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时政评论文格式

2023-02-28 13: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时政评论文格式

1、要引题,是把准备评论的事件,用简短的话说清楚。

2、分析话题的意义,对话题的社会价值等,做一下扩展。

3、四、五段是论述,一般采用排比式的句式。因为有排比式结构,所以不用标注序号,也能明显区分开来。

4、总结、提升一下你的论述,最后来一两句话,升华全文。

写时事评论,论证就不再是最主要的部分,当然,把观点讲清楚的过程,其实也是论证;时事评论对于论证的要求不高,只要逻辑自洽皆可以。现在学术界对于抄袭、剽窃和洗稿越来越越不容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规范引用。就像小时候家长教育的那样。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要拿;如果实在需要用来加持自己的观点,那就用脚注或尾注标明来源。

时事评论的格式是什么?

1、一般先采用引用或简述的方式,叙述这些新闻的来源,以及主要的事实,然后可以有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因你的论述目标不同而不同。

2、第二段可以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论点。下来就是议论文的基本格式,正面论述,举例证明,说明反面的危害性、或者不对之处,或者走向反面的必然结果,可以事实也可以理论。

3、下来最后结尾,或引用、或自己总结自己的论点结束文章写作。

格式的运用:当你在的计算机写文章、修饰图象、构建网页、倾听歌曲或观看您喜爱的影片的时候,您已经在处理著文件。为了能让这些文件被你所喜欢的应用软件打开、阅读或修改,他们需要有式格式使得应用软件能解析文件中原始数据的含义。格式,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原始数据的表示方式。

高中时评类的作文格式大概是怎样的?不会写时评啊???

时评类作文属于材料作文,一般来说,是先给你一份材料,或者多份材料,然后,要求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去写评论文章。

要求写时评其实就是写议论文,当然,与一般的议论文还是有区别的。时评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必须是评论文章,另一个是所评论的对象必须是时事新闻。

至于大概格式,可以这样来写:第一部分:概述材料内容,也就是先把要评论的对象给亮出来;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所写出的现象进行评论,也就是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进行具体论证;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下面举例子供参考。

截至6月12日9时30分,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10日发生的洪水灾害已造成87名学生遇难。其原因目前已被定性为“系200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山洪”。黑龙江省水文局局长董淑华称这一洪灾是“无法预知”的(据新华社黑龙江宁安6月12日电)。

“无法预知”似乎成了近来一些灾害和灾难的“共同原因”。笔者觉得,这所谓的“无法预知”不过是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强降雨是无法预知的吗?我不信。当今高科技条件下,对暴雨不会是难以预测的,对降雨引发山洪暴发的危险性也不是无法预知的。但最终却出现这样的灾难,只能说明某些部门和机构,对于这样的危险没有往心里去。而再用“无法预知”来搪塞责任和敷衍公众,更是显得麻木和冷漠。

退一步说,即便山洪暴发是“无法预知”的,但这次灾难却不能说是无法避免的。假如不是山洪吞没了学校,孩子太小而无法自救,是不会造成这么大死亡灾难的。我们不禁要问,在山洪有暴发可能,且暴发后的灾难也可预料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执意把学校建在这样全镇最低洼的地方?假如学校建在高地,就决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说到底,这次灾难是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造成的。古语说:“居安思危。”对于人命关天的大事,是时刻都不能松懈与忽视的。

据《新闻晨报》11月3日报道,上海静教院附校原定本学期开出的理财课,由于家长的反对,最终没能开出。

“理财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告诉他们“再生再用”的道理,目的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没想到,良好的初衷竟然遭遇反对。怪谁呢?这只能怪自己,一厢情愿而不顾实际的热情,难免要遭到冷遇。理财课的“流产”,应该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流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理财课的开设违背了教学规律。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相应的理解、接受能力。如果超越学生年龄实际去开课,自然不会受到欢迎。

理财课也与减负趋势相违背。为小学生减负已经成了共识,并出台不少措施。但现在还有人片面认为,学生越提早教育效果越好,越是增加科目越是有利于孩子。于是,有学生在公交车上没让座,马上有人呼吁给学生开设尊老爱幼课;有学生作弊,马上有人呼吁给学生开设诚信课。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而给学生开设理财课更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此外,学校教育不应向孩子灌输金钱意识。说白了,理财课就是教孩子如何花钱,过早向孩子灌输金钱理论,教孩子如何用经济手段去处理事情,这是不是有些太沉重了?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期末考试中出了一道试题,要求学生“完整地默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包括词曲作者”,这是该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的试题之一,全校2006级30多个班的1000多名学生参加考试。但完全答对的大学生不到10%。(7月9日《楚天都市报》)

不出笔者所料,这个消息再一次让“愤青”大怒一把,且把矛头直指当下大学生的素质低下。

愤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国歌”呀!“国歌”及其作者怎能默写不出呢?

不过,能以此衡量素质的高低吗?爱因斯坦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发。1921年,爱因斯坦被邀请参加由发明家爱迪生设计的一个测验。其中一个问题是:声速是多少?爱因斯坦很坦然地答道:我不知道。他解释:在书本上能查到的,我干吗要记它?我的脑袋是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是啊,能查到的知识考它干吗?在当下信息时代,别再干“把脑袋当信息库使用”的蠢事了。

说起这一考题的由来,出题老师说,在一次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歌手竟然分不清中国国旗,暴露出歌手文化素质的欠缺。命题灵感缘于此。

这倒真能让人看到和感受到目前屏幕上近乎疯狂的娱乐化答题现象。以“开心辞典”、“幸运52”为代表的“娱乐化”节目,却是披着“知识化”的大旗,而实是“商业化”产物。此类节目,都是在猜题中娱乐、在娱乐中答题,虽说也能从中获取一些知识,但毕竟是死记硬背的,岂能以此拿“素质”说事?

说明一下:上面所举例子均是本人在本世纪初所写的时事评论(简称时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