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麻醉论文范文

2023-03-02 18: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麻醉论文范文

凝血功能和麻醉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依次相继被激活的过程。以下是文学网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凝血功能和麻醉之论文范文。

一、 止血和血栓的生理基础

一正常止血机制

正常止血功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理功能,其过程极为复杂,他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凝聚成白色血栓和形成纤维蛋白凝块三个基本因素。整个止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血管期,第二期为血小板期,第三期为血浆期(血液凝固期),第四期为血栓动力学变化期。血管损伤后同时触发这些过程。它们之间相互关连而交织,不能截然分开,各因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图1。

二正常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依次相继被激活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过程如图2所示:

三抗凝血作用

人体除了凝血系统以外,尚有抗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两个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

1. 生理性抗凝物质

⑴肝素(heparin):正常血浆含量极少,但具有极强的抗凝作用。主要表现在抗凝血酶作用,抗Xa, IXa, XIIa, 阻止血小板释放ADP,PF3,阻止血小板聚集,有增强肝素辅因子功能和促进纤溶作用,从而阻止和延缓纤维蛋白的形成。

⑵肝素辅因子(heparin cofactor, HC):包括抗凝血酶Ⅲ(HC-Ⅰ)和肝素辅因子Ⅱ(HC-Ⅱ)。

① 抗凝血酶Ⅲ(AT-Ⅲ):AT-Ⅲ与肝素可形成复合物,灭活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如VIIa, IXa, Xa, XIa, XIIa和凝血酶等。从而阻止血液凝固。AT-Ⅲ的抗凝作用占血浆总抗凝活性的50%~70%,肝素可使其抗凝活性增强1,000倍。

② 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它能与凝血酶1∶1结合而使其灭活。肝素可增强HC-Ⅱ活性1,000倍。硫酸皮肤素亦有协同作用。

⑶蛋白C(Protien C)系统。

蛋白C系统由蛋白C,蛋白S,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和血栓调节蛋白(TM)组成。

① 蛋白C(PC):必须被转化变成活化蛋白C(APC)才能发挥其抗凝作用。活化蛋白C有降解因子Va,VIIIa的作用。因此它是调节凝血过程的重要因素。

② 蛋白S(PS):只有游离PS才能作为PC的辅酶发挥抗凝作用。

③ 血栓调节蛋白(TM):是存在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的单链糖蛋白,有抑制凝血酶和增强PC活性的作用。当凝血酶与TM结合后,其促凝活性下降,而激活蛋白C的作用增强。

③ 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是由肝脏合成的单链多肽,它具有灭活活化蛋白C(APC)的作用。当APCI与APC结合成复合物后,使APC失去活性。

组织因子释放抑制物(TFPI):

近年来认为其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主要来自于小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糖蛋白,其分子中含有三个串联的`Kunit型抑制功能域(K1、K2、K3)。其抗凝作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K2与Xa因子结合,直接抑制Xa因子的催化活性,并使TFPI变构;第二步是在Ca2+存在条件下,变构的TFPI再与因子VII-αTF结合,形成FXα-TFPI-TF四合体,从而灭活VIIa-TF复合物,发挥负反馈性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

四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作用是体内防止血栓形成的正常机制,纤溶系统也属于抗凝血系统。它与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是血液得以正常地流动于循环系统的保证。

1. 参加纤溶作用的成分

⑴纤溶酶原,⑵纤溶酶,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⑷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⑸α2-抗纤溶酶,⑹尿激酶(UK),其他如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补体1脂酶抑制物等。

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CES麻醉具有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的双重优点,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文学网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之论文范文。

1937年,Soresi等[1]第一次提出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esthesia CSE),并由Coates等[2]于1982年用一点法实施于临床。随着腰硬联合穿刺器械的改进和腰硬联合穿刺技术的提高,CSE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尤其在小儿外科手术中,CSE凭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优势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CSE在此方面的应用作以综述。

1 小儿椎管内解剖

脊髓在胎儿期与椎管长度相同,出生时其末端通常终止于L3水平,少数会延伸至L4水平,随后逐渐移向头端,2岁时其末端即达成人的部位,近于L1水平,故穿刺点选择在L3/L4或L4/L5间隙。小儿皮肤到硬膜外腔的距离存在很大差异,一中心对125位小儿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该距离与体重的相关性很小(相关系数0.37),变化范围由5mm至65mm[3]。另一中心为586位小儿行硬膜外置管,发现新生儿皮肤到硬膜外腔的平均距离为10mm,变化范围4-15mm;年长儿该距离与年龄(相关系数0.7)和体重(相关系数0.8)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亦存在较大变异[4]。因此,当硬膜外针到达黄韧带时就应行阻力消失试验,以防穿破硬脊膜[5]。

成人腰段硬膜外间隙的宽度约5-6mm,国外一学者的报导分别为7mm(均值)和8.9mm(均值)[6];蛛网膜下腔的宽度约15mm。小儿这方面的资料暂缺乏。

小儿硬膜外腔含脂肪组织、淋巴管和血管丛较丰富,腔内间隙小,脂肪组织疏松,有利于局麻药的扩散,且小儿硬膜外腔脊神经细,鞘膜薄,故局麻药中毒和全脊麻的危险性高于成人。

