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金针菇论文格式

2023-03-02 04: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金针菇论文格式

既然是保健作用,就应该从金针菇的营养和食疗功效来展开论述。这与金针菇饮料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建议你从网上搜索一些有关金针菇的营养价值,食疗效果作为参考。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金针菇的栽培论文要包含:生产现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菌种生产,栽培管理技术,采收,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是要收费的。

有关白金针菇栽培技术的论文

1.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6-8℃。据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句栽培出菇。

2.培养料的配制 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毫米的占20%,1-2毫米的占40%。1毫米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米糠中含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要用。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例为3:1,每立方米混合料加水350公斤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3%。培养料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湿润。

3.装瓶灭菌 用800毫升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480克。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

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小时)就会发酵。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小时;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持续70分钟。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

4.接种 一般是在无菌室中进行,菌种与培养料之比为1:50,菌种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5.菌丝体培养 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入培养室,温度应控制住18-20℃,空气湿度在60%-70%,一般2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动。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20-25天后,金针菇菌丝即可长满菌。

6.搔菌 所谓搔菌就是用搔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搔菌丝生长正常的瓶子,再搔菌丝生长较差的。若有明显污染以不搔为佳。搔菌方法有平搔、刮搔和气搔几种。平搔不伤及料面,只把老菌扒掉,此法出菇早、朵数多;刮搔把老菌种和5毫米的表层料(适合锯末)一起成块状刮掉,因伤及菌丝,出菇晚,朵数减少,一般不用;气搔是利用高压气流把老菌种吹掉,此种方法最简便。

7.催蕾 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2-13℃,给予足够低温刺激,促使原基形成。但在头3天内,还应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以使菌丝恢复生长。此后由于呼吸转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在菌丝恢复生长后应逐步加大通风,同时要防止料面干燥,用增湿器进行增湿。催蕾时每平方米叠放240个瓶子。约7天左右,便可看到鱼籽般的菇蕾,12天左右便可看到子实体雏形,催蕾结束。

8.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室温应控制在8℃左右,空气湿度85%-90%,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以促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当菇芽长至1厘米时,转入抑制阶段,将温度调至4-6℃,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0.10%以下,同时给予吹风和光照(每天2-3小时),促使金针菇菌柄长度整齐一致、组织紧密、额色乳白。抑制主要是用微风对准子实体吹拂。每平方米放置150瓶。在低温和冷风吹拂下,虽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很整齐、强壮,坚挺。待子实体长出瓶口3厘米,即可套上筒,转入生育室

金针菇怎么写作文

绵绵细雨,狂风暴雨,急阵雨……看来,雨还挺有个性的嘛!和它比起来,我真觉得惭愧,没有雨那样实在……

雨如诗般——缠绵缠绵。看着窗外的牛毛细雨随风飞舞,心情便是那样舒畅,有种亲切,贴心的感觉,不会失去,也不想失去,这一切使我思绪的明湖有了波动起了涟漪。

绵绵细雨,如丝如缕,似乎充满灵气,也许它有心灵——并且可以肯定它的心灵是纯洁的,毫无杂物的,不然这细雨为何会如此“柔弱”不带任何武器?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杀气”,它的生命中唯一所缺的就是充满血腥的战争!

也许这雨会是劳苦大众的象征。虽然社会一直都在进步,但总还是有人被欺压,过着痛苦的生活。而那些百姓都那样朴实、纯真根本没想过去残害别人,在痛苦的奠基下努力建设着温馨的家园。虽然中国早已解放,但谁也无法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残酷暴力的恶势力。这使天下不少百姓不可获得平静幸福的生活。尽管他们努力去改变,但那种不平等仍然会存在,与社会上的残忍恶毒欺压百姓的 *** 相比而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不正似那“柔弱”“善良”的丝雨吗?

反之,狂风暴雨,如洪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带给人的只会是心烦的“礼物”,它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是自己尽情“发泄”。这才发现它是如此自私,并不善解人意。它不是“柔弱”而是“残暴 *** ”。利用自己本能的强大来制造灾难。它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些小人之举,不足赞叹,何足挂齿呢?相对而言在它们生命中只会存在腥风血雨,何来幸福和平?

