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

2023-03-02 03: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

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中有(1)91年威尼斯双年展“建筑教育部分”简介,《世界建筑》1992第5期, 栗德祥(2)巴黎德方斯巨门以西主轴线地段开发的国际咨询,《世界建筑》1992第6期, 栗德祥(3)建筑空间环境与人——建筑空间感知理论要点,《建筑师》1993总第55期, 栗德祥(4)提高教学质量,迈步走向世界,《高等工程学报》1993, 栗德祥(5)“当代法国建筑师作品展”评介,《建筑学报》1995第8期, 栗德祥、周榕(6)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概况,《建筑环境与工程结构最新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栗德祥(7)限制与创造,《建筑学报》1996第5期, 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单军(8)强化创新意识,重在能力培养,《建筑师》1996 总第70期, 栗德祥(9)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学生建筑设计作业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栗德祥编(10)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建筑学研究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胡绍学、 栗德祥、周榕编(11)建筑教育中有关创造性问题若干误区的探讨 《建筑学报》1997第5期栗德祥、周榕(12)建筑系学生优秀作业选――清华大学专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冯钟平、栗德祥、 纪怀禄(13)巴黎拉德方斯区的发展历程,《北京规划建设》1997年第2期,栗德祥(14)建筑创作意识杂谈,《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栗德祥(15)共创美好空间环境,《雕塑》1998年第1期,栗德祥、邓雪娴(16)一节不寻常的建筑评论课――清华大学96级建筑评论课纪实《建筑学报》1998第11期,栗德祥、陆卫东(17)整体生态建筑观、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建筑学报》1999第6期, 宋晔皓、栗德祥(18)法国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6,单黛娜(法)、栗德祥(19)呼唤开放的建筑教育体制,《新建筑》2000第1期,栗德祥(20)共创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学报》2000第9期,栗德祥、侯正华(21)全国著名高校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1-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栗德祥主编(22)建筑学的千年涅盘---建筑的学科困境与自我解救,《建筑学报》2001第4期,栗德祥、 周榕(23)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筑教育特色,《时代建筑》2001增刊,栗德祥(24)应用形态城市设计认识论构架概说,《建筑学报》2002第9期,郭明、栗德祥(25)人居环境积极化,《建筑学报》2003第1期,栗德祥、邓雪娴(26)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建筑学报》2004第2期,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庄惟敏(27)对生态环境设计的认识与探索,《建筑学报》2004第3期,栗德祥、江亿(28)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建筑学报》2004第3期,邹涛、栗德祥(29)织造,《世界建筑》2005第8期,田野、栗德祥

有关于建筑学5000字的论文完整篇

目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砌体易于开裂。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造成砖混结构砌体开裂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温度变化;二是地基不均匀沉降。本文就如何防止砖混结构墙体开裂谈一些看法。 一、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剖析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便被拉裂。这类裂缝普遍是在建筑物的(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屋顶保温情况、室内外温差和施工质量有关,如砌体砂浆标号太低,在以往的设计中只考虑砌体的抗压强度,砂浆标号越到上层越低。另外,当房屋越高,温度变化时变形越大,墙体开裂情况越严重。 二、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预防 为了防止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适当调整温度伸缩缝间距。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对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楼盖规定每50米设一道伸缩缝,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ABC论文坊: ]盖规定每40米设一道伸缩缝,这个规定是从整体结构考虑的,但对温差较大且温度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的房屋及构筑物不适用,特别对于冬天有严寒,夏天有酷暑的地区,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的规定外,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当房屋的屋盖和楼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如错层房屋,应在错层处纵横墙相交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双道圈梁与构造柱相连,以帮助墙体抵抗拉剪应力。 3.适当加大屋面层圈梁和房屋四角构造柱的配筋和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 4.当有女儿墙时,女儿墙的抗风构造柱应与楼层的构造柱上下连通。 5.在建筑物的两端的1~2个开间内或总长1/4范围内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支座,让其自由伸缩。 6.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传统的做法是设一道架空隔热板,但效果不理想,笔者建议采用种植屋面和储水屋面,或者使屋面做成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量,这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能取得非常理想的隔热效果。 三、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剖析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横向不规则变形,当建筑物的主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便会使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呈凹凸形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 2.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 3.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及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 4.建于软弱土质上,如在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等,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预防 根据以上原因,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地基基础的具体情况,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当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等有显著差别时,应在差异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刚度较好、长度变化较小的几个单元,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在样体内引起的应力,避免墙体裂缝。规范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沉降缝宽度一般应大于5厘米,为避免上部结构在地基沉降后相互顶撞,房屋较高时应加宽,最大可达12厘米以上。 2.加强门窗洞口外的刚度,将门窗洞口上的钢筋混凝土过梁与内墙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过梁,以增强房屋整体刚度。 3.尽量避免用软弱土层做持力层,若无法避免,可调整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筏式基础,以减少建筑的沉降。 4.房屋的纵墙宜贯通,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小于建筑宽度的1.5倍左右。 5.对于地基持力层不均匀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局部基础适当加深或加宽,或局部设计成板带基础,降低基底应力,尽量达到地基均匀沉降。 6.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做好排水处理,完工后建筑物四周做好散水坡及排水地沟,避免地表水浸泡基础而引起局部下沉。 7.设计时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必要时可增加圈梁道数,以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当建筑物屋层较高且大时,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效果更好。 总之,在房屋建设中,除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操作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等做好设计工作,严把设计关,就一定能够降低和防止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现象发生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瑛,周东明,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郑少瑛,周东明,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刘柏茹.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硅谷,2009,(05).