婴幼儿脑脊液的含量为4mlkg-1,其中50%在蛛网膜下腔,而成人脑脊液含量仅为2mlkg-1,且只有25%在蛛网膜下腔[7]。另外,小儿蛛网膜下腔血管丰富,脑脊液循环快。因而,局麻药在脑脊液中的稀释度婴幼儿要大于成人,这可能是小儿腰麻维持时间短的一个重要因素。

2 CSE穿刺技术

麻醉前先开放通畅的静脉通道。穿刺点选择L3/L4或L4/L5间隙。患儿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过程中由助手帮助屈曲其腰部。由于小儿皮肤到硬膜外腔的距离很短且变异大,需避免穿破硬脊膜,当硬膜外针到达黄韧带时就应行阻力消失试验。多数医生认为空气阻力消失法应用于硬膜外穿刺的感觉优于使用生理盐水[8]。该法穿破硬脊膜的几率较小,并且当硬膜外针或导管有液体流出时不会混淆是否为穿破硬脊膜所致[8]。但是在成人,空气阻力消失法会引起镇痛不全、皮下气肿、空气栓塞、有症状的腰段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故大多数专家推荐优先采用生理盐水阻力消失法。1mmkg-1可作为6M-10Y小儿硬膜外穿刺进针深度的指导[9]。当进针深度>1mmkg-1而仍未到硬膜外腔时提示进针角度不对或进针点偏离了中线位置[5],需及时调整进针方向。穿刺置管完成后应保持仰卧位,避免头高足低位或头低足高位。

蛛网膜下腔用药北美国家多选用tetracaine(amethocaine),英国则多选用bupivacaine。重比重0.5%bupivacaine的推荐剂量:<5kg小儿0.5mgkg-1,5-15kg小儿0.4mgkg-1,>15kg小儿0.3mgkg-1。小儿的麻醉阻滞平面不易测量,腰麻维持时间较成人短。2个中心的研究表明小儿单次腰麻的维持时间平均为71min[10]和84min[11],故70-80min后需追加硬膜外用药。

目前国内尚未生产适合于小儿的腰硬联合穿刺包,临床上多把小号的硬膜外针(19G或20G)与质优的硬膜外导管(23G或24G)和腰穿针(27G或29G)联合使用,可安全的用于婴幼儿甚至新生儿。

在进行小儿CSE穿刺过程中,操作应轻柔、准确,尽量争取小儿的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 CSE的优势

全身麻醉是我国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中等以上手术多采用全麻。全麻有利于术中呼吸管理,安全性高,可控性好,术中止痛和肌松完善,主动性强。然而全身用药不同程度加重了肝肾负担或损害,致使麻醉恢复期延长,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各脏器生理扰乱大,术后并发症多、管理被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稳定,常有嗜睡、躁动、恶心、呕吐,呼吸功能恢复差。全麻下新生儿易出现低血压,尤其是存在低血容、呼吸功能不全、心血管系统发育不良的新生儿,亦可出现低体温、低血糖、高血糖、肺不张或持续肺高压。早产儿尤其是有呼吸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患的小儿行气管插管全麻后易发生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前提下,采用镇静药和有效且安全的部位麻醉,便可望避免以上全麻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有研究认为对于一些高危的婴儿采用腰麻可以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12]。

众所周知,腰麻只需小剂量的局麻药就可满足手术需要,具有起效快、肌松作用好、简单易行等优点,但由于是单次给药,因而不能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需要,不能提供术后镇痛,并且腰穿后有出现术后头痛的可能。在辅以镇静药的基础上进行硬膜外麻醉或骶麻也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相对全麻来说较小的方法,但是与腰麻相比由于硬膜外阻滞及骶麻局麻药首次剂量较大,吸收入血后血浆中的浓度高,且小儿硬脊膜较薄,有渗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这就增加了局麻药中毒和阻滞范围过广的危险[13]。有研究报导如果骶麻阻滞平面要到T11,需要布比卡因的量为1mlkg-1,而如果骶麻阻滞平面要到T8如进行疝修补术,需要布比卡因的量为1.4mkg-1 ,这是一个很高的剂量,且不可能完全避免血管内注射,因而对于高危的婴儿来说腰麻更加安全[14]。

CSE能在腰麻效果消退后继续用硬膜外导管进行麻醉,达到持续的麻醉状态,为长时间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而且可以保留硬膜外导管进行术后镇痛[13]。CSE延续了两者的优点,而避免了两者的缺点,降低了麻醉失败率[15]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受到麻醉科医生的欢迎,在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4 适应征和禁忌症

由于CSE具有以上优点,因而在小儿手术中可于镇静或全麻的辅助下充分发挥其优势,且对各系统影响小,减少了挥发性麻醉品物和气管插管的应用。CSE适用于腹部及以下部位的手术,尤适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患的'小儿和早产儿。小儿脐部及以下部位的手术也可在辅以镇静药的基础上进行CSE。

和硬膜外麻醉及腰麻一样,并存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畸形、低血容、局麻药过敏及外伤等为CSE的禁忌症。

5 并发症

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对不完善和血管阻力低而稳定,使得小儿在CES麻醉中较成人更易于保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在麻醉阻滞平面达T5~T3水平时,其血压和心率变化均甚微。冯霞等[16]报道小儿CSE组血压下降不比硬膜外麻醉组(EA组)显著,相反EA组因追加药物,血压更易波动。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仅7.4%的患儿需用药物提升血压,且处理后很快恢复。

