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方向的:1, 中华法系基本特征分析 2, 中国古代婚姻法律制度研究(可具体到一个朝代) 3, 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技术研究等等
婚姻法的话题材会更广点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化
【 作 者 】王震宇
【 正 文 】
中国的婚姻家庭长期处于超稳定状态。1949年建国后,虽然婚姻及其它制度的改变
也曾短暂影响过人们的婚姻行为(如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曾促使众多包办婚姻的解
体及“文革”中迫于政治压力而离散的诸多婚姻),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人的婚姻家庭
观念及行为基本未有太大改变,是改革开放促使婚姻家庭方方面面变化的发生。那么,
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究竟如何?与80年代相比,
它的发展趋向又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陈述它的现状和变迁。
一、家庭户规模持续变小
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中成员数目的多少(见表1)。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结果和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的加强,1985年以来中国家
庭的户规模一直明显呈下降趋势,至1997年,全国家庭平均户规模已由1985年的4.79人
降至3.64人。
据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规模家庭户(1—3 人)在家庭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基本呈略微增长趋势,中等规模家庭户(4—6人)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则基本呈
减少趋势,规模较大的家庭户(7 人以上户)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
,1996年虽略有回升,但幅度很小,1997年旋即又开始下降。以上情况说明,近年来我
国的家庭类型是小规模家庭(1—3人)数量稳中有升, 中等以上规模家庭(4人以上)
的数量则基本呈减少趋势。
二、初婚年龄增高,结婚费用不断攀升
1.初婚年龄。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我国
的初婚年龄也随之经常波动。“文革”时期以晚婚为荣,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中国
人的初婚年龄曾一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掌握的资料,1982年,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
22.66岁, 其中城镇为24.93岁,农村为22.07岁;199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降至22.0
3岁;到1996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又上升到24.02岁。也就是说, 近年我国的初婚年龄
呈上升趋势。
2.结婚费用。近年来,结婚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令中国年轻人及其父母头痛的事
情。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平均结婚费用为2万多元,已经是80年代平均水平
的4倍,而未婚者预计自己结婚时所要支出的平均费用将超过3万元。预计整个90 年代的
青年结婚费用要达到80年代的5.5倍(见表3、表4)。
在结婚花费上,区域差别比较明显,沿海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内地。此次调查还显示
出结婚费用的来源,75%的人说本人的结婚费用“完全”或“大部分”是自己挣的,19
%的人则称“大部分”或“完全”是父母给的。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结婚费用中个人
收入的比例上升了40个百分点。对婚礼方式的接受度测试表明,公众最理想的两种结婚
方式是旅行(45.3%)与宴请(30.6%)。
三、离婚率持续升高
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已为许多人所关注,但是离婚率的计算则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如
果逐年连续看,不管用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所显示的趋势都是相同的:但如果横断开
只看一年的离婚比率,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则会有一定的差别。平时最常见的离
婚率计算方法有两种,一为人口统计学家常用的“粗离婚率”,即在任何一段特定的期
间内,每千人中有多少人离婚;另一种则是大众传媒偏爱使用的“离结率”,即将某年
内的离婚数除以结婚数所得的比例。
从表5和表6看,尽管两种计算方法各有利弊,但我们均可以从中看出80年代初至90
年代末中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至1997年,我国的粗离婚率已是1982年的2.3倍,离结率
已是1982年的2.6倍。一般来说,离结率显示出的变化总是大于粗离婚率显示出的变化。
四、再婚人数增多
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转变,离婚、丧偶者的再婚行为日益为社会所理解,来自
社会、家庭及当事人自身心理的障碍也在逐步缩小,因此我国再婚人数这些年来也在逐
