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两根电极之间加很高的电压,并把它们慢慢地靠近。当两根电极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在它们之间就会出现电火花,这就是所谓“弧光放电”现象。
雷雨云所产生的闪电,与上面所说的弧光放电非常相似,只不过闪电是转瞬即逝,而电极之间的火花却可以长时间存在。因为在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可以人为地维持很久,而雷雨云中的电荷经放电后很难马上补充。当聚集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云内不同部位之间或者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千伏特/厘米,局部区域可以高达1万伏特/厘米。这么强的电场,足以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电。
在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现象,而且是闪电过后几秒至十几秒才听到雷声.
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只不过雷电中的光和声比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电火花强大.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
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雷声 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观测者在见到闪电之后,几乎立即就听到雷声;有时甚至在闪电同时即听见雷声。因为闪电就在观测者附近,它所产生的爆炸波还来不及演变成普通声波,所以听起来犹如爆炸声一般。 如果云中闪电时,雷声在云里面多次反射,在爆炸波分解时,又产生许多频率不同的声波,它们互相干扰,使人们听起来感到声音沉闷,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闷雷。一般说来,闷雷的响度比炸雷来得小,也没有炸雷那么吓人。 拉磨雷是长时间的闷雷。雷声拖长的原因主要是声波在云内的多次反射以及远近高低不同的多次闪电所产生的效果。此外声波遇到山峰、建筑物或地面时,也产生反射。有的声波要经过多次反射。这多次反射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听起来,就觉得雷声沉闷而悠长,有如拉磨之感。 闪电通路中的空气突然剧烈增热,使它的温度高达15000—20000℃,因而造成空气急剧膨胀,通道附近的气压可增至一百个大气压以上。紧接着,又发生迅速冷却,空气很快收缩,压力减低。这一骤胀骤缩都发生在千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内,所以在闪电爆发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减,而波长则逐渐增长。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 在雷雨天气中,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推动水分子互相作用,释放出电子从而增强了电场强度,这些电子最终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空气。依据德怀尔的闪电形成理论,这些高速电子在电场中伽马射线或者X射线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与大气层其他微粒发生碰撞便产生强大的雷鸣声,并释放出电荷。
对于学前 教育 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多方的学习和积累。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2000字 毕业 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00字篇1
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论文
一、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学前创新教育中, 儿童 的创新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当中,因为孩子们的动作活动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运动,儿童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最大时机,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孩子们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 爱好 以及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 创新思维 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呼吸、脸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儿童的活动量和运动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因为只有科学地安排他们的运动过程,才能达到健体强力的效果,进而也才能促进他们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
二、要重视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也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创新”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一些创新的 教学 方法 来,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他们的这些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构建学前教育的创新体系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础的教育当中,在创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础教育,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目标
在过去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经常会认为儿童还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间的好与坏,很多教师还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导致幼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完成,教师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照着样子去学、去做,这样的教学观念长久下去,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灌输这样一种想法,每次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习,这样的教学后果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追求学习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额困难。在这种思维创新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引导下,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本质有个特殊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的教育活动当中不断地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思想和观念。
四、创新教学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建立,有利于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学前教育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学前课程的内容是涉及到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又不同于学科的知识,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它既要考虑到儿童身体的和心理方面的全面发展,还要包括儿童生活的全部范围,这样,在采用学科互涉路径的课程设置的过程当中,才能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而且又为学前教育的研究理论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支点。