[2]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陈正耀.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4]姜华根.双点导线测量[J].科技资讯,2009,(15).

[5]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6]焦建新,沈荣林,闫玮.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09).

[8]孟令涛.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9]黄艳立,高怡.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10]张小诺,李彦阳.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法堂.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景德广.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尚海旺,王水林.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家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工程勘察,1981,(02)

[15]陈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16]黄林.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地矿测绘,1996,(02)

[17]蔡群.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18]宁卫远,焦利伟,刘艳玲.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19]陈玉平,胡奎.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H.H.斯列涅夫斯基,B.H.卡拜斯基,刘志源.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矿山测量,1980,(03)

[1]王楠,邵毅明,周娜娜,阎宏涛.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现象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联.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46.

[5]贺俊杰.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8.

[6]随艳金敏丽.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院校风采,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9]马连弟刘运符.透视学原理[N].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38

[10]熊圣.视错觉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蔚.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引良.浅谈符号学与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1.

[14]RonaldG.Carraher,JacquelineB.Thurston.Illusionandvisualart[M]苏茂生,台北:大陆书店,1975:11.

[15]周东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7.

[16]熊兴福,刘金萍.析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8):1.

[17]蔡从.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04):58.

[18]康波,万铮.中国古典园林.2010:10.

[19]朴哲龙.人眼光学结构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1]宁龙梅.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健 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大自然,2012,(5).

[3]李益敏,李卓卿.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求稳.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5.

[5]HOLLANDCC,HONEAJE,GwINSE.etal.WetlanddegradationandlossintherapidlyurbanizingareaofPortland,Oregon[J].Wetlands,1995(15):336-345.

[6]崔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62-471.

[7]肖清风.有机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特征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⑴.建设科技,2009,(3):51-59.[9]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迸展,2004,23(5):94-99.

[10]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亚利,李小勇,谢屹.北京城市湿地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言奇.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2):71-74.

[16]李明.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肖然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17]杜洁,车代弟.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 :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2、鲁西南地区门墩石造型、纹样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行为分析与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住宅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

64、以“美居购”网为例探析家居软装电子商务经营

65、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产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

71、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的舒适度模型研制及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77、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研究

80、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81、ZH公司CM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83、某研发中心与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86、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要素研究

91、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制合同管理体系研究

9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材料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手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对DEA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名作中建筑图景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工程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企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条约,加大监督的管理力度,将工程的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了建筑本体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缺乏的相关法律条例、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以及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过大进行讨论,根据此情况对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能力、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城市化进度的加深,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建筑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与建筑业相关部门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深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得建筑工程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也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是对于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我们保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在工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也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难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制约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一部分的法律政策太过片面,监督力度明显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一个专门细致的惩处管理条例。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在宏观上加大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一个官方的、完整的约束条例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之所以疏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的企业专员对待质量监督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缺乏监督的意识,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关的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企业部门对于这种消极的影响也放任不管,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都缺少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体制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态,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小,也就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也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在今天,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但是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一些人会严把大关,另一些人可能会有所放松,这种情况使得政府的监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如果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过低,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使得政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方式