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判断常存在困难。穿破硬脊膜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一中心报道达10%以上[17],但通常认为发生率低于该水平[8]。用空气阻力消失法的发生率较使用生理盐水低[8]。

十岁以下小儿腰穿后头痛的发生率很低[18],陈信发等[19]通过对54例CES麻醉后的患儿的随访发现,术后头痛的发生率为0。其原因可能与穿刺针的改进和小儿蛛网膜下腔血管丰富,脑脊液循环快有关。

恶心和呕吐易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小儿,除了与精神因素有关外,术中血压下降和低氧血症也会引起。有研究报道,术中面罩吸氧较未吸氧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0]。

尿潴留在小儿CES麻醉后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成人,极其少见[21],这也与小儿脑脊液循环快,局麻药易于排泄有关。

其他并发症:下肢麻木、无力,局麻药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血肿和硬膜外间隙及蛛网膜下隙感染。硬膜外血肿是一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其发生率为190000:1[22]。硬膜外间隙及蛛网膜下隙感染的发生率为0.002%~0.012%,但大多数与硬膜外穿刺无关,而可能由远处血液传播所致。

6 小结

CES麻醉具有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的双重优点,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CES麻醉后并发症少,安全经济,较成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如果小儿CES穿刺器械能得到进一步改良,必会有利于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麻醉医生自我介绍参考

麻醉医生自我介绍范文参考

篇一:麻醉科面试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主任,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面试,感谢领导们给我这个机会!

我叫***,本科就读于*****,麻醉学专业,研究生就读于*******,之后在****医院实习两年。

接下来介绍我在读期间获得的一些荣誉……(各种证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华麻醉学杂志》发表文章,参与*市卫生局***项目研究工作

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接下来介绍我的专业技能:掌握麻醉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气管内插管全麻,喉罩全麻腰硬,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技术),熟练使用麻醉科的常用药物,熟练使用神经刺激仪,血液回收仪,纤支镜以及不同型号的麻醉机。

实习期间我基本掌握了****、*****、*****手术的麻醉管理。病人情况由简单到复杂,麻醉管理由易到难,我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在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能够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麻醉管理和操作,能够处理一些手术中常见的危急情况。

我非常热爱贵院,些昂领导们能够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正式的加入贵院,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篇二:自我介绍麻醉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相关材料!

我是兰州大学20xx级麻醉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自宁夏固原。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及奖励。并先后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及计算机三级考试。在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曾参加过学校里的勤工助学,并担任过多次家教。

我是一个认真,刻苦,独立而又有较强团队协作精神的人。为人实在,思想上进,待人诚恳,团结同学,刻苦勤奋,不太善于表达,但对生活积极乐观。在大学期间,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和锻炼,虽然我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但我深知面对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我的知识还很有限,所以我会继续以勤奋进取的校训和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努力奋斗,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尊敬的老师,我热切的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赏识,为我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平台,更是提供一个能够通往我人生梦想的桥梁。在此我诚心的感谢您能读完我的自荐信,我衷心的祝愿您!

此致

敬礼

篇三:手术麻醉科医师工作流程

麻醉科实施主治医师负责制。在临床工作中鼓励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提问和提出建议,但针对具体临床工作住院医师必须服从主治医师的领导。主治医师对自己所管理的病人全面负责。由于住院医师不服从主治医师的指挥,或擅自处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由住院医师承担全部责任。

术前访视及麻醉同意书签写规定

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应尽量争取同时访视术前病人。时机不允许时也可分别对第二天手术病人常规访视。探视病人时必须仪表端庄,衣着整洁,态度和蔼。住院医师必须在访视中携带听诊器、麻醉同意书依次进行下列工作:

仔细全面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探视病人:

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述、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从头到脚的有顺序的体检。

对患者进行亲切和蔼的安慰,消除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

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向患者解释麻醉科医师职责,鼓励病人提问并热情解答之。 向患者家属或/和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并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和自费。

住院医师应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内容的含义。(详见麻醉同意书签写规定)

住院医师如对手术方案或其他外科有关问题有疑问应与外科医师讨论和询问,必要时写下病史记录。住院医师应仔细书写麻醉探视记录。根据病情开术前用药,每种药只占一行。制定麻醉计划。并应将每位病人的情况于当日下午汇报予主治医师(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手术方案、术前用药),并请示第二天的麻醉方案和特殊准备措施,主治医师应借此机会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

麻醉同意书签写程序:

麻醉科临床主管医师安排好第二天的择期手术后,麻醉科医师(一般为住院医师)根据安排的手术填写麻醉同意书,到相关病房看病人,交待有关问题,签同意书(包括签名,关系和日期),并将签好的同意书放入病历。

择期手术麻醉科医师术前看病人时,如果病人和家属均不在病房或病人尚未入院,可将麻醉同意书放入病历内,并通知值班护士或管床外科医师;如果病人在,家属不在,可将麻醉同意书交与病人,嘱其家属来后仔细阅读后签字,如有疑问可打电话咨询当日值班医师,或第二天到麻醉科找有关医师咨询。一定要向病人家属交代,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需要决定和改变麻醉方法和方案。