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教机构所的重视。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创新理念穿插在其中进行教学,同时,还需要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来不断地完善这一体系。因此,只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培养,学前教育创新一定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而且还能够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到接受知识洗礼的过程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00字篇2
浅谈多媒体学前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前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多媒体传播知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的乐趣。例如,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各种小游戏“拼图”、“小木琴”等的有效开展,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简单地使用鼠标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音乐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一些描绘乐曲情境的课件,展示给孩子们看,将音乐与画面综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例如:在教孩子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和《卖报歌》这两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时,就可以让孩子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主动地去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真、善、美。同样的,在美术欣赏的活动当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要欣赏内容的相关背景和资料展示给孩子们看,多媒体以其独特性将美术的魅力展示给孩子们看,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真切地去感受到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绪、情感以及所表达的意愿,在观看中逐渐地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方面的能力,通过美术教育也可以促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还能够让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和保护孩子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为他们以后健康快乐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直观演示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到课堂,将文字、图像和声音以及动画等相结合展示给孩子们看,可以把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其中,在认知微观的世界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有些自然现象在平时里很难看到,教学起来,孩子们也不易体会和理解,这样也会导致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不易被突破。
比如,《雷电的形成与危害》的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幼儿知道打雷是自然的现象,提高孩子们的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教学效果,可以组织儿童观看《雷电的产生》或者《大树下避雨》等的相关视频和资料,然后再引导幼儿说一说,电闪雷鸣时应该怎么做才安全?让幼儿初步了解打雷是自然现象,他们也知道了雷电的危害并且还能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丰富儿童的 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孩子们好奇心强,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幼儿们的模仿力也是非常强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歌、舞和图片以及游戏等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此来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视、听等多种感官,逐渐地将学生们的其内在潜力发挥出来。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就为培养孩子们的这些能力提供了方便,为孩子们表象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领导孩子们学习“认识图形活动课”这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一些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和圆形的具体形状,以此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在孩子们理解这些图形的具体特点后,还可以让孩子们数一数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然后再让他们动手去摆一摆各种图形,最后让他们用各种图形拼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来,让孩子们结合画面再讲一讲画中的内容。
在儿童开始动手数、摆和拼后,让他们在观看一下屏幕上的教师的作品。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们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 总结 ,锻炼自己的思维,促进每一个儿童的身心都能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新知识的开端,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刻不容缓,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在此,笔者也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力量的帮助下,我们一定会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00字篇3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如此重要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的强化幼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幼儿。而高职学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基地,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对课程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设置依据分析
就目前高职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其主要是结合2001年由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颁布实施的《3-6岁儿重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为了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促进幼教质量的提升,并针对当前在幼教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和困惑提供了具有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指导,因而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始终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加强课程的设置,才能更加好的促进课程改革的完善。
