、美的民族性研究
18、美的历史发展性研究
19、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如人物比较、范畴比较等
20、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文学理论
1、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
2、文艺政策研究
3、文艺与现实生活关系研究
4、文学语言研究
5、文学风格研究
6、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艺术灵感研究
8、论艺术欣赏的主体性
9、文学作品的理论反向
10、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11、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影响研究
12、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如文论家、理论
13、艺术真实性问题研究
14、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15、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关系研究
16、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研究
17、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18、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研究
19、文学社会效果研究
20、目前文学理论热点研究
二、外国文学论文选题范围
1、荷马史诗研究
2、古希腊戏剧研究
3、古希腊文学对后代文学影响研究
4、但丁研究
5、莎士比亚喜剧研究
6、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7、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潮研究
8、弥尔顿诗歌研究
9、古典主义戏剧研究
10、歌德研究
1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2、拜伦研究
13、雨果研究
14、普希金研究
15、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6、《红与黑》研究
17、《人间喜剧》研究
18、狄更斯研究
19、果理研究
20、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21、易卜生研究
22、托尔斯泰研究
23、海明威研究
2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25、卡夫卡研究
26、圣经文学研究
27、《沙慕达罗》研究
28、《一千零一夜》研究
29、《源氏物语》研究
30、泰戈尔研究
31、川端康成研究
32、大江健三郎研究
三、现当代文学选题目录
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
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
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
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
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
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
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与未来
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14、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15、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伤逝》再解读
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18、鲁迅小说 中的童年叙事
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
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30、废名小说艺术论
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运用
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37、《围城》新论
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
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43、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44、冰心“小诗”简论
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
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
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
53、巴金《寒夜》新论
54、郭小川诗歌论
55、贺敬之诗歌论
56、李瑛诗歌论
57、论闻捷的爱情诗
58、论李季的诗歌
59、公刘诗歌论
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
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
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
63、论舒婷的诗歌
64、顾城诗歌论
65、论“朦胧诗”的产生
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67、“第三代”诗人论
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区别
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
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
71、信纸柳青的小说创作
72、论柳青的《创业史》
73、《创业史》艺术论
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
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
76、论吴强的《红日》
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
78、论王蒙的小说
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
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
82、张洁小说创作论
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
84、贾平凹小说论
85、张炜小说论
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
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
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
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
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
四、古代汉语论文题目
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2、《论语》句法研究
3、《孟子》中的“之”字
4、《孟子》中的“其”字
5、《左传》被动句研究
6、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7、《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8、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9、“被”字的词义演变
10、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11、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12、《苟子》副词研究
13、先秦修辞方式研究
14、《战国策》中的“是”字
15、《国语》中的判断句
16、《国语》中的被动句
17、试论词义的演变类型
18、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19、试论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
20、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五、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题目
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2、《诗经》燕乡食诗的场面描写
3、《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4、《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5、《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6、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7、《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8、《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9、《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
10、宗玉赋试论
11、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12、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1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14、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15、论蔡邕的碑体文