与前相应,这狂风暴雨便好似社会上冷酷无情,欺压百姓的 *** ,依靠自己背后强大的势力,无恶不做,欺压残害着百姓,导致别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有多少无辜人士惨死在他们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在为自己的死而抱不平,而这些死者的家人更是生不如死!谁能忍受自己亲人遭受残害至死;谁能忍受自己亲人不明不白地被压迫,被欺杀……想到这里便令人一颤:为何人类也如此残酷,毫无人性,似乎连牲畜都不如,毕竟牲畜还通人性。不是吗?

我刚刚拿到菌袋,里面有一堆培养料,看起来挺有营养的,但是,表面上还是没有看出有菌菇的痕迹。

我便拿出了休业仪式当天老师发的一张要求纸,于是就把菌袋放到了既阴暗,又潮湿,还通风的浴室里,开始培养。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得去温州老家过年。

二月六日

我们探亲结束,回到家了,整理好行李以后,我便又跑到了浴室里,看看发展趋势如何。我发现,经过这几天,金针菇已经长了差不多五厘米了,菌柄白花花的,虽已长,但很细。菌柄上已经开出了一朵直径只有差不多三毫米的小伞,小伞也是白色的,我想,它们的颜色应该跟它们的菌类有关系吧?!

尔后,我把菌袋放到外面,用潮湿的报纸覆盖,用里面有一点点水的脸盆拖住,双手一拍:"OK!"

后来,等我把菌袋展开,细细观察才发现,正在生长过程中的金针菇可不是就只有那么十几二十来个,而是很多很多个,有些生长在培养料边缘的金针菇本来可能是十分茁壮的,但是,因为菌袋挡住了它的生长方向,而在培养料正中间的那十几株在整袋里已经是最高大,最粗壮的了,它们不可能能从它们的缝隙中穿过,于是,只好依着这样的逆境生长。

【蘑菇的发现作文】

我很喜欢吃蘑菇,有金针菇,有平菇,还有双孢菇······

夏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鲁山玩时,发现了许多种漂亮的蘑菇,松树下有一攒攒黄色的大蘑菇,妈妈说那叫松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大石头底下有不起眼的红蘑菇,页面薄薄的,形似精致小巧的太阳伞,妈妈说这是一种毒蘑菇;在槐树下,我还发现了一丛丛淡黄色的小蘑菇,这种叫槐蘑,虽然惹人喜欢但它们也有毒。妈妈还说雨后的草地上也会出现许多蘑菇,颜色虽然不漂亮,呈乳白色,接近与我们食用的蘑菇,但这种蘑菇需要谨慎食用,否则会中毒······妈妈的一席话使我对蘑菇既感到恐惧又感到神秘,决定探个究竟。

颜色漂亮的蘑菇为什么会有毒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阅了一些书籍。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毒蘑菇的颜色一般都比较浓艳好看。有一些小伞上面大多都有红色、紫色、黄色和其他颜色的斑点,能发出辣味、臭味或苦味,伞柄很难用手撕开,如果弄破了,还会流出乳白色或黄色的汁液,并带有辣味,还有一些特殊样子的蘑菇也不能乱吃。此后,我每当望着饭桌上香喷喷的蘑菇,心里怪怪的,从没敢再吃过。

妈妈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温和地对我说,我们平时吃的蘑菇大都是人工养殖出来的,营养价值不差与野生的,可以安全食用,即使是超市里野生的蘑菇也是经过专家鉴定无毒后才运入市场的,所以没有必要担心。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那蘑菇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是否也像植物一样需要好的土壤,需要浇水,施肥呢?”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你呀,就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养蘑菇不同与种植植物,它需要菌种、培养基,还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适宜的环境。”我真想体验一下种蘑菇的乐趣,把蘑菇的秘密探个究竟才过瘾,恰好爷爷送给了我一袋已接种好的培养基,它是圆柱形的,已经长满了白色的菌丝。我把它放在潮湿的卫生间里,每天给它喷水,观察,几天后,它就长出了一丛丛白色的颗粒。起初有小米粒大小,后来逐渐长大,当有玉米粒大小时,上层颜色开始变深,下层依然是白色的。又过了几天,出现了菌柄,菌盖也形成了,并且越来越大,终于变成小小的蘑菇了,形状像一把小伞,原来这就是我吃过的平菇。

通过探究蘑菇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漂亮的蘑菇一般是有毒的,食用前要慎重;蘑菇生长需要培养基,而不是土壤,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蘑菇。这就是我发现的蘑菇的秘密,同学们你知道吗?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勇于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非常多的秘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形容金针菇的成语

