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洛阳理工知网论文

2023-03-01 18: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洛阳理工知网论文

截至到2014年,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2.80万册,电子图书128.03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优秀博硕论文等23个全文数据库。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是2007年在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与洛阳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以及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截至到2014年,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舍3座,使用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2.80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优秀博硕论文等23个全文数据库。截至到2014年,学院图书馆有自然科学书库、社会科学书库、文艺书库、综合参考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30个书库和阅览室,总阅览座位2812个。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洛阳理工学院在河南和全国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洛阳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

截止到2022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94.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南省园林单位。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有各类实验中心7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4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9万册,电子图书192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338种,全文数据库23个。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2年7月,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1819人。

其中专任教师1459人,高级职称教师62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9%,具有博士学位359人,具有硕士学位90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6.7%,“双师型”教师1099人。

以上内容参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校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几月几日回学校答辩交论文几月拿毕业证,详细时间?

几月几日回校答辩要问你的指导老师啊,学校给各个指导老师排定答辩次序,然后再每人划定一个时间段,原则上你必须在你指导老师的时间段内答辩,但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和老师说明然后跟着需要二次答辩的同学再答辩。答辩时间一般是排在6月10号左右吧,毕业证在答辩后大概一周左右时间就能拿到。09年时候是这样的。关于答辩的事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及时和你指导老师沟通,一般老师都会很体谅的~~~o(∩_∩)o...

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的教师团队

舒云星,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河南省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洛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I收录十余篇。主编教材7本,参编教材3本,其中《硅酸盐工业控制实训》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编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等2本,并任该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完成国家七·五 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省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和参加省级教研项目3项,其中1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水泥厂预分解窑故障处理仿真系统》已经推广到十余所院校。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杨尚森,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获教育厅科技论文二等奖;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其中获洛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1项;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Illustrator10实例教程》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持完成校园网规划与建设,开发了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统一信息平台等网络应用系统。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优秀奖,主持《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VB程序设计》三门院级精品课程。高春玲,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列教材专家编审委员会委员,院“三育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主编教材4本。武 新,女,1962年生,教授,硕士。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获河南省教育系统2005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多次荣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0篇。主持和参加科研、教研项目14项,其中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冶金建材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5本,其中《微机接口与汇编语言实训》等两本为全国规划教材。李京秀,女,1964年生,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主编和参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20篇。参加完成省科技厅鉴定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模拟电子技术”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为院级精品课程。李 蒙,男,1973年生,讲师,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获河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参编教材1本。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ISTP收录4篇,8篇为核心期刊。石念峰,男,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计算机与通信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协同设计方向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8篇被EI、ISTP收录,发明专利2项。2008年至今,主持省级项目4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横向项目6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王国强,男,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图像光照处理方法的研究、特征表示、特征提取和降维算法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4篇被EI、ISTP收录。刘保罗,女,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混合系统的安全性验证方向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3篇被EI收录。李传锋,男,1976年生,讲师,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院优秀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参加完成科研教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7篇,编写教材2部。董锦凤,女,1962年生,副教授,西安机械学院硕士毕业。洛阳市优秀教师,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持完成省市科研项目4项,其中“全套财务及合同管理系统(软件)”获河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毕业设计指导(电类)》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著作类)。白桂梅,女,1964年生,副教授,硕士。院“三育人”先进个人,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论文11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5项,编写教材3部。张红霞,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洛阳市业务能手,院优秀教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数据结构”课程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6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6项,编写教材2部。苗专生,男,1957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第四届西工区政协委员,发表学术论文7篇,编写教材1部。王 勤,女,1966年生,副教授。院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洛阳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优秀一、二等奖,参加完成的“高等学校多媒体咨询系统”获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编写教材7部。宋志芳,女,1958年生,副教授。院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篇,参加完成“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新型动平衡机”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河南省火炬计划等其它项目4项。李雅萍,女,1968年生,副教授,硕士。获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主持完成的“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系统”、“立式通用数控淬火机床控制系统”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编写教材2部。邹红文,女,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