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动物遗传论文主题

2023-02-28 15: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动物遗传论文主题

1 人类左右撇子性状的遗传机制
2 人类指纹遗传机制的初步探讨(我还不知道指纹遗传是数量遗传还是非数量遗传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3 利用某某动物对遗传3定律的验证
4 hnRNA向mRNA转变机制的验证
5 某某动物减数分裂的观察
etc...

一般本科生论文的要求都不高,搞一个验证实验或者观察什么什么的都能过关。

求动物学的论文题目

  建议使用CNKI系列数据库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新课程内容标准对生物教师动物学知识结构要求的研究
  作者:李红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替硝唑缓释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及其治疗牙周炎效果的动物学研究
  作者:刘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生态学及民族动物学初步研究
  作者:格日乐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2
  德日进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作者:舒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1990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鸟类本体模型为例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
  冶炼厂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指示研究
  作者:王雪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土壤动物学
  含动物形象的俄语谚语、俗语分析
  作者:吴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动物学 语言世界图景 人类中心论 对比性 语义分析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作者:杜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
  作者:赵晓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肌肉废用对黄鼠(Citellus dauricus)和大鼠比目鱼肌形态结构与肌纤维类型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剑角蝗科8种蝗虫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利用ISSR和COI序列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仿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闫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海洋动物学
  山地次生林中大山雀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作者:苏循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
  作者:侯俊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现生介形类动物系统发生及太湖介形类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禹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
  作者:齐占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鹏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广西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作者:王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几株芽孢杆菌肉鸡代谢研究
  作者:韩秋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两种幽灵蛛的行为学研究
  作者:陈海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可视化胚胎工程的研究
  作者:徐艺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
  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和雌激素效应
  作者:唐超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塔里木兔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作者:李增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蚜科Aphididae及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的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作者:任珊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尺蛾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鳞翅目:尺蛾科)
  作者:韩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皿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
  作者:图立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关于动物多样性以及动物多样性的保护论文

你要多长啊
一、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不能脱离其自身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环境而孤立发展的[1]。生物多样性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2]。据估计,今后20~30年间,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总量的1/4面临灭绝的严重威胁(Raven,1988)。目前人类已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性,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于1992年6月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家养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部分,是长期进化成的宝贵资源,它的任何一点利用都可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给肉、蛋、奶和毛皮等动物农业生产带来创新。满足人类需要的家养动物改良,依赖于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是家养动物育种学家进行育种,塑造我们所需要的家养动物品种的基本素材,丢失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会限制为满足未来不可预见所需的选择机会。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家养动物遗传育种、饲养管理工作的深入,家养动物个体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某些品种经强度选育,已发展成高产的专门化品种,这些为数不多的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正取代着当地固有土著家养动物类型,造成家养动物多样性的丢失。世界范围广泛存在的家养动物多样性资源枯竭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存在的含义,它是以拯救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核心,并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以达到持续利用目的。 我国人口众多,包括家养动物在内的资源总量有限。为满足人口增加,人民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以及到2000年实现新增1000万吨肉类战略目标,对家养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中国家养动物多样性现状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自然生态条件呈现极明显域差异。一是纬度地带差异,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北寒带,二是经度地带差异,从东南向西北降雨量递减,而干燥度递增,形成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 旱和干旱区:三是地带差异,从沿海平原至青藏高原。这些多样性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不仅孕育着丰富 的野生动物、植物种质资源,也孕育着被人类驯化、选 (培)育的各种家养动物品种资源。80年代初全国家养动物资源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家养动物物种达21个,品种(包括类群)达617个,其中土著品种占70%以上,以土著品种为素材培育的新品种达36个。中国家养动物特性各异,有珍稀、矮小、高繁殖(卵)力、药用、竞技、生产特异产品及适应特定生态环境的品种。 中国的家养动物多样性资源,是几千年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赋予和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其中一些品种对世界动物农业生产做出过重大贡献。目前,许多土著家养动物资源仍是我国动物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但由于从50年代开始引入良种马、牛、羊、猪及家禽品种改良土著家养动物品种,导致少数品种灭绝和临界消失。灭绝品种有:荡脚牛、阳坝牛、高台牛、枣北大尾羊、项城猪、深县猪、古平鸡、临桃鸡、武威斗鸡、九斤黄。临界消失品种有:河西猪、八眉猪、鄂北黑猪、五指山猪、北京油鸡、静宁鸡,马种和骆驼种群体数不断下降。 从农业整体来说,动物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不可缺少,无法代替的生产部门,是解决和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为毛纺和制革工业提供原料的重要途径,动物农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家养动物优良品种及其遗传资源多样性。为使家养动物独特和具有特殊用途的性状不致消失,家养动物多样性不致枯竭,满足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家养动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这是政府和人民的职责,也是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际行动。

三、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家养动物保护目标,在不减少基因与家养动物多样性或不毁坏生态环境系统的方式下,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资源,保证动物农业的持续发展。保护目标包括:挽救家养动物多样性,研究家养动物多样性,合理、持续利用家养动物多样性[3]。 挽救家养动物多样性,即采取措施恢复濒临危机的基因、物种、品种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那些在当前未表现其经济价值,数量少、分布窄的濒危品种,应列为优先挽救之列。研究家养动物多样性,指记载其组成、分布、结构、功能,了解家养动物基因、品种和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探索家养动物多样性持续发展模式。 持续合理地利用,指节俭地、最有效地利用家养动物资源,并使之永不匮乏,确保家养动物用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永恒地为人类服务。
就找到了这个 你看行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