步增多。
据民政部门统计,1985年全国只有50万人登记再婚, 1990 年增至78.8万,1997年
则达92.2万。1985年以来,在全国每年登记结婚人口总数中,再婚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
:1985年为3.05%,1990年为4.14%,1997年已升至5.1%。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京、
津、沪三大直辖市,1997年再婚人口占登记结婚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高达13.67%,9.3
3 %和13.9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199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资料推算,全国有近1800万再婚人口,其中47.66%
是50岁以上人口;45.72%是30—49岁人口;29岁以下人口只占6.62%。
五、跨国婚姻发展迅速,问题亦很多
跨国婚姻这里仅指在中国政府的婚姻登记处注册的跨国婚姻。在闭关锁国的十年“
文革”中,中国不仅无一例跨国婚姻,而且连以往那些著名的跨国婚姻也惨遭荼毒。因
此可以说,跨国婚姻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根据社
会学家邓伟志的研究,中国的跨国婚姻有其独有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自80 年代
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上升。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
193对;1990年为23762对,而1997年已达50773对。(2)地域分布广。中国的跨国婚姻
涉及到53个国家和地区。前些年以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居多,近年以东亚居多,东亚
中又以日本居多。(3 )华侨多。在跨国婚姻中,华侨、外籍华人一直占很大比重,通
常有70%之多。(4)外嫁的多。中国的跨国婚姻90%都是女性外嫁到他国。(5)文化
层次不高。总体上,在我国登记的跨国婚姻,文化偏低。与日方联姻的,多数双方文化
程度都不高;相比之下,与欧美成婚的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有博士、总经理、总裁等
。
中国的跨国婚姻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 )婚姻的基础不是为了爱情。(2)出
现一批年龄过于悬殊的“祖孙婚”。(3)出现一批相识时间极短的“闪电式”婚姻。(
4)外国男性骗婚现象严重。(5)跨国婚姻的离婚率高。 近年其离婚增长速度甚至高
于结婚增长速度。1990年到1995年其结婚对数增长2.4倍,而其离婚对数则增长2.8 倍。
1990年离婚与结婚之比为20%,1995年则为26%。
表1 中国家庭平均户规模(人/户)
4.79 4.35 4.11 4.05 3.99 3.64
资料来源:由1998《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得。
表2 1995—1997年中国的各类家庭
户类别
一人户 5.89 5.93 5.97
二人户 13.73 13.64 14.48
三人户 28.42 28.70 29.81
四人户 26.58 26.31 25.87
五人户 14.45 14.36 13.73
六人户 6.64 6.65 6.21
七人以上户 4.28 4.40 3.93
资料来源:由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得
。
表3 不同年代的结婚花费水平
结婚年代 当时平均 基本未 最高
结婚费用(元) 花钱者比例(%) 支出水平(元)
30—40 161.43 36.4 900
50—60 361.59 14.9 2000
70 1282.71 4.5 10000
80 5486.51 1.7 50000
90 21082.28 0.7 100000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
表4 4市未婚者对未来结婚花费的预期
总体 北京 上海
平均花费(元) 30339.12 32195.24 74112.95
计划中的最高数(万元) 30 30 30
不拟花钱者比例(%) 4.4 6.2 2.8
武汉 广州
平均花费(元) 21490.21 33027.08
计划中的最高数(万元) 8 20
不拟花钱者比例(%) 5.9 2.7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
表5 中国人口粗离婚率(人/千人)
年份 1997
离婚率 0.84 0.87 1.38 1.66 1.74 1.85 1.94
资料来源:据1998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的基本数字再计算而成。
表6 中国人口离结率(%)
年份 1997
离结率 5.12 5.52 8.43 10.69 11.35 12.12 13.18
资料来源:同上。
表7 同意“不结婚则不能同居”百分数的纵向比较
青年(%) 中年(%) 老年(%)
1982年 75.0(N=1010 88.4(N=259) 97.9(N=76)
1996年 65
.0(N=163) 67.8(N=227) 75.0(N=108)
资料来源: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
六、婚姻家庭观念多有变化
从整体来看,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是观念性转变大于结构性转变。近年中国人婚姻
家庭观念的变化基本可以概括为几点: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
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1.择偶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在择偶方面不仅摆脱了“文革”中政治标准先行的套路