如果手术病人要求术后镇痛,需在麻醉同意书上注明;非手术病人要求镇痛,无论住院或门诊病人,均需签麻醉同意书。

每日值班人员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单后,应立即到有关病房看病人,签麻醉同意书;紧急情况下,可一边准备抢救病人,一边通知病人家属到手术室,签麻醉同意书;如果病人没有家属签字,需立即通知院总值班备案;急诊抢救插管、放射科、门诊等基础麻醉或门诊手术麻醉,必须签好麻醉同意书后才能操作。 麻醉同意书的审核:

麻醉科主治医师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检查麻醉同意书中所有项目,核对无误,并确认病人家属签字后才能进行麻醉。

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减少或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手术室内麻醉前准备

每日晨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指:本院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必须于7:40分准时到达手术室进行麻醉前准备工作。麻醉科医师在任何地点实施任何麻醉(包括局麻镇静监测),并在每次麻醉前按下列顺序依次完成麻醉前准备工作:

住院医师入室后首先核对病人基本情况,包括: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病房主管医师,必须确定病人身份无误。对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可经静脉滴注少量镇静药。检查病人有无将假牙、助听器、人造眼球、隐性镜片、首饰、手表等物品带入手术室,明确有无缺牙或松动牙,并做好记录。

连通各监护设备、麻醉机电源。

依次接好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无创血压,必须调出心率或脉搏的声音。记录病人入室后首次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数值。

复习最近一次病程记录,包括:①手术当日的体温脉博;②术前用药的执行情况及效果;③最后一次进食进饮的时间、内容和数量;④已静脉输入的液体种类和数量;⑤最近一次实验室检查结果;⑥手术及麻醉同意书的签署意见。此外,还应根据病情及手术需要,开放合适的静脉通路。

检查麻醉车内的药品及物资,插管喉镜是否电源充足。如果药品消耗后未补足,应查对补齐后方可麻醉。

检查麻醉机:检查麻醉机的气源、电源,呼吸回路有无漏气、钠石灰是否失效。设置呼吸机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压力限制,设置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报警界限。准备好呼吸急救管理器械(简易呼吸囊等)和检查急救药品是否齐备,以备紧急时使用。 实施所有的麻醉和镇静前必须准备麻醉机。麻醉机的准备一定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项检查。以谊安麻醉呼吸机为例: 设定潮气量(如8~10ml/kg),压力限制一般先设定为15~20cmH2O,一般不应超过40 cmH2O。

设定呼吸频率(12~14次/分)。

设定吸:呼比(1:2~2.5)。

选定通气模式(容量控制)。

检查吸入麻醉药挥发罐是否有药。

篇四:做好麻醉科医生基本要求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麻醉科医生的基本职责分析其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在对患者麻醉前中后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麻醉师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主动了解并耐心回答患者目前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结论:麻醉科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学会默默奉献。

【关键词】全身麻醉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全身麻醉;全麻;麻醉

一个病人决定了施行手术治疗,麻醉医生就是患者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最基本的就是手术中麻醉的实施。手术中麻醉医生的第一任务是保障病人生命的安全;第二才是使病人无痛,为外科医生施行手术创造条件;第三是要关顾患者术后能够尽快的恢复,术中给些减小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药物,对创伤大的手术病人给予术后镇痛。麻醉医生确实是手术中重要的一员,强调这点是实事求是。现在一般很少在病人及家属面前去强调这点。作为麻醉师们已经习惯了默默奉献。怎样才能做好麻醉科医生,笔者就自己的工作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五:麻醉科主任竞聘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的感谢医院领导能够提供一个这样竞聘平台,本人00年毕业后一直在本院工作,04年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进修,相信大家应该对我比较熟悉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自我介绍了。今天非常荣幸医院能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科室主任的竞聘。参加科主任竞聘,我的理由有2个。第一,医院的发展靠大家共同努力,有句话说的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也许考虑问题比较片面,那么我就借这个机会来做个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麻醉科科主任的话,我会怎样带领科内成员做好各项工作,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就更能够严于律己,更好的为医院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第二个原因是: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借这个机会来激励自己,把它作为一个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我是一名普通医生,但是我相信我不会永远是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站在这里的目的。今天的主题是科主任职位的竞聘,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假如我是一名科主任的话,我认为有责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好医疗质量的管理:拥有良好的医疗质量,是医院能够良性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措施为重点,抓好以基础医疗质量和医疗操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科室的两级质控和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控,要不断提高科室成员的风险责任意识,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以确保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2.加快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应用。坚持以临床为依托,抓好临床医疗质量的同时,组织科室成员积极撰写论文,不断推动医院科研学术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综合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组织大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技术,充分发挥在专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我科最近已新开展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这项新的技术,对手术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他医院的技术进步,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这样才能始终走在其他医院的前列。

3.凝聚多方面力量,提高工作效能。一是要与相关科室搞好对接,树立整体观念。做到科室职责上分,思想上统一;工作上分,目标上统一,相互补充,平等相处,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与同事搞好连接,营造良好氛围。做到严于律己,诚恳待人,多一份理解和谅解,多一份宽容和信任;努力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4.增加医疗收入、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注意控制科室收入结构,增加医疗性收入,控制药品占总收入比例,使医院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要增加医疗收入,需要病源的不断增加和医疗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抓好科室成员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做到在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上不断创新,加强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在努力加强规范化服务型医疗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

就我个人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我年轻,好学,勤奋,在这里非常真诚的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以及缺点,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恪尽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此希望院领导能够给我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能为医院的发展多贡献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我随时愿意接受领导的考察和安排。

谢谢大家。

篇六:一台手术中,麻醉医生的地位有多重要?

