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鸟类的论文

2023-03-01 09: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研究鸟类的论文

鸟类的季节性迁徙方式与研究方法
On Seasonal Migratory Model and Study Method of Aves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覃建庸; 陈名红; 向左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云南昆明; 湖南长沙

【中文摘要】 综述了当前鸟类迁徙方式的主要理论及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主要的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结合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现状,提出将环志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用卫星跟踪技术来研究鸟类的迁徙运动。

【英文摘要】 The migratory theory of Aves,the history and study status of the primary study method were reviewed,and the primary merit and shortcoming of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According to the study status of our country,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people should use bird-ringing as main study methods in our future study.If you had a good study condition,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you should attempt to use satellite tracking.

【中文关键词】 鸟类; 迁徙; 研究方法; 环志法; 卫星跟踪
【英文关键词】 Aves; Migration; Study method; Bird-ringing; Satellite tracking

感兴趣与我全文索取

写论文:“鸟类观察报告”该写什么内容?我已经观察了20种鸟了

你好!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关键词: 栖息 生态环境 保护
调查目的:
(1)提高学生爱鸟意识的需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意识,探究迁移鸟类的活动方式,记录其测量值,建立校园鸟类活动资料,长期观察监测环境状况,掌握鸟类活动的领域范围,并在长期的观察中,建立校园鸟类的资料、与栖地利用之间的互动资料。
(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这一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全面实施,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公德教育,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调查期间:
2001.9~2002.12
活动地点: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各个地区
调查方法:
根据鸟类活动情形,选择适当地点架设鸟网,鸟网数量视工作人员数量而定,并于架网区设立布告,说明鸟网用途以免误会。
自架网后每小时内至少巡网一次,遇鸟上网即将其解下带回就地设置临时工作站处理。
工作站的处理项目包括上环、测量、记录。
记录资料包括脚环号码、年龄、性别、嘴长、全头长、最大翼长、跗蹠长,重量、换羽等。
所有测量以及记录方式,匀用最新方法处理。
工作完毕之后,原地将鸟类放飞。
工作中止或当天工作结束后,立刻将鸟网撤出收回。
工作完成之后,填报相关报表资料。
预期成果:
长期监测鸟类与环境关系。
得知样区内鸟类出现的栖地状况及月份资料。
收集记录鸟类基本测量值,建立野外族群资料。
调查意义:
会投入鸟类调查的工作,本来只是出自好奇与兴趣,很少思考所谓的意义问题。有的同学来问讯,顺便一道分享而已。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惊叹:“学校里居然有那么多不同的鸟!”如果持续定期会面,共同观察,眉飞色舞掩不住的喜悦,很快就感染了“疯鸟症”。偶而,他们还会议论这样一些问题“校园里共有几只鸟?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白头翁的头是白的吗?你看到过乌鸦没有?”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学生问了这样一些问题“国家保护的鸟有哪些?该如何保护?农村乡下的人们意识可能会淡薄一些,恐怕应该加强保护。”参与者由欣赏、认识到关心,这是学校鸟类调查额外的收获,学生对鸟的保护的意识不知觉就产生了。
调查结果:
1,共计有成员45人、240人次、活动39次。
2,校园内涉及鸟种12种、580只、活动31次。
3,校园外涉及鸟种17种、78只、活动8次。
4,校园的环境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分析讨论
校内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情况分析
了解鸟类的分布情况,保证鸟类研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通过观察记录、调查分析,抽样调查,认为竹箦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的情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环境较为安谧的地方,鸟儿的出现率较高。不管是校内也好,还是校外也罢,鸟儿总是在环境比较静的地方出现,例如学校图书馆周围的林子里,总能听到欢快的鸟叫声。
第二,树林比较多的地方,正是鸟儿们的天堂,正如老舍的《鸟的天堂》里所描述的一样,林子大了鸟儿也自然也多了。
二、 引起鸟儿分布不匀的原因
原因有多方面,而我们直接就能感觉到的是,由于我的大家环境意识的溥弱,加之工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噪声的污染,有空气的污染,有各种各样建筑的占据。剩下了一些仅有的没有被破坏的地方自然成了鸟儿们的唯一乐园。而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人以捕杀飞鸟为乐趣,甚而至于有的人以捕杀飞鸟为乐趣,这些人简直就是可恶之极。
给出建议
第一, 必须大力保护环境,这是我们一致得出的结论。我们要把朋友请过来,必须要把屋子打扫干净,同样我们这些灵性的鸟儿们更是挑剔的朋友,必须把周围的环境搞得更加整洁和美丽,它们才愿意光临我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鸟是人类的挚友,她和我们共同拥有这片蓝天,共同呼吸着这自由的空气……,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在心里默认这样一位朋友,通过开展更大范围的活动,平时我们更多地了解鸟类的知识,通过上网查询、阅读资料等途径,对鸟的知识作出更多的了解。只有对它们了解了,才会慢慢地喜爱它。使我们由衷地保护这可爱的生灵。杜绝一些不法分子对飞鸟的捕杀。
第三, 世有画眉的婉转鸣唱,白鹭的青天高翔,布谷的低鸣,夜鸟的欢愉唱晚;还有那,鹦鹉学舌,腊子跃食,什锦情浓,更有那,娇凤的色彩瑰丽,丝鸟的羽翼金黄,黄雀的晨间啼转……,这此需要有更多的绿荫,从自我做起为学校,为家乡增添更多的绿荫,让更多的鸟儿在我们身边出现,让鸟净化人的心灵,人效仿着鸟的钟情,人鸟之间,永远奏响生命的交响曲!