,而且相当淡化政治方面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对方的“人品”为首要标准。1997年
在武汉所作的一份601人的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对择偶标准的第
一位选择都是“人品”。在20个城市51所高校所作的3195份关于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中
,同样显示了“人品”在研究生择偶标准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人择偶观念的另一种变化
是择偶中的经济成分加大,物质的中介因素作用增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经济利
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些人心目中,荣誉、声望及社会地位有时与金钱和
物质利益比较起来已不那么重要,因此一些人在选择配偶时,开始重视实用、实惠和实
在。
今日的择偶标准,可以说是道德标准、经济标准与文化标准共存,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取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不少人择偶时,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了文化标
准。
2.家庭人际关系观念趋向平等。家庭内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从属”还是“平等”,
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平等观在不断上升,许多调查都证实了这种变化。对家庭经济事务
的处理和家政决策权的分配,最能反映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彼此间的相待态度,1998
年安徽省对该省620 名青年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七成青年夫妇在重大开支上是共同协
商。另外,有目共睹的是代际间的从属关系在不断削弱,而其平等关系则明显增强。
婚前财产公证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赞成
婚前财产公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接受了这种新观念。尤其是夫妻婚前财产悬殊
较大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好的选择。
3.性观念呈多元状态,性越轨行为容许度增加。“谈性色变”的历史似乎已被人遗
忘,中国人性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95年在
北京8个城、近郊区所作的一项2000 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89.6%的人对有正当理由
的离婚持赞成态度;在对待“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等问题上,尽管大多数人仍持
排斥态度,但也有近1/6的人公然表示“赞成”,且其中多为青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在北京所作的另一项500人调查中,2/3 以上的人认为婚外性行为不可接受,但此次调
查也显示出人们对两性关系的私事化概念及因之而来的对越轨性行为的宽容的增加(见
表7)。
七、婚姻问题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也开始不断增多: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
恋、婚外同居、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等,近年来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仅婚外恋引起
的各类血案就连续不断,有时同日的各类报纸上就可发现多个此类案件,尽管这里不乏
大众传媒炒作的因素,但事实上此类案例的绝对数字也的确在显著增长。家庭暴力近年
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有明显增加,仅高楼抛妻案、毁容案就有多起,还有
因为经济或其它纠纷引起的弑父弑母、残害兄弟姐妹案。当然,这仅仅是从发现问题的
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们在正常生活中的比例。
有一点不容忽视,即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也蔓延到了家庭。在物欲、情欲横流的
现代社会,那些经不住各种诱惑,丧失了起码的理性和良心的人,为了满足自我的罪恶
欲望,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心慈手软。
性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男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女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风俗或法律所承认的并含有某种权利与义务于两方以及由此而生的小孩之间。
意义:①结婚可当做人类社会用以规定两性关系的手段;②结婚又可当作个人生于社会中获得某种一定地位的手,因此而由他或她的对于社会中余人的关系方被决定。
类型:按形式分为乱婚制、群婚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按结婚手续分掠夺婚、买卖婚、服务婚、交换婚、私奔婚等;按结婚范围分内婚制、外婚制及特定婚配。
演变:人类婚姻史经历了原始群婚、血族群婚(族内婚)、亚血族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等几种婚姻制度,最后才确立了一夫一妻制。
