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老头论文题目

2023-02-28 13: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老头论文题目

这几天看完了《高老头》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受到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下,亲情的悲凉,廉价及人心的丑陋,而高老头就是这篇文章最大的受害者。高老头通常是人们取笑的对象,他有两个女儿,对她们倍加疼爱,不,可以说是到了溺爱的程度,为了她们可以付出一切。后来他的两个女儿,一个选择了金钱,一个选择了地位,同时进入了上流社会,也同时抛弃了深爱她们的父亲—高老头。她们只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才回去看望自己的父亲,想从父亲身上榨取钱财。当高老头已经囊空如洗的时候,她们也就再也没有回去看望过自己的父亲了。甚至在高老头快要离世时,已进入弥留之际的高老头苦苦地等着再见女儿一面,但她们谁也不来看望这个已经病危,被榨干的父亲。在高老头死前明白了一句话:“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我觉的他真的很可悲,就算金钱可以买到女儿,可是用金钱换来的亲情那是廉价的。如果亲情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话,那“亲情”这个词语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那样和街上认识的人那有什么区别呢?高老头在死前领悟这样一句话,然道他的女儿不会感到惭愧吗?最终,他的两个女儿没了父亲的庇佑,没有了快乐和一切,这也算是她们罪有应得。高老头需要用金钱去维系父女之亲,这样的父亲是可悲的,但他为女儿付出的一切,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伟大,值的敬佩的父亲。

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她的府邸是贵族住区"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家的证书","一朝踏进了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就可以到处通行无阻".初出茅芦的拉斯蒂涅,一旦被人提到"跟鲍赛昂太太是亲戚",立即就身价百倍,资产阶级妇女以能挤进这个贵族沙龙为最大光荣.这些贵族态度高傲,谈及资产阶级妇女时极尽鄙夷挖苦之能事,"那般中产阶级的妇女,以为戴上我们的帽子就有了我们的风变".鲍赛昂夫人对高老头的二女但斐纳的评价是,"动作都脱不了高里奥气".这是何等的盛气凌人.但是,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时代的变迁是无法挽留的,资产阶级的进攻是不可抗拒的.巴尔扎克在描绘这花团锦簇的繁华盛世时,就同时指出了潜藏着的危机,预示了隐伏着的灾难.拉斯蒂涅被引进鲍府的时候,鲍赛昂夫人已到了"被遗弃的关头",她骚动在心中的不安已经溢于言表,"上流社会最可怕的祸事"已经临头.
但极有讽刺意味的是,虽则鲍赛昂夫人自视清高,对资产阶级妇女不屑一顾,但她对拉斯蒂涅的"开导"却完全是资产阶级式的:"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泳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对但斐纳非常轻视,却让拉斯蒂涅去追求这位银行家的太太,"你能爱她就爱她,要不就利用她一下也好".她还亲自带他到剧院去结识但斐纳,因为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她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其实她自己就是金钱的手下败将.洛希斐特是新起的暴发户,,鲍赛昂夫人的情夫阿瞿达也并不十分喜欢洛希斐特小姐,但他却毅然决然抛弃了名媛贵妇鲍赛昂夫人,决定和资产阶级暴发户联姻,因为可以得到"二十万法郎利息的陪嫁".
"天潢贵旨,蒲高涅王室的最后一个女儿"鲍赛昂夫人告别巴黎的盛大舞会;是巴尔扎克着力刻画的"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客厅外,"四五百辆车上的灯,把鲍赛昂府的四周照的通明雪亮".客厅里,"是巴黎最美的妇女","宫廷中最显要的人物", "乐队送出一句又一句的音乐,在金碧辉煌的天顶下缭绕".富丽堂皇的外景与鲍赛昂夫人凄凉的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女后心目中,这座灿烂的宫殿只是一片荒凉而已".这次五光十色的舞会,恰似贵族社会的回光返照.人们蜂拥到这里来,是为了"争着要瞧这个女英雄怎样下台", "好似群众挤到葛兰佛广场去看执行死刑一样". "上流社会似乎特意装点得花团锦簇,来跟它的一个母后告别".这位贵妇尽管在众人面前"安闲静穆","始终保持着她的本来面目",好象"到了最后一刻,她依旧高高在上的控制着这个社会".但是在她的卧室里,她就显出了真相;她流着泪,发着抖,打点行装,烧毁情书,作着诀别巴黎的最后准备.这种人前背后的表演,正是贵族阶级行将没落而又强恃尊严的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鲍赛昂夫人泪眼晶莹地到乡下隐居去了,而被她百般奚落的但斐纳,却在贵族的哀乐声中终于挤进了这个"她一心要高攀"的社会,实现了她的宿愿.当鲍赛昂夫人强颇为欢的时候,但斐纳却住"得意自己在大众面前的锋芒",连鲍赛昂夫人也不得不承认"纽沁根太太今晚漂亮得很".两相对照,前后比较,一荣一枯,一起一落,两个阶级的命运一清二楚.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论文把它比作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全景画,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学艺术才能,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并为之感慨.
关键词:《高老头》,风俗画,思想艺术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1834年发表的优秀作品,小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丝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
《高老头》体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天赋,有着极强的思想和艺术价值.《高老头》全书译成中文不到十八万字,而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采,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它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法国社会,是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标志着一个时代". 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驾驭素材和提炼生活的能力.
这幅"风俗画"的背景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波旁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这时候资本主义思想已经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封建制度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高老头》就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