鸟类与环境论文700字

我也是二外的,没写过啊,不会啊,悲剧啊~~~
不过,我找了一些资料,不知道是不是,是的话可以删改。

爱鸟护鸟
爱鸟护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鸟类的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有害无益的。鸟类不仅是农林生产的保护者,还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树立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进一步提高公众爱鸟护鸟意识,激发广大市民爱鸟护鸟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爱鸟护鸟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
1、加大爱鸟护鸟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要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鸟护鸟宣传活动,真正把爱鸟护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夯实。尤其要紧紧围绕“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 两大主题,认真部署,周密安排,使爱鸟护鸟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较强的意识,才能积极地参与到爱鸟护鸟中来。
2、积极引导,坚决制止乱捕滥猎鸟类行为。保护鸟类,人人有责。虽然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共同关注焦点被日渐提上法律议程,但目前大多数公民的爱鸟护鸟意识还非常淡薄,获取爱鸟护鸟知识的渠道也很有限。然而个别人为了猎取野味,猎杀鸟等一系珍稀动物,有的甚至毁林剥夺鸟类的栖息地,使鸟类无法生存。因此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保护野生动物。有关部门对捕杀诱杀野生鸟类及其加工等行应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予以处理。同时要进一步宣传爱鸟护鸟知识,提高人们的爱鸟护鸟意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更多人参与到爱鸟护鸟的队伍中来
3、悬挂人工鸟巢 ,吸引更多的鸟儿安家落户。许多地方树木被减少后,鸟儿没有材料、地方来筑巢,尤其是布谷鸟、雀鸟等一些依赖树洞、墙洞繁殖的食虫益鸟,由于缺少洞穴筑巢而数量越来越少。挂人工鸟巢给鸟儿提供个“房子”安家,使鸟类和森林的和谐相处,为森林长久的生态平衡创造条件。同时要发动广大群众在林区、农田以及有树木地方的悬挂人工巢箱,投放食物,繁殖招引益鸟。
4、建“鸟岛”、“鸟林”、“鸟亭”, 为鸟类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鸟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地美丽的鸟的种类非常多,到处都有鸟儿们的身影,因此为了保护鸟儿,建“鸟岛”、“ 爱林”、“鸟亭”意义非同小可。
本地一年四季风光各不相同,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非常适合鸟类集中栖息。在美国观鸟是第二大户外休 闲活动,国内沿海等发达地区观鸟热正逐年上升。如果建个建“鸟岛”、“鸟林”、“爱鸟亭”,为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成为鸟类的乐园,给人添道景观,何乐而不为?那肯定会使的美丽风光锦上添花,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可在城区找个依山傍水的山、岛、公园,为“鸟岛” 、“鸟林”、“ 鸟亭 ”, 在爱鸟亭的周围,悬挂着人工鸟窝。作为鸟类越冬栖息的主要活动地,有利于鸟类栖息繁殖,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时不时地听到鸟儿的鸣唱,就更加令人心旷神怡了,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5、加强领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爱鸟护鸟活动。要充分认识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动摇广大人民投入到的爱鸟护鸟的公益性活动中来。把爱鸟护鸟与全民环保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爱鸟护鸟使者”评选、爱鸟周知识竞赛、“爱鸟主题”绘画比赛、爱鸟座谈会、爱鸟护鸟倡议书以及签名等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鸟类是全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人类而言,鸟类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