终于完成论文了,这是我目前写的最长的东西! 回想起自己找资料的艰辛 发给以后的同学共享吧!引言在世界电影史上,以婚外情为题材、探讨爱情与义务主题的电影众多,可是,由于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此类型电影,早已存在一个被受众期待、被设定的结局,所以很难获得艺术的再次突破,特别是关于中年人的婚外情故事,更多只是在单调地重复家庭温情、社会伦理。但是,在20世纪却突现了两部不同一般的婚外情电影,一部是美国《麦迪逊之桥》(又名《廊桥遗梦》),它细腻的情景描绘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尖锐质问,获得了空前成功与热议;另一部是法国《偷情桥》,这部晚四年推出的作品,则充满了法国的浪漫精神与欧洲的文艺腔调。 (一)简介《麦迪逊之桥》(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是1995年根据美国畅销书《廊桥遗梦》(Robert �6�1 James �6�1 Water著)改编而来的电影,由著名导演Clint Eastwood亲自执导并主演。 影片讲述了,在1956年的夏天,一位过着传统乡村家庭生活的、意大利裔家庭主妇Francesca Johnson(Meryl Streep饰演),在丈夫与孩子们外出参加比赛时,遇到一位来当地拍摄廊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Robert Kincaid(Clint Eastwood饰演),之后二人迅速地坠入爱河。他们相处的四天,成了各自人生的转折点,但是却没有交汇。直到晚年,Francesca将这段经历用日记记录下来,并且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她死后将骨灰与Robert同葬,而地点就是他们萌生爱意的廊桥。 这部电影直接描写了中年人的婚外情生活,Francesca与Robert之间的爱是情爱、性爱与爱情的和谐统一。虽然影片情节单调、进展缓慢,但是,通过两位演员精湛的演技,将那弥漫的爱意、一生的认定以及分别的焦虑刻画的真实细腻、淋漓尽致。虽然两人的爱是如此肯定且不可取代,但是为了维系家庭,Francesca放弃了与Robert出走,选择了将这份爱珍藏在心中。直到Francesca去世后,通过她生前所写的日记,才将这份爱公之于众,并在获得子女谅解后,完成了她与Robert合葬的心愿,在挥洒的骨灰中,Francesca终于得以全面地、彻底地拥抱了自己的爱人和爱情。 而拍摄于1999年的《偷情桥》(Un Pont entre deux rives),在时间跨度上虽没有《麦迪逊之桥》那么长久,但同样保证了故事题材的完整性、主题的鲜明性。 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诺曼第,Mina(Carole Bouquet饰演)是一名建筑工人Georges( Gérard Depardieu饰演)的妻子,她不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她喜欢看电影,为了家庭的生计,她坚持要出去打零工。比起丈夫,她更喜欢与自己15岁的儿子一起消磨时光。由于种种机缘,她认识了来修桥的外地工程师Matthias(Charles Berling饰演),两人一见钟情,在儿子的鼓励下,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婚外情。直到被Georges( Gérard Depardieu饰演)揭穿。而后,Georges的威胁、恳求都没有阻止Mina抛子弃夫的出走行动。影片结尾,夫妻二人加油站的偶遇,美丽的Mina重获新生,显得更加迷人自信,而Georges也从婚恋挫败中走出来,最后两人各怀心愿,迈向不同的方向。 该片情节看似波折起伏,可表述方式却是异常的平静,就连Georges在听到Mina与Matthias的叫床声,也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只用一句话“我连把你的脑袋拧下来的心都有” 一带而过,然后平静地离开。 影片中浓郁的浪漫气氛、洒脱的人文情怀,以及心酸的黑色幽默,都使得这部影片少了一些反省的深刻,却多了一份哲学的人文思考,它更像是法国人对《麦迪逊之桥》的致敬,向世人宣布人性至上、真爱无敌。 (二)理论阐述与影片分析 凡�6�1第根认为,“相同主题学的作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不并妨碍拥有同一思想却选取不同结论的倾向。” 《麦迪逊之桥》与《偷情桥》,两部相同题材、同一主题的影片所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念。Francesca放弃爱情,坚守婚姻义务;Mina奔向爱情,抛弃婚姻义务。但是,两者的选择却得到了肯定。如果说,文学作品之间的不同,取决于作品的内容与意义,而内容与意义的不同,则表现在主题与观念。那么何谓“主题”? 图松在引论中提到:“(人们)为什么要经常不断地为祖先的传说编制目录呢?是为了研究其历史,沉思其无穷兴衰的奥秘,也为了理解其自身的奥德赛,其中有的至高至贵,同时也往往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每一个忠实与正义的心灵中,都有一个安提戈涅……这些英雄在我们心中,我们也在他们心中:他们同我们共命运,而我们发现自己反映在他们形象之中……我们的神话和传说中的主题具有多重效用(polyvalence);它们是人性的标志,是人类悲剧命运的理想形式、人性现状的指征。” 根据以上解释,主题虽是抽象的,但在某些作品中,主题却被实实在在地与人物绑在一起,不再飘忽不定,人们可以抓住它,而人物就是最好的捕网。人物将抽象的主题具化成与之对应的观念。影片中,具体化主题的人物,显而易见地,就是Francesca和Mina。 Francesca和Mina与传统的红杏出墙者相比,两人都没有令笔者产生厌恶的感觉,反而在笔者看来,Francesca似悲壮自省的自我牺牲者,而Mina则似冲破传统束缚,勇于行动的先锋。她们都勇于担当,是爱情与婚姻中的英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这部作品和以往的作品在处理题材的方式上不一样。以往的作品,多以题材引出情节,固守于特定的框架内,注重情节的完整性,以情节来阐释主题、却忽略了人;而这两部电影是则以题材来加强人物形象,再用形象的独特性来深挖主题。