前几天刚把《高老头》这本书看完了,深深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人情的淡薄,当时人们唯一的追求就是金钱和权利,而此书中的主人公高里奥(高老头)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原本是一个精明的面条商,赚了不少钱,成了当地的名人。他有两个女儿,由于妻子的早逝,他对两个女儿爱戴有加,可以说是溺爱,不,比溺爱还要溺爱!这也是他悲剧的导火索,正是他的畸形的爱使他不但没得到女儿的爱,还招来了她们的恨,甚至连他驾鹤西去的时候也没见到他两个心爱的宝贝女儿。
他那两个女儿一个选择了金钱---嫁给了一位银行家,一个选择了地位---嫁给了一位男爵,它们所选的路不同,但同时选择了上流社会,也同时放弃了父亲---深爱着她们的父亲!她们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父亲,把他的一切都掏空后竟然抛他而去,连死的时候都没见上一面,虽然她们都有各自的理由。最终,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同时也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己的一切。这也许就是她们应得的,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父亲的爱,过分的爱,畸形的爱!
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欧仁,他开始是一个想拼命挤进上流社会的大学生,甚至为了这个目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母亲、姑姑、表妹伸手要钱,明知她们已经没钱了,还是开口要钱,为此,母亲和姑姑不得不外出赚钱来给他,还把表妹的私房钱全部搜刮。他揣着这来之不易的钱,通过表姐(上流社会的风流人物,后来因为情夫的背叛而醒悟过来,找了个偏僻的地方重新来过)在上流社会中游走,那时侯的他非常兴奋,因为他进入了这个圈子。高里奥是同他住在同一寓所里的,当他得知高里奥的两个女儿的真实情况后对这怪老头另眼相待,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变故之后,他觉悟了,他被高里奥的父爱所感动,也为两个女儿(特别是小女儿,因为他们是相爱的,他企图让她爱她的父亲)对父亲临死前的冷漠态度感到吃惊。最后,他安葬了高老头,同时也安葬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他成了一股清泉,虽然他曾经污浊过

从高老头父爱谈现代社会教育子女问题 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提供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选题。供参考。

外国文学方向
1 、 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2、 试论荷马史诗的时代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3 、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和艺术风格。
4 、 从《俄狄浦斯王》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
5 、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艺术比较。
6、 东西方悲剧精神的比较研究。
7 、 论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 《巨人传》与法国文艺复兴精神。
9 、 堂吉诃德与桑丘 �6�1 潘沙形象研究。
10 、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1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2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四大悲剧或《哈姆莱特》)。
13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性(女性)形象。
14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艺术成就。
15 、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
16 、论《浮士德》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17 、论《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其辨证思想。
18 、论浮士德人生追求的主题意义。
19 、从《恰尔德 �6�1 哈洛尔德游记》看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20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美丑对照艺术原则。
21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2 、试论《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23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
24 、论《高老头》的典型人物及其主题意义。
25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26 、论《人间喜剧》的思想主题与“巴尔扎克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27 、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小说艺术成就。
28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 �6�1 奥斯汀的妇女观。
29 、论《简 �6�1 爱》的艺术成就。
30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
31 、试论狄更斯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流浪汉小说”特征。
32 、论狄更斯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33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34 、论普希金《叶甫盖尼 �6�1 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35 、论果戈理的幽默讽刺艺术(“含泪的笑”)。
36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研究(罗亭等)。
37 、诗意的现实主义?D?D屠格涅夫小说艺术研究。
38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39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及其艺术特征。
40 、莫泊桑短篇小说研究。
41 、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成就。
42 、偶然性与必然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主题。
43 、传统性与现代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悲剧意识。
44 、性格与环境?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人物形象。
45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46 、试论《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
47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艺术构思及其主题意义。
48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心灵辩证法”。
49 、从《复活》的人物“复活”看“托尔斯泰主义”。
50 、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51 、论马克 �6�1 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52 、论《哈克 �6�1 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小说成就。
53 、论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
54 、论《母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55 、论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56 、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观。
57 、论《儿子与情人》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58 、论《虹》的三代人情爱观及其思想意义。
59 、试论海明威长篇小说中的反战主题和“迷惘的一代”人物形象。
60 、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及其“硬汉性格”。
61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62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63 、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64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主题。
65 、试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66 、从《追忆逝水年华》看普鲁斯特的“回忆的诗学”。
67 、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小说艺术成就。
68 、试论存在主义小说、戏剧的现代哲理。
69 、试论东方文学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价值观。
70 、东方神话研究。
71 、论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72 、论印度两大史诗的文化影响。
73 、《圣经》文学研究。
74 、试论《源氏物语》的小说成就。
75 、论《源氏物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76 、阿拉伯民间文学杰作《一千零一夜》研究。
77 、试论泰戈尔散文诗《吉檀伽利》的艺术成就。
78 、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成就。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国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
  1.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 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3. 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4. 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5. 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6. 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7.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8.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9. 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10. 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1. 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12.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 文化 意蕴

  13. 论《包法利夫人》

  14. 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16. 夏洛蒂·勃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统

  17. 《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18.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

  19.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0.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21.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
  1. 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 从蒙太里尼形象看《牛虻》的反宗教主题

  3.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4.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艺术风格之比较

  5. 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

  6.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7. 略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8.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形象

  9. 易卜生有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的异同论

  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11. 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12.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13.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

  14. 屠格涅夫的抒情手法

  15.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比较研究

  16.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17. 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文学

  19. “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
  1. 古希腊神话 传说 中的文化精神

  2. 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 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 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 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6. 《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7. 试论__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8. 但丁与__文化

  9. 哥特式小说的原理与发展

  10. 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1. 《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2. 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3. 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4. 《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5.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16. 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1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18.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19. 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0. 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