二、高职院校和学前教育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明显落后于幼儿园的教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依旧注重学科化,课程理念没有得到革新
在我国,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更注重其活动性,主要将活动作为一整天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极大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互动性。而在高职和学前教育里,课程的设置更注重专业化和学科化。只是注意自己的教学,致使和幼儿的教育活动形成了不衔接的现象。高职教育和学前教育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却不教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思考模式,致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不主动思考和领悟。最终学生去幼儿园就业,还是不懂如何进行教学,对幼儿的教育还是一无所知。还是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和自己的再学习才可以投入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去。
(二)高职教育内容与幼儿教育实际严重脱节
在高职教育上,老师依据采用的是教材式教育,也就是说书本教育。这些教材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正是由于教材的陈旧性,导致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上的具体变动是不相符的。现在的幼儿园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更加注重特色教育。也就是根据不同幼儿的自身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发展幼儿的个性和优势,塑造幼儿的个性张扬。目前,我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山东青岛实验幼儿园,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开放式教育和第一幼儿园的绿色教育,都是对幼儿教育的巨大改革,这样做,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教师专业水平低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如:通过要求专业教师到一些企业进行研修和挂职等方式,进而对企业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些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程结构,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在企业研修过程中,并没有深入一线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化,这就使得教师的实践体悟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并没有多大作用。这些在学前教育上,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如:虽然是专业教师但是对幼儿园的真实工作内容还是没有深入了解,只是关上门的学习,最终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实际的幼儿教育严重脱节。这样的现实,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所学到的知识也没有得到用处,最终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实现。究其原因,都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严重阻碍了课程深入改革的步伐和进度。
三、设置原则
既然高职教育和学前教育直接存在这么多的矛盾,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改革,应该遵守怎样的原则进行改革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方面进行一些探究。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以便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方面,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改革的内容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时时关注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并与幼儿教育的改革同步发展,最忌讳的就是止步不前,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程的优化,如学前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就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求当今高职教育的课程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灵活且敏锐的发展变化机制,并且本着发展的态度制定出可以长远执行的课程建设计划。
(二)细化课程模块,微型化
我国学期教育应该设置更多的教学模块,要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设置更多不同且新颖的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课程设置的目标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和完成。此外,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时间太长。因此要根据具体课程对课程课时的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可以设置一些时间短且灵活自由的微型课程,增强课程方案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课堂的厌倦,提高学习兴致。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一直存在的学程短但课程多的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教育都需要学生的亲身实践,尤其是学前教育更注重这一点。由于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有高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更要在学期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具体可操作性。在此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现成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参加较多的实践活动,学生才可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应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 四、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就我国高职院校学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是无法否认的,因此我们该如何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进行改革,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从具体的问题着手,遵守课程改革的原则,以课程设置的依据与原则为向导,同时要结合当地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如:
(一)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人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是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与归宿。高职院校学期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一些合格的幼教师资,为当地的学前教育做贡献。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学习和熟悉幼儿的相关的特点,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学前教育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热爱和尊重幼儿,并且本身就热爱幼教事业,具备高度职业道德素养;二是要有扎实且熟练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智慧,并且能够随时很好地适应学前教育改革相关政策和举措,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三是心理健康且性格温和。幼儿都是一些不太懂事的孩子,难免犯错,所以就要求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并且要有自信,对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二)课程设置和结构的改革
高职院校学期教育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课程的设置和结构的改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有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三种,学生可以选择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上要本着整合的原则,对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
由于一些课程存在部分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需要对一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对专业知识的不足进行合理的查漏补缺。另外,要明确课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如对幼儿的观察、弹唱跳画等,由于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不能将技能培养的课程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学期,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到疲倦,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而是要将这些技能型的课程分布在三年学制的整个过程中,确定总课时,适当缩短短课时,让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实际参加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活动,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和时间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改正提升。所以,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从大一就开始抓起,采取多样的时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大二的时候到具体的幼儿园进行实习,等到大三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就不至于对教学慌乱无措,而是得心应手,从容淡定。这也就实现了学前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顺应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设置的形式,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
2.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3.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00字
4. 幼儿教育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5.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
电是自然现象,在古代人们是通过‘闪电’发现它的存在的。在古代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产生静电有几种现象: ①接触分离电: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势能,接触产生静电。②摩擦带电③剥离带电:物质原有的电荷平衡被打破,两边带上相反的电荷,同种物质的剥离和不同物质间的剥离者会产生静电④断裂带电:原有的能量平衡被打破导致两面相反电荷⑤传导带电导体的静电通过接地或电位连接即可消除⑥感应带电:带电体产生电场,电场中的导体因电荷转移而带电。 1603 英国 吉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640)指出地球为一大磁铁。并以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 1660 德国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制造摩擦起电机。 1703 荷兰商人从塞伦岛将加热后能产生电的石头带到日本。 1729 英国 格雷(Gray,-1736)认为物质可分导体与绝缘体。 1732 美国 富兰克林主张电为一流体说。 1733 法国 迪非(Deffe, 1698-1739)发现正负电并提出电为二流体说。 1744 荷兰 莫欣普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ek)发明来顿瓶。 1752 美国 富兰克林(Franklin,1706-1790)用风筝实验,证明雷和摩擦电性质相同,因而发明避雷针。 1753 英国 约翰(John Canton,1718-1772)发现静感应装置,向皇家协会报告静电感应。 1772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提出带电体间的平方反比定律、介电常数概念。 1775 意大利 伏特设计起电盘。 1779 法国 库仑提出摩擦定律。 1780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发现两种不同金属相碰会产生,并称为动物电。 1785 法国 库仑(Columb,1736-1806)发现带电体相互间之静电平方反比定律及磁极间之磁力,是为所谓之库仑定律。 1799 意大利 伏特(Volta,1745-1827)发明电堆及电池。 1800 意大利 伏特在英国皇家协会发表关於伏打电池的论文。
编辑本段近代研究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一)电荷的电场
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带有电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引进电场中的电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该电荷称为试探电荷!发出电场的电荷称为场源电荷! 电场强度和电位是表示静电场中各点性质的两个基本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即是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作用力。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伦(N/C>o)电场中某点的电位是指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至电位参考点的电场力所作的功。电位的常用单位是伏特(V)或毫伏(mV ),即1V=1000mVe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或电压降。电压的单位与电位的单位相同。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一种物体的原子得到电子后会带上负电,失去电子后会带上正电。电性相反的电荷会互相吸引,电性相同的电荷会互相排斥。不带电荷的物体是一种电中性物体。
(二)电流与电路