在美国,麻醉医师很受到重视,因为承担病人生命的救治与维护,与其他专业比较,麻醉医师的待遇不错的。但是在我国,麻醉医师在医院内的地位和作用,还是根据院长本人对麻醉专业技术是否全面了解。而麻醉医师在行业内,确实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人甚至很多本身是医疗职业的人,都对麻醉专业缺乏理性认识。很多医疗的事故或者失误,部分归因于对麻醉专业的不重视。所以以我想知道一台手术中麻醉科医生的地位有多重要,为什么这么重要?

①林筱枫,医师:

于布为医生(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曾经撰文,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故事:“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美国着名华裔麻醉学家李清木教授在上海曾经讲过这个故事。很多美国人都认为,麻醉科医生的工作,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睡睡觉,那么简单,怎么拿的薪水却是美国医疗行业的第一(平均工资)呢?应该减薪。于是就有了一场非常热烈的TV辩论。绝大多数嘉宾,一边倒地支持给麻醉科医生降薪。这时,出席这次辩论会的麻醉科医生说了一句名言:“其实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接着说道:“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我收的费用,和我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后看着病人,不要让他(她)因为麻醉或手术出血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能安全醒过来。如果你们认为我钱拿多了,也没问题,我打完针走就是了。”从此美国不再争论麻醉科医生工资是否太高的问题了。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手术麻醉似乎只是睡一觉那么简单。手术和麻醉之安全,似乎是从古以来的理所当然。其实直到100多年前,手术开刀,哪怕是阑尾炎这样今天低年医生都可以完成的手术,对于当时的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无异于拿性命相赌。早期的手术室,其氛围,和今天人们感觉中无影灯下安静细致的操作完全是大相径庭。刀光剪影下,是病人凄厉哀嚎和满地的鲜血淋漓。不管是外科也好麻醉也好,都极其原始。而近50年间外科和麻醉的发展使得手术成为大多数人可以耐受的常规医疗,各种脏器移植、心血管、神经外科大手术更是可以得到安全的开展。

麻醉医生重不重要?对于经历手术的病人来说,最迫切的期望便是安全,无痛。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则需要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麻醉医师的重要性,其实和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水平呈正比。越是大的医院,重症病人越多,则麻醉科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反过来,没有好的麻醉科,那医院的水平也不会太高,至少通俗的说,高水平的.重症急救和外科手术是无法进行的。好的医院和好的麻醉科密不可分。与其说在在手术中麻醉医生有多重要,倒不如说,在从术前到术后的整个围手术期中,麻醉科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术前评估和处理:手术对于人体始终是重大的创伤。生命是一场长跑,而手术、创伤就是其中一段分外艰险的插曲。人体是否能经受打击。手术以前,患者的心肺功能储备,基础疾病,需要纠正的异常,都依赖麻醉医师的临床诊断,评估以及处理。

2.术中麻醉与支持:对于任何一种手术,病人的安全、止痛都是麻醉的基本要求,而对于那些重大手术和状况欠佳的病人来说,麻醉医师的监护治疗,维系着分分秒秒就可能流失的患者生命。在所有的医学专科中,麻醉维持着最高的医护/病人比例。一个病人的手术,需要至少两位麻醉医师或护士片刻不离的照看,因为即便是最简单的手术,都有随时发生危险的可能。

3.术后监护:今天的麻醉已超越术中管理而涵盖了术后的系列支持,重症监护(critical care medicine)最早就是围绕着手术、创伤这些外科问题在麻醉科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当然,今天的重症监护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范畴。

4.疼痛治疗:现代麻醉与疼痛治疗,已经从原先的创伤、外科的止痛,扩展成一个独立于传统内外科的独立学科。所有的急慢性疼痛 (创伤疼痛、腰腿痛、神经痛、肿瘤疼痛、中枢性疼痛),都是疼痛科的专业范畴。只是在中国,这尚且属于新兴事物。

除开这些或多或少为公众所知的麻醉医师的职责,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都曾和麻醉科打过交道。每个在现代医院出生的人出生时都有一个Apgar评分,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等项目,有了这个评分标准,新生儿出生前后的医护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很多人都以为这个评分体系是妇产科医生发明的,其实,这是美国一位麻醉科女医师Apgar的杰作;普通人开始逐渐熟知的抢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其真正的名称是心肺复苏(CPR),是麻醉医师Peter Sefar等先躯开创的抢救生命的伟大创造。这些都是麻醉学和麻醉医师对现代医学的重要贡献。

②鲍方,南京某医院麻醉科医生:

1、病人的不了解。

每次上麻醉之前,我往往会和病人简单沟通一下,再次询问他们的既往病史,并告诉病人,我为他施行的麻醉方式,麻醉过程可能有发生什么不适,需要他做什么配合。可病人的回答,体现出的他们对麻醉的认识往往就是:医生,没别的,你直接让我睡过去就是了。俗话说的好:“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手术过程风险重重,麻醉医生对病人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岂是简单睡觉可比;麻醉药品机制复杂,相互作用,岂是“一针倒”可喻。

