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取消

2023-03-01 14: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取消

毕业论文双选可以取消吗
答案如下:毕业论文双选可以取消

大学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修改了题目怎么取消

1、首先需要与论文导师联系。
2、其次在导师同意之后修改的基础上,到所在系部的管理人员那里去申请撤销修改论文题目。
3、最后需要去所在学院或者学校去确认撤销修改。

本科生应不应该取消毕业论文呢?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很多人来谈论这个问题,正反两方的观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优点、缺点的分析也是清楚明白、深刻到位。但是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四年之内,不会有任何一所一本院校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其它本科院校也基本不会取消这样的做法。为什么?简单来说,因为存还是废,这不应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呀!

本科毕业论文,又称毕业设计,有的学生也会简称“毕设”。做毕业设计,一般分为三类,文科学生一般会写成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理工科学生会在参与实验的基础上写成研究论文,工程或设计方面的学生会写成设计方案或其它形式。不管是哪一类,最后都会落到纸上,形成最终的文稿。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这一过程本身的合理性、综合性以及执行惯性就决定了,想说爱你不容易,想不爱你更不容易。即学生想做好不容易,想废除几乎不可能。为什么短时间内废不了?本科毕业论文看似是一个小事情,实际牵扯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大问题。

而毕业论文,正是展示自己才华的大好时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实习的内容选择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选择题目,写论文,对自己过去是一个总结,又是对未来的一个展示。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就是对理论最好的尊敬,大学生学了四年的理论,毕业之际,将理论和实际进行一次有机的结合,可以写分析,可以写某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象好多我爱发明中的项目,本应该是由掌握了理论的人去发明,可实际上却是由农民或工人发明了出来;那么,让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搞一个小发明,何乐而不为呢?

让毕业生写一些应用型的论文,如调查报告,市场分析,某一理论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等等,本人觉得是非常值得做的。

毕业论文选题审核显示已取消什么意思

第一个原因是,有两个原因。查重只是论文答辩前的一个小环节,学校查重通过后,导师就会对论文进行审核。

第一条修改不合格

由于近些年来查重制度越来越严格,严格但不聪明,许多自题句的自题句都会标红,加上查重标准明明很明确,很多同学只好修改论文,什么改头换面降重,什么句式修改降重,总之就是一团糟。终于,这张纸检查过了,到了导师的审核关,却又被刷下来了。

第二,论文抄袭现象明显

如今查纸系统的检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查纸的规律,即使查纸多处明显复制,语句不清,查纸系统也能识别。这一动作可以躲开查重系统,但躲开已阅文数不清的良师益友。在你暗自庆幸查重率合格的时候,导师早就看出你的论文哪部分哪段哪句是原著,别以为小编这是在夸大其词,对于一个在人民教师岗位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来说,这简直是小题大做。

上述原因,归根结底都是论文降重失败、毕业论文通过率低,直接关系到能否进入答辩环节、能否顺利毕业,小编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重视。

大学生毕业不必写论文

大学生毕业不必写论文
4月7日,《新京报》C60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应否取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笔者也来凑个热闹。我的观点是:大学毕业只表明受教育程度,与体现一个人学术能力的论文无关,大学毕业不必写论文。

由于在大学里混饭吃,我看过许多学生的论文,本科生、研究生的论文都看过。实话说,很多学生的论文谈不上半点创造性,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那类学生,其论文多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从这个人的观点到那个人的观点,看不到他们自己的贡献在哪里。本科生与研究生论文的区别仅仅在于,研究生的论文更八股(所谓规范)一点,抄别人的东西更多一点。但是,这些论文基本上没有通不过的,本科生的论文是百分之百的通过,研究生的论文最多经二次答辩,也同样通过。笔者曾受托评审京城某重点大学一位新闻学研究生的新闻法制方面的论文,发现这篇论文存在数十个问题,其中不少属于硬伤。我将问题一一指出,并建议不予通过。委托我评审的教授说,这些问题私下告诉作者让她好好去学习就行了;评审意见里就不必写问题了。这个学生的论文就这样通过了。

于是,我一直在想,这些学生的论文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思考的结果是,新闻、法学这样的'学科的本科生不适合写论文:一是因为本科生课程多,课业负担重,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深入地研究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其次是求职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论文写作;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缺乏体验,写论文只能是凭空捏造或者抄抄贴贴。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在2003年与某重点大学法学院负责人的一次交流中曾提出,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评价对象应该重新界定,明确毕业证与学位证的不同评价功能;将接受教育程度与学术能力分开评价,毕业证与学位证分别授予。作为对学生受教育程度的评价,毕业证书不宜与学术能力相联系;作为对学生学术能力的评价,学位证书也不宜与受教育程度相联系。学生只要在一个学校接受教育,完成了有关课程的学习,取得合格成绩,就表明其达到了某种教育程度,就应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则可于学生毕业并工作一定时期,在完成达到某种学术水准的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授予。(有了工作经历,对社会现实有了体验,论文写作才可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而不致于空对空。)当然,如果学生有能力在毕业时提交达到相应学术水准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也可于毕业时授予其学位证书。学位作为对学术能力的评价,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但具备相应学术能力的人,也可以获得和享有。

严格界定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的评价功能,将学术能力评价与受教育程度评价分开,其好处是,可以使只想从事实务而不想做学术研究的人,专注于专业学习并获得相应受教育情况的评价,而不必浪费时间去写(或者说编)论文。同时也可以使有志于学术研究并有研究能力的人才获得有别于实务型人才的评价,使学术评价更纯粹。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