在电源的非静电力作用下,同种带电微粒会发生定向移动,正电荷向电源负极移动、负电荷向电源正极移动。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就是电流,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直流电,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区分直流和交流,仅仅是其方向而已,与其它的量无关。电流虽然有方向,但是是一个标量。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等于每秒通过电路的电荷量。电流的常用单位是安培(A)或毫安培(mA)或微安,即1000mA=1A。1mA=1000微安 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即电路。在闭合电路中,实现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电路由电源、连接导线、开关电器、负载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是最常用的电源。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是最常见的负载。开关电器是负载的控制设备,如闸刀开关、断路器、电磁开关、减压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继电器、熔断器以及测量仪表等。辅助设备用于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连接导线把电源、负载和其它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连接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或传送电讯号。
编辑本段电磁效应
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比如: 电致伸缩、压电效应(机械压力在电介质晶体上产生的电性和电极性)和逆压电效应、塞贝克效应、珀耳帖效应(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接头处,当电流沿某个方向通过时放出热量,而电流反向时则吸收热量)、汤姆孙效应(一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中维持温度梯度,当电流沿某方向通过时放出热量,而电流反向时则吸收热量)、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中电阻随温度灵敏变化)、光敏电阻(半导体材料中电阻随光照灵敏变化)、光生伏打效应(半导体材料因光照产生电位差),等等。 对于各种电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中发生的基本过程,此外在技术上,它们也是实现能量转换和非电量电测法的基础。
电磁测量
也是电学的组成部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学科的理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测量技术的改进;测量技术的改善在新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并促成新理论的发现。 电磁测量包括所有电磁学量的测量,以及有关的其他量(交流电的频率、相角等)的测量。利用电磁学原理已经设计制作出各种专用仪表(安培计,伏特针、欧姆计、磁场计等)和测量电路,它们可满足对各种电磁学量的测量。 电磁测量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非电量(长度、速度、形变、力、温度、光强、成分等)的电测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量与非电量相互联系的某种效应,将非电量的测量转换为电磁量的测量。由于电测量有一系列优点:准确度高、量程宽、惯量小、操作简便,并可远距离遥测和实现测量技术自动化,非电量的电测量正在不断发展。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说文》
(1)电diàn (2)(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3)同本义 [lightning]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谓之雷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4)又如:电火(闪电) (5)物理学名词 [electricity]。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如:正电;负电;静电;电阻 【说文】阴阳激燿。从雨从申。 【埤雅】电与雷同气。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或曰雷出天气,电出地气,故电从坤省。说卦:离为电。电,火属也。盖阴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今铁石相击则生火,烧石投井则起雷。又况天地大炉之所薄动,真火之所激射乎。董子曰:太平之世,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炫目,宣示光耀而已。 【释名】电,殄也。乍见则殄灭也。 【易·噬嗑】雷电合而章。 【注】雷电合,不乱乃章。又【丰卦】雷电皆至。 【疏】雷者,天之威动。电者,天之光耀。雷电俱至,则威明备足以为丰也。 【诗·小雅】震电。 【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始电。 【疏】电是阳光,阳微则光不见,此月阳气渐盛,以击于阴,其光乃见,故云始电。 【春秋·隐九年】大雨震电。 【疏】河图云:阴激阳为电,电是雷光。 【谷梁传】震,雷也。电,霆也。 【淮南子·原道训】电以为鞭策。
编辑本段物理定义
闪电
电:物理学名词 [electricity]。 电(在新拉丁语里写为 “ēlectricus”,就是“类似琥珀”的意思)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原子核中的电子组成,或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 电是一种非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生物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交流电、另一种叫直流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1库仑=1安培·秒 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1库仑=1安培·秒。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1.6021892×10^-19库仑,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洛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现在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襟抱堂网络策划机构认为,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现在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怎么给你
f)当机长和飞行签派员的签派放行意向不一致时,应采纳安全值较高的意
见,并报经公司值班经理作出决定。
而签派放行考虑的因素多,影响航班运行的环境也比较复杂,主要考虑一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
机场:机场是指在陆地上或水面上的规定区域(带有建筑物、设施和设备在
内),其全部或部分供航空器着落、起飞和地面或水面活动之用。机场及其空域对
于航空器的运行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对于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放行来讲,在
签派放行之前必须确定机场的跑道、滑行道及其相关的导航及目视助航设施及设
别是适航。
航线:航线是指航空器从地球表面一点(起点)飞到另一点(终点)的预定航行
路线,航线运行包含了天气、地理特征等因素。因此在签派航班前必须确保相关
运行条件是适航的。
飞机:飞机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系统对于飞行安全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民航体系中飞机
主要可分办理MEL/CDL保留飞机、有特殊限制飞机和正常飞机。掌握好飞机的适航
状态对于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机组:飞行机组是指飞行期间在航空器驾驶船内执行任务的驾驶员、领航员、
飞行通信员等,S航空公司的运行手册也明确了机长、副驾驶的技术管理规定、机
组定员的最低配置、驾驶舱搭配原则,并建立了飞行人员的排班工作程序。