常见的有这些: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二十五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针;不能写作“真”。

[近义] 针锋相投

[反义] 逆来顺受

[用法] 多用于辩论或竞选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小朋友大多喜欢吃水果和蔬菜,如何写一种蔬菜或水果。有的喜欢红彤彤的苹果,有的喜欢黄澄澄的柑橘,有的喜欢绿油油的黄瓜……请你选一种最喜欢的,先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然后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写完后,读给别人听一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做必要的修改。

二、导写例话

同学们几乎天天吃蔬菜、水果。你吃的蔬菜或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怎样,有哪些吃法?也许你会说:“以前只管吃,并没有仔细观察它们啊!”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它们。

(一)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许多同学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观察包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口尝、用耳听、用手摸等。

1、用眼看。观察一种蔬菜或水果时,我们要看清它的各部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如茄子颜色有青有紫,形状有的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像圆圆的小皮球;草莓的颜色鲜红油亮、形状似鸡心上戴着一顶小绿帽。蔬菜由根、茎、叶、花等部分组成;水果包含果皮、果肉、果汁、果核等,我们看时,要把它们的每一部分看清楚。

2、用鼻子闻。大部分水果或蔬菜有它独特的气味。如苹果的芳香、洋葱的冲味儿,我们观察时要用鼻子闻一闻。

3、用口尝。不同的蔬菜或水果滋味不一样,就是同一种水果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味道也不一样。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通过品尝知道了“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4、用手触摸。不同的蔬菜或水果手摸上去的感觉也不相同,就是同一种蔬菜或水果在不同生长时期,给人的触觉也不一定相同。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通过触摸知道“杨梅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如何写一种蔬菜或水果()。”

5、用耳听。关于蔬菜、水果的许多知识,我们光凭看、闻、尝、摸还不够。遇到疑难问题或看不到、看不清的内容,如蔬菜或水果的生长过程,吃法、营养价值等,我们可以向菜农、果农及其它内行人请教,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以获得全面的印象。

(二)抓住特点,具体有序地写。

多种感官参与观察之后,我们对某种蔬菜或水果有了全面的认识,那么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成文章呢?

1、有顺序地写。描写蔬菜或水果的顺序一般有:按生长过程写,如按生长、开花、结果、果子没成熟、果子熟透了各个过程写;按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的结构顺序写,如先写水果的整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再写它的果皮、果肉、果汁、果核。

2、抓住特点具体地写。对蔬菜或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滋味、吃法、营养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后,要将它们这些方面的特点写清楚,对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的生长时期要作为重点进行描写。

求一篇,浅谈食用菌的营养保健功能的论文,字数3000左右,谢谢。

第一章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

自古以来,菌类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山珍”,与海味一样都是席上珍品。它营养丰富,滋味
鲜美,并具有独特的、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风味。它又具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更是
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
求也正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正成为现代人开始普遍接受的
生活理念。正源于此,正确全面认识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科学合理地膳食食用菌,才能真正利用好食用菌
的营养价值。
作为优质的绿色食源,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作用是很突出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种食用菌的性质、功
能及作用,现将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介绍如下。
1、食用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材料,而且是机体合成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
原料。
人体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体重的16%。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体内有10-11公斤的蛋白质。对蛋
白质的需求,以一个成人为例,每天所需蛋白质平均量为0.92g/kg,推荐摄入量每天平均为1.16g/kg体重
。蛋白质还是一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供给的热量约占人体总热能的1/10(发育中的青少年占到1/6)。
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为其干重的13%-46%,远高于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可与肉、蛋类食物媲美,营养
价值高。比如常见食用菌干品中,猴头菇蛋白质含量为26.3%,香菇为20%,金针菇含量为162%,黑木耳为
12.1%,而鲫鱼17.1%,鸡193%,土鸡蛋14.4%,猪肉13.2%,牛肉19.9%。同时,食用菌蛋白质的质量优于
肉类。食用菌不含胆固醇,但含丰富的类甾醇(麦角固醇),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而动物性
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但是鱼、肉类均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吃多了容易增加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而引发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
蛋白质由主要的20种基本氨基酸组成,并且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为人体所吸
收。考察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配比是否与人体代谢的需要平衡是判定蛋白质是否优越的另一个指标
。谷物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谷物中的氨基酸配比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尤其缺乏赖氨酸。禾本科作物
种子常缺乏其中的1-2种氨基酸。食用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平均含17-18种氨基酸、包括人
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18种
氨基酸的总量在10.71%-24.8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比例为30%-50%。同时食用菌所含氨
基酸主要是L型氨基酸,70%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是极好的营养保健食品。
2、食用菌的糖类
糖类是生命的主要能源物质,人类膳食中约40%-8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膳食的糖类有淀粉、双糖、单糖
,通过消化吸收进入人体的则主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合成糖原。
研究表明,摄入糖以多糖的形式为好。因为摄入多糖(主要是淀粉)的同时,能获得其他营养素,以及膳
食纤维,而摄入单、双糖(主要是蔗糖)过多,能诱发龋齿、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如平菇类的多糖含量是46.6%-81.8%,双孢蘑菇干重的60%为多糖。随着食品
营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食用菌中多糖对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是很多的。例如香菇、黑木
耳、银耳、灵芝、茯苓、猴头菇、竹荪、灰树花等真菌中的某些多糖成分,具有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
生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生理功能。同时,这些真菌有些多糖还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具有
很强的抑制能力。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用菌抗脂肪肝、抗衰老、抗病素等生理作用不断地得到报道

