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属类固醇类激素。天然雌激素是由卵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所分泌,妊娠期间胎盘产生较多的雌激素,肾上腺皮质也有少量分泌。天然雌激素有雌二醇、雌三醇及雌酮。17 一p 雌二醇是女性体内最强的天然雌激素,雌酮的生物活性是雌二醇的1 / 10 ,雌三醇作用最弱。合成的雌激素有己烯雌酚,炔雌醇,美雌醇,炔雌醚,氯烯雌醚,另有己烯雌酚的衍生物甲己烯雌酚,己烷雌酚,美雌酚和己二烯雌酚,雌三醇的衍生物尼尔雌醇。天然雌激素中雌二醇最常用,能促进女性性器官及第二性征的正常发育。雌三醇的雌激素活性比雌二醇弱,对阴道和宫颈具有选择性,临床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其长效衍生物尼尔雌醇是疗效较好的新药。结合型雌激素为一种从妊娠马尿中提取的天然结合型雌激素,是水溶性硫酸雌激素的混合物,包括雌酮、马孕烯雌酮和17 一a 双氧马孕烯雌酮,口服有效,在体内裂解为非结合的有活性的雌激素,不易被肝脏灭活。长效半合成雌激素 包含醋化的亲脂性取代基团,为注射用药,包括苯甲雌二醇和环戊丙酸雌二醇。苯甲雌二醇为雌二醇与苯甲酸结合后的醋化物,能延长其作用时间。为维持体内有效浓度,每周注射2 次戊酸雌二醇,此药系长效制剂,供肌内注射,本品与己酸烃孕酮配伍称“一号避孕针”。
最常用的口服人工合成雌激素是炔雌醇和美雌醇。炔雌醇与孕激素配伍用于制造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炔雌醚为口服长效雌激素,作用可维持1 个月以上,常与孕激素合用作为长效口服避孕药。
全合成的雌激素最常用的为己烯雌酚,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氯烯雌醚活性弱,仅为己烯雌酚的1 / 1 。一1 / 8 ,但作用持久。己烯雌酚的衍生物甲己烯雌酚、己烷雌酚、美雌醇和双烯雌酚作用均较己烯雌酚弱,耐受性好,适用于不能耐受己烯雌酚者。
目前,发现的植物雌激素按照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异黄酮类,木脂素类,查耳酮类,二苯乙烯类,三菇类,街醇类及环肤类等,此类激素可与雌二醇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和老年性痴呆。另外由于其化学结构不同于雌激素,又可抑制雌二醇对肿瘤细胞的促分裂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目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已经问世,其对雌激素受体具有双重作用,主要药物有雷洛昔芬和屈洛昔芬。此类药物可使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有一定提高,对骨骼不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且对子宫内膜和乳腺无刺激作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理想制剂。据称,此类药物副作用轻微。
另外湖北远成药业有限公司有生产雌激素类产品。可以咨询:
刚进肿瘤科就被他们形形色色的化疗药物给雷着了,化疗的药物种类很多,而且化疗方案很多以药物的英文简称书写,比如经典的CHOP方案可能这么写:
氮芥:4mg/m2 ivgtt d1、8
VCR: 1mg ivgtt d1、8
PCZ: 70mg/m2 p.o d1~14
PDN: 40mg/d p.o d1~14
医生交流也会用简称,所以整理一下,总之,进肿瘤实习的话还是了解下下吧~~~
烷化剂:
HN2:氮芥
CTX:环磷酰胺
IFO:异环磷酰胺
MEL:苯丙氨酸氮芥
NF:氮甲
M-25:甘磷酰芥
AT-1258:消瘤芥
CB-1348:苯丁酸氮芥
TSPA:塞替派
BCNU:卡莫司汀
CCNU:洛莫司汀
Me-CCNU:司莫司汀
ACNU:尼莫司汀
FTM:福莫司汀
BUS:白消安/马利兰
DBD:二溴卫矛醇
DDAG:二去水卫矛醇
PM:泼尼氮芥
ETM:雌二醇氮芥
抗代谢药物:
MTX:氨甲蝶呤
AG337:洛拉曲克
6-GT:硫鸟嘌呤
5-FU:氟尿嘧啶
FT-207:替加氧
UFT:优福定
HCFU:卡莫氟
5'-DFUR:脱氧氟尿苷
希罗达:卡培他滨
Ara-C:阿糖胞苷
CC:环胞苷
GEM:吉西他滨
Raltitrexed/ZD1694:雷替曲塞
HMM:六甲蜜胺
抗生素类
ACTD/KSM:放线菌素D
MMC:丝裂霉素
BLM:博来霉素
PYM:平阳霉素
PEP/PLM:培洛霉素
DNR:柔红霉素
ADM:阿霉素/多柔比星
EPI:表阿霉素/表柔比星
THP:吡喃阿霉素
ACR:阿柔比星
IDA:伊达比星
MTH:光辉霉素
STZ:链脲霉素
BST/ADD:比生群
CMM:洋红霉素
MIT/MXT:米托葱醌
植物药
VLB:长春碱
VCR:长春新碱
VSD:长春地辛
NVB/VNR:长春瑞滨
VP-16:依托泊甙
VM-26:替尼泊甙
COLM:秋水仙碱酰胺
HRT:三尖杉酯碱
HCPT:羟基喜树碱
CPT-11:伊立替康/开普拓
TPT:拓扑替康
LT50100:甲基羟基玫瑰树碱
PTX:紫杉醇
TXT:泰索帝/多西紫杉醇
Indirubin:靛玉红
激素类:
PDN:泼尼松
PDNL:泼尼松龙
MePDNL:甲级泼尼松龙
DXM:地塞米松
HL-286:溴醋己烷雌酚
Flutamide:氟他胺
MPA:甲羟孕酮
MA:甲地孕酮
TAM:他莫昔芬
TOR:托瑞米芬
DRL:屈洛昔芬
AG:氨鲁米特
FMT:福美坦
Anastrozole:阿那曲唑/瑞宁德
Letrozole:来曲唑
LH-RH拮抗剂:诺雷德/抑那通
杂类
ASP:门冬酰胺酶
PCZ/PCB:甲基苄肼
DTIC:达卡巴嗪