气象:通俗来讲,气象是指天空中的云、风、雨、雪、露、霜、闪电、打雷
等大气的物理现象。而在航空气象学中对于云、能见度、风向、风速以及其他影
响航班运行的特殊天气,例如雷、雨、雪、结冰等天气现象对于航空器的安全运
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行通告:是指以电信形式发布有关任何航空设施、服务、程序或危险的确
立、状态或者变化的情报通告,反应了导航设施的工作状况,机场道面、滑行道
和机场灯光的工作状态,可能对于机场的运行标准、航线的高度有影响。及时获
取最新的通告,对于飞行人员和航务人员更好的保障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飞行签派员的主要职责是与机长共同签派放行航班,飞行签派员的工作质量
直接影响到航空够公司的运行安全,而近年来国内航空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发
I
7
I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人力及物力资源,由航空公司的有关运行人员(运行、飞行、机务、客船、空
警、配品、货运、客户服务等)、设备设施、规定和程序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运行
机构。它是公司最高领导授予权力的全天候运行代表,是公司组织实施飞行、处
置不正常和紧急情况的指挥中心。其及时有效的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方法,能保
证及时有效地行使运行控制的责任。因此AOC是航空公司运行的中枢[2]。
飞行签派是整个AOC的核心,运行中所有的决策和信息(例如航班调整、信
息通报、专包机的任务下达等等)均需要主任飞行签派员参与集中讨论并决策,
此外飞行签派员还必须综合天气、飞机、机场运行条件、等情况对每一次航班和
机长共同决策放行,之后还必须监控各种运行条件及其变化,对机长进行地面支
摇
oSo
S航空公司的运行手册规定:公司的每一次飞行由机长和飞行签派员共同行使
签派放行批准权,并对行使这种授权是否能够正确地遵守适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
章和公司政策、运行规范要求负责。这种授权包含下述含义:
a)对公司每一次飞行运行的飞行前计划予以确认;
b)在公司实施每一次飞行运行前,核实所实施的运行必须符合规定的运行条
件和安全运行最低标准;
C)公司的每一次飞行,必须由机长和飞行签派员在签派放行单上的共同签字
批准。这种批准实施运行的形式,还可使用授权代为签字(但不得委托他人行使
其签派放行权)或拍发签派放行电报或使用语音通信、传真的形式进行表达。当
使用语音通信形式表达意向时,除应进行录音保存外,还必须在初始签派放行单
上予以记录。在缺少飞行签派员或签派服务代理人,并使用签派放行电报和语音
通信等适用方法也无法与机长取得联系的区域,可派出飞行签派员随机与机长共
同签派放行或对于非计划航线由机长自行决定飞机放行;
d)如根据机长或飞行签派员的判断,认为该次飞行不能按计划或不能按放行
时的情况安全地运行或继续运行时,飞行签派员应作出延误、取消或重新签派该
次飞行的决定并及时通知机长。但取消飞行应报经公司值班经理核准;
e)实施的某一次飞行,对于初始签派放行的修改通常应由机长和飞行签派员
共同再次确认。但如条件所限,而迅速采取行动是必需的,机长可决定对初始签
派放行的修改,但提出修改的一方应尽快通知另一方;
6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国家民航局CCAR-121-R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121.103条规定:合格证持有人应当证明,对于其所实施的运行拥有足够数量的
飞行签派中心,并且这些飞行签派中心的位置和能力,能够确保对每次飞行进行
恰当的运行控制[']。
CCAR-121-R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21.531条
规定了机长和飞行签派员应当对飞行的计划、延迟和签派或者放行是否遵守中国
民用航空规章和合格证持有人的运行规范共同负责;监控每次飞行的进展情况;
分析与发布该次飞行安全所必需的信息。
我国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运输网络不断扩大,运输能力
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干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
为满足航空运输市场对运力的需求,国内民航使用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等方式,
添置了大中型干线飞机,引进了部分支线飞机,使机队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円前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到2015
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将达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4. 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
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
S航空公司在规划中也谈到,到“十二五”期末机队规模达到100架,其中
100-200座级的飞机93架,100座级以下的飞机7架。从经营规模来看,“十二五”
期间,S航空公司将实现从中型航空公司到大型航空公司的转变,人力资源的规模
也将随着机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新系统、新业务将不断拓展,对系统的要求円
益提高。
国际民用航空业发展历程表明,当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序,组织
机构、信息资源量均大幅提升,因此有效的整合和优化现有的人力、信息资源就
显得格外重要。
设立AOC (Airlines Operation Center,航空运控中心),是国内外航空公
司普遍采用的组织实施円常航班运行的做法,AOC有效的整合了航空公司R常运行
1 5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amesT. Luxhoj和TreforP. Williams借助FM (美国联邦航空局)赞助项目,
借助神经网络理论及专家系统等技术手段为航空安全管理和监察 发了一种比较
先进的决策系统,目的是为了提取更加精简的指标,以识别航空器运行风险['"。
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者2008年针对不确定因素下航空企业的计划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航空公司FI常航班计划的研究,以最快速度恢复航班运行正常为目的,建
立了航空企业航班计划的快速恢复模型,归纳了应对不正常航班的调整目的,提
出优化航班生产计划模型['2]。
1.2.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机队规模的不断增加,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具备了实
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民航局也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今
年来不断提出或优化航空专业标准、并推进了 SMS (安全管理系统)咨询通告,为
专业领域的发展有提供了方向。
汪波结合民航的发展情况,着眼于核心竞争力,对于航空企业的运行控制AOC
进行了研究,对于航空公司签派工作的两个重要职能签派放行和运行控制进行了
研究,侧重于航班计划的编排与调整从运筹学角度,建立航班编排和调整数
学模型及相关决策分析,对于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编排和调整提供了理论参考,
提高了运行管理和决策分析水平。
刘继新等人根据现代航空公司AOC特点,站在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角度,根
据SHELL模型分析了飞行签派放行中的人为因素,从而指出人为因素产生的原因,
最后给出了减少人为差错对签派放行影响的具体建议
王丰基于航空公司签派席位提出安全管理理念,重点分析了现有的席位划设
及搭配存在的问题,依据规章要求,从流程工序的合理、规章制度的完善、规章
标准的落实及人员的执行力等角度提出了对于签派室席位搭配的构想,建立安全
管理机制,以提升安全品质[15]。
吴峰根据冰雪天气的特点提炼、总结和分析了冰雪天气条件下的运行管理应
急工作,得出了冰雪天气下的签派放行注意事项和冰雪天气下航班大面积延误应
釆取的应急措施_。
I 9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益,新一代的决策支持理论也迅速的发展和壮大[2']。
我国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区域