我们不可能要求病人弄懂麻醉机理,但我们起码可以适当进行临床麻醉的一些宣传,告诉大众:麻醉到底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可以适当印发一些小的宣传册,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时发给病人,这不仅能使大众了解麻醉,进而尊重麻醉医生的工作,也能使病人消除术前的恐惧,更好配合治疗。

2、同行的不尊重。

在我们这里,麻醉医生常被叫做“麻醉师”,虽然这仅仅是个称谓的问题,没必要多做什么计较。但听上去总觉得特别不舒服,而事实上很多外科同行也的确没把麻醉医生的辛勤劳动当回事。普遍觉得麻醉不过是个辅助的工作,有时候甚至觉得护士也能担得起这份工作(申明一下,这里绝对没有看不起护士的意思)。

要改变别人的看法,获得别人尊重,首先自己的水平业务要拿得起。一方面是挑战复杂、重症病人的手术麻醉,把麻醉做好,做得漂亮,形成请麻醉医生会诊,协助手术治疗的风气;另一方面的确还得靠麻醉学界的团结和共同努力,改改“麻醉师”的称谓为“麻醉医生”,有时这种改口,不仅仅称谓的改变,可能随之带来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在中国这种比较恶劣的医疗环境中,医生的地位已经令广大医务工作者无奈,而作为临床医生的一员的麻醉科医生,我们的地位给人的感觉似乎更是尴尬。

本来我们守护着病人的生命,应该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还依稀记得大学时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人们那惊奇的目光和诧异的眼神“麻醉学是什么?打麻醉还要学?”——人生第一次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迷茫,原来这是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学科。

曾经不知道多少次,跟自己的亲属,跟自己曾经的高中或中小学同学解释自己的学科,解释麻醉不仅仅是“打一针”。——麻醉的科普知识有待普及。

每一次在麻醉门诊访视病人,都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冲击,病人根本就不认为麻醉是重要的事情。他们就只是认为他们要进行的手术,要做的检查才是必要的和重要。——我们应该让病人更多的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重要性。当然这需要外科医生的尊重和配合。

有的时候去访视病人,经常见不到病人或者他们只是在等着签同意书,当看着病人对你的关切询问置之不理。对麻醉同意书一副不懈的样子时,好难过。他们认为我们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劳动难道真的没有人尊重?!——我们需要加强入院和手术前教育,让病人对自己的整个流程和每一个流程的意义充分有效的理解。

当然,现在很多外科医生也比较重视麻醉医生的存在,术前请我们会诊,积极告诉我们病人的特殊情况等等。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希望前景广阔,呵呵。

要提高我们麻醉医生的地位我认为,简单的说:

1.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麻醉科和外科医生相互轮转,亲身体会,让彼此更了解对方,促进和谐,共同进步,二者不是依附关系,是共进共荣的;

3.做好普通群众和病人的工作,通过通俗简单的方法普及麻醉小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麻醉。

3、在5月31日这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了一位新疆武警医院院长的事迹,其中播放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位患者握着院长的手,说:“手术做的真好,一点也不痛”。

我看了以后苦笑不得。我们不能强求一位牧区的患者对麻醉有什么了解,因为即使在医院里有些内科的同行也是把我们的工作内容看作是“打一针麻药就好”。

这个现状值得我们深思,在医疗界尚且没有对麻醉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何谈社会对麻醉的了解。作为麻醉工作者,应该怎样让自己的工作为大众所了解?怎样走出这个封闭的空间?

我建议,首先,耐心宣教。不要不屑于或懒于向别人解释。对身边的朋友、亲人,对患者、家属都要讲讲麻醉不是打一针那么简单。我在和患者谈话时,都要说全麻期间,患者没有呼吸、意识,由呼吸机带动呼吸,有各种先进的仪器监护患者的生命情况,术中可能出现各种危险,很多需要麻醉医生来处理,比如大量的出血等等。对家属先形成一种震慑。

其次,勇于宣传。早在我读大学时,就看到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慧芳教授在文汇报上的文章,宣传麻醉工作的性质及其重要性。当时我在读麻醉本科,看后大大增强了专业自豪感。后来也看到过王景阳教授写过相关的麻醉科普文章。但是以后看到的越来越少。现在麻醉从业者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投稿、撰文宣传我们的工作。

还有,提倡轮转。有的医学院规定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要到麻醉科1到2周,有的却没有这个要求,比如上医就没有这个规定。这样学生毕业后一旦到内科工作,就很难再和麻醉科打交道了。麻醉科的领导应该和医院要求,刚入院的住院医生、研究生,甚至实习生都应该到麻醉科学习工作一定的时间。我在瑞金医院的同学告诉我说,于布为教授在医院里就要求住院医生到麻醉科来轮转,他的理由是:在临床学会了如何治病,还应该到麻醉科来学习如何救人,这样才是完整的医生。

