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形象
一场精心谋划、准备已久的行刺行动以荆轲的身受八处创
伤被斩而终止。荆轲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自己短暂的一生。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
骨”。荆轲是失败了,燕国是灭亡了,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远没
结束,“中国第一侠客”荆轲的形象永远是鲜活的,是勇士、谋
士、壮士、义士的化身。
勇士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赵,攻克邯郸,俘虏
赵王。王翦随即奉命率大军进攻到燕国的南界,准备向燕国大
举进攻。燕国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生死境地,此时燕太子
丹好象热锅上的蚂蚁万分惊恐。志在必得的秦军势如破竹,“好
读书击剑”(《史记·刺客列传》)的荆轲应该明白“天意难违”这个
道理,况且荆轲当时并不是太子帐下的显宦重臣,不必也无须
当此挽救燕国的重任。太子问计于荆轲,荆轲却没有袖手旁观,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挺身而出,临危授命。在临行前,太子
的怀疑使得荆轲怒从心来,他一马当先,坚决不当别人眼中“往
而不反”的“竖子”,带着年仅十二岁的秦武阳去了虎狼之国———
秦国。荆轲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决不当贪生怕死的懦夫。
“既至秦”以后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荆轲“顾笑舞阳”,谈笑
自如地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图穷匕见,把故事推向更
为激烈的部分。荆轲的“把”、“持”和“揕”三个动作充分展示一
个勇者的勇气。这勇气把秦王追得“还柱而走”,群臣和卫兵们
顿时慌了手脚,“卒惶急”只得用手与荆轲搏斗。被秦王砍断左
腿后,“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孤注一掷,最后一搏。在最后生死
关头,荆轲仍“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视死
如归的形象就鲜明地显现出来。荆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侠客,
他没有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的侠客
本领,他“剑术疏”,无法建立“奇功”,既不能刺死或生擒秦王,
也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具备了勇士的自信和魄力。
谋士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表明秦军来势
汹汹,锐不可挡。当太子丹胆战心惊地求救于荆轲时,“行而无
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
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为此他准备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刺杀
计划。荆轲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的特点,为除燕国之
患,绝妙好计一一托出,准备信物、寻找利匕、配备副手、拿好地
图,以待时日,骗取秦王的信任,找准机会,抓住秦王一刀解决
“以报太子”。这决不是狂人的所为,他的智谋,他的缜密,是一
般人无法企及的。
由于太子丹的“不忍”,刺杀行动遇到困难。一是取信秦王
的信物要樊於期的首,二是配备自己的帮手要等待远方的客
人,因为荆轲心里清楚秦武阳年少无知,成不了大事,但结果不
遂人愿,太子丹的草率行事使荆轲的计划濒于破产。荆轲义激
樊於期,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的事实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
的血海深仇,用“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的计策晓之以理,使樊
於期心甘情愿地自刎。为能接近秦王,荆轲“厚遗”秦王宠臣蒙
嘉,得以在秦燕两国剑拔弩张的形势下,让秦王“设九宾”来接
见荆轲一行。还有在拜见秦王时,秦武阳的“色变振恐”使当时
的形势对行刺极为不利,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荆轲的一笑一谢
及时消除了秦王的戒心,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他是智者,有份神
气,能运筹帷幄,随机应变。
壮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寥寥数十字即烘
托出了临别时的气氛。太子和宾客“皆白衣冠”送行,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生死离别,悲歌裂竹,虽不在其境却胜似其境。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壮士
出征时的悲壮慷慨、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在易水上体现得淋漓
尽致。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击筑为临行的悲怆添油,现场的每个
人“皆垂泪涕泣”,哀达到极致后,“复为慷慨羽声”,金刚怒目式
把在场所有人的同仇敌忾之气凝结成“士皆瞋目”和“发尽上指
冠”的一道气贯天地的长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易水壮别、慷慨赴义的动人场面
体现了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凛然气概。荆轲像是位所向披靡、
奋勇争先的猛士,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