3、食用菌的脂类
脂类是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的总称。脂肪是人体得要的供能营养素,也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人体合理
膳食的总能量约有20%-30%是由脂肪供给。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的构成原料,与蛋白质构成生物膜,以及
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脂肪的摄入过多,易导致摄取热能超过身体所需,引起超重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肪硬化
、糖尿病及胆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脂肪膳食与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有一定关系。摄入脂
肪酸的种类、胆固醇的量等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
酸三大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和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取自食物,
故称“必须脂肪酸”,缺少它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缺乏症状,如生长迟缓、皮炎等。
动物性食物蛋白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而服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平衡。但是,脂肪含量也大大高于
植物性食物,且饱和脂肪酸占较大比例。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但会引起发胖,还易引发某些心脑血管系
统的疾病。而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可与肉类相媲美,但是脂肪含量却极低,仅为干重的0.6%-3%,是很
好的高蛋白低能值食物。在其很低的脂肪含量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有效地清
除人体血液中的垃圾,延缓衰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和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压、动肪粥样硬化和脑
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健美减肥者的首选食品。
4、食用菌的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的原料,也不供给热能,但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时会使
人体物质代谢发生故障,甚至造成疾病,即“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很少但大多数维生素
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根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四大类。它们溶于脂肪和脂溶剂,不溶于水,再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
在,人体摄入这类维生素以后,大部分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因此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但缺乏时症状出现
缓慢。另一类为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烟酸、叶酸、生物素等。顾名
思义,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在满足了人体的需要后,多余的将由尿排出,因此摄
入过量时不易出现毒性,但缺乏时症状出现较快。
维生素A是视紫质的组成部分,视紫质与夜盲症有关,故缺乏维生素A可以发生夜盲症。蜜环菌、羊肚菌、
鸡油菌以富含维生素A著称,多食此类蘑菇可以防止视力失常、夜盲症、眼角膜硬化以及皮肤炎症,还可
促进性腺功能。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12的含量比肉类还要高。它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并有降低血
脂的作用。
一般说,人体相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B1,双孢蘑菇、大红菇、黑木耳中所含的维生素B1比一般植物性食品
都要高,对提高食欲、恢复大脑功能、增加乳汁有一定好处,心脏病、神经炎、胃肠功能障碍、脚气症患
者多食此类蘑菇有助于身体康复。
维生素B2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提高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能有效防止各种粘膜及皮
肤炎症;还能和烟酸协调进行各种解素作用。一般的食用菌都含有维生素B2,大红菇、松茸、香菇、羊肚
菌中含量更为突出。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具有高度还原性而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且是羟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参
与胶原的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并具有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动作性食物和牛奶等食
品中维生素C含量很少,但平菇、香菇、草菇、四孢蘑菇中富含维生素C,一般食用菌中也均含有。
维生素D是菇类中最常见的维生素,以香菇的含量最高,每克干香菇含128个国际单位,是以营养价值高见
称的大豆的21倍,紫菜的8倍。一个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D为400个国际单位,这样每天食用3-4克香菇就
可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维生素D是钙质成骨的必须因素。所以,多是香菇可防止儿童因钙代谢障碍所
致的佝偻病,妊妇、产妇的骨软化症,并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其中最突出的化学性质是抗氧化作用。它能增强细胞
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各种细胞膜的完整性。研究认为,维生素E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譬如:抗
衰老作用、抗凝血作用、增强免疫力、改善未梢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等等。灵芝、黑木耳、栗菇等菌
中维生素E含量较丰富。
以玉米和高梁为主食的人群中,有可能出现由于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引起的癞皮病,表现为皮炎、
腹泻及痴呆。四孢蘑菇、口蘑、香菇等食用菌中的含量丰富,多食有助于促进消化,保持皮肤和神经系统
的健康。
5、食用菌中的矿物盐