16、曹植诗风的衍变
17、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
18、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9、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20、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
21、《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
22、《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
23、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24、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
25、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
26、谢灵适山水诗的摹象特点
2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
2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
29、论《子夜歌》
3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32、王维诗中的禅趣
33、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
34、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
3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36、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37、岑参边塞诗初探
38、论李白的梦诗
3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40、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
41、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
42、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
43、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
44、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
45、苏轼黄州诗试论
46、论陆游的爱国诗
47、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48、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49、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50、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51、贺铸词的艺术个性
52、论诚斋体
53、宋末逸民诗初探
54、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
55、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56、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57、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58、《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
59、《水浒传》的忠义观
60、《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61、猪八戒形象分析
62、“三言”中的商人形象描写
63、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
64、《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
65、《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
66、《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
67、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
68、元代散曲的情感企向
69、宋江形象分析
70、《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71、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
72、“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
73、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
74、论《西游记》的谐趣
75、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
7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77、《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78、《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79、大观园的文化意义
80、《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
81、《长生殿》的爱情观
82、狐鬼花妖尽世情
83、《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
84、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85、论林黛玉
86、论桐城义法
87、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
88、花间词的艺术成就
89、《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
90、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
91、归有光的散文创作
92、《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93、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
94、江西诗派宗杜论
95、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
96、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97、论明清小说题材的邅变
98、《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
99、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
100、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谈谈毕业论文答辩稿的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谈谈毕业论文答辩稿格式要求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论文答辩栏目。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格式要求有哪些,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般说来,一篇毕业论文要具备相对固定的格式。这些提到的毕业论文格式仅供参考。学校有具体规定的,则按规定办。这里以文件中规定的毕业论文格式为准。
①论文题目,有的含副标题。题目之下是作者署名,署名之前或下边一行写作者的校、院、系、年级。
②“摘要”与“关键词”(或称“内容提要”),一般为300字左右。位于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关键词,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一般选取3至5个。
③引论。用“o”标示,常写作“引言”、“引论”、“绪论”,引言较短时可不标出“o。引言”类小标题。引论的内容一般是交代选题背景,主要有:课题来源,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选题的意义,讨论的问题。本文分几部分,从哪些方面进行讨论,以及指导思想、论证方法等,均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写在引论中。
④正论。正论常分几部分写,分别标示“一”“二”“三”“四”等,有的加小标题,或以分论点的形式出现,以凸现论述的观点或主要内容。这部分是对研究过程及分析、归纳、概括的表达,体现出分析方法与思路,充分有力的论证。正论还要体现出明确的指导思想。
⑤结论。一般用“结语”“小结”“余论”等标示。也可不标示“结语”之类的词儿,在正论之后空一行直接写结论或总结。 在毕业论文格式中,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综合或概括,也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若是在正论之后,对相关联的问题还想简短论述一下,或是对较为重要的问题再说一些想法,可写成“余论”。
⑥毕业论文致谢。接上文另起一段。简述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以及有关人员表示感谢。“毕业论文致谢”并非形式,也不是走过场,是一个大学生修养的表现。
⑦注释与参考资料。注释专指“本文注”,即作者对论文有关内容所作的解释,一般用脚注(放在本页末)(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参考文献专指“引文注”,即作者对引用他人作品的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1][2]等标示,序号与文末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同一著作或文章被多次引用时只著录一次。
