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婚庆论文答辩

2023-03-02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婚庆论文答辩

  回溯上个世纪至今的婚礼习俗演变,不难发现,结婚作为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越来越讲究自我,这是社会文化的宽容表现,也是时代发展的烙印。
  上世纪四十年代——结婚送套《鲁迅全集》

  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的陈奶奶,今年已87岁。当她回忆起自己1948年结婚的情景时,连声感叹:“那时候时局乱呐,当时城里年轻人很少去举行繁文缛节的中式传统婚礼。”

  陈奶奶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的农民银行预结算处工作。当年和她在一个部门的一位同事娶了著名学者马寅初的女儿,那是1945年的事情。马家虽是上流名门,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婚礼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仪式而已,新娘当天甚至穿着一件平常的衣服。和婚礼的排场相比,那时候人们更讲究证婚人的社会地位,马家自然可以请来大人物,这个证婚人就是郭沫若。陈奶奶回忆,她的同事姓汤,他借用了重庆农民银行的大礼堂,双方父母都出席了婚礼,但马寅初先生并没有讲话,而是郭沫若说了很多。郭沫若身着淡色西装,在祝福了一对新人之后,即席赋诗一首。陈奶奶记得郭先生提到“门当户对、才子佳人”这样的话,才知道自己的这位同事原来也是一位名门之后。婚礼之后马家也没有摆酒,只是在礼堂的桌子上放了一些糖果、糕点、茶水之物,供来宾随意取用,颇有点现在自助茶会的味道。婚礼前后只持续了个把小时,大家就散开了,新郎也回到银行继续上班,全然没有婚假之说。

  陈奶奶告诉记者,像汤先生这样的婚礼,即便在他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看来,也是太过简朴。所以后来陈奶奶的婚礼,就稍微隆重了一些。陈奶奶在自己32岁那一年,即1948年的10月10日,和上海交大毕业的小弟弟两对人一起在南昌结了婚。

  结婚那天,陈奶奶和弟媳穿的都是专门定做的婚纱,两对新人都有伴郎伴娘和四个小花童。陈奶奶代表男方家庭,送给女方的是项链、手链、戒指、耳环四样金首饰、一枚钻石戒指和十块布料,陈奶奶的丈夫也照样送了一套给陈奶奶。陈奶奶夫妇送给小弟弟夫妇的是一台“飞歌”收音机。而两个弟弟送给陈奶奶的结婚礼物,则是用二两黄金买来的一套《鲁迅全集》。陈奶奶告诉记者,解放初期,因在市级机关工作,不便带这些首饰,就卖了。而那套《鲁迅全集》,陈奶奶珍藏至今。

  上世纪五十年代——婚礼简单如白纸

  今年91岁的张之宜老先生和比他小9岁的史瑾老太太已携手共同走过了50多年,如今老两口精神矍铄。这对借着新中国成立后喜悦成亲的“金婚”伉俪,对于当时的喜庆场面,都称没什么可说的,不是因为他们记忆不清,而是当时的婚礼实在是简单得就像一张白纸。

  张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史老都是溧阳人,读大学时曾与史老的兄长是无锡师范学院的同窗,当时史老还在溧阳县女子学校就读,尽管双方常有来往,也仅是小伙伴之间的玩耍。1936年张之宜先参加了工作,后来随新四军打仗,而史瑾到1941年抗日救国时才参加工作。解放后,组织上调动张之宜去苏南行政公署,史瑾调到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凭着鸿雁传情,这对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新婚当天是冬季,他们在无锡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向老战友借了一张木板床,新房里还放了一张桌子和张之宜一直带在身边的一只装满伟人著作的皮箱,这就是当时新人全部的“家当”。史老回忆道,那天婚宴只摆了一桌,大家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喝喜酒。虽然都是充满豪情的革命语言,但那份真情却让这对恩爱夫妻长留心间。

  上世纪六十年代——特殊岁月激情婚礼

  “我们当时的婚礼真的不能和现在年轻人的婚礼相比,简单朴素,却让我们永远记忆犹新!”谈起当年的婚礼,现年63岁的高金贵先生和56岁的康林洁女士脸上洋溢着的笑意,把他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特殊岁月……