鸟类的益处
人们会首先想到鸟类控制害虫和老鼠的功能。全世界共有鸟类9700种,60%以上以取食昆虫为主,其它种类在繁殖期也多以昆虫育雏。
鸟类啄食害虫的本领超出我们的想像。研究资料表明,一窝家燕每年夏天可吃掉6.5万只蝗虫,一只雨燕每年夏天取食25万只蚊子。一对灰喜鹊每年可消灭松毛虫2万条,一只百灵鸟每年食虫3万条,啄木鸟每个冬天可将其活动区内80%的树干中的蛀虫掏出来。
据估计,我国各种鼠类多达30亿只,每年造成粮食损失100亿千克,由于鼠害而损失的粮食超过了全年进口粮食的总量。按每只猎隼一年捕食野鼠2000只左右计算,可使4万平方米的草原和农田免遭鼠害;每只猫头鹰平均一个夏天能捕捉1000只田鼠,可从鼠口夺下数千克的粮食。
此外,太阳鸟、蜂鸟、啄花鸟等可以帮助植物授粉,绿鸠等食果鸟类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鸟类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学和娱乐方面的享受。鸟类是自然界的天然艺术品,即使最有本领的艺术家,也难如实调出鸟类羽毛的五彩缤纷,也难谱出其婉转的歌声。去野外观赏鸟类,聆听鸟儿的欢唱,对于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我们的情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莺歌燕舞,才使我们生活的星球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由于鸟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时,首先能从鸟类的健康与否和数量多少表现出来。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监测本地区(特别是湿地)鸟类及其卵和雏鸟体内的化学残留物,作为判断环境优劣的指标。