发展规划和相关的宏观决策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山西省自动化研究所及国际应
用相关理论完成了山西省的整体发展规模,并依据决策支持理论,建立了一个分
析研究系统。这是一个大型决策支持系统。该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起步比较早,
影响比较大。之后大连理工和国防科技大学等研究所或单位又研究和 发了支持
区域发展规划的国家决策支持系统。天津大学建立了《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刊
物,对我国决策支持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22]。之后,台湾
学者于1994年提出了针对航线规划及航班时刻调整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建立的
决策理论支持模型,辅助航空运营人确定合理的航线区域布局与科学的航班时刻
及衔接[23]。
总的来看,飞行签派工作是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的核心,也是涉及信息最
多,跨部门程序最多的一项工作,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于从单一角度,例如
从天气、人为因素、航空器、航行通告等方面对于签派放行工作的研究较多,但
是将飞行签派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依据决策支持理论,对于飞行签派放行流程
和签派放行质量的评估,辅助飞行签派员放行的研究目前很少["]。
1.3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基于决策支持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定法等工具方法,
利用专家调查,从S航空公司签派业务的角度,对签派放行流程和签派放行决策
评估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现行的签派放行流程,对于各放行要素的研究和优化,并根据
组织要求,建立一个新的签派放行流程和放行体系。
(2)对于新的飞行签派放行流程,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每一放行因素的权
重。通过对签派放行决策的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决综合等方法,评估每
1 一次放行决策,为每一个航班计算出一个风险值,将原来定性的飞行签派放行决
1 策变为定量的放行决策。
]
11
I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夏洲等人总结和冬季大雾带来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而这样的天气严重影
响了航班的安全和正点,并给航空公司带来相当的隐患,针对大雾的特点及形成
机理,站在航空公司角度,从运行模式和航班调整方面建立了运行控制和调整策
略,从空间、时间和历史资料等维度,分长航线和短航线采取不同的签派策略,
进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航班正常率,减少飞机的返航、备降,提
高航空企业效益?。
索朝华结合具体案例,从签派放行的角度,讨论了边缘天气下的签派放行与
飞行监控问题,综合放行决策需要考虑的问题,阐述了边缘天气条件下签派放行
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飞行签派员不仅要具备并熟练掌握放行天气标准,而且应
慎重考虑放行其他因素,为了航空公司的安全、正点和效益进而做出合理的分析
和判断,并探讨和研究了相应的措施及方案_。
王岩韬等人根据签派放行的案例,讨论并指出了边缘天气对于签派放行的影
响及重要性,并分析了边缘天气和潜在危险对于签派放行的影响["]。从签派员对
于天气的预判能力、加强预案、规范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1-2.3国内外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
John von Neumann和Oskar Morgenstern于1944年,出版了决策理论方面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Theory of 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文中提出了决
策合理的行为公理。即是von Neumann-Morgenstern理性行为的公理体系,这拉
开了现代决策理论支持的 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Wald和Leonard J Savage
等人在其基础上,融入了统计决策内容,进一步深化了决策研究,建立了并发展
了决策理论支持体系,诸如灰色决策理论、粗糖决策理论、模糊决策理论等方法
和系统_。
伴随着运筹学、现代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J. D. Little与Gorry
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决策支持理论,之后决策支持理论就广泛的应用了各
个相关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学者提出了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库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进而达到了合理有效决策目的。大多
数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自己的数据管理与支持系统,并带来了显著的经理效
1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展时间短,对于飞行签派决策和放行系统的研究甚少,加之航空公司通常还赋予
飞行签派员很多与飞行签派不相关的工作,因此造成飞行签派员经常在时间紧、
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出放行决策。
因此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签派放行流程,将传统的定性的签派放行决策通过模
型转化,变为定量的签派放行决策评估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飞行签派员的签
派放行工作质量;而且还将航班放行评估与飞行签派人员的资格等级关联起来;
也便于签派经理、主任飞行签派员或其它负责运行控制的领导监控和核查飞行签
派放行质量[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飞行签派专业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AOC的设
置及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建设范畴;另一方面则集中风险管理方面[6]。
国外航空企业的运行控制中心融合了诸多元素,,通常包括了飞行签派、飞
行机组资源调度与管理、客舱乘务员资源调度、飞机计划与维修管理、货物及其
代理运输管理、配餐管理、客户服务、运力与市场等各个专业口的调度人员,他
们负责各方面的公司的闩常运行管理[7]。
GD. Edkins提出航空企业必须主动识别和防范风险,将航空企业的安全文化、
风险识别、员工报告、风险控制、安全促进和员工建议显示在航空企业的安全专
栏中,以提高航空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Yu一HemChang和Chung. HsingYeh研究了四家美国航空企业的安全水平,依
据模糊多属性决策制定的方法,建立并提出了评估航空企业安全水平的具体数量
指标以量化航空企业的安全水平[9]。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学者2005年基于航空企业R常航班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
情况,包括延误、返航、备降等后续的处置,从航空公司决策者的角度出发,本
着尽快恢复航班正常的目的,建立了决策支持理论模型和不正常航班的快速恢复
模型,为航空企业发生航班大面积延误或不正常情况下的处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
依据_。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根据定量的签派放行评估,建立了飞行签派员资质等级。航空运营人可
以将不同风险等级的航班分配给相应资质的飞行签派员来放行或监控,进而保证
飞行安全,同时也为S公司改进FOC(Flight Operation Control)系统提供支持。
1.3.2研究内容
(1)对S航空公司的签派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现行的飞行签派
流程、飞行签派组织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