⑧附录。收录和论文有直接关系的文字材料、图表、数据、试验结果等。中文方面的毕业论文 格式中作附录的情况似乎不多见(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以上是一篇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是一般撰写毕业论文必需的表达形式,其中除“注释”和“附录”可有可无外,其他部分的毕业论文格式是必备的。
知识拓展: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xx,来自xx班,学号xx,我论文的题目是《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以重庆为例》。本篇论文是在欧阳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欧阳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研究背景。
纪念空间是传承社会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集体记忆的空间体现。它具有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作用。随意翻开一部城市的建设史,纪念空间都占据着非常大的篇幅。从当代纪念空间的建设情况来看,世界各地对于纪念空间的营造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创造出了许多代表民族精神的优秀纪念性场所。
一方面,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人们出于缅怀或者庆祝而建造纪念性构筑物以示纪念。如在二战时期的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等事件,涉及世界的和平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和较高的关注度;三峡大坝的顺利截流,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也掀起了纪念空间的建设热潮,如云南宁洱县 6。4 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园、甘肃舟曲泥石流纪念园、汶川地震纪念园、北川县城地震纪念旅游区、北川抗震纪念园。2013 年的雅安芦山地震后不久,便兴建了雅安 420 大地震纪念馆,由此可见人们对纪念空间建设的重视,并期望这些纪念空间能对后人起到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因而出台了许多推动纪念空间建设和发展的措施,比如 2009 年,在南京中山陵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出台的《南京宣言》中,就提出将各地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纪念建筑统一打包,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遗。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集体记忆也随之丧失和消逝。导演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感动观众;历史学家根据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来陈述史实。作为设计师,我们同样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纪念空间的建设,再现历史片段和记忆影像,为人们创造感受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场地。早期的纪念形式较少,主要是陵墓、纪念碑和记功柱等,其中植物的应用也一般以点缀为主,作用有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空间的形式逐步增多,植物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当代的许多纪念空间中,如纪念公园、烈士陵园等,植物都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纪念环境的重要构景元素。因为植物本身线条柔和,且与环境的协调性好,应用灵活性强,其自身不但可以形成空间,也可以结合其他景观元素共筑空间,在对空间进行丰富、限定以及点缀上有巨大作用。纪念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纪念性构筑物、地形、植物、水体以及环境小品等,由于植物具有最多样的形态和颜色,使其成为纪念空间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元素。
在纪念空间中,适宜的植物类型和植物配置方式,能充分地衬托出纪念主旨和场地精神。如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整个碑墙被置于开阔的草坪中,纪念墙前为一片槭树林,中间夹杂着红枫、白桦和其他低矮小乔木,丰富的植物层次和色彩的和谐搭配充分衬托出了纪念墙的主体性。植物景观因其自身属性及蕴含的象征性,在营造纪念氛围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纪念空间植物景观配置的效果对纪念性情感的传达也有很大的影响。现今纪念空间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植物景观在纪念空间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供人们缅怀纪念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人们提供休闲和旅游活动场所的职责。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分析与回顾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概述,对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了植物在纪念空间中的主要作用,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分析。
第三章,分析,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功能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植物的文化内涵因素、植物的观赏特性因素、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因素和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融合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以重庆为例,选取不同类型的纪念空间进行调研,将上一章总结归纳出的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素应用于具体案例中进行分析。
第五章,基于案例分析,提出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设计过程。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思考。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范文二:
论文答辩提纲:
一、写作该题目的意义;
二、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研究现状;
三、你搜集资料的范围;
四、该论题的难点;
五、你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六、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要十分明确;
七、该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答辩提纲注意:
不要把原论文简单的压缩,要另外写一个独立的东西,要争取达到脱稿论说,这样效果会好些。
绝对不可以超时,但也不要用时太短,那样对你是损失。
着装要正式,干净、整齐、美观、大方。
论文答辩提纲:
一、写作该题目的'意义。
研究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也就是对古典园林的更深入分析。
该选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当下,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开放,我们在城市建设及景观艺术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就愈加明显,不管是景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设计观念与方法,都逐步在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过于盲目的追随国际化浪潮,必然会给我们自己环境艺术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干扰。因此,客观的对待国际化中的种种影响,保持传统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本质特色,便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在这里我们所提倡的应该是辩证的继承观,并非是不加选择的在现代景观环境中复制传统园林模式及其园林建筑。因此认真的研究分析传统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设计要素,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其美学与文化实质,并把研究成果推及到现代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中来,以检验该研究的实践意义是否成立。
同时,中国有许多古典园林传世,而园林中的建筑小品因不像其他古建筑那么引人注目,因此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修缮,如香山静宜园中就有许多破败的园林建筑,这是建筑的毁坏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并且传统装饰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艺术性和某些实用性上是不可替代的。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相关研究唤起人们对具有装饰美的园林建筑重视。并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油漆彩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普遍应用,并为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借鉴。