在这两部电影中,都痛斥了婚姻义务对爱情的束缚、对人性的压抑,但是也都肯定了两位女主角的最终选择。更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大众对她们的选择又给予了她们不同的时代定位。 1、 影片中的时代定位: Francesca是实际的典型,而 Mina是理想的典型。 Francesca生活在60年代的美国乡村,一提到60年的美国,多数人想到的是摇滚乐、吸毒、性反常、堕胎、裸奔、迷恋怪癖和追求荒诞的嬉皮文化等,而这些都属于反文化运动。其实,Francesca这位传统妇女,才是当时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所以说,在影片时代中,Francesca是实际的典型,是守护家庭、恪守婚礼誓言的实际典型。 而Mina却是理性的典型。Mina生活在70年代初的法国小镇诺曼底。在法国的1965到1980年间,家庭危机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这时候也是女权主义与先锋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Mina的出逃,也有对这两种文化潮流的肯定。在影片时代中,Mina是理想典型,是出逃成功并获得幸福的理想典型。 2、上映后的时代定位: Francesca是想象的典型, Mina是实际的典型。 根据《20世纪70年代对今日美国影响》:“1978年的美国,百老汇上演了一场戏,戏剧主题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古怪,讲的是男女混住的宿舍里所发生的一切荒诞的事。这正是七十年代美国年轻人价值观的典型反映,说明了性解放所带来的变化在俗世的平凡生活中又是如何体现的,没有比婚姻更能反映这种变化的了。1910年,已婚家庭占全美家庭总数的80%,1970年,仍有69%的人已婚,自那以后,这个数字急剧下降,到2000年只剩下52%。” 再看法国,“法国现代家庭结构的特点之一是独居者人数大幅度增长,丧偶者、离婚者和独身者构成的单身家庭占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尤以年长者为最。巴黎仿佛成为独身者的首都,平均每二户人中就有一户是’单身户’”。 20世纪所兴起的女性解放、女权主义、性解放、先锋精神等随着全球化进程,渗透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它们的本意是尊重人性、解放妇女,但是,却渐渐地成为解构家庭的另一推动力。21世纪,是一个信仰丧失、家庭破裂、男女关系混乱、同性恋剧增的世纪,这个被经济关系扭曲、被工业机器大生产异化的时代,人们大多奉行利益至上、利己主义、及时享乐的观念,大多数人都为自己想得过多,他们的自私也变得理所应该、他们的贪婪更加肆无忌惮,而自我牺牲却被忘得一干二净。社会上到处都是出逃的Mina,而Francesca却成了人们昔日怀念的对象。所以说,在影片发行的21世纪,Mina是实际的典型,而Francesca却成了理想的典型。 不仅如此,从上你会惊奇地发现,Francesca和Mina时代定位居然是互相循环的。这种循环时代定位,再次说明了爱情与义务并不是两个矛盾,而是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他们之间对立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社会婚姻的状态,就由它们中占主要地位的那一方决定。20世纪后期的社会,婚姻家庭的状态就像那摇摇欲坠的比萨斜塔;到了21世纪,婚姻家庭的风崩离析就变成一股不可阻挡势流。这其实就是爱情与义务,这两个主次方面在进行的转换与重心偏移时,在人类社会中的显像表现。 图松在亚类主题研究中的英雄主题,也提到了类似观点,即那些所谓的英雄角色“由于适应性强、变化性大、有多种效用,不受叙述框架的约束,�6�1�6�1�6�1�6�1�6�1�6�1能够把自身结合进某一世纪的思想特点和习俗趣味中去,能够实际上呈现出各种甚至是极端矛盾的意义,能够通过包容一切变异,使自身适应当代生活的各种细微差异。这样主题学就同时成精神史。” 这两部电影女主角的选择,不就是人类婚姻精神史的一个侧面吗?他们从服从到反抗,再从放纵到收敛,不就是人类精神史重复的最好证明之一吗?精神的重复,反映到客观世界中,就是社会思潮、思想主义的循环往复。这所有一切,又再次论证了人类的历史是重复的。 (三)总结综上所述,借助图松对主题学的研究理论,笔者通过分析两部影片的中女主角的的形象与时代定位,发现片中婚姻与义务的主题冲突都集中在了这两位女性人物的思想冲突上,其实质就是对遵从人性与坚守婚姻道德的纠结。同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大众对于婚姻与义务的选择、或大众的审美需要也是不同的。这体现在,影片所设定的60、70年代,Francesca是实际的典型,而 Mina是理想的典型;而影片发行的21世纪,Francesca是理想的典型,而 Mina是实际的典型。这种选择怪圈、或审美怪圈,其一说明了爱情与义务并不是两个矛盾,而是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他们之间对立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且它们的每一次转换与重心偏移都给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带来了变动;其二也是人类精神史循环往复的表现,人类行为重复的结果。所以,只要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爱情与义务将是永恒不变的社会文化主题。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 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人类婚姻史 追溯到原始时代,就有了所谓的婚姻,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人类的婚姻存在形式以及结合方式,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多样的婚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科学的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婚姻,很多血统就会出现混乱,不利于人们的优良繁衍。