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文天祥论文

2023-03-02 13: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研究文天祥论文

还记得我的母校——府学胡同小学,每逢集会解散时必要播放《正气歌》,那歌声回荡在古老的校园里,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奇特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得文天祥祠恰好坐落在学校旁边,小时的我看到那里的绿树和几间茅屋般的纪念堂,心底就会被一种陌生感反复搅乱。
汉族是一个崇拜英雄,注重民族气节的民族,但无情的岁月冲淡了我们的这种执著情感。比起苏武、张骞,我总隐约地觉得文天祥并不那么的血肉丰满,这位在精神上以一己之力独挡几十万元军铁流的书生似乎只以一个身影在历史的拐角处闪现。我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理解这个汉民族的英雄呢?
文天祥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热情,一心为国,尽自己所能仗义执言、冒死进谏,后到地方上工作时,他体恤黎民,虽无惊人之举亦无半毫闪失。的的确确,他尽自己所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干和本领。而后,他组织义军,失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我迄今仍无法想象那惊人的壮举——一介文弱书生是如何英勇地作战和就义的,他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是足以让一个民族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研究和学习的。我想,支撑着他的,定是那卓然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情感像一团小小的火焰,在他的胸中燃烧着,以生命和灵魂为燃料,放出夺目的光华,热量。
文天祥也是一个奇特的文人,他留下的诗稿并不多,而其中却不乏《过零丁洋》这样的传世之作。每一个字仿佛都凝结着文天祥的血与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透过囚牢的厚墙,看到了自己无法逃避的命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也决心用死亡来换取伟大的民族气节。在“留取丹心照汗青”七个字中,我看到了一种大无畏的气势。这种誓言中所包含的那种情结——这绝不是对个人或对王权的愚忠,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泱泱汉民族最深沉的爱,一种崇高的情怀和敬意。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背影,一个高瘦而清矍的背影,一个须发长长,傲然矗立的背影。我想,只有这才是知识分子的写照,一个爱国斗士的写照,一个不屈的灵魂的写照。一想到他在元大都的牢房中作下了《正气歌》,身陷囹圄而仍在高声嘲笑自己的敌手,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文天祥的身影是那么高大,他在那一刻才是胜利者。
记得余秋雨先生曾说过,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文天祥的死虽不代表宋的终结,但他可谓是宋朝那可爱的士大夫阶级的最后一个显著代表了。在他之后,南宋再无士大夫。但他并不是一个凄怨的灵魂,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勇敢的灵魂,超越懦弱之后,也超越了死与生的束缚。在我心中,他仿佛就是爱国主义与中国传统文人天然的结合体,他的勇气,智慧乃至一切都来源于他伟大的信仰——对国家的爱。
可不知文天祥的丹心是否还普照着汗青?我相信是的,我相信,他的精神一直都会的。
再次向伟大的爱国者文天祥致以无上的敬意。
就此,罢笔。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字数要求范文格式鉴定答辩技巧,文天祥论文网上有吗?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要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答辩者一边。论文作者要顺序通过答辩,在提交了论文之后,不要有松一口气的思想,而应抓紧时间积极准备论文答辩。那么,答辩者在答辩之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呢 首先,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次,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党的政策方针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补充、修正、解说等。只要认真设防,堵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列心中有数、临阵不慌、沉着应战。 第三,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第四,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还有哪些在论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到很少,而研究过程中确已接触到了并有一定的见解,只是由于觉得与论文表述的中心关联不大而没有写入等等。 第五,对于优秀论文的作者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对上述内容,作者在答辩前都要很好地准备,经过思考、整理,写成提纲,记在脑中,这样在答辩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作答。

有气节的中国人 议论文600字 结合历史民族英雄 以及现今形势

屈原投江,
苏武牧羊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淘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郑板桥、
陈然、
方志敏、
刘胡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宋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苏武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

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

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议论文排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