(一)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的实行,能够大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对于工程的正确实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在大体方向上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的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制得以健全自己的形势内容,而且把监理制合法化,加强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认真态度,使这些工作者负责的工程项目与法律挂钩,一旦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专门人员要进行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里许多的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对于设计人员的来历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指派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要进行深刻的调查,确保人员的选择没有问题。然后,对于设计人员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立刻要求其做出修改,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整性,对建筑工程起到决定的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对于工程质量要时刻进行监督,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得到有效实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重点放在怎样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上,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解决。所以,企业在挑选管理人员时要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与制度,对于施工人员也要仔细选择,确保每一个工作位置都要有任务、有效率地进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大方面可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分散于各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进行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所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工程项目中实行的监督管理监制要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对于单位及个体要及时加大监督力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督作风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被安全地放入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成品的使用才能感到放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9):86.

[3]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06):129-130.

[4]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S2:144-146.

朱文一的著作论文

1.和而不同两校园,世界建筑20062.六十年历史·六十年辉煌,世界建筑20063.30+30>60,《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序2006/104.『为了世界杯』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专栏开栏词,世界建筑2007/045.足球世界杯竞技场发展趋势初探: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一),世界建筑2007/046.中国大型足球场现状及发展研究: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二),世界建筑2007/057.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对中国世界杯的推动浅谈: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三),世界建筑2007/068.世界杯开幕式及揭幕战主办城市策略浅析: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四),世界建筑2007/079.2006年德国世界杯对中国城市的影响: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五),世界建筑2007/0810.中国足球氛围及其球迷空间浅析: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六),世界建筑2007/0911.足球博物馆:中国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七),世界建筑2007/1012.『微观北京』ZOOM-IN BEIJING专栏开栏词:当代北京城市弱势空间系列研究报告,北京规划建设2007/0513.宗教空间在北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514.殡葬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515.宠物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516.驻京办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北京规划建设2007/0717.老字号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718.佛道殿院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0719.居委会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20.公厕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21.行乞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22.纪念空间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1123.街道办事处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1124.北京历史上的清真女寺,北京规划建设2007/1125.『广角北京』ZOOM-OUT BEIJING专栏开栏词:当代北京城市建筑空间系列研究报告,建筑创作2007/0726.当代北京清真寺女性空间,建筑创作2007/0727.名人故居与北京城,建筑创作2007/0828.北京国家级行政办公建筑探讨,建筑创作2007/1029.北京名人墓,建筑创作2007/1030.北京城市公厕建筑考察,建筑创作2007/1131.北京万安公墓考察,建筑创作2007/1132.私人博物馆在北京,建筑创作2007/1233.北京城八区政务大厅考察,建筑创作2007/1234.我理解的粉丝空间——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建筑设计概论》学生作业解读,建筑学报第5期2007/0535.CELEBRITIES’FORMER RESIDENCES IN BEIJING,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7/1136.拿起画笔——有感于“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建筑学报2007/0837.Two Campuses Harmonious in Difference: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Group 3,《Campus and the City: Urban Desig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2007/1038.“丝绸”奇遇——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柔性纽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10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参展实录》代序2007/1239.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建筑教育,新建筑2007/1240.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清华建筑教育,中国建筑教育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文集2007/0941.PRIVATELY-OWNED MUSEUMS IN BEIJING,CULTURAL EXCHANGE 2008/0242.CURIO MARKETS IN BEIJING,CULTURAL EXCHANGE 2008/0343.为“现代建筑”命名——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现代建筑引论》学生作业评析,中国建筑教育2008/0144.清华大学大礼堂历史与现状初探,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2008/0645.在建,北京2007,2006-2007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8/0746.08北京奥运城,时代建筑2008/0747.北京奥运与都市北京,建筑杂志(日语)2007/0848.纪念馆园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8/0149.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150.派出所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151.艺术品拍卖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252.当代北京市级行政空间探讨,北京规划建设2008/0253.夜市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254.北京天主教堂婚庆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355.当代北京城市行政空间调查与反思,北京规划建设2008/0356.北京宋庄小堡村画廊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357.北京的名人祠庙,建筑创作2008/0258.古玩市场与北京城,建筑创作2008/0359.北京区级行政办公建筑考察,建筑创作2008/0560.北京城的高度,建筑创作2008/1161.世界杯足球赛场改建初探——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之八,世界建筑2008/1062.工体、虹口、天河三大体育场改建浅谈——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之九,世界建筑2008/1163.迈向宜居城市——1978~2008北京城市发展概览,北京规划建设2009/0164.我眼中的“微观北京”和“广角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9/0265.中国建筑六“拾年”,建筑学报2009/1066.1949~1979年的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创作2009/0967.游历建筑·游历人生 ,建筑中国六十年(1949~2009)·人物卷200968.坚持科学发展·立足人居环境·跻身世界一流,新清华第1764期,第04版69.《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序言,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筑学)论文集200970.北京城的高度,中外文化交流2009年第2期71.北京城的古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2009年第2期72.京城高度纪录的演变,商务周刊2009年1期73.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及其主场泰达足球场——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十),世界建筑2009年1期74.Beijing Grows Higher, CHINA&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9年1期75.《北京古建筑五书》总序二,《北京古建筑五书》2009/05 1.为“现代建筑”命名——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现代建筑引论》学生作业评析,第二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建筑史教学』会议文集2007/112.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清华建筑教育,中国建筑教育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2007/093.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of China,鲁汶-清华周举办可持续发展论坛2007/114.清华建筑研究生研究之研究,第五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2007/115.当代中国建筑图语,深圳-香港建筑双年展系列活动2007/116.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建筑教育,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06 1.《空间·符号·城市》. 朱文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台湾淑馨出版社,1995/102.盖塔:百年联合国. 朱文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93.当代中国建筑图语. 朱文一,陈瑾羲,秦臻.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74.柔性纽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10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参展实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双年展课题组:朱文一,王路,单军,张悦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5.外滩映像. 朱文一,张弘,范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76.北京永远欢迎你. 朱文一,刘健,张利,朱育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我们最常见的建设项目之一,在写作房屋建筑学论文时,我们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千万不能忽视论文的题目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一)
  1.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冲击作用可视化研究