DDP:顺铂
CBP:卡铂
SHP:环硫铂
L-OHP:奥沙利铂
NDP:奈达铂
Me-GAG:丙脒腙
HU:羟基脲
AT-1727:乙双吗啉
O,P'DDD-:米托坦
AMSA:胺苯丫啶
生物治疗药物:
INF:干扰素
IL-2:细胞白介素2
TNF:肿瘤坏死因子
Lentinan:香菇多糖
LMS:左旋咪唑
Mabthera:美罗华
Herceptin:赫赛汀
Imatinib:伊马替尼/格列卫
抗肿瘤药物有很多啊
1.铂类:奥沙利铂,卡铂,奈达铂等
2.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阿柔比星、多柔比星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米托蒽醌注射液等
3.抗生素类:博莱霉素注射液、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注射液等
4.抗讯号转导药: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
5.抗肿瘤辅助药:阿立必利、阿扎司琼、昂丹司琼、氯磷酸、美司钠等
6.抗肿瘤抗体药: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
7.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类:阿那曲唑,氨鲁米特,福美坦,依西美坦片糖衣等
8.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替尼泊苷、依托泊苷,喷司他丁、伊立替康等
9.烷化剂:白消安、氮芥、卡莫斯丁、罗莫司丁等
10.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高三尖杉酯碱、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等
1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注射液、氟脲苷、吉西他滨、卡莫氟等
12.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多西他赛注射液、长春地辛、长春新碱、紫杉醇等
13.其他:索拉菲尼、地西他滨、丙卡巴肼等
肿瘤药物很多,要对症下药才能发挥作用,还有一些中药抗肿瘤药,效果也很好
HS:睡前
Biw:每周1次
sos:需要时
QOD:隔日一次
ID:皮内注射。皮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一些疫苗多是这样的,还有药敏实验,还有局麻的前部操作)肌肉注射位置更深一些,深达肌肉组织。
扩展资料
医学术语缩写及含义:
Sig:用法、指示 qh:每1小时 q2h:每2小时
q8h:每8小时 Qd:每日1次 Bid:每日2次
Tid:每日3次 Qid:每日4次 Qw:每周1次
Biw:每周1次 qm:每晨1次 qn:每晚1次
hs:睡前 ac:饭前 pc:饭后
st:立即 prn:必要时 po:口服
ih:皮下注射 im:肌肉注射 iv:静脉注射
iv.gtt iv.drip:静脉滴注 5%G.S:5%的葡萄糖 N.S:生理盐水
G.N:葡萄糖盐水aa:各 a.c.: 饭前
Lent! :慢慢地! m.d.: 用法口授,遵照医嘱 M.D.S. :混合,给予,标记
M.f.pulv. :混合制成散剂 mg. :毫克 ml. :毫升
m.s. :用法口授,遵照医嘱 p.a.a. :用于患处 pg. :微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sos
百度百科_皮内注射
丁香园_常用医嘱缩写
1、细胞毒类药物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烷化剂如氮芥类、亚硝尿类、甲基磺酸酯类
铂类化合物如顺铂、卡铂和草酸铂等
丝裂霉素(MMC)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喋呤(MTX)和Alimta等
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如氟尿嘧啶类(5FU、FT-207、卡培他滨)等
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剂如6-巯基嘌呤(6-MP)和6-TG等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HU)等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Ara-C)和健择(Gemz)等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DNA模板,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合成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光辉霉素等
(4)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紫杉醇、泰索帝、长春花碱、长春瑞滨、鬼臼碱类、高三尖杉酯碱
(5)其他细胞毒药
门冬酰胺酶主要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2、激素类
抗雌激素:三苯氧胺、屈洛昔芬、依西美坦等
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兰特隆、来曲唑、瑞宁德等
抗雄激素:氟它氨
RH-LH激动剂/拮抗剂:诺雷德、依那通等
3、生物反应调节剂主要通过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