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4-5%。其中含量较多(>5g)的有钙、磷、钾、钠
、镁、氯和硫7种,每天膳食需要都在100mg以上,成为常量无素。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
下(<0.01%)的元素。微量元素含量虽微,但与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疾病、衰老等生理过程关系密切
,是重要营养素。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委员会确定制定山石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微量元素种类为铁、
锌、硒、碘、铜、锰、铬、氟、钼共9种。
通常,衡量食物中无机盐的质量,主要看钙、磷、铁等元素的含量,而食用菌是人类膳食所需矿物质的很
好的来源。食用菌含有丰富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其灰分一般占干重的2%-15%,除钙、镁、铁、钾、磷、
铜、锌、锰含量较高外,并且富含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疾病的微量元素硒和
锗等。
(1)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约占体重的2%。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矿物质成分,而且
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活许多重要的酶,参与血液的凝固。缺钙可导致骨软
化病、骨质疏松症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50岁成年人的钙每天适宜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后的中老人
年为1000mg。
常见食用菌中含钙量较的多的有:黑木耳、口蘑、香菇、草菇、羊肚菌、冬菇和银耳。
(2)磷 磷占成人体重的1%,常与钙结成“搭挡”,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磷又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参与细胞的各项能活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适摄入量为700mg,合理膳食的磷含
量往往超过人体的需要,所以人体的磷缺乏很少见。
常见的含磷量较高的食用菌有:羊肚菌、口蘑、冬菇、大红菇、黄菇、香菇、黑木耳、银耳和楱蘑。
(3)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与人体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
要组成成分,具有在呼吸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又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系统的组成部分;并
且对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由于食物中最常见的
铁形式是不溶的。且肠道内吸收很差。故缺铁性贫血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营养问题。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
以上男性和女性铁的每天适宜摄入量分别是15和20mg,孕妇晚期最高到每天35mg。
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用菌有普中红菇、珍珠白蘑、香杏白蘑、黑木耳、松蘑和香菇。它们的含铁量是一般蔬
菜的数十倍。
(4)锌 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肓,促进组织修复再生,保护皮肤健康,促进免疫功能,促进食欲、正常的物质
代谢及多种内分沁腺功能等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肩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肓不良、智力
低下,即使出生后补锌也无济于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男性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为15.0mg,女性
11.5mg。
双孢蘑菇、口蘑、楱蘑、羊肚菌和松蘑等食用菌中含锌量相当高,就连最为常见的平菇含锌量也比牛奶高

(5)硒 硒在人体内绝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硒在体内起着抗氧
化功能,某些含硒酶通过消除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
中,补充硒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硒和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是一种
天然的对抗重金属的解毒剂。有研究指出每天硒摄入量250-300微克对致癌作用有着化学预防作用,这一
剂量对硒摄入量低或不足的人群较为明显。我国已证实硒缺乏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食用菌中含硒最高的是双孢蘑菇,美味牛肝菌、候头菌、珍珠白蘑和松蘑中含量也较为丰富。
(6)锗 锗目前还未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由于许多名贵中药材的独特医疗保健作用被认为是与
其含有丰富的有机锗有关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消炎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抗
衰老、降血脂等多重功能。锗化合物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抗癌药物具有抗癌谱广、毒性极低的特点、如锗
-132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灵芝中的有机锗被认为是灵芝防癌抗癌能力的有效成分,其含量是人参的3-6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年来主编: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杨月欣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3]蔡美琴主编,医学营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201、
[4]邵俊杰主编,保健食品,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陈士瑜主编,菌类谈荟,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张树庭,P.G.Miles,食用蕈菌及其裁培,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7]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8]徐锦堂主编,中国药用真菌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