4、在我们医院,麻醉科的地位是很高的,我们科的医生们从来没有感觉到麻醉医生的地位危机,所以每一次看到同行的战友为麻醉的地位发愁,一些学术会议上大伙都在讨论如何提高麻醉科地位时,为自已选择这个医院感到幸运。介绍一些具体的经验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麻醉科是医院的核心科室,是外科系统运转的中转站,在我们医院麻醉科和手术室是一起管理的,护士长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手术室的管理,而一个手术间里,护士也是在麻醉医生的管理下开展工作的。上下关系融洽,且等级很清楚,一级对一级负责,麻醉科是一个团队的理念。而外科医生是来手术室开刀的,在我们麻醉科的地盘上办事,外科医生从心理上就有讨好麻醉科的心理需要。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科学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临床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一: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检验管理***对照组,n=100***与依据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行针对性管理***观察组,n=10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装置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重要内容,可为疾病诊治、监测、预后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医学检验技术随之也不断发展,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保障疾病有效诊断和控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故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1]。本次调查选取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就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与常规管理成效展开对比,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临床检验患者200例,男104例,女96例,分别行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应用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重视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并实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质量控制问题:***1***标本采集问题:受检者饮食、运动、所用药物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地理位置、年龄、性别、民族也可影响检测结果。采集标本时,需嘱患者将正在使用的药物停用,在安静或正常活动下对标本采集。但若操作不当,如完成静脉血采集后,将血液直接在试管内注入,而针头不拔掉,会出现标本溶血。从正输液的手臂血管行采血操作,会稀释血液标本。***2***试验和检验装置问题:仪器保养不妥、仪器老化,均可使检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在准确性上出现问题;因检验人员水平有限,或未掌握仪器的功能,标准操作,注意事项,引发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试剂更换时,相关仪器引数未改变,规范储存样品的意识不强,诱导操作失误,促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所应用的试剂,未按规范要求设定,有误差事件发生。***3***人为问题:医疗科技在近年发展迅猛,检验仪器渐趋高阶,有越来越高的自动化程度,但仍需人来对各项操作完成。故检测试验中,检验人员操作误差是引发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员操作误差主要包括:样品暴露时间过长、操作习惯不标准、样品检测峰面积积分存在习惯上的差异及对检测结果的重视度不足等,均可引发不良事件发生。***4***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即室内质量控制,重视室内质控的开展是监测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操作环境、过程、试剂等稳定性检测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获取正确检验结果的风向标。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为室间质评,加强室间质评,可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评价,确保结果与其他单位一致或具可比性。***5***检验分析后问题:医学检验中,结果的复查和稽核为最后一道保障质量的防线,检验人员通常对先进仪器装置过分依赖,易有出错报告的情况,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未按人工规则复查,出具错误报告等。

1.2.2应对措施分析:***1***检验前质量控制:①保证标本质量:采集样本前,重视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解释,对病情、情绪、生理变化了解,将所需检查专案的目的、意义、取样和自留样本注意事项、影响检查因素告知,以提高配合依从,在平静、安静状态下完成采集,保障了样本的真实、合格,避免了由此引发的误差事件。②样品合格: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采集,确认和核查患者资讯,标本采集时,对时间、部位、 *** 、取样方式、数量严格要求。如采集血样,通常在空腹16h内,早上9:00前,患者保持平静、安静正常状态进行。尿标本采集时,患者需饮食规律,避免性生活、体育运动、饮酒,女性月经后采集,需注意清洁尿道口、外生殖器及周围面板清洁,以避免被经血、 *** 分泌物污染。样品一经采集,即具实效应,需及时送检,若不具备及时送检条件,需正确存放,以防变质或变性,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2***检验中质量控制:①仪器维护:仪器正常执行在检验过程中意义重大,检验人员需做好保养和维护,定期效能评价和校准,确保效能稳定和正常执行,一旦有问题出现,需向供应商及时通知,更换或修理。同时培训检验科医技人员,防止人为操作失误。②需保证检验试剂合格,对试剂储存环境、时效严格管理,启用前需注意防保质期和生产日期,避免因试剂失效或变质诱导结果错误。建立保管和使用试剂制度,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养:现代仪器均为精细化操作,检验人员需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故需加强技术操作培训和业务学习,娴熟掌握仪器操作规程、检测原理、干扰因素、检测结果的图形、资料,报警的含义及如何维护,保养除错,掌握效能评价和校准标准,防范操作失误。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与自身技术水平结合,针对患者疑问,合理做出解释,主动与其他科室交流,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并与临床症状结合,对结果是否准确做出评估,以使自身检验能力提高。***4***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管理:检测标本前,校准仪器,行室内质控,对仪器装置各项检验引数和效能检测,正常状态下,才可对标本检测。如失控,需记录,并分析原因,积极纠正,再行检测。注意质控品精密度。重视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与其他单位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1.3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体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作用显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医疗水平[3]。引发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较多,需行综合分析,针对问题积极防控,以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本次调查中,观察组针对检验前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人员、仪器装置、试剂等因素引发问题的原因展开探讨,并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如重视采集标本前与患者沟通,加强仪器、装置保养和检测,重视针对检验人员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降低检验失败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4]。本次结果证实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装置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郝莉丽.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72-2673.

[2]毛颖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50-51.

[3]董大光.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43-1144.

[4]薛建丽.谈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如何控制医学检验中的误差〔J〕. *** 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221.