二、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园林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而且对于园林景观环境,人们的内心始终有着古典化民族化的追求,这也使得有着古典园林元素的景观设计不断涌现,包括古典园林建筑形象的再现与借鉴。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大多具有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除了建筑本身的造型外多是通过装饰得来,油漆彩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是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最初,为了木构件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以及掩盖木材表面的结疤、色泽不匀等自然缺陷,人们普遍在木材表面涂以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早在尧舜时就有用漆髹涂器物的做法,从战国文献中可发现相关记载: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 输之于官, 以为食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星染其外, 而朱画其内。从考古发掘中, 证明新石器和商周时期已有随葬的漆器实物,应用漆液作为涂饰。商周时已把漆液用作髹饰木做建筑,“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艧”。至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将油漆彩画归纳为油漆作和彩画作,合称油漆彩画。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是恢宏气派的北方皇家园林建筑, 还是典雅脱俗的江南园林建筑,彩画都成为其最为重要的装饰手段, 但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而言, 最高的当属北方皇家园林建筑彩画, 其在用色、构图、题材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目前传统漆艺与彩画装饰的研究多集中于室内及器具、宫殿建筑方面,油漆彩画对于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装饰性还是一个空白点。
三、该论题的难点。
在研究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时,不仅要了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需要同时借由对古典园林进行的更深入分析,来分析油漆彩画在古典园林中应用时的深层次内涵,以及油漆彩画与古典园林的相互关系。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本文由总结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历史入手,归纳出油漆彩画装饰的应用特征,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形式内涵,并借由这些分析来推导出油漆彩画装饰的造型特征、设计原则、内在规律及审美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弘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五、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
园林建筑油漆彩画装饰指的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装饰中的油漆彩画装饰部分,包括施于各类型建筑木结构上的油漆与彩画,涉及到两方面的相关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与传统油漆彩画装饰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普遍意义中的建筑装饰风格的引导,因此需要首先对这三个基础概念做一个了解。
六、该论文的研究方法。
分类研究方法:首先要研究内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为单纯的理论思考并不能使研究课题得到深入,必须加强对学科内相关门类的研究,如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它们都是作为本研究内容的重要内容。分类研究的角度很多,本文侧重根据若干第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关注园林建筑中的油漆彩画装饰问题,思考、探讨其设计原则、造型规律以及其它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
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包括对比和类比两种基本形式,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所属者的社会构成、艺术样式及风格上,都存在着可比性,从历史各个阶段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图案色彩、从属者不同阶层的油漆彩画特征不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寻找对比。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在着眼于装饰中的本质意义上的差异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可以解决单一研究分析难以处理的问题,使研究结果更全面。
工科毕业论文答辩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叫x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在xxx学校任教六年级语文,兼备课组组长。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论《围城》方鸿渐形象的现实意义,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副校长xxx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谌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选择《围城》这本小说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这本小说比较的喜欢,包括由这本小说改篇而成的电视剧。的确,《围城》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它向人们说明4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病态,使恋爱、结婚、家庭成为“鸟笼”和“城堡”,寓意只有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会的“围城”,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新的生路。《围城》不愧为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的现象也与《围城》中的描写场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写作给社会的一次贡献。
我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现实对比的写作手法,各阶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体事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展现警示,再综合论述,阐明现实意义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一、方鸿渐“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造成的影响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意义 !
1、xxx的后果与不学无术
2、对爱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与性开放
二、方鸿渐复杂思想性格的现实指导意义。
1、表现在爱情生活方面的复杂,分析及现实意义。
2、表现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复杂,思想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3、表现在事业方面的复杂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第一个方面,着重从方鸿渐两件典型的事例,联系到当今社会两种不良现象(即不学无术和性开放),以警示世人,这部分用词颇多,篇幅较长。第二个方面,综合阐述方鸿渐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爱情、家庭、事业三个方面的思想性格,意图说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果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有为的精神,缺乏坚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左右的,一个人只有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熔炉里,事业才会有所成功;一个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会大环境下,削除了社会的重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谅解,家庭生活才会真诚和自由。这部分语言精练,立意高远。