鸟类对环境的影响
鸟类的生存和繁育,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食物和生存所必须的一切条件,环境会对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鸟类的兴衰存亡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全世界现有9021种鸟类,我国现有1185种,占世界总数的13.7%以上。而且还有不少特产和珍惜总类。如我国的画眉就占世界总数的74%;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我国就有9种。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自然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贝财富。
环境影响着鸟类的兴衰存亡 鸟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限的,因为它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温度、空气、水、食物等条件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繁衍,促使鸟类的转移和迁徙,甚至造成死亡。如江苏省东部海岸上的云台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花果山”,50年代末尚有60种鸟类,到80年代初仅有20多种。偌大的一座山,每年春天几乎一片寂寞。
森林是鸟类生存的摇篮 所有的鸟类的生命活动,都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制约,如森林、草原、江河、湖海中的水生物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鸟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树林被砍伐,就是鸟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目前世界上的上的树林面积正以每分钟近3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息。栖息在树林中鸟类,因为生存环境被破坏而转移或死亡,毁林使鸟类的分布区也逐年减少。如巴西圣灵洲内哈内陆河以北近800平方公里的面积,原是一片热带树林,在20年间由于乱砍滥伐,使一片苍翠肥沃的绿洲变成沙漠,整个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至少有200多中鸟类和450中植物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或绝迹。鸟类的聚减,使害虫失去控制而大量繁殖,人们被迫求助于农药来消灭害虫,这样造成恶性循环,鸟类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为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是个好办法。这一点北京郊区是个例证。近来北京郊区注意营造林带,使过去一度恶化的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鸟类逐年增多愿已濒临灭绝的刁鸡,现已成为常见鸟在林中跳跃。 大气污染影响鸟类生存 鸟类对污染反应要比人类敏感,它的死亡与繁盛是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上空黑烟笼罩、空气污浊,加上刺耳的噪声,鸟类被迫迁往他乡谋生。有资料说,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使世界上近百中鸟类已经灭绝,还有近200种鸟类濒临灭绝的危险。可以说,严重的空气污染可造成鸟类毁灭兴的灾难。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不仅造成了4000多人的死亡,鸟类也近于绝迹。我国的苏州虎丘山上的鸟类兴衰史,就是一例证。
水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 水域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和鸟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而且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1970年,英国东海面漂浮着几万只死鸟尸体,荷兰和英国海岸每年都有几十万只海鸟因海水被石油污染而死亡。由此可见,土壤、水体污染给鸟类带来惨重的灾难。许多有害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及微的,但是经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
农药污染对鸟类的威胁 欧洲大陆目前有400多种鸟类种,因农药污染而灭绝的约有60种。农药污染对水鸟的危害的典型代表是百幕大海燕,由于DDT在百幕大海燕的鸟卵中富集,繁殖率仅为3.25%。农药污染对陆栖鸟类的影响要比水鸟的危害更大,一些鸟吃了拌有农药的种子而大量死亡。
当然也有好多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对鸟类产生影响,如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猎捕活动等,均与鸟类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鸟类是仅次于哺乳类的高级动物,是引人注目的一类。鸟类的贡献主要是在它的生态价值和济济价值,特别是在保护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更为突出。
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人类的朋友鸟类约有90%以上是以昆虫为食的,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58年全国打麻雀,结果第二年害虫猖獗。资料表明,世界上有100多万种昆虫,并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同时也受种种因素的制约,鸟类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鸟类中的大多数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一窝海燕在一个夏季能吃掉7万只蝗虫;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条松毛虫。鸟类是消灭小型害兽的一只生力军 鹰、鹞、雕等鸟类以捕食田鼠、野兔为食,对保护农田、促进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而一只田鼠一个夏季要吃掉1公斤粮食。也就是说,一只猫头鹰一年可从鼠口中夺回1T粮食。2.3鸟类为人类提供丰富鲜美的食品及经济价值鸟类繁殖很快,数量又大,有的还是危害农业的害鸟,如野鸭等。合理的捕杀;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减轻对农业的危害。鸟类的羽毛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质地轻、弹性好,有及好的保暖性能。羽毛还可作成工艺品和装饰品。鸟类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
除此之外,鸟类在科学研究上,如生物的进化、种子的传播、仿生学等方面,都具有及高的研究价值。改善资源环境,保护鸟类资源 鸟类是易于受伤的动物。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对鸟类的乱捕乱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鸟类资源已遭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如美洲旅鸽,上个世纪数量好多,但到了1914年便遭到全部灭绝的命运。1980年在大丰县有人用土炮一次就打死21只丹顶鹤。因此,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平衡,保护鸟类资源,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要从宣传教育入手,使每个人都了解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并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作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之一,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同时要加强管理,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严禁乱捕乱杀,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证,并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不断的改善环境条件,是处进鸟类繁盛的必要条件。
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 对有重要价值的鸟类资源和繁殖地,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濒危鸟类繁殖基地,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的各项规定和条例,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使全民族逐渐地形成爱鸟护鸟的美德。

鸟类的生存和繁育,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食物和生存所必须的一切条件,环境会对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鸟类的兴衰存亡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全世界现有9021种鸟类,我国现有1185种,占世界总数的13.7%以上。而且还有不少特产和珍惜总类。如我国的画眉就占世界总数的74%;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我国就有9种。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自然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贝财富。

1. 环境影响着鸟类的兴衰存亡

鸟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限的,因为它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温度、空气、水、食物等条件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繁衍,促使鸟类的转移和迁徙,甚至造成死亡。如江苏省东部海岸上的云台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花果山”,50年代末尚有60种鸟类,到80年代初仅有20多种。偌大的一座山,每年春天几乎一片寂寞。