  2. 房屋质量 保险 制度下质量检查机构运行机制研究

  3.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作用荷载试验研究

  4. 木构架砖围护墙房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5. 基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既有砌体房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研究

  6. 夯土房屋纵横墙交接处裂缝成因及其预控 措施 研究

  7. 既有建筑顶部钢结构加层的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8. 广东沿海典型低矮建筑调研与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9. 基于建筑和结构安全统一的废旧集装箱改造房构造的研究

  10. 从建筑到村落形态

  11.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研究

  12. 关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应用研究

  13. 现有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14. 现代木结构建筑之墙体构造研究

  15.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抗震加固 方法 的研究
  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二)
  1. 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传统聚落研究初探

  2. 村落人居环境与建筑朝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沈阳周边村镇砌体结构学校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4. 湖南省村镇砖砌体房屋抗震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

  5.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研究

  6. 低层建筑表面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7. 大庆地区房屋结露发霉治理技术研究

  8. 汶川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减灾措施研究

  9. 夯土墙承重房屋的局部受压性能研究

  10.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

  11. 汶川地震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鉴定方法的研究

  12. 西安老城区宗教建筑修复与保护研究

  13. 抗震设防建筑的易损性及震害指数研究

  14. 砌块建筑裂缝成因及处理技术研究

  15. 混凝土砌块建筑裂缝及渗漏处理技术研究

  16. 低层砌体住宅房屋简化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17. 国内外房屋建筑物管理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三)
  1.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后鉴定及加固研究

  3. 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研究

  5. TTU标模及平顶罩棚类低矮建筑的风洞试验研究

  6. 摩擦滑移减震技术在村镇砌体房屋结构中的应用

  7. 可行性研究及减震效果分析

  8. 建筑外墙饰面检测维修优化分析

  9.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冲击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10. 住宅建筑计量供热自力式差压控制阀及热计费问题的研究

  11. 云南农村民居新建房屋夯土墙竹筋加固的试验研究

  12. 美日德建筑节能立法及其启示研究

  13. 轻钢龙骨体系多层房屋力学性能比较分析

  14. 现代木结构建筑之屋顶构造系统的研究

  15. 武汉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16. 砖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设计建议

  17. 喇嘛甸油田建筑节能措施研究

猜你喜欢:

1. 房屋建筑学的论文

2. 房屋建筑学论文

3. 房屋建筑学毕业论文

4. 房屋建筑学设计论文

5. 房屋建筑学小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