在提纲的完成过程中,我得到了谌老师的详细指导,观点进一步得到了提炼,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进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谌老师又详细地审阅了全文,对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观点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谌老师又认真地提示了论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正是在老师的着力指导下,在本人细致的研究下,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的某些现象,发现了《围城》所蕴含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关于《围城》的有关论著相当地多,但以其人物形象的现实融合来确定研究方向,应该是我的一个创新之点。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一般在答辩前老师会首先检验一下论文是不是学生自身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有抄袭和剽窃的现象。言之有理即可,其他则与论文内容有关,建议将《骆驼祥子》内容相关学习透彻。
《骆驼祥子》中不乏女性角色,其中围绕在主人公骆驼祥子身边的主要女性有二:虎妞和小福子。然而,这两位女性角色的元价值不仅表现在真善美的单一层面,还表现在人物命运背后潜藏的悲剧美学。
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主要的女性角色,她们付出的"情"与劳动人民骆驼祥子被命运所"擒"有密切关联。
虎妞由"悍女"与"痴女"联结产生,小福子则同时扮演了"悲剧者"和"逃亡者"的双重角色,逐次分析两位女性角色,最后对祥子、虎妞和小福子的三角结构关系进行审美分析,意在解读三者之间的互释性关联,增强读者的感受性。
依据南昌大学相关规定,特作以下具体要求:
1、英语科目不能用其他加考代替,如英语为代替或免考的,不得办理学位证;
2、6门主干课程平均成绩为75分(严格控线,差0.1都不允许),汉语言文学专业6门主干课程为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
3、论文答辩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
4、通过全省英语学位考试;
5、抽考3门专业课合格
6、如符合条件,要办理学位证的考生,请勿先办理毕业证,要与学位证一起办理。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选这么一个题目,最主要的还是对其新颖的艺术建构产生了共鸣。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研究其“三复”模式对我们领略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有很大的启发。
“三复情节”理论最早由杜贵晨先生提出。他在其著作《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重点阐述了“三复情节”的含义、剖析了中国古代数字“三”的观念、叙述了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探讨了《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及《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归纳出了67部通俗小说中含有的97次“三复情节”。
国内学者郑铁生在《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提到了“以三为法”的叙事结构,美国著名汉学家浦安迪其所著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突出的次结构特点是经常运用定数序列事件,其数字序列的基础经常是“三”,实际上他的这种说法类似“三复情节”他的另一本著作《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也提到一点:说是不少三国戏和说书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发生为基本图式--如“三让徐州”、“三勘吉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
在论文方面,张文在厦门教育学院院报上发表了《浅论聊斋志异的“三复情节”》;梁雁在泰安师专学报上发表了《论红楼梦的“三复情节”》,刘福泉,王新玲在河北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论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等,都较详细的研究了我国一些名著的“三复情节”,而唯独《三国演义》是个例外,故尔学生不揣浅陋,便动笔写起了《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来。
“三复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一种耐人寻味的模式,一个突出的美学现象。《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运用是十分成熟的。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
一、何为“三复情节”
首先介绍“三复”一词的出处,它最先见于《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然后解释“三复”所表示的意义;再讲“情节”的定义:它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语义系列;最后借鉴杜贵晨先生的定义,概括为:“三复情节”即指“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经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设计。其特点为: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
二、《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分类研究
(一)“明写”型“三复情节”
即“三复情节”置于明处。“三复情节”置于明处的标志是数字“三”出现于回目,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明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连写”式和“断续”式。“连写”与“断续”取自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结构时注意到的序列事件。如七擒孟获是连写,而三气周瑜乃断续。
1.“连写”式的典型例子是“刘玄德三顾茅庐”,刘备三人一连三次拜访孔明。在一回书里把这么一个事件连续不间断叙写完毕。
2.“断续”式的典型例子是“孔明三气周公瑾”,一气在第五十一回,二气在第五十五回,三气在第五十六回,三回叙一事,堪称断续之典范。
(二)“暗写”型“三复情节”
主要是指“三复情节”隐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现于回目处,一般不太明显,仔细读来方可发觉。
1.以淡化数字痕迹来叙写“三复情节”
作者不用一、二、三标明所重复的次数,第五十三回写“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内中有“黄忠三射关云长”的情节片段,说的是攻打长沙的时候黄忠因被战马掀翻在地,云长义释之。黄忠为报不杀之恩,接连虚拽弓弦,只字未提“第一、二、三次如何”,却把“三复情节”写的惊心动魄。
2.以时间序列来表现“三复情节”
张飞在葭萌关大战马超,也是用了“午后”、“歇马片时”、“夜战”三个时间名词。便代替了一次、二次、三次刀光剑影的鏖战。
3.以数字“三”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的“三复情节”
我自己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三复情节”。它只用数字“三”来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这件事的过程被写作者省去了。
如“操先令许禇、曹仁、典韦领三百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4]P66这便是典型的省略了发展过程的“三复情节”,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冲突的,是一个悬念式的情节。毕竟它写的是 文学 艺术,我们完全可以大胆想象,这无碍大局。如果作者换一种说法叫“许典曹三突傕阵”,用回目标示出来,再大些特写这三次冲阵是怎么的激烈,如何的精彩,也未尝不可。
这类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
三、《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成因
分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
1.表层原因:主要是指《三国演义》“三复情节”源自三国史书、平话小说及“三国戏”,例如史书:《蜀书.诸葛亮传》载:“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就这么一句话,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最初源头。“三往”经过艺术加工,便成就了一个经典的“三复情节”--“三顾茅庐”。
2.深层原因:说起来只一句话。即“三复情节”的关键在于一个“三”字,这个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 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古人认为“三”是“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渐次由一个哲学基数发展成为礼数,最终衍变成了中国人行动原则的一个定数。那便是讲究“礼以三为成”,古代臣礼呼万岁曰:“万岁万岁万万岁。”重复三遍。思考问题讲的是“爱扬而后行”。喝酒要“三巡”。等等。在文本中反映出来,便奠定了中国“礼以三为成”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国作家们不可忽视或省略的一个文化现象。典型的有《弟子规》、《三字经》都尚三字一句。在文本中的情节构思上也讲究“三次成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