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政治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政治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综合看来,婚姻是自然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人类的婚姻发展史大约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杂乱性交 杂乱性交时期人群杂居,采集植物,食用鱼虾和动物。上帝尚未将人逐出伊甸园,人还未吃善恶果,无羞耻之心,父母兄弟姐妹杂处性交,毫无现代人的“乱伦”观念。在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乃是兄妹相交合;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也是兄妹为夫妇,大地之母该亚生了众多子女,又以自己的儿子为新夫;在《圣经》里,甚至在耶和华确立了男性中心地位之后,还能读到关于索多玛俄摩拉被毁灭后,所留的罗得和两个女儿,为了传递后裔,女儿灌醉了父亲与之同寝的故事,这也是原始的杂乱性交的记忆。 杂乱性交是为了繁衍后代,最终必定形成,只知其母不知有父的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正如蚂蚁和蜜蜂的世界,是“母后”的统治。中国古代圣人的出身,往往是母亲踩了神迹、吞了大星,或者与神物交合而生,不知有父。但是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矛盾。当社会进入更高的阶段,狩猎和捕鱼业日渐发达,男人在生产劳动中,力量的优势不断体现,这就伴随着对地位的需求。 群婚及对偶婚 男人的力量优势开始挑战母亲的权威,同时也挑战父亲的权威,这必定在性的分配上有了冲突,而大冲突,争夺性伴侣,甚至会导致群体灭亡。人类学家发现十几万年前,欧洲有一个被称为尼德特人的种族,根据骨骼化石表明,其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后却神秘消失。是否就是在这样的内部争斗中相互残杀而亡的呢?一方面是生存的本能和性的本能促使力量强大者要获得权利和地位,从而瓦解现有的族群;一方面则是人类的发展要求维持稳定的群体。怎么办?苏联史学家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认为,原始人依靠“性禁忌”来维持相对时间的稳定。“性禁忌”要求在狩猎时期或者捕鱼时期,禁止任何的性交活动,甚至禁止接触与女人有关的东西,否则就被认为是触犯神明,乃是死罪。因为狩猎和捕鱼的活动,关系族群的生存,这时候如出现因为性的争夺引发的内乱,势必导致族群的覆亡。 但是,随着狩猎和捕鱼时期不断延长,“性禁忌”也越来越频繁,这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新的限制。恩格斯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是群婚,他将群婚阶段分解为:一、血缘家庭,即仅仅排斥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其他兄弟姐妹皆可。二是,普那路亚家庭,即同胞(母方的)姐妹和兄弟间,不可性交。他没说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至于限制嫡亲间的通婚是为了保证后代质量的说法也被证明是不科学的。而谢苗诺夫所说的,为了避免内部的混乱和冲突的提法是可认同的:第一种形式,为了防止犯上作乱;第二种,是维持成年雄性的相互宽容,消除嫉妒。 普那路亚家庭形式,必定会使得族群分化为一些氏族。在同一个氏族中,姐妹与兄弟之间,不可通婚。这就开始了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进入了族外的群婚阶段。一群男人,共同地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是。族外婚,维持了本氏族的和谐,消灭了嫉妒,发展了族群。族外群婚发展到新阶段,就是对偶婚,即,一个男子以一群女子为妻子,其中有个主妻;反之,一个女子也有一群男子为夫,其中有主夫。现代中国云南摩梭人在正常的一夫一妻制下,还维持“走婚”的形式,其实就是对偶婚的残留形态。 但是,随着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必定要挑战母权,久而久之,女人从属于男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 一夫一妻制 父权的确立,财产的私有化,为了保证后代子息能够继承父亲的财产,要求子息血脉的纯洁性,同时孩子须确认父亲的身份。这就意味着对偶婚中,将以一夫多妻的形式保存下来;也对女子的贞洁性提出了要求。而血脉的正统性要求,即便是一夫多妻制,也需有个主妻,像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为了让儿子以撒继承财产,将使女夏甲及其孩子赶走。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是这种要求的最终结果。 所以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是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胜利。家庭就是一个经济结合体,女人是男人的从属物,是财产。因而,不存在婚姻的离异性。但是,现代的婚姻家庭,要求以爱情为基础,而男女的独立,尤其是经济的独立,消解了经济结合体是必需的形式,女性也不再从属于男性,而同时,爱情也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家庭离异现象日趋严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应该解体一夫一妻制,寻求以爱情或性本能维持的婚姻关系呢?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