二:临床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基层就业是医学生重要的就业途径,其就业质量关系到个人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质量已成为医学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到基层就业是医学专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并从3个方面提出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高的途径。

关键词:基层就业;就业质量;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1当前医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据华禹教育网统计,我国大陆公办医***药***学专科学校达40余所,这些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医***药***学卫生人才近十万人。尽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我国已有一定规模,其毕业生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教育市场的抢占、教育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但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专科毕业生由于受学历层次、专业性质等影响,相比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开展,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大多出现超负荷执行状态,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虽然引起了各级 *** 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与政策目标相比,相去甚远,效果不太理想[3]。王云鹏在“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中提出,目前我国80.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每年约有90.0%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于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基层医疗卫生呈现出资源缺、条件差、装置少、水平低等特点。潘日鸣等[4]对在校生进行“基层就业意向”调查发现,仅有4.0%的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周静在“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积极性”调查中发现,选择“积极参与”的只占7.6%。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援、就业岗位上逐年加大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扶持力度,在考研、公务员招录及事业单位人员录用等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措施,但多方调查资料显示,医学生对基层就业缺乏正确认识,缺少理性选择。由此可见,医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存在较严重的就业倾向错位现象。

2到基层就业是医学专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在人才质量提高的同时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促使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综合能力等方面***也全面提高。近年来,医学院校的扩招使得大城市等医学人才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医学生就业市场向竞争性相对较小、岗位需求相对较多的中小城市、基层医疗单位倾斜。事实上,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已长期存在,特别是伴随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加速,到基层就业成为医学生特别是医学专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也是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体现。这种大趋势有利于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拓宽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有利于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成长成才,长远看来,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5]。强调,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医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我国新时期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自我就业与成才的机遇。医学毕业生要认清社会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趋势,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能做持之以恒的努力,放眼农村、基层的广阔空间和发展舞台,摆正就业定位,实现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合理、科学就业[6]。

3临床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高的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能仅用就业率来衡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判:第一是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工资和待遇是人们常常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员工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评判;第二是工作环境和地点,这是人们对环境以及工作舒适度的考量;第三是专业以及发展前景;第四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等[7]。高质量就业是就业的再提升,是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标尺。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专,只有高质量的就业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8]。高职高专院校临床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高可从以下3个方面实现。一是社会合力的驱动。 *** 要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支援力度,改善其经济、社会环境,改善其医疗条件;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待遇,在薪酬方面给予特殊照顾,落实各项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并根据所在区域经济条件适当给予补助;鼓励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单位“结对子”,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加大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对口支援的力度,为医学毕业生提供学习机会,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职称晋升优先考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等。可考虑制定基层工作相关制度,如根据毕业生基层服务工作年限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基层服务3~5年可减免学费的80%,超过5年减免学费的100%,并且根据工作需要不限制其到上一级医院发展。二是学校助力推动作用。广泛宣传国家、地方 *** 对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医学生基层就业优秀形象,宣传医学生在基层成长成才的先进典型,使医学生更多地了解基层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基层就业个人利益保障情况、基层就业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优势等,营造基层就业文化氛围,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目前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定位,使毕业生自愿、主动、积极地争取去基层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课程,根据基层医疗单位人才需求开办专科方向***如麻醉、助产、康复***临床医学班,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和基层医疗单位联合开办“基层就业定向班”,由 *** 、医疗单位提供学费和补贴生活费,这既帮助贫困生解决了求学难问题,也为贫困医学生就业和基层医疗单位吸收人才开辟了一个新渠道。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到理事单位进行见习、顶岗实习,搭建双方交流平台,让医学生感受基层工作环境,强化医学生对基层工作的认识,缩短到基层就业后的适应期;加强基层就业引导,重视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医学生正确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把握自身条件,不以高阶专业人才自居,减少求职及职业定位的盲目性;建立基层就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长效机制,根据其需求提供有助于职业稳定的帮助,如免费提供岗前培训、开展***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等。三是家庭支援和个人实力提升。

目前,国家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有明确的导向和相应的优惠政策,毕业生家庭及个人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掌握并有效利用这些政策,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就业,既要尊重社会客观现实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阶段要摆正位置,不失时机地抓住就业机会,积极参加基层服务专案,主动选择基层就业。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较窄,一方面,在平时更要注重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以拓宽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理性定位,在就业大军中找准自己的座标点,把握就业主动权,立足基层,维护职业稳定和提升个人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在择业就业方面,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追求高薪、追求舒适的现象,导致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过剩和人才缺乏的两极分化明显,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若仍以“精英”的观念去择业、就业,就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因此,医学毕业生要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合理降低就业层次,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实践证明,基层是医学生锻炼成长、健康成长的沃土,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能培养人才、锻炼人才、造就人才[9]。

参考文献:

[1]陈明雄,郭劲霞,邹自征,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与定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3***:5-6.

[2]李伯和,王凤枝,高素萍.“1+2m”人才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导向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118,120.

[3]周静,刘乐舟.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5***1***:20-21.

[4]潘日鸣,曾晓峰.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78-80.

[5]杨琼.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6]张天韧.基层就业大有可为———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必然性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4***:94-95.

[7]郑晓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方法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02-203.

[8]党志平.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155-158.

[9]曹威.医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90-79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