  1968年9月9日,高金贵和康林洁分别拿着各自单位出具的未婚证明,来到当时位于南京鼓楼的高楼门街道,办理了结婚登记和证明。当时的结婚证明就是两张分别贴有个人一寸小照片的手掌大小的普通硬纸,最具有时代烙印的是硬纸上端印制的非常清晰的毛主席头像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最高指示。当天下午,两位年轻人在鼓楼照相馆,非常虔诚和神圣地手持《毛主席语录》,照了几张庄重大方的结婚照。“我们两人肩膀间至少还留有一个拳头的距离,不像现在年轻人的结婚照那么有情调,当时我们想都不敢想啊!”高金贵笑说。

  结婚那天,两人从单位工会借了二十几张凳子,自己炒了两大脸盆带壳花生和葵花子,又买了10斤糖果。晚上5时,婚宴正式开始。菜是单位食堂送来的“四菜一汤”,红烧肉、烧带鱼、鸡蛋炒韭菜、青菜面筋果和鸡蛋菠菜汤,酒是当时1.20元一瓶的甲种洋河。两人的婚礼共请了四桌亲朋好友,大家开开心心地吃了2个多小时。回忆着甜蜜的往事,高金贵和康林洁夫妇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结婚必备“三转一响”

  陈先生和张女士是1982年结的婚。说起当时的婚礼,陈先生夫妇都忍俊不禁,连声说:“太傻了,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傻了。”

  结婚那年夫妻二人都在工厂工作,两个人的工资最高的也不过38元。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高,但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都是按“高标准严要求”采办的:缝纫机是“蝴蝶”牌的,自行车是“永久”,手表是“宝石花”(售价将近100元),还有柜子、桌子、椅子加在一起要多少条“腿”……80年代初年轻人结婚攀比成风,谁家的东西少一点都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但钱就那么多,这个地方多花了,别的地方就要少用。结婚那天,新郎穿的是一件“保养”得不错的蓝色中山装,新娘只是做了一件红颜色的棉袄罩衫,夫妻二人去照相馆,花了几块钱拍了一张黑白的大头合影贴在结婚证上,再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顿饭,就算了结了人生的一桩大事。

  张女士笑说,那时候一桌好一点的酒席要80元左右,因为穷,拿不出那么多钱请人去饭馆吃饭。后来有了小孩,经济上更加紧张。“可是现在,你看!”张女士坐在她位于梅花山庄的家里,向记者展示着她的新生活。彩电是去年才换的43寸背投,一台柜式空调将40多平方米的客厅烘得暖洋洋。张女士正在学驾驶,她说,拿到驾照就买车,为家人当司机。

  入世元年——个性婚礼很精彩

  文馨这个月8日就要和丈夫震贤一起飞往华盛顿工作。回忆去年10月份的婚礼,她的眼里闪烁着幸福,一切都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因为他们的婚礼很特别,也很精彩,婚礼所有的费用都用他们的奖学金支付,而且婚礼的证婚人由她的研究生导师担当。

  2000年,她从东南大学电子系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学念微电子硕士研究生。去年5月份,她认识了震贤,两人一见钟情,闲聊之余发现,两人都是南京人,1996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然后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学位,现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5个月后,他们决定结婚,婚礼的地点就定在香港。婚礼当天,他们在布吉岛海边酒店由牧师主持宣誓仪式,证婚人就是她的两位导师。3天后,他们就各自准备论文答辩了。她粗粗统计了一下,婚礼一共花了6万多港币,这些费用都是她前两年的奖学金。

论文怎么答辩

在答辩前要事先规划好自己的论文陈述都说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涵盖这些方面:

1、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2、写作目的是什么,为解决什么问题。

3、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行文逻辑是什么。

4 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5、论文在选题、观点、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创新之处。

6、论文有什么不足之处(但注意不要把论文的硬伤说出来)。

毕业答辩一般会问哪些问题?

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

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A:选题问题可能涉及到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之前已经认真瞭解过,可以大胆的告诉导师,如果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选题来源以及之前搜集过的资料。

2、你的论文价值是什么?

