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园
家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话题,是世界性热门话题。家园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温馨的,也有惨淡的;有让人欣慰的,也有让人无奈的……关注物质家园引导考生思考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敬畏自然的意识。关注精神家园引导考生反思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环境。
家园这个主题既关注了社会热点,又呼唤人文精神,对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义,因为呵护家园,就是在呵护人类的明天。此主题既具有时代性,又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放到时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化大为小抓住一点写出深度。
1、物质家园需要呵护。比如要敬畏自然、低碳生活、远离战争、捍卫和平等等。
2、精神家园需要呵护。比如要构建道德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国民素养等等。
3、呵护家园需要全民的参与。比如要树立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加强人与人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
4、采取层进式结构立意。由物质家园起笔升华到精神家园,也就是由实到虚,综合以上三点进而呼唤如何呵护我们的家园。
二、见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历史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历史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中国人,将会有更多的奇迹见证于世界……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所以,本主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如神舟十号上天、“辽宁舰”入役等。
2、生活的变迁见证了人生的悲喜。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他人,也可写自己的经历,在文体的选择上宜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3、某些具体的事物见证了观念的变迁。如手机见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转变,门的变迁见证了城市人际关系的亲疏等等。
4、无论国家、社会、历史、个人层面,见证都需要每个人的实干精神。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联系领袖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来行文立意,让文章更具有时代感。
三、中国梦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它既是我们个人人生的具体理想,也同国家的未来相通,所以在这个大时代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尽最大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利益和价值的聚合……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领袖在2013年两会上谈得最多的一段话,所以价值这个主题考生可放到时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每个存在的生命都有价值,承认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比如社会的发展需要栋梁,也需要砖瓦、沙土;需要庞大的机体,也需要小的螺丝钉;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需要通晓物理的科学家,也需要挥镰抡镐的农民;因为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需要各种不同材质的人共同来构建社会大厦。
2、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近代的仁人志士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人生追求是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他们在为此目标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放后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守卫边防的子弟兵,维护社会安定的公安干警,在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千万大众,都在为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的精英们,大批商海的弄潮儿,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民族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3、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的价值来源于对自己的肯定,来源于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自信达观、个性飞扬、平凡真诚等等
四、公平
“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十八大所强调的:“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需要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衡、规则的透明。因为只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只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只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1、公平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考生可采取并列结构进行阐释,比如一个社会只有公平才能和谐,公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尺度,不公平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等。
2、实现公平需要政府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公正和公开,实现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等;就个人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需要一种舍小为大的气魄等。
3、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公平问题,不能把它绝对化。上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只有勇于接受生命的历练,不一味怨天尤人,也许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不公平”的对象。
五、真情
感情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有情感的地方就有温暖与感动,有情感的地方就有快乐与温馨。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经济大潮的冲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金钱至上的社会百态对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提出了严重地挑战。关注真情,呼唤真情,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中生在人格上的必修课。
真情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危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真情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真情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面对本主题考生可用化虚为实,点面结合的方法立意:
1、联系现实从社会层面解读,论述当今社会真情缺失的现状。比如道德滑坡、冷漠、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等等。
2、从小事入手,用生活细节打动阅卷老师。比如母亲蹒跚的脚步、老师窗前的灯光、风雪中交警的手势、路人给乞丐撑起的一把雨伞等等,抒发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3、采取层进式结构,由当前社会真情缺失的现象入笔,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无论您是寻找可持续的旅游学位论文主题,还是您需要针对旅游业学生的项目主题。
1. 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对游客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应该更多地创造这些空间吗?
2. 家庭休闲时间的经历如何影响特定地区的成功旅游?
3. 前往世界特定地区的游客会寻找什么样的体验?
4. 进行调查以找出决定个人是否愿意去一个不太常见的目的地的因素?
5. 旅游和旅游景点如何影响人们搜索和寻找景点的方式?
6. 您是否认为专业运动场和体育场吸引新游客,或者这些场馆主要是供当地人欣赏?
7. 来自哪个国家的公民最常去海外旅行?
8. 当地犯罪在影响游客做出有关旅行地点的决策方式方面有多重要?
9. 您是否认为如果有更多的人去第三世界国家旅行,全球对这些地区的需求就会有更大的反应吗?
10. 就鼓励旅游业的城市发展而言,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11. 提供对特定地区旅游业增长的批判性分析,并将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12. 城市旅游机构用来吸引潜水者的最常用方法是什么?
13. 宗教节日如何影响人们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方式?
14. 交通和基础设施对当地旅游业和经济有多重要?
15. 比较和对比主要首都使用的不同旅游策略。与世界其他城市相比,这个城市的旅游成功率或失败率如何?
16. 分析极端天气(太热或太冷)国家/地区的不同旅行季节。
17. 哪个南美国家拥有最吸引游客的经济体?
18. 在南极或加拿大荒野等地区,旅游业如何增加?
19. 您是否认为美国在鼓励国际旅游方面做得足够好,还是主要针对五十个州的公民?
20. 提供有关全球旅游业将如何变化的讨论。
21. 您是否认为国际旅游联盟会帮助鼓励度假者进行年度旅行。
春晚上的,做好事却被当坏人,反应当今道德标准不一,但是正义是主题,奉献精神需要弘扬.
年轻人上街乞讨骗钱,反映懒惰的不正之风,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向.
节约用水用电,出门用公共交通,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春节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反应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