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耦合研究

2023-03-02 0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耦合研究

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部件或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联系性或互相影响的程度。因此,能够研究耦合的题目通常是涉及两个或多个系统、部件或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例如,在物理学中,可以研究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耦合;在生物学中,可以研究两种物种之间的生态耦合;在社会学中,可以研究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耦合等。 总的来说,能够研究耦合的题目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系统、部件或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这些系统、部件或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关联或互相

论文中研究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同步性研究论文提纲

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同步性研究论文提纲

论文摘要: 复杂网络近年来受到来自科学与工程各个领域研究者(略)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控制理论及矩阵理论等应用到复杂网络中,对复杂网络的建模和同步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实际网络中的空间距离(略)因素的影响,各个节点状态之间的耦合存在着时间滞后.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简单时滞耦合(略),这类模型仅是对实际网络的简化描述.本文提出了一类广义的混合时滞耦合的复杂网络模型,更加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实际网络的特征,不仅考虑到状态变量之间的耦合,还体现了状态变量变化率之间的互相影响.已有的一些复杂网络模型都可以看作它的特例,因此研究这类广义复杂网络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进一步,通过分析混合时滞复杂网络的同步动力学特性,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复杂网络各个动力学节点所呈现出(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复杂网络同步的理论研究成果,设计(略)好的网络.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可概述如下: 1.提出了一类广义的混合耦合时滞复杂网络模型,与已有的网络模型相比,所提模型考虑了更一般的情况,即...
In the last deca(omitted)x network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disciplines as diverse as physic(omitted)ry, biology, social science, tele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In this dissertation, stability theory of time delay system,control theory and matrix theory are introduced in(omitted)dy of complex net-works. Modeling and (omitted)ation analysis on complex networks have beenp(omitted)hich a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both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practical applications. Time delays...
目录:摘要 第5-7页
Abstract 第7-9页
第1章 绪论 第15-34页
  ·复杂网络及其发展 第15-22页
  ·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现状 第22-28页
    ·影响同步性能的'网络参数 第23-25页
    ·提高网络同步能力的方法 第25-27页
    ·复杂网络同步的应用 第27-28页
  ·复杂网络同步的数学描述 第28-30页
  ·耦合时滞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意义 第30-32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32-34页
第2章 一类广义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同步 第34-57页
  ·引言 第34-35页
  ·广义时滞耦合复杂网络的模型描述 第35-38页
  ·局部同步 第38-48页
    ·模型转换 第38-39页
    ·时滞无关的局部同步准则 第39-40页
    ·时滞相关的局部同步准则 第40-44页
    ·数值仿真 第44-48页
  ·全局同步 第48-56页
    ·模型转换 第49-50页
    ·时滞相关的全局同步准则 第50-53页
    ·时滞无关的全局同步准则 第53-54页
    ·数值仿真 第54-56页
  ·本章小结 第56-57页
第3章 广义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指数同步 第57-70页
  ·引言 第57-58页
  ·模型描述和预备知识 第58-59页
  ·同步分析及指数估计 第59-66页
    ·模型转换 第59-60页
    ·时滞相关的指数同步准则 第60-66页
  ·数值仿真 第66-69页
  ·本章小结 第69-70页
第4章 基于脉冲控制的耦合时滞复杂网络同步 第70-88页

什么是“耦合理论”

耦合模理论(coupled-mode theory)是指研究两个或多个电磁波模式间耦合的一般规律的理论。耦合可以发生在同一波导(腔体)中不同的电磁波的模式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波导的电磁波模式之间。

研究两个或多个电磁波模式间耦合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又称耦合波理论。广义地说,它是研究两个或多个波动之间耦合的普遍理论。

耦合可以发生在同一波导(或腔体)中不同的电磁波模式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波导(或腔体)的电磁波模式之间。通常,耦合发生在同一类波动之间,但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类型的波动之间,例如行波管中的两个电磁波模式与两个空间电荷模式之间的耦合。

扩展资料:

耦合模方程的不同形式  为了导出耦合模方程,需要将麦克斯韦方程中的场按正交函数集展开,采用不同的正交函数集能得到不同的耦合模方程。

例如,波导中的正交函数集对应于其全部电磁波模式(对于开波导还应包括辐射模)。凡沿波导独立传输而不存在耦合的都称为简正模,耦合模则是非简正模。不均匀波导中的电磁波可以按参考波导中的简正模集展开,选择不同的参考波导,对应有不同的简正模集,得到不同的耦合模方程。

以变截面波导为例(图2),用虚线表示不同截面位置处的三种参考波导所分别对应的三组简正模:理想模、本地模和超本地模。

与理想模对应的参考波导是均匀波导,其截面形状和大小与实际波导输入端处一致;与本地模对应的参考波导是截面形状和大小与观察点处实际波导相一致的均匀波导。

与超本地模对应的参考波导是形状与观察点处实际波导一致、且两者纵剖面边界线相切的喇叭形波导。后两组模式随观察点位置而改变,其模式特性主要由“本地”特性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耦合模理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