A:论文价值问题一般考察你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可以回答一些论文的现实意义,包括对目前研究的领域有什么帮助、提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等等。

3、你的论文理论基础是什么?

A:理论基础考查的是专业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时要逻辑清晰,突出知识性和专业性,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阐述你的论文框架和论文内容,切不可用口语化语言。

4、你的文献综述是如何形成的?

A: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你的研究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阐明获取资料的管道,如知网、学术网站、图书馆等。

5、你的毕业论文进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A:一些专业在初试中可能不会重点考察研究方法问题,但是在研究实践中研究方法却是基础,所以基础研究方法还没掌握的同学可要好好补补课了,不然没有研究方法怎么做毕业论文的研究啊。

答辩流程及技巧

答辩流程及技巧如下:

一、答辩主要流程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地介绍自己,争取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二)答辩人陈述

自述的主要内容:

1.包括论文标题;

2.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

5.结论、价值和展望;

6.自我评价。

(三)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

(四)总结评点

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是否通过。最后,由答辩老师就论文和答辩加以小结,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

(五)结束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二、答辩准备

(一)备齐答辩所需各项材料,了解答辩流程

提交通过查重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开题报告、提纲、任务书、答辩统计表等。

(二)熟悉论文

毕业论文在初稿基础上进行了论文修改,我们要想在答辩时得心应手,则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

理解论文主题、论文使用的相关理论,论文的行文思路,论文的论证方法,论文结果的准确性,论文论证的可行性,论文的背景,论文解决的问题及意义,论文的创新点等。

(三)做一个清晰的PPT

1.学术类PPT,讲究简洁明了,避免花哨不切实际;

2.PPT字体一定要足够大,不能让下面的人看着累眼;

3.多使用图标,少用大篇幅文字;

4.讲解层次清晰,不断提示讲解进度和前后关系,对重要内容进行总结。

(四)预演PPT,组织好答辩语句

1.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2.论文的写作目的;

3.基本框架、结构、行文逻辑;

4.论文的主要结论;

5.选题、观点、方法的创新处;

6.论文的不足之处。

注意:陈述一定要概述、讲重点、有所总结。练习控制时间,一般答辩现场都会对学生的陈述时间有限制,在答辩之前一定要多计时演练几遍,学会控制时间,给答辩老师一个准备充分的好印象。

(五)答辩必备材料

1.纸质版论文。论文页码要与答辩老师手里的一致,方便老师提问时与自己查找相应的页面;

2.纸与笔。方便老师提问时记下题目,或在准备回答时做简单的思路笔记。

(六)注意答辩技巧

1.控制语速。答辩时一定要注意语速,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

2.目光移动,答辩时无论是否脱稿,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要时常望一下答辩老师很其他现场同学,可以避免观众分神;

3.体态辅助。答辩过程中要适当的运用体态,尤其是手势语言,会显得更为自信、有力,避免出现一成不变的站着或低头。

(七)调整心态

1.保持自信。答辩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相信只要准备充分,现场态度认真、清楚的回答问题;

2.有谦虚的心态。如果答辩老师指出你论文中明确的错误,最好大方承认,不要试图反复辩驳,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论文中已经写出来了,也不要说“论文中XXXX页已经写了答案”,只要再复述一遍答案就行。

三、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一)了解常见的提问题目类型

1.检验真伪题,即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

2.探测水平题,从探测学生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以及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等方面来提问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

3.弥补不足题,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论文中论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周全、不确切以及相互矛盾之处拟题提问,请作者在答辩中补充阐述或提出解释。

(二)答辩中老师常出的问题

1.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高度概括。

3.你选题的缘由是什么?研究具有何种现实指导意义?

4.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样在你的文中体现?

5.从反面的角度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去做,结果又会怎样?

6.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题框架的关联?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7.经过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

8.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是点的研究还是面的研究?

9.研究的应然、突然、使然分别是什么?

10.论文中的结论、建议或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11.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研究框架是否符合论文规范?

(三)需准备的问题

1.针对论文答辩的目的和内容,在论文答辩前可以从下列问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几个问题,做好汇报准备,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2.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研究,有什么学术价值或显示意义?

3.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4.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5.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6.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7.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8.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9.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10.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