1.1森林是鸟类生存的摇篮 所有的鸟类的生命活动,都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制约,如森林、草原、江河、湖海中的水生物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鸟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树林被砍伐,就是鸟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目前世界上的上的树林面积正以每分钟近3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息。栖息在树林中鸟类,因为生存环境被破坏而转移或死亡,毁林使鸟类的分布区也逐年减少。如巴西圣灵洲内哈内陆河以北近800平方公里的面积,原是一片热带树林 ,在20年间由于乱砍滥伐,使一片苍翠肥沃的绿洲变成沙漠,整个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至少有200多中鸟类和450中植物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或绝迹。鸟类的聚减,使害虫失去控制而大量繁殖,人们被迫求助于农药来消灭害虫,这样造成恶性循环,鸟类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为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是个好办法。这一点北京郊区是个例证。近来北京郊区注意营造林带,使过去一度恶化的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鸟类逐年增多愿已濒临灭绝的刁鸡,现已成为常见鸟在林中跳跃。

1.2大气污染影响鸟类生存 鸟类对污染反应要比人类敏感,它的死亡与繁盛是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上空黑烟笼罩、空气污浊,加上刺耳的噪声,鸟类被迫迁往他乡谋生。有资料说,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使世界上近百中鸟类已经灭绝,还有近200种鸟类濒临灭绝的危险。可以说,严重的空气污染可造成鸟类毁灭兴的灾难。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不仅造成了4000多人的死亡,鸟类也近于绝迹。我国的苏州虎丘山上的鸟类兴衰史,就是一例证。

1.3水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 水域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和鸟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而且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1970年,英国东海面漂浮着几万只死鸟尸体,荷兰和英国海岸每年都有几十万只海鸟因海水被石油污染而死亡。由此可见,土壤、水体污染给鸟类带来惨重的灾难。许多有害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及微的,但是经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

1.4农药污染对鸟类的威胁 欧洲大陆目前有400多种鸟类种,因农药污染而灭绝的约有60种。农药污染对水鸟的危害的典型代表是百幕大海燕,由于DDT在百幕大海燕的鸟卵中富集,繁殖率仅为3.25%。农药污染对陆栖鸟类的影响要比水鸟的危害更大,一些鸟吃了拌有农药的种子而大量死亡。 当然也有好多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对鸟类产生影响,如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猎捕活动等,均与鸟类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2鸟类对环境的影响 鸟类是仅次于哺乳类的高级动物,是引人注目的一类。鸟类的贡献主要是在它的 生态价值和济济价值,特别是在保护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更为突出。

2.1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 鸟类约有90%以上是以昆虫为食的,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58年全国打麻雀,结果第二年害虫猖獗。资料表明,世界上有100多万种昆虫,并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同时也受种种因素的制约,鸟类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鸟类中的大多数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一窝海燕在一个夏季能吃掉7万只蝗虫;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条松毛虫。

2.2鸟类是消灭小型害兽的一只生力军 鹰、鹞、雕等鸟类以捕食田鼠、野兔为食,对保护农田、促进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而一只田鼠一个夏季要吃掉1公斤粮食。也就是说,一只猫头鹰一年可从鼠口中夺回1T粮食。

2.3鸟类为人类提供丰富鲜美的食品及经济价值 鸟类繁殖很快,数量又大,有的还是危害农业的害鸟,如野鸭等。合理的捕杀;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减轻对农业的危害。 鸟类的羽毛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质地轻、弹性好,有及好的保暖性能。羽毛还可作成工艺品和装饰品。鸟类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 除此之外,鸟类在科学研究上,如生物的进化、种子的传播、仿生学等方面,都具有及高的研究价值。

3. 改善资源环境,保护鸟类资源 鸟类是易于受伤的动物。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对鸟类的乱捕乱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鸟类资源已遭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如美洲旅鸽,上个世纪数量好多,但到了1914年便遭到全部灭绝的命运。1980年在大丰县有人用土炮一次就打死21只丹顶鹤。因此,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平衡,保护鸟类资源,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3.1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要从宣传教育入手,使每个人都了解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并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作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之一,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 思想,同时要加强管理,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严禁乱捕乱杀,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证,并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不断的改善环境条件,是处进鸟类繁盛的必要条件。

3.2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对有重要价值的鸟类资源和繁殖地,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濒危鸟类繁殖基地,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的各项规定和条例,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使全 民族逐渐地形成爱鸟护鸟的美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