“终已不顾”去了“不测之强秦”。要知道所有人都明白此行凶多
吉少,前途渺茫,那个令赵国四十万人活埋的秦国曾使得多少
无辜的生命消失。在险象丛生的秦廷上他毫不畏惧,拿起利匕
勇敢地刺向秦王,可惜没刺中却被秦王砍了左腿,即便在自己
危在旦夕时,还抓住机会最后一搏,把宝贵的生命看得很轻,以
这种死亡来结束他的使命。在乱世之秋,竟然有人这样奢侈,他
就是令“秦王目眩良久”、身为壮士、拥有豪气的荆轲。
义士
“侠与义”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道德和精神支柱,这不是
简单的一个英雄形象、一段传奇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
不挠、无畏无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侠客的精神。田光没
有看错人,荆轲就是侠客,是义士。“食君之禄,终君之事”,受人
于恩义,不可负,不得不报答,临死时还不忘“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的诺言来报答太子。不是燕国人却成燕国魂,这一切都为了
一个“义”字。秦王嬴政残暴至极,已结怨于天下人,人人欲得而
诛之。生是人杰,死是鬼雄。荆轲是无憾的,到生死关头还坦然
而笑,破口而骂,这是何等的风度。他因死得悲壮而为中国侠客
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如果说其他的刺客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
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不仅
雪太子“见陵之耻”,也可“悉反诸侯侵地”(《史记·刺客列传》),
何乐而不为?“请辞决”,荆轲想到的是此时不报更待何时。田光
和樊於期两位贤者死得值,自己也要死得值。苟活于世是他的
耻辱,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国灭亡,看着恩人太子丹成阶下
囚受尽秦人的凌辱。浩浩义气,铮铮铁骨,为了义,他赴汤蹈火,
在所不辞;为了义,他捐弃前嫌,义无返顾;为了义,他忠肝义
胆,手下留情。荆轲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这等气
魄、壮烈的豪杰,体现了值得称道“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
神。舍生取义的荆轲是当之无愧的义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中国,荆轲刺秦王历来被誉为爱国的壮举,《易水歌》也被评为“壮别”的绝唱。然而,对荆轲此举及相关评价我却不敢苟同。
因为看待历史人物与事件,总有一个立场问题。如果站在民族统一的立场上,我认为,荆轲不过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恶棍,一个被雇佣的亡命之徒。荆轲刺秦王,实不足为训。
春秋战国数百年,烽火连天,征战不止,中原百姓尸横遍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诚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民急需安定,而安定的前提是天下一统。百姓之渴望一统犹如久旱而望甘霖。不论是谁,只要能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对人民有利。秦王正顺应了民心,顺应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具备统一天下之实力。他破三晋,虏赵王,势如破竹,眼看统一在望,眼看统一六国已成定局,荆轲却阴谋刺秦,妄想凭一己之力让历史的车轮逆转,他的所作所为,实不足为训。
有人说荆轲刺秦王以弱抗强,义无返顾,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细而论之,实则不然。荆轲原本卫人,他之所以舍身前往不测之秦,用他的话说是以报太子知遇之恩。太子丹为刺秦王,到处物色刺客,看中荆轲。史载,太子丹为让荆轲替其卖命,“日造门下,车骑,美女姿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这哪里是“知遇之恩”,分明是高价收买!更何况,从史料看,太子丹其实并不真正信任荆轲,“轲有所待,欲与俱,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连荆轲为了“往而有反”“以报太子”,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推迟几日,燕丹都不耐烦,甚至用“请谴秦舞阳”相要挟,这还谈什么“知遇之恩?”纯粹是互相利用,有奶便是娘。
若以荆轲不怕死,临动手时“色不变,箕踞以骂”就值得赞颂,那么,现在那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流氓,那些行刺领袖的刺客,那些劫机的狂人,就都能上光荣榜了。
可见,行刺并不是值得歌颂并引以为训的正大光明的行为。退一步说,即使这仅是为燕国着想,行刺也不值得肯定。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倘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交,或未易量。”
这令我想到了现在的中情局,他们的行为针对某些国家政要,还是能构成某种威胁的,但这能换来什么?不过是人们的无数次唾骂和谴责罢了。
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解。他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舞阳一起去,而舞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以樊於期之头与督抗地图为饵求见秦国国君。意图刺杀秦君以消解国家灭亡的危机。荆轲易水离别后,决心为之牺牲生命。在大殿之上,荆轲沉着冷静,展开督抗地图的最后,图穷匕见,秦王长剑一时无法拨出,左右卫士在殿堂之下,秦王急起绕柱跑荆轲追不及,又受左右人的干扰,秦王拔出剑斩杀荆轲,荆轲死前奋力掷匕首,不中秦王。秦王经此事件后决心立刻灭燕国,燕国国君杀太子丹以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